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社爾投商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翟讓被害,既有其自身豁達大度的原因,也有賈雄的原因。

賈雄是什麼人呢?他擅長的是陰陽算卦和占卜,在這個隊伍裡的身份是一個軍師。李密投奔瓦崗軍之後,下大功夫收買賈雄,反而成為李密安插在翟讓身邊的歪嘴和尚。

瓦崗軍實力壯大,李密功不可沒,但是再怎麼功勞大,也要分個君臣主次吧。而李密為了取而代之,與賈雄一起導演了一場禪位大戲。

翟讓宅心仁厚,將大首領的位置拱手相讓。最後,李密夢想當帝王,就到了該剪除翟讓的時候,下起了帝王黑手。而翟讓為人厚道,終至於被殺。

翟讓兄弟自從拉起瓦崗軍,對於子孫諱莫如深,從不提及。故而,他和哥哥翟弘、侄子翟摩侯被李密殺後,根本就沒人通知家人。

直到一年後瓦崗軍失敗,其父翟成祥、其妻牛鈴兒、其子翟春侯、翟泰侯等,才知道翟讓被李密殺害,直接導致了瓦崗軍失敗。翟成祥當即氣得病倒過去。

翟春侯大怒,從濟南秘密潛回韋城縣家中,出重金集結四大俠客,結義為葦城五俠,將父親被殺情形探聽得一清二楚。繼而扮作富商,殺奔長安,誓要斬殺李密而後快。

這時候的李密投降了李淵,李淵大喜,拜李密為光祿卿,封邢國公,還將表妹獨孤氏嫁給了李密,稱呼李密為弟。但李密不甘居於人下,還是做著不切實際的帝王夢,對自己的處境非常不滿。

唐武德元年(618年),年底,李淵派李密去黎陽安撫昔日的瓦崗軍部眾,左武衛將軍王伯當隨同前往。

李密率部東行至稠桑驛的時候,李淵突然反悔,下詔將其召回。李密大為恐懼,決定叛亂。王伯當試圖勸阻,但李密不聽。

李密率部襲破鄰近的桃林縣,掠奪畜產向南進入熊耳山,前往襄城投奔他昔日裡反隋義軍的舊將張善相。

翟春侯等葦城五俠一路追蹤,尋找斬殺李密的機會。這時候,撞到熊州副將盛彥師,翟春侯冒昧求見,將家父冤情稟明。

盛彥師得知這個李密如此小人,出爾反爾,口蜜腹劍,如不斬殺,必成大唐後患。於是,留下翟春侯等葦城五俠,一起率兵埋伏在的陸渾縣南邢公峴,專等李密路過,將其擊殺。

臘月三十,李密率部經過,被盛彥師、翟春侯聯袂殺死,時年三十七,傳首長安。翟春侯率領葦城五俠,拜別盛彥師,回到瓦崗寨將父親的墳頭找到,面見徐世績,請求厚加添葬。

徐世績聞聽李密被盛彥師翟春侯斬殺,扼腕浩嘆,當即以國公之禮,對翟讓墳墓厚為添修,墳高九仞。翟春侯率領葦城五俠,告別徐世績,消失在瓦崗寨,繼續查訪殺父仇人。

高祖李淵得到李密首級,派人送往黎陽招撫其餘部。徐世勣獻黎陽投降,請求收葬李密的屍首,得到李淵的允許。隨後徐世勣以國公之禮,將李密葬於黎陽山西南五里處,墳高七仞,以示低於翟讓。

翟春侯與盛彥師斬殺李密之後,又訪查賈雄、蔡建德、房彥藻,葦城五俠將三個狗賊一一斬殺。

楊宗桓說到這裡,嘆道:“因翟大帥乃商家出身,其表字和早年間的事蹟,被後世儒家刪除乾淨,至於說翟春侯等葦城五俠的舉動,更是一刪了之。

“正如太元正商上帝所謂,人在做,天在看,商家在人間的傑出貢獻,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如來佛祖等許多大神,不會忘記他們。”

楊宗桓所謂後世儒家刪史,司馬遷著《史記》,魏徵著《隋書》,這兩位硬骨頭文豪,對於墨家以及商家類似翟大帥這樣的人物,其事蹟全都清清楚楚。

到了明朝修《永樂大典》,清朝修《四庫全書》,兩朝動員儒生數千人,耗費許多年,將元代以前典籍中,凡墨家、商家事蹟,悉數刪除。

以至於現在我們讀到的二十四史,全都殘肢斷臂,許多歷史人物的事蹟,凡是涉及墨家、商家的一律無影無蹤。這兩家都尚平,尚賢,與儒家尚尊卑、天註定等思想格格不入,不是帝王馭民需要的東西,不符合明清儒家瞎編的三綱五常、三從四德。

香供大都督楊宗桓講完三界招討李穿陽的前世,讚道:“東郡公翟大帥被李密謀殺之後,其魂魄到了長天之上,不知哪裡是安身之處,被千里眼、順風耳發現,將其領到玉皇大帝那裡。

“玉帝於顯定極風天立起瓦崗仙境,置滑臺,以為翟讓修道之所。過去四百多天,才發現許多天界豪傑,紛紛下界投胎,尋求商神之封,翟大帥也滾身而下,投到了李家,成為剡侯李井的裔孫李穿陽。

“其一生蕩氣迴腸,被大蒙古國顯慶大汗封為白蓮商神,爵以安康郡公,又被太元正商上帝封為三界招討,既符合其前世翟大帥的神蹟,又符合其今生韜略,可喜可賀!”

李穿陽聽到這裡,早已眼含熱淚,過去就要給太元商帝磕頭謝恩,被太元商帝穩穩托住。

李穿陽哽咽道:“多謝太元商帝立起商神界,叫我等商家有了歸宿。小神前世翟大帥被狗賊李密、賈雄、蔡建德、房彥藻謀殺,今生又被孟純臣陷害,被梁崇雄暗殺,難道也是天意不成?”

太元正商上帝安慰道:“哪裡有什麼天意,正如《陳尤問答》所謂,若施放略,須知五者,時允,勢迫,人得,情摯,事勝。愛卿兩世皆逢時不妙,且不得其人,故而如此。

“無論怎麼說,愛卿兩世皆為一等一的雄傑,來歸商天,為後世商人謀福,還望愛卿謹遵職事,殺怯踐信,弘揚我商天平德。”

李穿陽乃剡侯李井後裔,是東由道人的門人。此時,東由道人過來,安慰道:“三界招討無需在念俗世紛擾,改天,貧道陪你共掐商天大經,共同巡天做事,只管多想快活的事情。”

看三界招討李穿陽穩定了情緒,雕鏤大仙站起身形,對傳佈使主陶抗抱拳施禮,問道:“陶使主,小仙的主神商曹總理的前世是哪個?也叫小仙領略其前世風采。”

綢緞商神、襄陽郡公、傳佈使主陶抗站起來,對滿殿神仙作了羅圈揖:“大蒙古國益蘭王、銀器商神、商曹總理白東凌,蒙古名查幹東凌,其前世乃大唐輔國大將軍、幷州大都督、畢國公阿史那社爾。”

來自中晚唐的商神無不震驚,包括太元正商上帝在內,呼啦啦二十九位正神紛紛站立,六大神侯、唐朝三真六道也都站立起來,向蛇王致敬。搞得蛇王白東凌戰戰兢兢,不知所措。

二十九位大唐正神,按封神前後順序,分別是:

武周時期兩位:太元正商上帝子敬父、仙部都統領子祝壽,

憲宗朝三位:平德大帝望雲端、金相部都統領範朱公、水靈部都統領萇卜曲。

穆宗朝七位:凡微大帝陳哲、都虞候漆雕卉、中帥吳公鼎、北帥安滹、南帥尤貫、西帥張涯、東帥冉袞。

宣宗朝九位:木相部都統領胡軫、火相部都統領黃羿、雙鞭刑王黃昭、三界平王安芝、追魂天王朱展、金刀天王張釜、兵魁天王郭鎮、飛箭天王李翰、陸靈部都統領劉詠春。

懿宗朝八位:乾道帝君望凌通、坎道帝君齊眉伯、艮道帝君向衝、平度大帝文烈、巽道帝君漆雕又、離道帝君介克、坤道帝君王捶、兌道帝君凌公威。

阿史那社爾,實為阿史那·社爾,定襄雲中人,突厥王族。初唐名將,處羅可汗次子。所謂定襄雲中,指後世的內蒙古和林格爾縣。

阿史那社爾生於大隋仁壽四年(604年),卒於大唐永徽六年(655年),享年五十一歲。唐高宗追贈輔國大將軍、幷州大都督,諡號為元,陪葬昭陵。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文德皇后長孫氏的合葬陵墓。

阿史那社爾十一歲時便以智勇聞名,被任命為拓設(部落首領),在磧北建起牙旗,與頡利可汗的兒子欲谷設,分別統治鐵勒、回紇、同羅等部落。

史稱,社爾擔任拓設十年,從不徵收賦稅。有人勸他收取厚賦以供自己享用,社爾道:“部落富裕,我便滿足了。”諸首領因此對他非常愛戴。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後來,頡利可汗多次對中原用兵,社爾前去勸阻,但未被採納。

武德九年(626年),薛延陀、回紇等部落反叛突厥,擊敗欲谷設。社爾出兵救援欲谷設,也被薛延陀擊敗。

貞觀二年(628年),社爾率部西走,投奔可汗浮圖城。

貞觀四年,D突厥滅亡,西突厥內亂,咄陸可汗兄弟爭位。社爾乘機前去詐降,突然出兵襲擊,攻佔西突厥近一半國土,得到兵馬十餘萬,自立為都布可汗。

後來,社爾對各部落道:“最先背叛我突厥的是薛延陀,如今我佔據西方,若不能滅亡薛延陀,就是忘掉了先可汗,是為不孝。”

眾首領勸諫道:“我們剛剛佔據西方,應當暫且穩住陣腳。如今遠攻薛延陀,西突厥必然要來收取故地。”

社爾不聽。不久,社爾親率五萬騎兵征討薛延陀,交戰一百多天。

這時,西突厥咥利失可汗繼位,社爾的部下久罹戰爭之苦,紛紛逃回西突厥。薛延陀趁機縱兵追擊,社爾戰敗,敗走高昌國。

貞觀九年,社爾因畏懼西突厥進逼,率部內附唐朝。

貞觀十年,社爾入朝,被封為左驍衛大將軍,其部落被安置在靈州。不久,唐太宗又將皇妹衡陽長公主嫁給社爾,讓他統領屯兵。

貞觀十四年,社爾擔任交河道行軍總管,隨侯君集平定高昌。

當時,唐軍眾將都私取戰利。社爾以未曾奉詔為由,秋毫不取,後來接到敕旨,才領受一些老弱僕戶和殘次物品。

唐太宗對他的廉潔謹慎非常讚賞,賜他寶刀、錦緞,並讓他統領北門左屯營,封畢國公。

這之後,隨徵高句麗、抵禦薛延陀、出鎮瀚海、平定薛延陀、出鎮昆丘道、攻破龜茲。

貞觀二十三年,太宗駕崩,社爾痛不欲生,嚎哭震天,請求以身殉葬。高宗感動落淚,不許殉葬,改任他為右衛大將軍。永徽四年,社爾進封鎮軍大將軍。

永徽六年,畢國公社爾薨於長安,陪葬昭陵,墳冢被修成蔥山的形狀,以表彰他平定龜茲之功。

話題回到他當拓設十年,從不徵收賦稅,到底是怎麼做到的?他又靠什麼吃飯生活?

阿史那社爾帶領部屬,往來收購羊絨,將羊絨集中賣給中原的紡線作坊。又將絨線賣給織布作坊,繼而將絨布又賣給裁縫鋪製成衣服,又將絨衣賣到突厥草原。從羊絨到絨線,到絨布,到絨衣,能賺三道錢。

社爾以此辦法,自己和三百六十名屬下掙到了叮噹響的金錢,也就免除了部民的稅賦。不但如此,還有能力賞賜那些拜見自己的部民及其他各部來的首領,故而深得民心。

從二十二歲開始征戰,因其青少年時代曾經獲得過鉅額財富,對於金錢沒什麼感覺,他帶兵打仗過程中,從不貪財,故而太宗對其清廉大為讚賞。

陶抗講完白東凌的前世,讚道:“阿史那社爾病故之後,一直陪在太宗身邊,住在顯定極風天帝王宮殿群。到了五代之際,許多皇帝都貪財,橫徵暴斂,他禁不住鄙夷加輕視。”

太宗不免問他:“天下人人愛財,愛卿為何對於金銀財寶無動於衷?”

社爾回奏:“臣於少年時期,就掙到過累千累萬的金錢,所以對於金珠寶貝沒什麼感覺。”

太宗讚道:“看起來,炎黃以來就有說法,管錢的人不用窮人,果然很有道理。現在商神立界,假設愛卿有來世,還能掙到千萬錢財嗎?”

社爾微微一笑:“陛下,假設臣轉世投胎,掙取萬貫家資,宛如探囊取物。博得商神之封,不費吹灰之力。”

就這麼,一句戲言,社爾卻動心了,過了些天,真就滾身投胎,就到了益蘭州查幹家,成長為益蘭王。

陶抗讚道:“蛇王此生,果然如此,販賣銀器至鉅富,資助窩闊臺成為大蒙古國第二任大汗,此種雄視天下的財力和韜略,草原上誰人能及。故而,太元正商上帝封之為商曹總理,實至名歸。”

耶律楚材對於陶抗的講解深深贊同,眾神諸仙也好一陣議論。

過了一陣,虞美人站出來問道:“楊大都督,虞美人的主神集賢靈王的前世是哪個?也叫美人領略其另一番風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