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認清浮躁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的老家也有苜蓿,但我從來沒有看見過,即使看見過就根本沒有注意過。自從張騫把苜蓿帶到內地苜蓿就被在全國廣泛的種植和分佈。

中國產的苜蓿主要有三種紫花苜蓿、黃花苜蓿和野苜蓿。苜蓿的營養價值很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腸、下膀胱結石的功效。苜蓿含有最豐富的維他命K,成分之高,駕乎一切蔬菜之上。其他如維他命C、B也相當豐富。多為牲畜飼料。

因此,我掐了一把嫩頭直接就放嘴裡嚼著,有股清甜的味道。

“李哥,好不好吃,乾脆你住到我家羊圈裡,我天天喂你吃。”約爾古麗咯咯笑著,手下不停的掐著嫩尖。摘了一大塑料袋後給我說:“這草都老了,嫩頭不好找了,老的不好吃,最有營養的時候也過去了,這些你拿回去包餃子,明年我摘最好的你來拿。”

約爾忙完了手裡的活就帶我們往她家過去,約爾說現在賣服裝的時候開一會直播已經成了習慣,粉絲雖然不多,但也有一些打賞,還賣出去了一點民族服飾,算是補充了收入。

她家裡的院子很大,前後院,前院種植有兩棵果樹和核桃樹,後院則種滿了蘋果樹和酸梅樹。我們開門見山的說不在她家裡吃午飯,讓她別忙活著做飯,一會我們請她到飯館吃。看起來如果我們不來看她,她的午飯可能就是饢和茶水。

“巴扎上賣服裝是可以的,我現在不用自己去進貨,我的婆婆和鄰居也能在家裡做幾件民族服裝,反正一個月的收入比以前好多了。辛苦是辛苦的,夏天還好,冬天的時候攤位上太冷了,但我是想到能賺到錢就能堅持。比較擺攤和種地,我寧可擺攤,種地收入太少。”約爾給我們說。

如果把約爾和她的周圍的人比較,則可以看出她是受過比較好的教育的,因此想的也會比較積極一些,還有她很勤勞。

“你網上銷售的服裝就是你婆婆做的服裝嗎?民族服飾的需求有多大?家庭服裝加工能有多大的量?”我問約爾。

“是的,她們以前都做過縫紉,也編織過地毯。銷售和加工的量都不大,因為我們認為日常穿戴的服飾,內地的可能是用來收藏或表演用的。我就有個粉絲是影樓的,她需求的服裝是用來拍攝藝術照的。所以大部分民族服飾我是進的半成品,我婆婆她們完成最後的加工。完全手工做的也就是在內地的一些新疆人才會接受。”約爾回答。

“李哥,我有個朋友在鄉里工作,我聽她說最近在忙衛星工廠的事,你要不要認識一下。”約爾問我。

我之前聽到過有關於在喀什開辦衛星工廠有很多的優惠政策,政策主要是針對紡織服裝類的。本來就想著有空進一步瞭解一下,後來忘記了,今天約爾提到這個我自然是想詳細的瞭解一下。

我這麼一說,約爾放下了手裡的茶壺,打了一個電話。

“雯雯姐,李哥,我的朋友在鄉里呢,我們去鄉里和她一起吃飯,你們正好可以認識一下。”約爾打完電話就拉著我們出了門。

很意外,約爾在鄉里的朋友是個年輕的女孩,看起來也就學校剛畢業,叫宋雪梅。宋雪梅大致給我們介紹了一下衛星工廠的政策和享受國家以及地方補貼的情況。

“如果你們感興趣,具體的可以問人社局或扶貧辦,這兩個口子都可以扶持衛星工廠。”宋雪梅說。

“謝謝,按你剛才說的我大概總結一下,你看看我理解的對不對。就是說我必須辦一個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最好是服裝加工的工廠,如果不是服裝加工也要是生產紡織、鞋帽、手套等可以歸於服裝生產的小工廠;用工要達到五十人以上,按時發薪水和保持住用工人數,堅持一年以上就能享受到地方和國家全部的補貼。”我問道。

剛才我一邊記錄,一邊在計算。大致明白了衛星工廠的要求,差不多所有的補貼在一年內是可以打本的,一年後則完全靠自己養活工廠。

“是的,我們會直接幫你建設衛星工廠,把一個能用的廠房教給你,裝置你自己採購,招工我們推薦人員。然後在人員培訓、社保、稅收和產品銷售、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這些都是可簽約的。如果都符合情況,基本相當於一年零成本經營。但部分補貼要一年後才能稽核發放,這之前都是自己承擔費用,當然銀行和政府還有優惠貸款可以申請。”宋雪梅回答道。

這些政策具體框住了對衛星工廠的具體要求,甚至規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資。政策還是不錯的,可惜的是我沒有接觸過紡織服裝業,並不清楚一年內需要多少成本,也沒錢去投一個工廠,按宋雪梅說的這些補貼全部加起來根據不同的工廠一年大約在二十到四十萬之間,換句話說我必須先投入這麼多錢,然後把工廠搞的紅紅火火就能拿回投入,產品銷售的利潤就是賺的錢。

宋雪梅的談吐讓我有些意外,她不像是個本地的女孩,氣質和口音都不像。詢問之下才知道她是一個湖北人,在北京上的大學,大學畢業後主動來的喀什,來了掛縣級單位的職直接下到鄉里工作一年多了。

午餐雖然就是拉麵和烤羊肉串,但還是很愉快的,喀什遠比我想象的要開放,基層也有不少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吃完飯我們也打算往回趕了,午後的路上顯的很安靜,車少人也少,只有斑鳩在路上找吃的,我不知道路上的吃的是怎麼來的。

看我陷入了沉思,華雯就問我在想什麼。

“我原來認為像我這樣的主動到這邊的人是極少數,現在看來還不少。我不知道宋雪梅來這裡的真實原因,但我很佩服她,從繁華的地方背井離鄉來到這裡本身就不容易,而且我覺得我能從她那裡找到啟發,可能使我想做的事更有意義。”我回答。

我確實在考慮,在國家大政策下,做一些政策鼓勵和引導的事,古人就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關於辦個衛星工廠,我是有顧慮的,我打算回頭去想方設法的參觀一些已經開辦起來的工廠。單純的說政策性的優惠還是有風險的,我怕政策每年會發生變化或不能兌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首先它要求必須穩定的僱傭至少五十人,這明顯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了。南疆勞動力素質不如沿海,和沿海比起來勞動密集的生產效率可能會差一大截。目前又單純限制為紡織服裝類別,這方面東南沿海的產能足夠支援全世界,而這裡效率和質量都不能保證。我最不看好的是這裡不具備完備的服裝產業鏈,成本會比較高。”我給華雯解釋我的顧慮。

“你最擅長什麼?”華雯並沒有評論我的想法。

“我擅長資訊科技方面,那是我的專業,我自認為還能寫點文字算半個秀才,個人愛好天文地理。”我回答。

我還真不知道我最擅長的是什麼,作為一個從閉塞和落後的區域走出到大上海的人,我在很多方面遠比大城市.asxs.高的人要差,矮子裡拔將軍是可以的,做到鶴立雞群肯定不行。

“那麼你就去做你擅長的事,寫作也好,開一家小餐廳或小咖啡館都行,我認為你不要去碰觸你不擅長的領域,會吃虧的。和你開店不一樣,船大了靈活性就差,船大抗風險的能力不一定就強。有些集約型產業是出於長遠的考慮,如果一個鄉幾個衛星工廠都做同樣的事,那個競爭太激烈了,況且這還是整個縣或好幾個縣的大方向。你不想和熟悉這領域的人正面競爭吧?”華雯給我說,她還是比較冷靜的在思考,而我確實對辦衛星工廠有點心動。

華雯一語點醒了我,是的,這裡整體的政策是為勞動力轉移和勞動力就業服務的。我可以參與進去,但是紡織和服裝加工、銷售都不是我所熟悉的,甚至是很陌生的,對於不熟悉卻又能進入的領域我不能頭腦發熱,要保持冷靜。

“可是我還是想做點什麼事,而不是只是在古城開個店,儘管這個店還沒有開起來。”我說道。

“別急,你才來多久啊,等你瞭解這個地方後,我相信你會找到自己的方向的。”華雯鼓勵我說。

之前我的確有點浮躁了,現在我清醒了一些,我不應該幻想自己能幹成多大的事業,又這麼急的去想做點什麼高尚的事,我和別人並沒有太多不同,並不具備異於常人的能力和思維,甚至我不具備幹大事的魄力,平凡才是我最大的標籤。

想明白了一些事,心情突然就好了起來,雖然是沙塵滿天,但我感覺非常的輕鬆。

南疆真的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我越來越覺得這裡散發著迷人的魅力。我因為瑤瑤熱愛這裡的關係並不排斥這片土地,現在我愈發覺得這片土地值得我生活下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