第326章 大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崇禎十六年,初春。

今年的崇禎皇帝三十四歲,正當壯年,同時也迎來了他的第三次罪己詔。

此時的天下已然大亂,明北官兵不受節制,京師病疫復起,就連江南都頻繁出現奴僕殘殺官紳造反的例子。

李自成已經在襄陽建立了政權,號為新順王,並在河南汝州殲滅了明軍剿匪主力。

整一個政權控制的土地,從陝西到湖北,甚至影響著河南土地,往北還滲透入了宣大地區。

李自成的影響力已空前做大,闖軍所過之處,百姓揭竿而起,攻城不耗兵卒,自然有人開門。

襄陽。

新順王府。

李自成剛舉行完浩大的稱王典禮,中原的流寇爭相來賀,而自從今日起,席捲大明的農民軍再也不能稱之為流寇。

因為他們開始有了基礎政權,並在佔據的土地內釋出政令,組織耕種。

賦稅名義上幾乎是不會收取的,所有的豪紳也全都被處決刮分田地,這時候的李自成頗有賢王之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往下看。

王座的左下首有牛金星、宋獻策、李巖等文臣,羽扇綸巾,風采絕倫。

闖王的右側是袁宗第、李來亨、劉宗敏、田見秀、賀錦等威武大將,國朝已成氣候。

而不得不說。

李自成的成功絕非偶然。

就他現在手下的這一輪主將,個個勇猛,在清軍入關後無一人降清!

袁宗第、李來亨、劉體純等人一直抗爭到康熙年間,餘下的諸將,大多不是全家自殺就是戰死。

相比於當前剿匪的明軍來說,這些人可以稱之得上為明末真正的愛國者。

因為這會崇禎皇帝身邊的主要將臣,大多都會降清.......

李自成看著身前這些身經百戰的將士,自是心高氣傲,大明的軍隊已經是苟延殘喘,不堪一擊。

而今年的封王大典,就是為了明年登基做準備的,國號都想好了,就叫大順。

“報!”

李自成這時正與諸將商議,後邊如何接管大明京師,安置大明降兵降將的事宜。

有加急密報來奏。

新順王府雖然說是王宮,就只是在州府衙門上稍微修整了一番。

傳令兵進到大院,恭敬遞上書信,李自成接了過來,親自拆開,大聲誦讀了出來。

“大明皇帝強弩之末,試圖與塞外北夏皆為親家......”

李自成閱讀完畢,下方的群臣頓時就鬧鬨了起來。

要是闖軍的這些個猛將雖然英武,可缺點就是沒文化,一聽到這大明公主的事情。

一個個口中汙言穢語不止,罵聲不絕,有說大明皇帝垂死掙扎的,也有說北面的夏國不識好歹,暗中多處為難義軍。

當下只不過是心中憂懼罷了,要是明軍與夏國聯合,對於闖軍極為不利。

“大王,大明的公主要嫁也得是您的,北夏王一介胡虜,也敢窺覷中原土地。

不如就趁現在陝西有大部兵馬,我們將渭縣吞了,再推入河套平原,汲取物資。”

有將臣嘴裡罵道。

“倪大壯,北夏王可不算胡虜。

陸家祖上是錦衣衛出身,國內的漢民百姓不下百萬,加之佔據河套,本就是與中原無異......”

牛金星此時站出身來,對著眾將一頓科普,從夏國當前的發展形勢,再到基本國力,說得頭頭是道。

一直說到夏國的馬車能開炮,一炮能轟塌盛京的塔樓,下方的眾將才緩緩閉上嘴巴。

不過料想著盛京再怎麼牢固也比不上開封府,這夏國破得了盛京,闖軍也拿得下開封,旗鼓相當罷了......

下方的眾將氣焰收斂,可懼怕的人沒有多少。

袁宗第這時站出身來,說道:“大王,牛軍師說的對!

明廷示弱後,夏國就成了最大的阻礙,儘管是身處塞外,可窺探中原,野心甚大。

當前應該儘快拿下明都,守好邊關,將夏軍拒為國門之外。

彼時大王就是中原正統,容不得外人踏入......”

袁宗第言畢,諸位大臣紛紛覺得有理。

不管大明朝與夏國的關係如何,只要儘快把大明皇帝給拉下來就行了。

佔據了中原正統之位,塞外的事情可以徐徐圖之。

李自成的軍隊就是善於吞併席捲,這河套地區既然如此之富,到時候再派一支大軍過去,正好可以補充建國所需。

“知道了,軍隊繼續往宣大一帶滲透,夏人暫且監視,我們全軍要往京師進發,改天換地!”

李自成忽然王袍一揮,下方的將臣們立馬跪地高呼,出了王宮又立馬練兵去.......

.......

河套平原。

相比於襄陽城的熱烈,歸化城這幾日開始平靜了許多。

自從年節大典落幕,大部分使節流連忘返,最後還是回到了各自國度,並且表示明年一定還會再來。

歸化城的街頭巷尾已經是摩肩接踵,使節們離開了,可是留下許多商賈。

這些商賈大多都帶著各自不同的目的,是想與這面土地緊密聯系,特別是在西部的葉爾羌汗國被削去後,新的“絲綢之路”變得更為暢通。

大量的白銀開始流入河套地區,就連十二座城鎮裡都設有坊市,接納各地商賈。

這些人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增添了河套地區的流人口,並且加劇了資訊傳遞速度。

天月軍攻下鄂畢城的訊息很快就傳遍四方,草原上的人都知道了,羅剎人已經被英勇的夏軍徹底擊敗。

但是相比於遼東的收復,夏國人對於遠北的興趣不高。

因為那一面實在過於寒冷,當下除了奴隸很少有漢民願意主動前往。

在自然資源沒有開發的前提下,西伯利亞對於中原百姓來說,就是一片能產出少量糧食的廢土,相比於黑龍江的黑土地來說,遠北還是差遠了。

許三這時走了過來,說道:“殿下,招募的命令已經下發出去。

但是想去鄂畢城的人很少,湊不足一千人來.......”

許三口中的這一千人,主要是想找些科技人才,可夏國的土地實在太大,勻不出來更多的初始人口了。

陸舟看了看地圖,西西伯利亞完全是一片廣袤國度,要是沒有人派遣過去的話,那裡的二十餘萬臣民,還暫時沒有人去改造和帶領生產。

而且鄂畢城在後世,還是一座科技繁榮之城,是西伯利亞第一都,發展潛力巨大。

“河套湊不出來就從天武城裡選拔,陸莊也派些工匠,不管怎麼樣都要湊足千人送去。

以後夏國的領土暫時不會擴張了,得先鞏固好領土。”

陸舟吩咐著說道。

許三點了點頭,聽到王上說今後不會再有擴張,像是想到了什麼,小聲說道:“殿下,還有一件事情,李自成正式稱王,已經向京畿進軍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