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欲買桂花同載酒35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邊境太平了一整個冬天。

衡玉回到隸屬大衍的寧城時, 總覺得寧城的空氣比先前要清新幾分。

寧城縣令見到毫髮無損、面色紅潤的衡玉,長長舒了一口大氣,下意識從袖子裡取出手帕, 擦掉額頭冒出來的虛汗。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 還好郡主平安無事,不然的話, 他別說什麼官職前程了,怕是連自己的小命都要拿去給郡主陪葬。

衡玉上下打量寧城縣令幾眼, 促狹道:“縣令大人瞧著瘦了不少, 看來這個年過得不怎麼好啊。”

寧城縣令訕笑:“讓郡主見笑了,下官這是……呃,苦夏, 對苦夏, 您看這天熱得可真快,下官額頭的汗到現在都沒停過。”

衡玉哈哈一笑, 轉了轉手中的摺扇:“我倒是覺得這天還挺清涼的。”

寧城縣令臉上的笑帶了幾分苦意:“這……下官……”

“好了好了。”

衡玉合攏剛剛被她展開的摺扇,朝寧城縣令擺手,也不在調侃他。

“你放心吧,此行你助我順利混進大周,當計一功,等我回到了帝都會親自為你請功。”

寧城縣令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下意識搓了搓手,又覺得自己這樣過於失態,連忙朝衡玉抱了一拳:“多謝郡主, 多謝郡主。對了郡主,那個大周太子和五皇子……”

衡玉勾唇,微笑道:“你是不是聽說了什麼傳言?比如我們的人刺殺了大周太子和五皇子?”

下一刻, 她的臉色瞬間冷厲下來,呵斥道:“荒謬,簡直是荒謬,那都是大周的人潑到我們頭上的髒水!大周死了太子和五皇子,對我們有什麼天大的好處嗎?真正會為他們的死鼓掌叫好的,是大周那些野心家,弄權者!”

寧城縣令直面她這股氣勢,臉色刷地一下慘白下來,知道自己剛剛是說錯了話:“是是是,下官……都是下官口不擇言,郡主您大人有大量,千萬別計較下官的失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衡玉莞爾,恢復常色:“這樣的失言有一次就好了,大人可千萬別有第二次。”

“是是是。”寧城縣令連忙拱手討饒,陪笑著送衡玉回廂房歇息。等到從廂房折返,迎上來找他的縣尉,寧城縣令才忍不住軟了腿,苦著臉對縣尉感慨道,“郡主的氣勢,我瞧著怎麼比總督大人還大。”

總督大人那可已經是正一品高官了。

縣尉扶住寧城縣令:“郡主的氣勢自然比總督大人強,要不然也沒那個膽魄去……”他朝大周所在的方位努了努嘴。

寧城縣令點了點頭,覺得也是。

這位郡主明明出身天潢貴胄之家,生來錦衣玉食,吃喝用度無一不精細,卻能拋下享樂,深入龍潭虎穴而面不改色,光是這份膽魄和決斷,就不知要勝世間多少人。

***

這趟大周之行沒有累到衡玉,卻累到了密八。

他的心理素質本來就沒衡玉好,這幾個月來還一直擔憂著衡玉的安危,煎熬了這麼長時間,平安回到寧城後心裡那口氣終於松了下來。這口氣一鬆,整個人立馬撐不住了,第二天就發起高燒來,整個人燒得直說胡話。

寧城這邊沒什麼好的大夫,衡玉親自為密八開了藥方。

折騰了足足三天,密八才從渾渾噩噩的狀態清醒過來。

瞧著來探望他的衡玉,密八臉上露出愧疚的神情:“副閣主,是屬下無能……”

衡玉打斷他的話:“身體有力氣了嗎,有力氣的話就自己坐起來喝藥吧,喝完這碗藥應該就差不多了。”

在密八喝藥時,衡玉卷了卷手裡握著的兵書,起身開了小半扇窗通風,驅散屋內濃重的藥味:“你能撐這麼久,已經很出乎我的意料了。”

密八赧然,沒想到副閣主能看出來自己一直在強撐。

“別再胡思亂想,安心養病吧,三日後我們啟程回京。”衡玉說。

“是!”密八利落應道。

放著密八在縣衙裡養傷,衡玉揮退寧城縣令派來伺候的人,走出縣衙在寧城裡閒逛起來。

寧城和樊城很相似,人煙都不多,一眼望過去,幾乎都是老人和婦女小孩,壓根看不到幾個青年男人。

看得出來寧城縣令治理得還算不錯,寧城雖然幾經戰亂之疾苦,但百姓的精神面貌還算可以,並沒有過多麻木之態,孩子臉上的笑容也足夠真切。

這些年幼的孩子高興了,就證明日子過得……至少不算很差。

衡玉安靜走動著,安靜看著芸芸眾生的疾苦和喜樂,走得累了,就在小攤子裡吃些東西歇歇腳,與旁邊桌的人笑著閒聊,說著今年的氣候,聊著今年的希冀。

一連三天,衡玉都是這麼過的。

三天後,風和日麗,寧城縣令親自將衡玉送出寧城。

衡玉這幾天的行蹤他都有耳聞,看著馬車漸行漸遠,寧城縣令側過頭,向縣尉推崇道:“這位郡主大人是真的體恤百姓之人。”

***

馬車一路向帝都駛去。

來邊境時,衡玉還帶了秋分、冬至、月霜等人。

她去大周時並沒有帶這些人,他們早已折返帝都,所以回去的時候稍顯冷清。

這一路上衡玉沒有多做停留,不過中途遇到沈洛的父親沈大將軍,衡玉進城拜訪了一通,受到了沈大將軍的熱情款待。

修整一番後,衡玉去書房見了沈大將軍,將她對大周的點點滴滴瞭解都告知沈大將軍。

尤其是木星河這個人,衡玉和沈大將軍聊了很久。

聊完正事,沈大將軍笑道:“少歸經常和我說起你。”

衡玉也笑起來:“他定然沒說什麼好話吧。”

“他翻來覆去誇你,還說你的聰慧是奪天地造化而生。”沈大將軍回想了下,好笑道。原以為自己兒子是在誇大,現在想來,倒也不無道理。

衡玉失笑,問起沈洛現在回到邊境了嗎。

“還沒,原本是在過完年後就要啟程的,但他祖父突然受了風寒重病一場,陛下開恩讓他在帝都多留了一段時日。他祖父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不過你現在趕回去,應該還有機會與他見上一面。”

衡玉說:“看來我接下來該加快行程了。”

***

沈洛一向是個熱鬧性子。

衡玉以前感慨過,哪怕他安安靜靜站在那裡,也能讓人覺得熱鬧喧囂。

但這個年,他過得非常冷清。

下人們大概是察覺到了他心情不虞,走動或說話時都會刻意壓低聲音,以至於整個沈國公府也變得冷清下來。

出了年就要啟程離京,沈洛的心情原本已經恢復得差不多,又正趕上沈國公病倒。

眼看著沈國公的身體康復得差不多了,沈洛扶著沈國公去上早朝,結果今天,安靜了幾個月的朝堂又吵了起來。

這回吵起來,是為了行唐關守將一職。

行唐關守將蔣將軍是一位積年老將,他的軍事才能一般,但在防守方面做得不錯,謹慎小心,不急功近利,這樣的性子正適合為大衍朝守行唐關這個天險。

這一守,就守了十幾年。

蔣將軍年紀不小了,去年冬天連著病了幾個月,現在雖然病好了,但再也沒有精力擔任這麼重要的職位。他上了摺子,請求康元帝另擇將領去接替他的職務。

蔣將軍是太傅的妹婿,勉強算是雲成弦的人。

靠著太傅,雲成弦在文臣裡的勢力極大,但在武將方面一直沒什麼門路,蔣將軍已經是他的勢力裡官職最高的武將了。

現在蔣將軍要退下去,雲成弦這邊斷了一臂,自然不甘心這個職務落到太子黨手裡,極力相爭。

雙方相爭不下時,太子出列,微微一笑:“孤覺得這件事沒什麼好爭的,內閣這邊推舉幾個合適的名單上去,父皇看著誰最合適,就點誰去行唐關接任蔣將軍。”

話落,太子眸光微轉,盯著雲成弦的視線裡滿是陰鬱之色:“孤以為,周賀將軍可以接替這個職務,不知道三弟這邊打算推舉哪個武將?”

雲成弦頓時愣住。

——周賀是大衍朝赫赫有名的名將,軍功羅列出來,比蔣將軍還要出色幾分。

雲成弦迅速在腦海裡過了一遍,面色微冷。

要是單純從軍功資歷來論,他和太傅選出來的那個武將,絕對爭不過周然。

太子臉上的笑容放大許多。

瞧著太子那彷彿已是勝券在握的笑容,雲成弦面色不變,負在身後的手緊握成拳頭。

坐在上首的康元帝思索一二,同意了太子的這個提議,命內閣在明天將名單擬出來,隨後宣佈早朝結束。

沈洛一直垂著頭,一副神遊天外的姿態,直到聽到“退朝”兩個人,他才怔怔回神,扶著他祖父離開宮殿,上了馬車。

馬車駛出皇宮,沈洛突然問沈國公:“祖父,周賀貪功冒進,雖然戰功赫赫,但他守西面比守行唐關合適,不宜輕動。現在太子為了爭行唐關一職,居然要調動周賀的駐軍,這未免太兒戲了。”

沈國公站了一個早晨,精神有些萎靡,靠著馬車壁閉目養神。

聽到沈洛的話,他慢慢睜開眼睛:“你說得倒是有幾分道理。”

沈洛點頭,板著臉,語氣頗有幾分剛硬:“邊境戰務非同小可,決不能淪為黨派相爭的犧牲品。陛下明日肯定會宣您進宮,詢問您對行唐關守將人選的看法,您可一定要直言不諱啊。不合適就是不合適,這沒什麼好商量的。”

沈國公蹙起眉來,沈洛連忙俯身上前,用溫熱的指腹,力度適中地為沈國公揉太陽穴。

沈國公眉心鬆開,低聲道:“否決了太子和三皇子提出的人選,肯定要另外挑一個人選上去。”他嘶了一聲,“一時之間,我倒是沒想好還有什麼人能擔任這個要職。”

“我啊!”沈洛激動得險些要跳起來,“祖父,還能有比我更合適的人嗎?您別忘了,我以前跟著我娘在行唐關生活過整整十年,從小看著行唐關的軍務長大,十三歲就上了戰場護衛行唐關。別看我年紀不大,但要說誰適合接替蔣將軍,還真得是我。”

沈國公嫌棄地看了他幾眼,似乎是在掂量懷疑他的能力。

沈洛挺直背脊,拍拍胸膛,企圖讓自己顯得更雄偉可信些。

“就你?”沈國公撇嘴。

沈洛瞪眼,不滿嘟囔:“論起官職,我和蔣將軍的官職是一樣的,我怎麼不行了?”

過年前,沈洛接了聖旨,現在已經是朝中正三品武將。

“而且我的確比周賀合適啊,我又不是不知輕重,拿這種事來和你開玩笑。”

沈國公蹙起眉,沒說什麼話,再度閉上眼睛。

瞧著沈國公明顯不想再搭理他,沈洛輕嘆了口氣,身體往後仰:“行吧行吧,反正我是很樂意去的,看你和陛下是怎麼打算了。”

沈國公眼皮子撩起,掃了他一眼,復又重新合上了。

第二天上午,御書房裡,康元帝拿到了內閣呈遞上來的人選。他看了幾眼,將名單遞給坐在側下方的禮親王:“你們覺得誰最合適?”

禮親王接過看完,將它遞給沈國公。

沈國公瞟了幾眼,輕聲道:“陛下,臣以為,名單上的這些人都不合適。”

聞言,禮親王詫異看向沈國公。

康元帝微愣,好笑道:“那你覺得誰更合適?”

沈國公閉了閉眼,心下長嘆。

行唐關作為阻攔大周的第一道天險,那是邊境前線中的前線,雖然易守難攻,但也容易被敵人切斷後援。

而現在……

他要將自己最疼愛的孫子,親手送去那個險地。

半個時辰後,一道聖旨在京城所有官員詫異的目光注視下,被送入了沈國公府。

“……著令沈洛於半個月內啟程,趕往行唐關接替行唐關守將一職,欽此。”

沈洛行禮:“臣,遵旨。”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