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芷的擅作主張,讓孫子明不得不把不該挑明的事,給說出來了,自然也不會給她好臉子看。幸好利芷手裡捏著三張王牌,不再是以前那個委屈求全的受氣包,在三女兒的撒嬌、賣乖下,沒幾天家裡又是歡聲笑語。
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在老家過著難得的田園生活,三哥和楊國忠要參加經世大學‘創立既開學典禮’,也陪著他們在老家好好玩了一段時間。轉眼間就到了八月下旬,正樂不思蜀的孫子明三人,被高校長一個電話從老家,拎到了經世大學校長辦公室。
“孫先生啊,我是該先祝你新婚快樂,還是祝你喜得貴子啊?”
面對高校長的嘲諷,孫子明恬著臉道:“校長,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可是孟老夫子說的。我這不是一高興,就把正事給忘了嘛。”
高校長也就是這麼一說,個人生活是這傢伙個人的事,現在學校開學在即,他才懶得操這閒心。再說,這傢伙精得象猴一樣,還能落人話柄?
“行了,不說你那事了。這是我們的‘創立既開學典禮’策劃書,你們幾個看看。”
“哎”,這可是大事,三人連忙翻閱,越看心裡越不舒服。要不是這是孫子明的老師,脾氣直爽的三哥,難免會當場發作。出了那麼多錢,連個露臉的機會都不給,那百億美金白捐了?
孫子明也覺得有口氣憋在心裡難受,捐出了上百億美元的家產,到頭來連個致辭都沒有安排,高校長是不是做得太過了點?
沉默了良久,臉色不太好看的孫子明,終於長吸了一口氣,將策劃書遞還給高校長,沉聲道:“校長,我以前答應過您,我只管出錢,不干涉您的任何工作。這份策劃書,既然是您的意思,我就聽您的安排。”
坐在沙發上的高校長喝了口白開水,仔細看了陣孫子明有點發黑的臉,突然訝然道:“子明,你這麼精明的人,難道沒想過,我也許準備了兩份呢?”
孫子明擠出個難看的笑容,悶聲悶氣道:“校長,您準備了這樣一份東西,肯定會有您的道理。辦學,您是專家,我只是個門外漢。
不錯,我是名利中人,要我高高興興地接受,真的有點強人所難,但要是貪這點名聲,而給大學造成某種不好的後果,這就違背了我捐出一半家產的初衷了。”
‘啪啪啪’,高校長放下了杯子,輕拍了兩下巴掌,讚賞道:“不錯,不愧是我們中大最優秀的學生。我為我為中大服務期間,能培養出你這樣的畢業生而感到驕傲!
子明啊,這份策劃案,對你來說是不公平的,哪怕是放到歐美國家,也從來沒有過這個先例,但你知道內地教育的一個最大毛病嗎?”
“學術獨立、自由?”
“對!”
象牙塔裡的人,也不可能不食人間煙火,特別是管理這個象牙塔的人。高校長確實準備了兩份稍有不同的策劃書,但他沒想到孫子明的表現,還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子明啊,經世大學要想在這樣的學術氛圍裡獨樹一幟,成為一所真正的大學,就得矯枉過正。”
高校長解釋了一句,回憶起他印象中的民國大學。
……
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
大學為純粹研究學問之機關,不可視為養成資格之所,亦不可視為販賣知識之所。學者當有研究學問之興趣,尤當養成學問家之人格。
這是民國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原話,在他那個時代,雖然政局不穩定,當局政府卻對教育抱以足夠的尊重。
北洋時期是武夫當國,領導人像走馬燈一樣,你上我下,政局很不穩定,民生無保障。但主政者對教育、對思想文化基本上不控制、不干預,蔡元培怎麼辦學,不需要請示誰。
在北洋時代,政府不但對教育就如196年北京發生的‘三一八慘案’,本來是國共兩黨發動的政治抗議活動,但政府衛隊打死了請願的學生,當政者段祺瑞還是趕到現場,面對死者長跪不起,之後又處罰了兇手,從此終生食素,表示懺悔。
公允地講,從198年到1949年,雖然中國經常處於戰爭狀態,大學的教學環境經常受到衝擊,甚至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教授的待遇也沒有保障。像聞一多這樣的名教授,為了養家餬口,還要刻圖章掙錢,但這一時期大學的精神是獨立的,向上的。
也正是這種獨立、向上的精神,造就了民國時代一批學術水平極高的大學,出現了一代真正的學術宗師。時至今日,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人文科學,奠基人差不多都產生於民國時代。
“明白了嗎?民國時代的大學,能湧現出那麼多的大師,固然有現代教育剛剛在國內興起的原因,但更重要是那種學術獨立、向上的精神!現在呢?”
高校長搖了搖頭,苦笑道:“這次典禮,我們只是禮節性地邀請教育部張部長出席,可是李副總理和中宣部的鍾部長,特意派他們的秘書從北平,送來了他們的演講稿,說請我斧正。如果你是我,你覺得應該怎麼辦?”
孫子明也苦笑起來,恐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自己這個捐贈者閉嘴,老老實實地坐在貴賓席上鼓掌!
要想保持新大學的學術獨立,就要儘量地與政府拉開點距離,避免受到他們的影響。如果讓這些領導上臺演講,那又算怎麼回事?
可是,學校畢竟建在人家地面上,日後肯定有求於人的,不給人家面子,以後學校怎麼辦?真是親不得,遠不得的啊,也只有讓自己這個捐贈者不致辭,人家才會無話可說,保住已經開了口卻被婉拒的體面。
話是這麼說,道理也是這個道理,可三哥心裡還是不舒服,他也擠出張笑臉,提醒道:“高校長,如果不讓子明致辭,學生和外界會如何想?”
高校長笑了起來,眼睛看向孫子明。
“有事,弟子服其勞!校長,還是幾年前的那些話,學校歸您和校委會管理,我只管掏錢,其餘的事一概不管。”
孫子明悻悻說完,高校長撫掌而笑,笑得楊國忠和三哥臉色都有點發黑。他倆又不是傻子,高校長和子明的意思完全聽得明白:這所大學是子明掏錢建起來的不假,可以後這大學也就是一所真正屬於教授和學生們的大學,他孫子明不過是個捐贈者而已。而且,學校用得著他孫子明的時候,他還得來出力,比如替高校長背個黑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