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當年真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他師父張老道就是害怕李清玹在這一步上受阻,蹉跎幾十年年歲月,才用先天元氣灌頂傳功,不惜要費盡一身真氣,給李清玹留下一縷氣息。好在李清玹經過金丹改善後,體質不同,才留了七寸真氣。

原來,就連那些真正修道大派的少主,也是耗費十幾二十年才能完成這一步,甚至要依靠丹藥,寶物,才能將修為提升至九寸真氣。“倘若這般來算,師父他不靠外力,憑藉自身,便能在四十三歲修得一十二寸真氣,其天資之高,簡直駭人聽聞。”

李清玹想起那個離去的蒼老背影,微微一嘆。大唐王朝有這麼多修道人,但是這洛北樓就聚集數十人,為何師父他卻不曾遇見?筆記中只記載過,遇上幾個在深山修道的人,也是修煉有成。但一般修道人都知道練氣,坎離,龍虎等境界之分,為何師父他卻一無所知?

李清玹心中疑惑愈發沉重。這時,便聽見那邊談笑之音傳來,時而提到老道士三字。李清玹看向九姑娘,露出不解之色。九姑娘答道:“他們在說一個尋仙訪道的老道士。”李清玹心頭猛地一跳。

九姑娘卻是不覺,只是微微皺眉,說道:“據說這個老道士在數十年前就已是真氣外放,在大唐王朝四處行走,尋仙訪道,直到前些日子才銷聲匿跡。說來奇怪,這個老道士總是尋仙訪道,但他身旁卻跟著一個修道高人,一連跟了他數十年,未曾離開。”

李清玹驀然一驚,失聲道:“跟著一個修道人?”“不錯,正是一個修道人。”九姑娘看了他一眼,有些奇怪,但也沒有理會,徐徐說道:“跟在他身旁的那個修道人,似乎無意加害,但卻不讓他與其餘修道之人碰面。”

“每當有其他的修道人憐惜老道士天資,要指點這個老道士,便會被他身邊那人恐嚇威脅,甚至打殺。最後,大唐王朝當中的修道人都不再理會,只讓那個老道士四下遊歷,而那個跟隨在他身旁的高人,則一路追隨了數十年。”

九姑娘嘆了一聲,說道:“這個老道士,現今也只停留在真氣外放的境界。因為他不識修道之事,似乎也不知修道境界劃分,不知道在這一步,真氣該須築基凝煞,才能更上一步。正因如此,那老道已駐足練氣境界數十年了。”

李清玹手足冰冷,不覺已汗溼背部。師父他的身邊,確實跟隨著一個修道人,且還是修道人當中堪稱前輩高人的人物。坎離人物?或是龍虎真人?只是這樣一名修為高深的修道人,為何要跟隨在師父他身邊數十年?

他有何目的?雖早知此事蹊蹺,但真被九姑娘說出真相之後,李清玹只覺通體生寒。有一層陰霾壓在李清玹心頭,他心中暗道:我要早日修成龍虎真人,才有資格去瞭解事實真相,才能替師父討回公道!

此人是誰?坎離修士?龍虎真人?他與師父有何淵源,何以跟隨數十年之久?若是有仇,何不直接殺了僅有練氣修為的張老道?這麼一位前輩高人,反而要空耗自身數十年的光陰,作

為一個跟隨在後,寸步不離的影子?

若是無仇無怨,為何要讓他止步在練氣巔峰,而不讓他接觸修道之人,不讓他去築基凝煞?司天臺把世俗和修道人分隔開來,是為了使得天下百姓能得一個安定天地。而師父他也如同世俗之人一樣,被隔絕在其餘修道人之外,那位跟隨在他身側數十年的人物,有何居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清玹面上看似平靜,心中早已是驚濤駭浪。“都說那老道士身旁的高人修為高深莫測,其實又怎比得家父?”“諸位可知,當日那老道士來我文昌閣時,正被我撞見,後來我把他困住將近一月,幾乎將他困死,也不見對方出手救下這個老道士。”

那邊主桌之上談笑聲音傳入耳中,李清玹不由一震。說話的是那位來少主。李清玹轉頭看去,只見他坐在主位上,與其他人肆意談笑。有一人笑道:“關於當日,來少主試探那神秘高人的事情,大家或多或少都曾聽過,可卻不知其細節如何。不若來少主為大家講述一番,如何?”

此人不過二十三四歲的模樣,他雖也算修道人,但卻未有修成真氣,只是頗有氣質,約是初成氣感罷了。似他這樣的,場中倒有不少,不過,能夠坐上主桌,此人顯然身份不低。田猛,乃是司天臺一位大人物的弟子。

來少主看他一眼,便即笑道:“既然田道兄要我講這故事,那我便講一講罷。”“諸位也都知曉,老道士身邊那個高人跟隨了數十年,不讓他接觸練氣境界以上的修道之人。”

“這麼些年來,大唐王朝的修道人,多已不再理會那個四處遊歷的老道士,畢竟犯不著為了這麼一個練氣修為的老道士,去和他身旁那位道行高深的人物交惡。”

來少主徐徐說道:“當時那老道士來到文昌閣,我十分好奇他身旁那個修道人的道行究竟有多麼高深,於是藉助本門奇物,移轉風水格局,變化護派大陣,把他困在其中。”

顧洵默然不語,並未搭話。但卻另有一人笑道:“結果如何?”來少主笑道:“對方自是不敢得罪我文昌閣,只任由我把那老道士折騰得半死不活,讓他困在山中。可惜最後還是讓他僥倖逃脫。”

啪地一聲低響。李清玹手中的酒杯驟然粉碎,化作滿手齏粉。這響聲不大,在談笑聲中並未有其他人發覺,但九姑娘與他同桌,自然注意到酒杯粉碎的異動。她微微挑眉,再看李清玹時,不禁心中一悸。

那書生面色稍顯低沉,眼中寒光隱隱,似有似無,似星芒,似夜光。這般低沉神色,與九姑娘印象中那溫文爾雅的書生截然不同,讓她心中略有驚疑。只是才過片刻,那書生臉色便已恢復成了先前那般淡然模樣。

九姑娘深深看他一眼,卻並未詢問。李清玹平心靜氣,低語道:“看來那位老道人身旁的高人,也並非多麼厲害,至少還懼怕文昌閣的閣主。”“關於此事,我倒也有耳聞。”

九姑娘把視線從他臉上收回來,才淡淡說道:“當日來少主

藉助閣中奇物,改換山石樹木的排列,移變風水格局,使得護派大陣生出變化,讓老道士受困將近一月。但那位高人沒有出手相救,也未必是懼怕文昌閣,根據傳言所說,那位高人雖然跟在老道士身旁數十年,但對這老道士的死活卻並不放在心上。”

李清玹自語道:“不把死活放在心上嗎?”九姑娘說道:“聽聞曾有一些修道人,覺得這老道士天資極高,悟性極好,有意指點,但最後都被他身旁那人阻止,甚至打殺。經過文昌閣一事後,倒坐實了一件事。”李清玹問道:“何事?”

“這老道士確實悟性極高。”九姑娘說道:“當初來少主把他困住,接連改換風水格局等陣法排列,讓他迷途在內,無法離開,甚至最後還放進了許多兇禽猛獸,又把水源、瓜果等食物移換開去,讓這老道士斷絕食物水源,跟那些野獸爭鬥多日。儘管最後十分狼狽,可終究讓他破了陣法。”

說到這裡,九姑娘頗為讚賞,點頭道:“堂堂文昌閣的護派陣法,被這老道士以練氣修為破去,經過此事,可知這老道士確實悟性極高。那位道行高深的人物,之所以跟在他身邊數十年,興許也和這一點有關。”

師父他對於符法,陣法,都看作是某種玄妙軌跡,從根本解析,由本質觀看。以他的眼力,能夠破陣而出,倒還在李清玹意料之中。然而那些兇禽猛獸……

李清玹轉頭看了一眼酒席上歡聲談笑的來少主,眼中閃過一道殺氣,瞬間而逝。他知道師父一生修仙問道,但他老人家卻也不知,那些修道人就在身旁,然而師父卻彷彿一般世俗中人一樣,被隔絕在外。

他懷著滿心希望入山,反被山中的修道人以手段捉弄。受困二十八日,歷經生死。想起師父的諸般遭遇,李清玹眼中寒意大盛,幾乎想要拔劍殺人。然而他看了九姑娘一眼,他終究把這一股殺氣暫時壓下。

他是受九姑娘之邀,才來洛北樓,若是在此出手,勢必讓九姑娘十分為難。更何況,洛陽城之內,司天臺之下,並非動手的地方,而且李清玹也不知道這位文昌閣少主身上是否藏有什麼手段,或是有暗中護持之人。

“文昌閣。總有一日,我也該去走上一遭的。試試文昌閣閣主的手段!”他想起了筆記中關於這一段的記載。傳聞大唐境內南陽郡有一靈地名為石堂山,山清水秀,鳥獸通靈,有仙人隱居。貧道跋涉萬里,前往拜訪,終無功而返,許是無緣面見仙人。

注:貧道於山中迷途,行走二十九日,歷經磨難方得脫身。此山不過方圓數十裡,竟能困貧道二十九日,有此玄妙異處,必是仙人所居。雖經歷磨難,然而貧道心喜,蓋因這等奇事非是常理可解,可見神仙之事非是虛妄,真氣外放以上必有前路。

眾人談笑風生,但酒菜卻還未至。只是眾人前來赴宴,為的主要是交好來少主,對於什麼玉盤珍饈,早已品嚐過不知多少。又因為這來少主身份極高,因此場中倒是無人露出不悅之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