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燕王辦家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七曜摩夷天華胥仙境,三界招討、白蓮商神李穿陽的蓮房。

石炭商神楊宗桓對滿殿神仙作一個羅圈揖,振聲說道:“大蒙古國中書令、陝國公、琉璃商神、集賢靈王耶律楚材,乃秦國上卿甘羅轉世而來也。”

九寒真人當即站立,激動得鬍子亂顫:“玄宮一門,有徒如此,幸甚!”

凡微大帝陳哲也緊隨站立:“集賢靈王出師於燕京凡微宮,居然是甘羅轉世,難怪善於治國理政!”

集賢靈王耶律楚材禁不住熱淚盈眶,急忙說道:“徒兒幼年拜在燕京凡微宮學習商門道法,卯時練武,辰正販賣,黃昏打賬,睡前讀書。之後卻在讀書上被天賜大汗、顯慶大汗倚重,實在是始料未及。

“多謝九寒真人、凡微大帝點化,多謝太元正商上帝設此商天!才有徒兒今生成就。”

看起來,他從來知道自己是九寒真人、凡微大帝的門人弟子,到底怎麼回事呢?

他自幼被送入燕京凡微宮學道,自然是因為凡微宮有四門學問,一是經商,二是武藝,三是文學,四是算術。天下之大,儒釋道皆不能兼學這四等學問。其父祖將其自幼就送入凡微宮,有著長遠考慮。

金國的燕京凡微宮,就是遼國太后蕭綽所封幽州凡微宮,一脈相承。

至於說九寒真人來向他致賀,他家包括其祖上耶律阿保機,都是大唐之際九寒真人在北國所建玄帝宮的弟子,耶律楚材作為耶律阿保機的耳孫,即遼太祖九世孫,遼太祖阿保機是他的鼻祖,自然懂得這個師承關係。

楊宗桓說耶律楚材是甘羅轉世而來,這個甘羅在史籍中只寫了他十二歲拜相的故事,再往後,卻毫無蹤影,到底是為什麼?

甘羅,子姓,甘氏,名羅,下蔡人。戰國時期秦國左丞相甘茂之孫。生於秦莊襄王二年(前248年),卒於秦王政三十七年(前210年),因扶保太子扶蘇,與蒙恬一起,被趙高、李斯矯詔賜死,享年三十八歲。

甘羅自幼聰明過人,進入丞相呂不韋門下,擔任少庶子。十二歲時,出使趙國。使用計謀,幫助秦國得到十幾座城池,憑藉殊異功勳,得到秦王嬴政嘉獎,授上卿,封賞田地、房宅。後來事蹟,史籍無載。

秦王嬴政給他上卿之封,相當於丞相高位,在戰國時代,上卿是諸侯國最高爵位的名稱,到不一定掌握丞相之權。但發言權比同丞相。

甘羅被授上卿之後,與秦王政商議天下大勢及治國理政要害,最終落在了金錢方面。開疆拓土要錢,賞賜功臣要錢,建設宮殿要錢,修長城要錢,扶貧救災要錢,沒錢啥也別談。要想統一天下,離了錢就是空談。

於是甘羅自告奮勇,肩負起找錢聚財的重任。甘羅的做法既實用又迅速,為秦國聚集了無窮財富,而且百姓並沒有感到沉重負擔。什麼做法呢?

他走遍天下,實地訪查各地富商,並將富商各自的做法總結出來,呈報秦王政,建議秦王政召集天下富商大會,都賜給本行業之長的頭銜,比同郡守、縣令俸祿,讓他們統籌本行業的經營,每郡每縣都這麼做。

這種職務,類似於後代商會中的各個協會會長,他們不但繼續營商還有俸祿,這又與後世大為不同。商人皆對秦王政感恩戴德,更為賣力經營,市廛空前活躍,偷漏稅現象不治而絕跡,各地稅負暴增。

烏氏倮和巴寡婦清就是甘羅訪查出來,而被秦王政青睞,最終在秦王政統一天下之後,兩人功勞巨大,地位升至封君級別,從而萬古流芳。

烏氏倮轉世為米擒弘彪,被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封為丹砂商神,爵為壽王,成為商天之上的車船大都督。

巴寡婦清轉世為穆麗華,被宋孝宗封為絲舶商神,爵為海康郡公,成為商天的護航大帥。

甘羅向來敬重蒙恬,與蒙恬一起,都是太子扶蘇的堅定支持者。始皇帝忽然駕崩,被趙高逼迫李斯就範,擁立胡亥為帝,矯詔斬殺了太子扶蘇及其兩位輔臣蒙恬、甘羅。

楊宗桓講到這裡,讚道:“秦國沒有甘羅理財之功,斷無始皇統一大業。秦朝統一之後,天下不但沒有一片狼藉,而且各地繁榮,整個秦朝十分強大。接連修建長城、馳道、徵百越、徵匈奴。

“以至於西方將中國稱為秦,直至今日。其拼音文字a,實為漢字秦的音譯,並非後代訛傳的瓷器。足見秦朝之強大,當時的世界無可比肩。”

“甘羅逝後,待在元載孔昇天將相宮殿中,對於自己理財功勳不見史冊,忿忿不平。經過一千四百天,才發現《販夫神冊》,發願作個商天正神,於是滾身投胎,成了金國尚書右丞耶律履之子。

“楚材此生,仍舊發揮甘羅理財之能,為天賜大汗和顯慶大汗的東征西討,提供源源不斷的財力支撐。卻被儒生避開其管理商業、生聚財賦的能力,粉飾成以文治天下的儒家。

“且問,儒生的文章能當糧草馬匹嗎?正如宋遼澶淵之盟前夕,高瓊大罵王欽若的話,儒生的歪詩破詞能拿下許多城池嗎?”

耶律楚材聽了楊宗桓的講解和慷慨激昂,禁不住頷首稱是:“是啊,楊大都督這才說到徒兒心坎上了。人間居相位者,斷然不是儒生可為。

“凡文章錦繡者,滿嘴儒家道理,為相必然誤國害民。至若儒生為帝或作首領,必然天崩地裂,害死許多英雄豪傑,李密、宋江舊例可見一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凡在蓮房的眾神諸仙聽了楊宗桓和耶律楚材的說法,紛紛掌聲雷動。

護航大帥穆麗華歸神之前,常年在大食國販賣絲綢,絲舶商神麼,她對於這番講解,頓時醒悟,讚道:“楊大都督要不說,寡人還實打實的以為西方人將中國拼音成a,就是指的瓷器。原來,那個詞就是秦,講得好!”

這三位商神,可謂大蒙古國及以後元朝的開國商神,在蒙元時期的商界具有無可比擬的地位。到這時候,按則天大聖皇帝立下的《販夫神冊》,點化六十四位商神,太元正商上帝說是還差一個,會是誰呢?

傳佈署兩神傳佈了蒙元三商神的前世,他們又共同掐商天立界大經,早過去了二十天,下界成了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

商天之上,此時是個午時,在下界,這時候是個盛夏七月。三界招討李穿陽跟玉玲瓏用過午茶,兩位皆昏昏欲睡。

忽聽下界“轟隆”一聲響過,緊跟著便是孫女李飛蘇的禱告:“爺爺,我該怎麼辦?楊原根本不聽我的話,非要讓闊闊真生下這個孩子,孫女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

闊闊真是誰麼?明顯是蒙古人名,人家生孩子礙著楊原什麼事情?

楊原,字昌嘯,此時已經二十七歲,其父楊大剛傳下來的一對赤電槌,到他手裡,單槌九十斤,雙槌一百八十斤,就這,在他掌中也像玩木棍一般輕巧,真可謂神勇無比。

二十歲成人冠禮時,楊原身長八尺七寸,其俊朗和神勇舉世無雙,宛如天上的楊戩下凡。他跟隨父親學徒販賣的是蜆木,但今後打算販賣漠北特產金剛石。

當時還在世的蒙哥大汗親自參加其成人冠禮,觀賞楊原舞動一雙赤電槌,為之鼓掌,贊其神勇,問起楊大剛和李飛蘇:“昌嘯屬啥的?”

楊大剛回奏:“昌嘯屬雞的,丁酉年生。”

蒙哥大汗讚道:“雄雞之聲足撼天,昌嘯神俠冠天山,果然是撼天神俠!”

楊大剛當即將兒子按翻在地,父子倆對蒙哥大汗磕頭:“多謝陛下賜犬子大號,撼天神俠,實不敢當。今後,犬子必然日日發奮,不忘陛下隆恩。”

就這麼,楊原以御賜“撼天神俠”出世,漠南漠北迅速傳開。也就是,人家的單槌就有九十斤,普通大將都難以舞得動,更別說雙槌了。人家不是神俠,還能輪到誰呀?

後來,也有人稱之為“撼天神”、“天神”。

當時,隨同蒙哥大汗參加的還有漢地總領、京兆宣撫忽必烈及其子真金。

真金比楊原小六歲,十四歲的真金對這位哥哥的武功大呼神妙,請求結義為安答。楊大剛樂不可支,楊原也始料不及。就此,真金與楊原結拜,楊原為兄,真金為弟。這一對安答,被人們稱之為“天神安答”。

此時的楊原已經在十六歲娶白章靈為妻,白章靈是益蘭王世子白真之女,比楊原小兩歲。

白真那年額頭顱骨塌陷,經過神醫黃鴴的精心治療,恢復得很好。第二年就基本沒有任何障礙,除了額頭一個坑,不好看,別的什麼也不影響。

祖父銀器商神白東凌令其娶妻生子,白真的第一個孩子就是白章靈。

現在,距離玄宮十六神大結義,這都過去二十八年了,白真這時候四十四歲,長女白章靈二十五歲。

李飛蘇向三界招討李穿陽禱告,提到的闊闊真,叫個弘吉剌·伯藍也怯赤,是真金的正妃。

這個時候,忽必烈登基已經四年。忽必烈登基第二年十二月,封真金為燕王,領中書省事,當時真金十八歲,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培養他當接班人。

中統四年(1263年)五月,也就是去年,建立樞密院,以真金守中書令,兼判樞密院事。但實際上真金只是每月兩次至中書省署敕,中書省和樞密院的事務都交給了王恂。

這個王恂是真金師從竇默的伴讀,比真金大八歲,是忽必烈幕府的“聰書記”、太保劉秉忠的弟子。

真金雖然按照父親的命令,也學得了滿肚子儒家的經典,心裡卻對安答楊原傾慕得很。只要楊原經商回家,立即就會叫他來燕王府相會,兩下飲酒說古,通宵達旦,抵足而眠。

真金的正妃伯藍也怯赤,於年前生下了甘麻剌,被孩子纏著,身子也沒完全恢復。真金則由側妃安真迷失侍寢。安真迷失看他們兄弟倆抵足而眠,也就只好退到其他房間。

伯藍也怯赤滿月之後,經過調養,身體很快恢復。甘麻剌滿百天,燕王府舉行慶祝宴會。參加者自然少不了祖父忽必烈大汗、祖母察必皇后。作為安答,楊原和白章靈夫婦必然參加。

燕王府宴會上,忽必烈及真金對於楊原,都稱之為天神或者昌嘯。他為什麼取這個字呢?

北宋有個長嘯公,是蜀郡公範鎮的綽號。範鎮少時賦《長嘯》,卻胡騎。晚使遼,遼人相目曰:此“長嘯公”也。成語仰天長嘯,本意為抬頭朝天大聲呼叫。形容情緒高昂、意氣風發的樣子,形容一發不可收拾。

故而,楊原在成人冠禮時,自己嗓門奇大,堪稱世間第一嗓門,宣佈自己的字昌嘯,與長嘯諧音,以示與長嘯公相區別。

楊昌嘯在宴會上,自然還是跟真金太子相談甚歡。忽必烈作為凡黑子的弟子,自然對商門典故瞭解很深,對於楊昌嘯談話也很隨便。

約略坐了些時間,為了給小輩的騰出時間,忽必烈及皇后察必擺駕回宮。察必皇后叫宮女和奶孃抱著長孫甘麻剌,去後宮養起來。

他們走後,燕王府這幾位頓時熱鬧起來,掀起了熱潮,不免產生許多故事。其中最令人鬧心的事情是什麼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