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洛霜來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元載還在沉默不語,就有護衛來報,說道:“啟稟大人,裴閣老府上送來一紙書信。”元載臉上有些陰晴不定,沉聲道:“送上來。”

元載將這書信拆開,大概看了看,臉色頓時陰沉的能滴下水來。那護衛首領疑惑道:“大人,怎麼了?”元載低沉道:“裴閣老給那書生求情,讓我不要在追究此事,信中言辭略帶威脅。”

饒是那護衛首領藝高人膽大,也禁不住有些驚駭,看來那年輕書生的來歷非比尋常,居然連裴閣老都親寫書信求情,更不惜隱含威脅,與御史中丞生出過節。

就在元載滿臉惱怒之時,又有護衛來報:“啟稟大人,柳大人府上,送來一紙書信。”“呈上來。”元載將送上來的書信拆開,原本陰沉的臉色更顯陰晦。

那護衛首領瞟了一眼,更為吃驚,柳大人送來的書信,居然跟裴閣老府上送來的書信,大同小異,內中言辭頗為懇切、姿態放的很低,內中的意思也是放那書生一馬。

元載將兩封出自於當朝重臣的親筆書信撕得粉碎,他一掌拍在桌子上,咬牙切齒道:“逼人太甚!”話音未落,就有護衛上前來報:“啟稟大人,司天臺少監令狐大人送來一封書信。”

元載的臉色幾經變化,最終冷哼一聲,不再言語。護衛首領心情複雜,心中暗道:“還真不出我所料,那書生果真是個修道人。來頭還真不小,竟然惹得三位大臣為他求情。”

當李清玹回到自己居住的小院時,柳御史家的管事已經在門口等候,臉色有些焦急。“李郎君,你也太能惹事了。”管事苦笑道:“郎君昨夜才進洛陽,今日就把御史中丞的侄子廢去一條臂膀。”

李清玹平靜道:“我現在有些後悔,當時應該取他性命的。”管事搖了搖頭,嘆聲道:“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無論是什麼人,一旦有了非凡本領和權勢地位,便都棄律法規矩如廢紙了。”

李清玹不置可否,平靜說道:“以柳大人的家世背景來說,可要比元大人高上很多,而我又不懼這什麼所謂的元大人,想來柳大人不會為此煩惱。你既然在此等我,還如此焦急的模樣,想必另外還有要事,還請管事說來。”

管事見他看出端倪,直接點破,也就不賣關子了,隨即娓娓道來。“這附近的平民住戶,大多已經用各類藉口,或是命令,將之暫時搬離此處,另外安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管事頓了頓,接著說道:“或許是因為眾多修道人齊聚洛陽,容易發生事端的緣故,因此司天臺安排眾多修道人暫居城南。只是這類事情沒有前例,以往大會並未發生過,將修道人聚居起來的行為,修道人性情各異,此事容易讓修道人心中不忿,恐怕會有禍端。”

“我家大人覺得此事有些可疑,只怕會有事端,派我來問郎君,是否搬入柳府?”李清玹想了想,笑著說道:

“多謝你家大人好意,我比較喜好清淨,貴府雖好,卻也不必再搬了。”

柳御史雖是朝中大臣,位卑權重,也知曉修道一事,但他畢竟不是修道之人。這事既然牽扯到修道人身上,而洛陽城又是多事之秋,接下來的局勢復雜多變,他不想把修道人的事情牽扯到對方,以免給對方帶來不利。

如今洛陽城風譎雲詭,局勢複雜,這管事當然想讓柳府置身事外,獨善其身。管事聽了李清玹的話語,暗自松了口氣,說道:“既然這樣,在下就先回去告知我家大人,至於此地,還請郎君凡事多加留心。”

李清玹微微笑道:“時辰不早了,管事還是早些回去吧,另外,請代在下向柳大人道謝。”管事施了一禮,便即離開。李清玹也算是個聰慧敏捷之人,對於那管事的擔心,自然是心知肚明。

那管事與他沒有什麼交情,生怕李清玹給柳府帶來麻煩,直到李清玹拒絕搬入柳府時,那管事才松了口氣。李清玹倒也不怪這管事謹小慎微,反而經過此事,他對柳御史愈發敬重了些。

李清玹四下打量了一番,這處小院附近的居所,確實少見普通老百姓,反倒時而有江湖中人,或是修道中人偶爾現身。他只看過幾遍,也不理會,他自忖坎離修為已經在修道之路上登堂入室,憑藉諸般手段,也不懼怕別人找他麻煩。

再說他也覺得自己只要不主動惹事情,應當不會與人爭鬥,這附近有多少修道人,自然也與他無關。這般想來,他也便入了院內。“王源留下的藥材,該有的就在那裡,不會長腳跑了,而且藥材已經寄存了數月,倒也不急著去取。”

“當下最急的,除了那八種藥材,就該是以玉劍為主。”“這麼大一塊玉石,且還只能是上等良玉,該怎麼去找?洛陽城中,倒是哪家權貴有這麼一塊能夠雕琢成玉劍的上等寶玉?”

他想了想,心緒有些繁雜,默唸靜心訣,才把雜念壓下。正想修煉時,他忽然觸到懷裡的書信。那是小月之前交給他的那封信,正是崔洛霜託人寄來的信。

“之前我被拓跋昱 費廉兩人擒走,想必讓簡叔,崔洛霜,王源等關係較好的人都十分擔憂罷?”李清玹倒是有些疑惑,他這一回算是失蹤,怎麼王源還把藥材送來洛陽,而崔洛霜更是寄來了一封書信?

李清玹輕輕把書信拆開,上面寫了許多文字,見那字跡娟秀,且時而有下筆停頓的痕跡,不知怎地,李清玹心中有些怦怦亂跳。書信上寫了許多字,他逐字細看。

只見上面寫著:李兄原是要與王統領一同赴京,然而臨行前夕忽然不辭而別,想必是另有要事。想來李兄吉人自有天相,但願李兄諸事皆宜。之前李兄曾有意赴京,想來也會往京城走上一趟,如若此時到了京城,應是正值秋末初冬,氣候多變,京城位於洛水之側,地屬北方,氣候更為寒冷,還望李兄須多加注意

,添衣禦寒。

只這麼短短幾句話,關切之意,溢於言表。然而李清玹無故失蹤,確實讓與他熟悉的人都萬分擔憂。從這封信上可以看得出來,崔洛霜說他吉人自有天相,福緣深厚,勢必不會有事。

這段話頗有安慰鼓勵的味道,竟彷如自欺欺人一樣。只是悄然離開,而並非出了什麼事情。李清玹默然良久,他再度翻看這封書信,怔怔出神。隨後李清玹把書信又仔細看了兩遍,才收了起來。當夜,房中寂靜無聲。

偌大的洛陽城裡,有無數大人物。在這些大人物的府中不知藏了多少金銀珠寶,奇珍異物。若僅是要一塊一尺四寸長短的玉石,並不艱難。但要一塊質地純正的玉,那便可謂是萬中無一。

然而,李清玹所求的玉劍,不僅僅是一塊玉,更該是一塊品質上佳的良玉。縱然是在洛陽城之中,又有何人能有福緣,獲得這麼一塊上等良玉?如此之大的良玉,已然堪稱至寶,縱然是有,他又如何能得到手中?

窗前站立的書生眉宇有些憂慮,他看著手中的紙條,默然不語。這是裴閣老費了許多日子才打聽清楚的名單,上面共有六人,皆是洛陽城中的高官權貴,他們或許可能藏有這麼一塊良玉。而李清玹的玉劍,若是沒有意外,就要著落在這六人之中。

他輕嘆一聲,看向院門。有馬蹄聲及車輪聲響起,漸漸臨近。對於大人物而言,要在這洛陽城之中尋到李清玹的住處,不過輕而易舉。派人送來名單的裴閣老是如此,那位九姑娘亦是如此。

儘管九姑娘昨日沒有詢問李清玹的住處,但此時馬車已經到了院落之外。李清玹揹負長劍,側背裝有黃玉峰的紫色袋子,把重要物事都放在懷中,才退開房門,出了院落。

“李公子。”車伕微微躬身,說道:“九姑娘讓我來接公子,前往洛北樓。”李清玹朝他道了聲謝,隨後才登上馬車。這輛馬車做工精緻,木質極好,然而內中裝飾樸素,只是有少許帶有梅花圖案的香包掛件,才顯出一個姑娘家的味道。

李清玹登上馬車,便知這應當是那位九姑娘平日裡代步的馬車。李清玹平素裡倒顯得淡然,可他畢竟未及弱冠,在這車廂當中只覺不甚自在。他搖了搖頭,便即打坐,漸漸入定,馬車徐徐前行。

也不知過了多久,車外傳來一道聲音,說道:“李公子,洛北樓到了。”李清玹微微睜開雙眼,下了馬車,朝車伕道謝一聲。車伕微微點頭,只說道:“九姑娘應當已在酒樓當中,公子可以直接入內。”

說完之後,他便把馬車駕到一旁,人也盤坐在上面,雙目微閉,不顧外界紛擾。李清玹立在一旁,見狀心裡想道:“這人倒是十分沉穩,憑這份氣度,便讓人刮目相看,但他竟然甘願只作個車伕?也不知那位九姑娘是哪家的小姐,居然有這等權勢?”他搖了搖頭,才開始打量這座洛北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