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烽火狼煙此時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想了想,陳遙又問:“那還有最後一路……是什麼情況?”

最後這一路肯定不會是王黃之流,因為聽梁大哥的意思,這一路反賊還沒起事,便被當地官府無情鎮壓,舉旗者連同其家屬更被一一正法。

這群賊人入夜時分舉旗,三更便遭鎮壓,縣令指揮誅殺其族系更是從三更直殺到天明還未停歇,所派斥候趕至此地之時,被斬下的頭顱都已是在用牛車搬運。

……聽梁大哥這麼一說,這傢伙更不可能是王仙芝了。

奇怪。

這情況非常奇怪。

聽梁大哥侃侃說完,陳遙心中愈發覺得事有蹊蹺,若此間出現的,是王黃之流那還好說,陳遙可能會覺得自己猜得不錯,時機正好;

但王仙芝沒出現,反倒出現了三四個亂七八糟的角色……這就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這也難怪,畢竟這幾路反賊都是薛崇瑞的手筆。

想了想,陳遙又問,“梁大哥,長恆方向的斥候如何說?”

“長恆?”

梁晃聞言一愣,略一沉思,當即搖頭道:“長恆方向所派斥候當下還未回報,怎麼了老弟?莫非你覺得長恆縣內……”

陳遙搖搖頭,不置可否,昨日若不是擔心梁大哥起疑,他也不至於在地圖上圈出那麼多莫須有的地界,雖說苦了那些斥候將士,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然而沒想到,重點標註的長恆沒出事,其餘幾處卻是狼煙四起?

“陳老弟,現下當如何?依大哥的意思,作為天平守軍,自當是出兵增援匡城。”

梁晃沒陳遙那麼多心思,將事態悉數告之完畢,當即便準備調撥兵馬,直取匡城。那地方離濮州不遠,更何況那義成節度使李種也非貪生怕死之輩。

正所謂同食大唐俸祿,又秉承英雄惜英雄之念,梁晃覺得,當是派兵增援,切不可延誤。

陳遙點頭,但對此卻不是很上心,他告訴梁大哥:

“匡城一役濮州自是要出兵增援,但依小弟之見,此番增援只可調撥五千兵馬,而且領兵之人還需另選。”

“為何?”

梁晃聞言很是詫異,匡城告急,城中反賊總數當在萬餘,又有城牆作防,城外百里那隊匪寇也在千餘眾,若非天平軍全軍出動,只怕是難以扭轉戰局,搞不好還會得不償失,稍有差池便有可能通通葬身匡城外。

“承匡為小城,規模不大,那牙將既然敢舉兵譁變,自然是有恃無恐。然此人鼠目寸光,占城不出也可見膽識不足,當下城中尚有糧草,他還能做困獸之鬥,再多幾日,恐怕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見梁大哥不解,陳遙便蹙著眉頭做了些簡單的分析,梁晃兵家出身,聽陳遙這麼一說,當即拍著大腿反應過來。

“老弟的意思是……這五千兵馬,從濮州出發,不去匡城,而是直接自後吃掉那一隊山匪?”

“不錯。”

陳遙點頭:“這一路山匪只有千餘人,雖人人悍勇,卻無險可守,無憑可依,裝備不如我軍精良,配置更是一塌糊塗,更何況他們才歷一戰,還押運著官家糧草。”

“如此一來,只要將這隊匪寇斬殺於半路,那麼匡城之危便可緩解。”

“正是如此。只要將這隊匪寇盡數誅殺,將他們所運糧草送到城外義成軍中,爾後告知那李大人,圍城不攻即可,數日之內,當城內糧草斷絕之時,反賊可平。”

“陳老弟果然腹有韜略,胸藏溝壑!”

“大哥謬讚了。對了,這五千兵馬當以騎兵打頭陣,官道暢通無阻,正是騎兵發揮作用的最佳時刻。另外,梁大哥,三日之內還需大哥將長恆一帶的斥候召回,小弟有要事求證。”

“得嘞!陳老弟你放心,這些事交給大哥便是!”

望著梁晃策馬而回,陳遙站在院門前再次陷入沉思,當下諸事的發展走向與自己前世所熟知的歷史越來越遠,真不知道最後會便成什麼樣。

想是這麼想,但其實……陳遙的顧慮很快便被打消,到底此三路只是薛崇瑞暗地裡扶持所成,翻不起什麼浪花,也成不了什麼大事,倒是三日之後,始終讓陳遙在意的長恆方向,終是爆發出了驚天動地的大訊息。

一夥私鹽販子自長恆縣揭竿而起,發出反唐檄文,憤怒聲討朝廷種種罪行,不僅指出其“吏貪沓,賦重,賞罰不平”等種種弊端,為首之人更是自立名號為“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

此人正是王仙芝。

而之所以濮州方面沒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訊息,後來從梁大哥那裡得知,當時派往長恆的幾名斥候都死在了王仙芝手裡,待訊息傳開,王仙芝等人已是集結三千餘人,祭告上天,發出檄文,統領長恆一帶,儼然已是形成了義軍的規模。

梁大哥當時是帶著所謂的討賊檄文過來的,陳遙得知此事,心裡一塊大石總算是落定,看來當前位面歷史的基本走向與自己所想相差無多,只要王仙芝露頭便好,就怕他一直隱於暗處,最後以另一種方式出現。

在陳遙的印象裡,唐朝末年這批起義軍頭目……非要說的話,也就黃巢可以看看。

畢竟這人家底殷實,文武雙全,不僅參加過科舉考試,更有幾篇佳作流傳於世,所以若是黃巢書寫反唐檄文倒還好說,但這王仙芝……

隨意瞟了幾眼長恆檄文,陳遙反倒被其吸引,細細琢磨起來。

王仙芝這篇檄文言簡意賅,寫得極為犀利,其中更羅列出了當下世道天下蒼生的生存狀態,謂之“八苦五去”。

八苦為:官吏苛刻、私債徵奪、賦稅繁多、所有乞斂、替逃人差科、凍無衣飢無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病不得醫,死不得葬。

五去為:勢力侵奪、奸吏隱欺、破丁作兵、降人為客、避役出家。

除這八苦五去,王仙芝還在檄文中提到——

“人有五去而無一歸,有八苦而無一樂,國之破矣,再加上官吏貪汙枉法,使天下百姓哀號於道路,流竄於山澤。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無處訴,有苦無處申,如此,不如順天應道,天補平均!”

檄文寫得是真好,隱隱有仙家筆墨,這一點倒是讓陳遙略為意外,若不是穿越地點不對,說不定陳遙自己都會受其感召,加入王仙芝這天補平均的隊伍,與一眾兄弟們共謀大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可惜現下已是沒有這種可能,王仙芝寫得再漂亮都沒用,只要他心裡還存有攻克濮州城的念想,陳遙便不能對其坐視不理。

“如老弟所言,匡城、以裡鄉,以及滑州官道三路賊寇都已平定,當下李大人正調集兵馬趕往長恆,估計這一路賊寇也鬧騰不了多久。”

將訊息帶到,梁大哥心情卻是極好,在他看來,這一路賊寇與上四路也無不同,只要稍加排程,分分鐘也教他們悉數伏法。

但陳遙的話卻是如同一盆涼水,當頭澆下。

“梁大哥,即日起整頓軍務。四萬守軍,悉數入城,架箭樓,起滾木,調配百鳳弩,搭建留客住,人人當以十二分精神,嚴陣以待。”

“什麼?”

梁晃沒太聽懂,還未及細問,陳遙又道:“城中百姓,凡身強力壯者,也當發放軍備,與官軍共守之。”

“城中百姓如何共守?軍備向來緊張,並無餘存啊?”

“那便斬木為杆,礪石為刃,集羽為箭,剝筋為弦,逐成箭矛,習其體術,以御反賊,護此州城。”

見陳遙說得嚴重,梁晃當下也不敢怠慢,忙問起這番計策都是為何,為何這長恆一役會令陳老弟如此在意。

陳遙嘆氣搖頭,緩緩言道:

“此人以販賣私鹽為生,又能隱忍不發,撰寫檄文,昭告天下,如此一來,軍備膽識皆在上乘。又殺縣官,開倉糧,屠斥候,心機更是深不可測,說不好軍中還有仙家高人助陣。梁大哥你莫非忘了,之前四路反賊之中,皆不見那火御真人之蹤跡?”

聽陳遙這麼一說,梁晃方有所醒悟,當即一拍腦門,慘然道,“老弟的意思!莫不是那血獄魔頭……”

“恐怕便是如此。”

火御真人是否藏身於王仙芝軍中……這一點陳遙並不能保證,正史上可沒這麼一號人物,但為了能引起足夠大的重視,陳遙只能這麼說。

總不可能告訴梁大哥,這王仙芝不出數日便會兵臨城下,甚至只一戰之合,便會將這濮州攻陷。

陳遙說得駭人,梁晃也不敢怠慢,然而聞言卻是一副坐立不安的模樣,這讓陳遙很是不解,細問之下才得知緣由——

原來陳遙所要求諸事都好解決,唯獨那百鳳弩……卻屬不易。

“濮州境內本有二十餘架百鳳弩,後南詔起亂,高將軍聽宣調任西川節度使,以擊南詔,去時不僅帶走了半部天平軍,連百鳳弩也一併全數挪走,如今若想架設,只能向朝廷徵調,這一來二去,何止數月工夫……”

好吧。

梁大哥的意思陳遙明白,至於那高將軍……陳遙也非常熟悉。

這人秉性便是如此,屬於真不能指望那一型別,原本可以名垂青史,結果最後非要弄得個遺臭萬年。

遺臭萬年都還好,現在不學歷史的朋友,有幾人知道唐末還有個差點撥亂反正、改變歷史走向的高駢高將軍?

也是廢人一個,不提也罷。

“無妨,請求朝廷調派便好,其餘諸事,我等自行做好。”

陳遙與梁晃處於平叛前線,如此安排倒也還算周全,但對於長恆突現叛軍一事,則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

首先便是薛崇瑞與魚景堯。

先前四路叛軍皆是薛崇瑞的手筆,為的就是讓陳遙贏得賭局,心無旁騖,安心坐鎮濮州;但長恆王仙芝的起義隊伍卻不在此列,為此兩人還碰過一次面,專門討論過此事。

對於王仙芝之流,魚景堯表示很是憂心,如今城內府庫存糧不足,若是反賊兵臨城下圍城數月,那濮州危矣;

但薛崇瑞卻不以為然,在他看來,自己之前的四路安排全做了無用之功,若早知長恆真有人舉旗造反,自己這些時日也沒必要如此辛勞。

而薛崇瑞之所以能這麼淡定,全因他剛剛自長恆歸來,而這一趟長恆之行對他而言最大的收穫,便是這群烏合之眾裡,並未看到火獄真人的影子。

檢驗一支叛軍是否能擔大任,對薛崇瑞這類修道生靈而言最重要的一點,便是看這支隊伍是否有所依仗,若是連火御真人都不曾現身,那沒得說,烏合之眾也。

既是烏合之眾,那自然不足為懼,當下所有事情的重心,自然還是魚寒酥與陳遙的婚事。

魚景堯不懂薛崇瑞為何對此事如此上心,但這也不能怪魚景堯,到底他沒想過要吃唐僧肉;而這唐僧肉入口的首要條件,便是一定要其人心情極為愉悅。

凡人在世,如何做到心情愉悅?

很簡單,四大樂事得一便可——

久旱逢甘露,薛崇瑞無法;

他鄉遇故知,難度太大;

金榜題名時,時間太久。

所以最佳方案,便是這洞房花燭夜。

作為修道有成的妖仙,薛崇瑞在挑選人才方面自然也有一套準則。

濮州城內良女無算,然只有這魚景堯之女魚寒酥有此條件——

此女天資聰慧,膽識過人,更生有一副三竅玲瓏心。

雖說不是最上乘之選,然整座濮州城內,有如此靈根又恰巧能與之婚配者,不得不說,還真就僅此一家。

陳遙乃是玄奘歷世化身,身負佛門神通,更兼已證佛果,凡人若得他一滴血,便能保本固原,長命百歲;

吃他一口肉則能立即入地仙境界……凡人尚且如此,修道中人更甚。

一滴血一口肉,便可陡增百年修為,若是將其按照方法分而食之,長生不老都在其次,修為暴漲更待何時?

薛崇瑞之所以指定要魚寒酥嫁與陳遙,所想其實也很簡單——

陳遙這歷世化身的好處自不必說,那魚寒酥本也有靈根在身,若是能在二人交合之時一併吞入腹中,更可將好處妙用發揮至極致。

這情況就好比兩味上好的食材一併烹煮,魚寒酥是陳皮,陳遙是肉桂,一併食之,滋味豈止大盛?

如此一來,怎能叫薛崇瑞不心動?

可憐魚景堯還在擔憂叛軍攻城略地一事,卻不知面前的薛大人已是在考慮如何更好地食用他的寶貝女兒與女婿了。

“魚大人,當務之急,應是速速安排令愛婚配一事,至於這長恆反賊……大人儘管放心,有薛某在此,這等凡人掀不起何等風浪,薛某的本事……想必魚大人也應該知曉。”

見魚景堯一副惶惶不可終日的模樣,薛崇瑞打心底感到厭惡,但當下諸事還需此人配合,於是便開口寬慰他道,自己乃是得道妖仙,滅個流寇難民組成的千人隊伍,又何足掛齒呢?

魚景堯要的,便是薛崇瑞這句話。若以濮州城內的守軍對抗賊寇,說實話魚景堯完全沒什麼底氣,但若是這妖物肯出手相助,那情況就得兩說了。

當下聽薛崇瑞打了包票,魚景堯方才放下心來。

說完正事,魚景堯又一副堪憂神情,這主要還是因為魚寒酥的婚事——

從他這幾日的觀察來看,自己的寶貝女兒似乎對此事甚為滿意,但唯獨姓陳那小子,終日窩在城南小院,似乎對此並不熱衷,這就比較難辦了。

“無妨。”

薛崇瑞眼軲轆一轉,笑言道,“此事好說,只要大人令愛有意,剩餘部分,交由薛某來辦便是,不出數日,定叫大人得了這百年難得一遇的乘龍快婿。”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那便有勞薛大人了!”

濮州城內風雲湧動,長恆縣也不平靜。王仙芝發出反唐檄文不過兩日,便率領義軍開始攻城拔寨。義軍士氣高漲,一路勢如破竹,摧枯拉朽般連克四縣,很快,便打到了滑州城下。

滑州此時由義成節度使李種坐鎮。

匡城一役令李大人出盡了風頭,不僅仗打得漂亮,朝廷嘉獎來得更是及時,李種甚至都覺得,若是這些底層屁民再多來幾場所謂的起義,自己完全有可能官升數級,在不惑之年完成躋身宰府的宏圖之志。

這不,想睡覺便有人遞枕頭,帶兵回撤還不及百里,長恆縣內便再次爆發叛亂,真是天助我也!

李種想得不錯,他也有這個底氣,手握八萬義成軍,又何必在乎面對的是什麼呢?

“大哥,前方數里便是滑州,李種那廝擁兵八萬據守城中,咱們當如何應對?”

“擁兵八萬?此話當真?”

大道之上,王仙芝跨一匹棗紅駿馬走在隊伍最前側,這馬本是崔縣令的心愛之物,崔縣令一年到頭都捨不得騎乘幾次,如今倒是白白便宜了王仙芝。

之前四縣打得很是順暢,卞城、衛南與濮陽幾乎未遇到任何抵抗。

特別是卞城縣令——

在得知義軍將崔縣令殘殺,這廝未等王仙芝等人率軍趕至,便帶著老婆小妾及官印連夜棄城而逃,留下數百縣城守軍,糊里糊塗便被王仙芝一夜之間殺了個乾淨。

而至於匡城?

剛歷戰火,城中除了部分百姓,更無一兵一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