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左右下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建輝忙碌著各地考察市場的考察,轉眼已經距離他離開香江二十多天,在3月26號的時候,一架從啟德機場起飛的九龍航空客機受到了多家媒體的關注。

這裡面既有香江商界代表,包括霍鷹冬、包船王、王寬誠、曹游標等,也有文化界的代表,武俠名家梁羽生,還有娛樂界明星,九龍影視傳媒集團旗下九龍電視臺當家花旦王茜茵,頗有名氣的歌手張民閩。

在同一天,一架波音747客機從倫敦國際機場起飛,上面不僅有著英倫前首相,同時還有藍楓控股集團常務副總裁薛益陽、捷豹集團總裁雷斯克、德楓銀行總裁卡文迪許、力拓集團副總裁帕克森、格羅夫納集團首席執行官麗莎·格羅夫納等。

而他們這次之行的目的地正是亞洲,從孟買到新加坡,之後則是吉隆坡、曼谷,最終目的地則是香江。

溫哥華時間上午九點,李建輝也看到了香江這邊助理辦公室轉過來的情報。

其實早在幾天前他就知道訊息,不管是薛益陽還是雷斯克進入這個商界代表團李建輝這邊都是同意了的。

藉著這個機會,也能夠加強欣建系在英倫的產業與印度、新加坡、馬來、泰國等國家的合作,尤其是印度、馬來、新加坡,這些都屬於英聯邦國家,這次又有英倫前首相領頭,能夠讓捷豹、藍楓控股旗下產品更好的進入這些國家的市場。

至於英倫政府是否別有目的,李建輝根本就不在意,這次不管是藍楓控股還是捷豹集團,主要還是去開拓市場尋找合作,可不會去參與什麼政治。

甚至一定程度可以說是雙方相互利用,藍楓控股希望藉助英倫政府影響力幫助自己開拓在亞洲英聯邦市場,而英倫政府這邊則界這些企業為自身增加籌碼和底氣。

這次商界代表團規模相當龐大,其人員多達126人,其中屬於政府這邊的不過才24人,其他都是英倫知名企業高管及其助手。

這次也是帶著資金和誠意前去,加強英倫和各地經濟合作,同時這些高管也將在下個月15號的時候作為嘉賓在香江參加第二屆東盟——香江經濟合作論壇。

至於李建輝自己,因為不想把自己陷入輿論的漩渦,這一屆經濟論壇他並沒有參加的打算。

看著李建輝陷入沉思,關佳慧並沒有出聲打擾,她也時常在想,要是各國沒有紛爭該多好,那樣李建輝也不需要這樣勞心勞神,欣建系發展也不需要這樣的小心翼翼。

其實關佳慧知道,她和李建輝之所以目前還留在溫哥華,並非是溫哥華還有什麼事情需要他們來親力親為,有著劉曉燕、羅閔俊李群剛等人在,這邊的發展並不太需要李建輝來操心。

這次考察實際就是一個由頭而已,本來這次考察計劃裡還有東南亞地區的,因為英倫這邊的行動,直接打亂了李建輝的計劃,至少短期之內李建輝是放棄了前往東南亞考察。

“佳慧,你晚些時候通知助理辦公室那邊,讓其協調給欣建慈善基金會臨時增加五千萬港幣額度。

我會讓三姐以祭祖的名義回果城,讓其代表欣建集團向果城教育部門捐款五千萬,其中一千萬指定給安平中學使用。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另外通知鴻宇服飾劉秋林,鵬城第二生產基地可以著手建設了,到時候鞋業生產都轉移到第二生產基地,第一生產基地主要用於生產服裝。”

關佳慧不是蘇江婷,她對於李建輝的做法和決定從來都不會提出任何意見。

儘管很清楚李建輝這樣做是在鋼絲上面跳舞,她還是堅決執行李建輝的戰略。

目前局勢下,想要欣建系高速向前發展,也只有這樣做才對欣建系最有利,儘管可能會對欣建系將來在內地市場發展有些影響,但目前來說是利大於弊。

而且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欣建系發展更應該抓住當下,英聯邦市場目前是欣建系開發的重點,為了欣建系利益,一些事情不得不做。

而且關佳慧和蘇江婷還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她子女未來接手的是南隆控股集團,這家控股集團是以馬來為根基,以東盟市場為重心,而馬來也屬於英聯邦。

她是非常樂意看到藍楓控股加大在馬來市場乃至整個東盟市場的發展,這樣對南隆控股的發展也有著巨大的好處。

至於內地市場,那邊說大也確實大,尤其是有著十億人口,但進不去的市場再大也沒用。

關佳慧可不是李建輝,她不清楚未來發展趨勢,只能夠根據目前發展來判斷。

暫時對邊也只是想打造出口加工製造區,以此來為其創造外匯,投資公司生產產品並不能直接對內銷售,至於那邊合適能夠成為一個相對自由的市場,沒有誰心裡有底。

也因此在這次藍楓控股多位高層參加這次的商界考察團,關佳慧和陳鈺蓮都是持有支援態度,一邊需要一個強力盟友過來,另外一邊則希望加大對東盟、印度、大中華區市場的開拓。

儘管個別高層認為這一敏感時期,藍楓控股旗下多位高層加入英倫商業考察團,可能會影響欣建系與北邊的關係,但架不住大多數高層這些事持有支援態度。

最為重要的是,在這事情上面,李建輝表露的態度也是偏向支援的。

說實話現在的欣建系乃至東華會非常尷尬,日美市場根本無法作為根基,寶島市場太小,東盟市場還有待開發,而且還要注意隨時可能變動的風險,歐盟市場同樣無法成為其根基,本來可以天然作為根基的大陸市場暫時卻進不去。

這就讓欣建系乃至東華會市場非常的脆弱,在面臨競爭對手藉助政府手段打壓的時候,東華會根本就沒有反制的手段。

也因此,在這一時期,欣建系更多還是要借用英倫政府的影響力,來讓作為主要對手的美國財團不敢太過囂張的使用政府手段來打壓。

有得到自然就要有付出,除非李建輝願意只是當一個富家翁靠著大中華區鹹魚度日,要不然一些事情就不能夠僅憑一時意氣。

作為一位擁有未來幾十年記憶的李建輝,又怎麼可能沒有野心,怎麼會願意把主動權交到別人手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