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釣魚臺國賓館一客房之內,幾位香江知名人物品著茗茶,就昨天晚上與幾位核心高層會面經過進行著交流。

“鈺剛,這次你可以完全放心了吧,我早就說過,上面收回香江絕對不會損害各家的利益,更加不會限制大家的發展。

這次那位親自向大家承諾,香江迴歸之後,經濟制度不會改變,大家經商不僅不會限制,中央還會支援香江企業的發展。

我們香江實現高度自治,香江人自己管理香江,中央不做過多干涉。”

聽著霍鷹冬這話,不僅包船王是一臉笑意,在場其他人也是非常興奮,這次有了那位承諾,他們再沒有了顧慮。

這次前來這些人都是有著一顆愛國之心,甚至都做好了哪怕自家受損也要支援香江迴歸的打算。

雖然說這樣做可能對不起家族,但他們都懷著舍家為國的崇高理想。

而現在有了這一承諾,他們也不再需要對家人感到愧疚,在實現自己理想的同時,也沒有讓家族產業發展遭受什麼損失。

“鷹冬,這次回去之後,我將以私人名義舉辦一場晚會,邀請各大家族負責人參加,到時候將昨晚的情況向這些人詳細講述。

在沒有顧慮之後,我相信絕大多數家族是願意支援中央的,畢竟只有香江迴歸之後,才會真心出臺有利於香江經濟長期發展的政策。”

“這事就麻煩鈺剛了,現在我們這些人能夠將各大華人家族掌舵人請來,也就只有鈺剛你了。”

在場這些聽著也是無言,香江發展實在太快,短短時間之內局勢已經大變。

曾經赫赫有名的三大會已經沒落,取而代之的則是新的五會,其中又以東華會影響最大,實力也最強。

改名之後的南江會靠著匯豐、中華電力、怡和、太古、長實、信德等位居第二。

由華新會更名的新鴻會排在第三位,恆基、新鴻基地產、新鴻基金融、中華煤氣也是香江同行業的巨頭。

就連曾經排在末尾的新亞會靠著這一年多的發展,目前實力也已經超過了他們香華會。

尤其是這幾年富豪榜、企業百強榜、十大家族排行榜、十大風雲人物等榜單相繼出來,也讓曾經還有著不錯影響力的聲望大減。

這既包括七十年代華資地產五虎之中合和實業掌舵人胡印湘,也包括香江地產建設商會創始人兼會長的霍鷹冬。

因為香江人力成本上升紡織工業也遭受重創,以至於紡織大王曹游標影響力也大幅度下跌,影響力排名不要說前十了,現在估計前三十都排不進去。

都說一代新人換舊人,這次換的格外的快,僅僅五年時間,他們就發現自己已經老了,一大批年輕人崛起,取代了他們的地位。

李建輝那個妖孽暫且不提,就說其大姐夫張光文一家,五年前資產也僅僅幾千萬而已,在他們面前不過是一個後起之秀,他們也並沒有太當回事。

然而現在,張家成功登頂香江十大家族,家族核心產業光華建業市值已經突破一百億港幣,成功加入百億市值俱樂部。

其夫人張李春雪靠著手握光華科技100%股份,以及華芯科技1%的股份,更是登頂成為香江女首富,在香江年輕一代女性之中有著極強的影響力,被無數青年女性精英視為偶像。

笛生集團掌舵人潘笛生這一個多月聲望更是如日中天,香江新晉首富,十大風雲人物之一,讓其名字在香江可謂是人人皆知。

最近香江又崛起一位服裝巨頭,欣陽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李建陽,從創業到現在不過才兩三年,集團一上市市值劉突破了十六億港幣。

據傳言這位很可能將參加香江製衣業總商會會長的競選,靠著自身實力,加上背後勢力支援,在鴻宇服飾董事局主席集團總裁劉秋林不參選的情況下,其很可能勝選。

包鈺剛苦笑道:“鷹冬影響力下降,我又何嘗不是,現在各方還給我面子,也就看在我現在是香華會會長。

拋開這層身份,不管我旗下企業還是家族影響力早已大不如前,尤其是去年開始地產和航運都陷入低谷,不管是環球航運還是九龍倉集團市值都大幅度縮水。

這次把我家排在第四都是高抬我了,長實、恆基受地產拖累低於我還說的過去。

但九龍雷家旗下幾大產業去年業績都大幅度增長,怎麼可能還排在我後面。

目前手握九龍建業、九龍巴士、金公主院線、新藝城、九龍科技、九龍控股幾大產業的雷家,不管影響力還是資本都足以做四望三。

只可惜這位估計是自認為自己年齡有些大了,沒有了年輕人的銳氣,加上有著李建輝和李國保頂在前面,讓其似乎沒有多少存在感。”

胡印湘介面道:“你這還算好的,你在看看我,在幾年前,我家說排名香江華資家族前十,但前十五絕對不會有問題。

再看看現在,都不知道排在幾十名之後了,看著一個個曾經還是後輩的不斷超越自己,內心還真不是一般的難受。

也只希望香江局勢早日穩定,這樣我們也不至於被其他家族甩的太遠,尤其是東華會旗下香江那些家族,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們能夠預知未來,安全的避過了這次危機,並且積極開拓其他市場,讓其不僅沒有受損,反而還獲得了不錯的利潤。”

說著自家產業這幾年發展,在場這些都是大倒苦水,看看欣建李家、東亞李家、九龍雷家、光華張家、笛生潘家等,這幾年資產是年年高漲。

再看看自己家族,運氣不錯的資產還稍微漲了點,不少人這幾年資產不僅沒有上漲,反而該下降了不少,其影響力更是大幅度下滑。

他們也清楚這裡面原因很多,比如布萊恩政府政策推動,比如他們自身沒有做好充足應對局勢變動的準備,也沒有東華會進入高新技術產業的魄力,更加沒有讓地產走出香江市場的勇氣。

不過他們也沒有太過沮喪,隨著內地改革開放程序不斷加速,隨著香江的迴歸,背靠內地市場,他們完全有翻盤的可能。

儘管上面政策是對香江資本一視同仁,但他們有著比其他人更大的投資內地勇氣,在其他人還在觀望的時候,他們就敢於在內地投資。

只要這邊經濟快速發展,他們就能夠獲得不錯的收益,加速自身企業的發展。

而且凡事都有輕疏遠近,他們受到布萊恩政府的一些不公正待遇,在內地發展也必然會得到上面的支援,未來他們產業在內地發展會更加順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