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誰是合適的物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新疆飲食在我的印象中是重油重辣的,來了南疆後卻發現不是這樣,喀什吃辣比我以前想象的要少很多,如果不是特別說明,在餐館裡幾乎吃不到太辣的東西。

烤肉也是,大部分烤肉只撒孜然和鹽,所以現在薩媞妮媞家裡是沒有辣椒麵的。我反而覺得不辣的羊肉串更好吃,更接近傳統原味,畢竟辣椒傳入中國也只有幾百年的時間,在華雯的鼓動下我烤了兩串原始風味的,就是指放鹽的,吃起來真的一點也不差。

大家都給陳琰的烤肉給了鼓勵,羊肉串非常好吃,可能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羊肉串。也許小薩說的對,這和肉有極大的關係,卻和誰烤的反而沒有多少關係。

在濃厚的白色油煙中,我們愉快的烤完了肉,小薩的父母和年邁的奶奶則在一邊看著熱鬧的我們。

烤肉吃的差不多時戰場轉移到了木屋的裡的鋪上,長輩們靠裡盤腿坐著,我們圍在了周圍,本來小薩的父親要我們坐他的身邊,這是貴客的位置,可是那樣我覺得太生分了,就主動說讓大家把我們當孩子。

熱騰騰的手抓肉擺在精美的盤子裡,掰碎的饢直接放在餐布上。

艾米爾丁介紹說,本來會先上羊頭,貴客來的時候會先上羊頭,最年長的人會給小孩子割一點羊耳朵,寓意讓小孩子聽話。之後客人割羊嘴唇或者說是羊腮肉給主人最年長的人,代表感謝和祝福,之後把羊頭送還給主人,這個過程中年輕人並不會去吃羊頭,這更接近一種儀式。

華雯之前說不能這麼把我們當外人,因為我們都是晚輩,也沒小孩,就不走這個儀式了。

“這個肉,盛出來的時候,澆點鹽水,撒上生的皮牙子就可以拿手抓著吃了。現在你們來了嘛,都是熱的吃,我們自己嘛,都習慣冷著吃,因為是直接手抓的,冷著吃首先不會燙手,其次油脂和湯水不會流的到處都是。”艾米爾丁說道。

我們也不太懂禮節,但先用酒敬過了薩媞妮媞家裡的長輩,這才吃了起來。我們就開始吃起來,剛才吃了不少烤肉,我想著這手抓肉就意思一下就好,吃太多肉不健康。

艾米爾丁看我們都挑瘦肉吃,就接著說:“我們只有平輩的坐一起時才喝酒,和長輩在一起吃飯的時候長輩喝,我們不喝。過去嘛,這個肉要麼就整塊撕咬著吃,要麼嘛,一個人一把小刀子,一小塊一小塊的割著吃。最好吃的是帶油的肉,我們都喜歡吃肥的,現在也知道要健康一點了,肥肉吃的少了點。這個碗裡還有鹽,覺得不鹹蘸著鹽。”

華雯示意我尊重別人的習慣,我看著幾塊白白的脂肪,決定嘗試一下,就用小刀切了一小塊嘗了嘗,其實味道很好,一點也不膩,而且有種特別的肉香,一點羶味也沒有,而華雯則拿著瘦肉小口的吃著。

“我們這裡的土鹼性大,羊肉嘛都是鹼性的,不羶不酸,好吃的很,這個手抓肉,撒東西都沒有加,直接煮的,煮的時候把血沫子撇掉,不加任何調料就好吃的很!”艾米爾丁繼續說。

“謝謝!我們聽說宰羊煮手抓肉已經是待客最好的食物了,我們非常榮幸,你們把我當最好的朋友,我以後要經常來,不能每一次都這樣,我們算是家裡的孩子了,你們的羊要賣錢,下次不要宰羊了,就像平常一樣我們就很開心了!”我說道。

現在一隻活羊在這裡大約是千元一隻,看重量和羊的年齡,市場上一公斤羊肉六十多塊錢,要是我們來一次就宰一次羊實在是不好意思。煮好的手抓肉或烤肉則差不多一公斤九十塊錢左右,今天這樣,薩媞妮媞家是真把我們當貴客了。

“李哥!你不用客氣,也不要認為是來做客的,就當這裡是你們的家。你和雯雯姐是我們最尊貴的客人,拿你們的話說,我們是有緣分才能坐在一起的,一隻羊不算什麼,天天吃都可以,我們家裡難得來客人,所有人都很高興,比過年還高興。”薩媞妮媞說道。

在熱熱鬧鬧的氣氛中,大家結束了這頓豐盛的晚餐,按習慣男人是不用去收拾碗筷什麼的。艾米爾丁因為要值夜班,沒多停留就走了,陳琰則叫上我和華雯到他的氈房裡,我們剛坐下,薩媞妮媞就端著些手抓肉和烤羊肉串進來了,她用鐵鍬從外面鏟了烤肉槽和鍋灶裡的紅碳放進小鑄鐵爐裡,氈房內很快就熱和起來。

陳琰給我一支煙,點上後說:“剛才長輩在,年輕人不能抽菸喝酒,就敬酒的時候意思一下,現在長輩不在邊上了,我們再喝會兒!”說完,他又拿出了半瓶白酒和兩提易拉罐的啤酒。

“華雯你和薩媞妮媞隨便,想喝什麼喝什麼。老李你是喝白的喝啤的?”陳琰問我道。

“啤的,白酒我怎麼都喝不慣,一小杯就容易上頭。不過我也先說好,我酒量不行,你不許勸酒。”我回答道。

“我們都是自己人,抽菸喝酒是為了開心,大家隨意!”陳琰有點大男子主義的說道。

“我喝啤酒,我平時不喝酒的,但今天高興,喝點啤酒!”華雯邊說邊拿了一罐啤酒。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們哈薩克族女的是不讓喝酒的,特別是有客人在,但是今天我和阿琰哥一起喝點白酒,我陪他喝!”薩媞妮媞對我們說,看起來也是一個豪放的女子。

我開啟了一罐啤酒,是罐裝的烏蘇,喝了一小口,冰涼甘爽,苦味比較濃重一些。我開口道:“真冰啊,這是天然冰鎮的啊,剛才吃那麼多肉會不會油都膩在肚子裡啊?”

“李哥,你們先少喝點,剛才房間裡冷,酒也冷,等會兒熱了會好點。我先燒點茶給你們,磚茶解油膩!”薩媞妮媞回答我的問題。

“我聽說過一句話,說在新疆喝酒要喝伊力特,嫁人要嫁哈薩克!是真的嗎?為啥啊?”我問道。

我打算幫幫陳琰,雖然看起來他已經不用我幫了,我想到米熱說現在不同民族之間通婚仍然是困難重重,無論娶還是嫁。

薩媞妮媞笑著回答:“聽說在伊犁有這個說法,因為哈薩克族的青年英俊、壯實、脾氣又好,因為世世代代遊牧,沒有城裡男人的奸詐和小氣。我們的性格直爽不野蠻,聰明不小氣,講原則但是又很謙虛。別看我們大部分生活在草原,受教育的程度是很高的,就拿我父母和奶奶來說,他們都認字,不過是哈薩克文字,因為我們一直都知道要送小孩子去上學讀書。”

“哦,薩媞妮媞,你的理想結婚物件應該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乘機問道。

“不好說,一定要勤勞,要孝順父母,我們的傳統是特別特別的尊敬長輩,就算是家裡坐的位置都有講究平時都不能坐錯了,吃飯的時候也是先敬長輩,小輩最後吃。然後就是不能花心,我們特別講究一夫一妻,講究婚姻終生。我們民族幾乎沒有離婚的人。”

薩媞妮媞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要求,而是先說了兩個傳統。我估計這尊敬長輩陳琰是能夠做到的,但這不能花心有點困難啊。

“你們有沒有彩禮或嫁妝這樣的要求?”華雯好奇的問。

“有,傳統上就有,還比較重,因為我們是遊牧民族,所以男方要給一定數量的彩禮,大部分是給東西而不是給錢,所以以前結不起婚的人也很多,我們也講究門當戶對,這樣男方承擔的彩禮錢就要少一些。除了彩禮,男方家還要給女方家的親戚送衣服或布料,生孩子的時候必須要送禮給女方家。好的一方面是,女方家也會準備嫁妝,比如房子、牛羊馬、衣料子這些。”薩媞妮媞說道。

“感覺不算多啊,為什麼說負擔還是比較重?”華雯接著問。

“以前人都窮,自己的家裡除了破氈房就沒什麼像樣的東西,不管是男方還是女方彩禮和嫁妝都是要攢的,從小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準備,結婚的時候雙方家長坐在一起商量一下彩禮和嫁妝的數量,有的時候還要親戚幫著給湊一下。但是那是以前了,現在就好了,經濟條件都好了,也沒有那麼多講究了,傳統的彩禮和嫁妝也花不了多少錢了。因為我們不講究送錢和金銀。要的都是過日子的物品。”薩媞妮媞說完後拿起酒碗就和陳琰碰了一下,一口給幹了。

“我聽說,你們女孩子特別喜歡有男子氣概的男人,特別是能喝酒、能唱歌的!”我說道。

我確實在上大學的時候聽我一個蒙古族同學說過,在草原上男人能喝酒是首要的標準。

“聽誰說的!沒那回事,我們以前不喝酒,至少牧民是不喝酒的。草原上除了自制的馬奶酒沒有白酒這樣的酒。馬奶酒是半發酵的奶製品,應該沒有酒精或者含量很少,我也不知道馬奶酒能喝醉。後來的白酒是蒙古族自己用木桶做的蒸餾酒再被我們學到怎麼做酒了,那個酒的度數不好控制,特別容易喝醉,但是因為產量低,平時我們也沒有時間做酒,喝的也不多。解放以後,生活條件好了以後才有些年輕人開始買喝酒。”薩媞妮媞說的過程中又和陳琰喝了一碗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