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背景歧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喝了口水,為了開車不疲勞,我就成為了話癆。

“那個老師給這個精英說,由於他們老師都不好意思承認他們錯了,他們就把小精英的作業本和測試卷等能看出學習成績很差的東西都收了起來,然後幾個老師開始輪流給小精英補課,可能是補課起了作用,在跳級到二年級後沒幾個月小精英的成績很快就變好了。”我很快講完了故事。

這是個因為家庭背景不同而被老師主管區別對待的美國故事,但也是因為優異的背景,這個孩子才沒有被老師拋棄。

“我能理解,我小時候其實也是被區別對待的,至少老師對我比對一般家庭的學生要一好。”華雯說道。

“這個精英知道這段經歷的真實情況後觸動很大,他自費去做了個調查,有關一個工人家庭的孩子如果學習不好老師會怎麼處理的調查。”我接著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老師會認為這孩子天生學習就差。其實現在很多地方這樣的情況很嚴重,很多學校在鼓吹精英教育,老師對背景好學習好的孩子更好,那些調皮搗蛋和學習不好沒什麼背景的孩子會被放棄。”華雯說道。

“你怎麼知道?是的,這種偏見的現象並不因為國家不同而有區別。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記得,以前填表的時候會有一項是‘家庭出身’,這個精英做的實驗具體內容是把底層背景的學生隨機分為兩組,一組試卷只寫名字,一組試卷需要填寫家庭出身和父母的職業。”我說道。

華雯可能想知道我最終要說什麼,雖然覺得這個話題有些沉重,但她還是示意期待聽我說下去。

“是,以前的表格裡有,現在也經常要填寫父母職業,在統計學生資訊的時候仍然有很多表格要填寫父母的資訊,這樣應該沒什麼影響吧?”華雯問我。

“有影響,至少我讀的這個書上說有很大的影響。在實驗中那些填寫了家庭背景的學生的考試成績普遍比只填寫姓名的學生的考試成績要差。就是說考試前刻意去強調孩子的家庭背景和孩子父母的社會地位是有影響的,會潛移默化的造成孩子們在考試中的自卑和不自信。我認為這是個全球都會存在的現象,不會因為孩子出生在發達國家而改變。”我說道。

“怕小張老師聯絡到自身產生自卑?”華雯問我。

“是,而且怕他聽說後會刻意去區別對待學生。”我回答。我不是不信任小老師,而是感覺他對目前的境遇有很多不滿,這種不滿如果疏導的不好就會變的有些扭曲。

“總是積極和快樂的人當老師對學生有好處,當然也需要小張老師這樣憂國憂民的老師,學生不能總接觸美好的一面,要有人告訴他們歡笑和淚水都是需要經歷的。”我說道。

接下來我們沒有再討論這個問題,而是說了些其它的話題,主要是為了我開車不打瞌睡。回到喀什差不多已經是下班時間了,瑪依莎已經在店裡了,這個時候店裡沒有顧客光顧,店員們在玩著手機,我問了下瑪依莎這兩天的情況。

她把流水賬給我看了看,銷售數穩定在每天一百多筆,我心裡大概估算了一下毛利,每天大概不到一千。

“瑪依莎,按這個顧客量算,一個月大概會有兩到三萬的毛利潤,比我原來預計的要好,就萬把塊錢算是除去工資和獎金可能還會有一萬左右,至少是賺錢的。你最近給自己的壓力比較大,今年的旺季已經提前到了,因為我們的店開的晚,我們還能有接近四個月的旺季,今年應該能有四五萬左右的純利,不好也不壞,我覺得對於沒有餐飲經驗且才創業的我們來說做的不錯。現在我們的缺點是經營情況不夠穩,我們先把現在的基礎做牢固了再尋求更大的發展。”我說道。

瑪依莎因為一直著急上火,前些天嘴上的泡現在還沒下去。

“李哥,我這幾天也是忙的亂了方向,學校裡期末考試還有一個月,我已經通知她們幾個要全力備考,店裡就麻煩你和熱依罕多照顧點。至於提高銷售額的事我考完試再去解決。”瑪依莎有些無奈的說。

“學生學習最重要,你們有空就過來,把值班安排好,無法來也在值班表上體現出來,我和薩媞妮媞先頂著。你們安心學習,等考完試再說別的。”我說道。

華雯累了,她先開車回去了。我還要督促幾個鄰居的小孩子寫家庭作業,他們也快期末考試了。有人管著做家庭作業就是不一樣,最快的孩子們只用了半個小時就做完了家庭作業,最不想寫作業的孩子也提高了效率,他雖然用了八九十分鐘,但已經比平時兩到三個小時節省了大量時間,我給做完作業的小孩子分別安排了要預習內容,這些東西在家校聯絡冊裡有有記錄,認真執行就可以。

我讓孩子們相互監督著做作業和預習,抽空到店裡去看看。

“李哥,昨天和今天這兩天都是按大客流準備的食材,部分食材到現在還有接近一半沒有用掉,除了能放冰箱冰櫃的,還有一些放到明天可能就不新鮮了。”熱依罕來問我的意見。

我大概看了一下,做好的一鍋抓飯剩餘的大半鍋,因為我們售賣的是小份,大概有三十份的量,拉麵剩餘的則更多一些,還有一些切好的蔬菜和牛羊肉。

“是的,不能留到明天,那用樣即便不會變質也不能用了。這都不是好不好吃的問題,這和我們的承諾有關,我們要用新鮮食材。有些食材今天賣不完的按衛生管理要求晚上要當垃圾扔掉。”我回答熱依罕。

“這樣吧,大家現在就吃晚餐,多吃一點,如果家裡有人還沒吃晚飯就帶回去點給家裡人吃,先能消耗一些是一些。”我說道。

我要吃晚飯,還可以給華雯帶一點回去,不過華雯可能不吃晚飯。

“我們要麼是單身,要麼就是學生,不用打包,晚飯吃也吃不了多少。”瑪依莎說。

“那就看看社群工作人員或警務站的工作人員吃飯了沒有,等會都做出來打包給他們送去。”我想著丟棄怪可惜的,不如送給這些為古城服務的人。

說巧不巧,遠遠的就看到社群的人走了過來。來的是身材豐滿的吐爾遜,她算是我見過的年輕女孩子裡比較胖的。吐爾遜是社群的工作人員,畢業三年的大學生,我之前因為看她談吐和氣質和其他工作人員不同,就多聊過幾句。

她是來通知的附近的居民去參加一個有關社群發展的會議的。

她說:“這次是組織居民開會,怕白天影響大家工作和學習,特意放在晚上開會。每家每戶都要派一個人參加。只要聽就可以了,等回來給家裡其他人傳達一下會議精神,大概不到一個小時。你們商戶不用參加,我們之後會專門發通知或上門傳達有關精神的,不能因為我們影響你們營業。”

“你吃過飯了沒?”我問吐爾遜。

“現在沒時間吃飯,等忙完開會我再吃。”吐爾遜有些無奈的說。

我趕緊讓熱依罕給打包了幾份抓飯,吐爾遜連連擺手說不要,她說怕人說閒話,社群有明確規定不能吃拿卡要商戶的。

“這個不算吃拿卡要,我們今天準備的食材有些多了,我們一會還要把剩餘的去送去警務站,那些協警一整天巡邏,應該吃的比較多。扔掉怪可惜的,要不然再給你們多幾份?”我說道。很多民族都有不浪費食物的傳統,把浪費食物當做不可接受的事情,維吾爾族也是這樣。

“我們的人不多,你送十個人的過去吧,錢我轉給你。”吐爾遜堅持要給我錢。她也不顧我阻攔微信掃碼付了錢。

我讓熱依罕按正常量打包,我們本來是小份售賣,按正常量要三四份才頂的上普通的一份量。她要十份差不多就相當於把剩餘的食材能全部用掉。我讓給每份送了瓶飲料,熱依罕提著兩大袋打包好的飯送了過去。

我則突然想到監督和輔導孩子們做作業的事也許可以找找社群。看看社群能不能給點幫助,比如提供個場地,幫助組織一些志願者加入或者可以領導建立一個類似公益組織的團隊。

我天真的以為這樣的事透過公家的參與能更快的做大做好。如果古城裡的孩子每天能在監督下完成家庭作業和預習,甚至得到額外的輔導將是多麼好的一件事啊。

想到這裡,我有點熱血澎湃,立刻簡單的規劃了一下如何把這個輔導班給開起來。我打算立刻去找吐爾遜,把我的想法說給她,然後提出我的要求。我自己想了三點要求:一、場地方面給支援,要集中更多的孩子米熱家的院子地方可不夠。二、志願者方面給以支援和指導,我們幾個每天都要營業,我還經常出去跑,因此需要更多的有愛心的人參與進來。三、給個名分,附近的鄰居是相信我們才把孩子放過來的,再遠點的孩子家長可能對對我們並不信任,如果社群出面就不一樣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