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王仙芝大軍來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遙相信梁大哥,這漢子平日裡雖是有些不找調,但絕非昏庸之輩,由他領兵坐鎮濮州,只要自己再加以點撥幫忙籌劃,那麼王仙芝不日真率兵前來,即便兵臨城下,那也絕對討不到什麼好。

以此為前提,陳遙覺得自己也就沒什麼好補充的了,只要梁大哥能聽從自己的建議守住濮州城,那麼不出三日,王仙芝自然會退兵遁走,繞過濮州轉戰他地;如此一來,濮州當是有驚無險,梁大哥也能加官進爵,更重要的,還是城內的百姓也能因此逃過一劫。

既然大局已定,陳遙覺得,自己再留在這濮州城就沒什麼必要了,諸事安排妥當,將心裡的想法告之梁大哥,再將滿院的孩子託付給他,之後便可以帶著果兒離開這濮州地界,這才是陳遙的初衷。

主意打定,與梁大哥就佈防一事又商議了片刻,陳遙便辭別軍營回到了城南小院,他覺得,待一切安排妥當,自己還得再見一見魚寒酥,把話說清楚之後再帶著果兒離開。

安排和計劃都沒什麼問題,但……世間之事一向如此,若要說起,往往就是四個字:不盡人意。

就在陳遙那晚扶著牆壁撅著腚,招呼牆上紅發老者下牆說話那會子,百里之外的某個小縣城裡,也不平靜。

三日前,長垣縣內某地。

“混賬!”

昏暗的小屋內,一燈如豆。

一群身著麻布粗衣的漢子正圍坐桌前,人人面上盡帶霜色,其中一人頭裹粗巾,面色陰沉,突地一掌拍向桌面,震得眾人手邊茶盞叮噹作響。

“大哥,這已是本月第三次了,若再這麼下去,咱們這買賣怕是要到盡頭了。”

說話的是個面容消瘦但體格精壯的漢子,他將晃盪的茶盞一按,陰著臉說道,話音方落,周遭其餘人也紛紛附和,各個義憤填膺咬牙切齒,恨不得將手中茶盞捏個粉碎。

“各位兄弟,聽某一言,某有一計,只是不知當講不當講。”

角落中有人緩緩踱出,昏暗的油燈無法將其面容盡數展現。

但見此人身高七尺,滿目病容,身材消瘦,著一襲半舊及膝長袍,長相頗為清雅,唯獨唇上留了兩條細細的髭胡,叫人感覺很不相稱。

聽他說話,眾人閉口紛紛朝他望去,座中拍案暴怒那漢子上下打量這人幾眼,沉聲問道。

“先生有何妙計?”

角落之人姓封名心遠,乃是這長垣境內鹽道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之一,而正中端坐發問之人,正是陳遙穿越伊始,始終心心念念著的著名鹽道販子——

王仙芝。

王仙芝最近的日子很不好過,非常不好過。這幾月關中大旱,濮陽地界又鬧蝗災,荒年民生悲苦,官府掌權者卻只道收稅催租,搞得整個濮陽地界民不聊生,十室九空。

普通百姓尚不能活,但王仙芝等人卻不盡然,他們是鹽販子,世道再亂,他們這些人仍還有一線生機。

事情本該如此,無奈流年不利,為謀生活,這個月王仙芝夥同道上兄弟冒死走了幾批私鹽;然四趟走鹽,竟有三次慘遭官府截獲,不僅丟了鹽貨,連道上的兄弟也全遭官府剿滅,可謂損失慘重。

當下深夜聚首,正是因為前日最後一趟走鹽又被官府攔截,如今的王仙芝,再也撐不起長垣鹽霸王這一稱呼。

面對官府瘋狂圍剿,王仙芝已是彈盡糧絕,販賣私鹽一途,恐怕就當斷於今夜。

王仙芝心情很糟,手底下一幹私鹽頭目也全無章法,雖是聚集於此,然人人面色鐵青難發一言,這讓王仙芝更加氣惱,憤恨難平之間,還是封心遠率先開了口。

“如今官府橫徵暴斂,朝廷驕奢日甚,用兵不息,賦斂愈急。關東連年水患,州縣不以實聞,上下相蒙,百姓流殍,無所控訴,相聚為盜,所在蜂起。”

聞聽王仙芝問起,封心遠侃侃道來。

“那……兄弟們當如何?”

封心遠說得無疑於廢話,當下世道如何,他們這些私鹽販子豈會不知?但之所以一屋子人全耐著性子繼續聽,最根本原因,還是這封心遠在長垣這一帶的名聲。

此人來歷不明,籍貫不知,只知其自稱來自北方,但其人全無北方漢子的體貌特徵,這倒沒什麼,然現身長垣伊始,這封心遠便展現出了常人所不及的能耐來。

短短半年時間,封心遠便為王仙芝等人打通了至少六條販走私鹽的通道,這手筆堪稱恐怖。要知道往日走鹽,這些山東大漢不是遠遁深山,便是夜宿大澤,餐風飲露何其辛苦;

但自打封心遠加入走鹽隊伍,長垣這一帶以王仙芝為首的鹽販子們便相繼活絡起來,靠著封心遠的算計,大小鹽販時常活躍在官道之上,王仙芝一夥更是有恃無恐,暢通無阻,收益何止翻了一成。

也因此,長垣十裡八鄉知道此事的,都稱這封心遠為封先生,知他計奪五川,謀遠八地。五川八地都是鹽幫裡的黑話,意指在這片區域,沒人能算計得過這封先生,也算是個響噹噹的名號了。

王仙芝販賣私鹽已有了些年頭,手上有貨,手下有人,在長垣一帶幹得可謂順風順水,加之隊伍裡還有封先生這號人物,這半年以來,買賣做得更是春風得意,一連吞併了濮陽大大小小數十處私鹽莊子。

本想一鼓作氣將買賣做大,豈料月前突生變故,幾大單買賣通通泥牛入海,白白便宜了官家不說,大半年積攢下的家業更是毀於一旦,這讓他如何不心焦,如何不怒容。

本來吧,這幾趟走鹽王仙芝信心滿滿,雖說之前封先生也曾刻意提醒過,但西川事變,朝廷重心全放在了平叛一途,王仙芝覺得此時是個機會,結果沒想到陰溝裡翻了船,幾乎將老底蕩空;

當下聽封心遠有計策可獻,自然滿心歡喜,以為他有什麼法子可以力纜狂瀾,沒想這封心遠下一句,直接將在場所有人駭得目瞪口呆。

“走鹽之道,乃是小道耳,如今天下將亂,王兄何不效仿那陳勝吳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封心遠環視屋內眾好漢,見人人面帶懼色,眼神飄忽難著,復而一笑,撫掌再道。

“封某自幼便走南闖北,所見英雄好漢者何以數計?如今既然落腳於這小小長垣,自有深遠之意。”

“還請先生明示。”

扯旗造反可不比販賣私鹽,雖說走鹽也是重罪,然朝廷當下對於此事並未過多追繳,屬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狀態。

若是有些本事或是家底厚實,單靠賄賂,也能打通一部分鹽道,再不濟,無非就如同當下這般,鹽財兩空,落得個白忙一遭的下場。

但扯旗造反卻不一樣。

無論在哪朝哪代,但凡舉旗,朝廷必然會派重兵圍剿,對於此類危極皇權之事,朝廷從來都持零容忍態度。而一旦圍剿,百死無生,所有參與者無不人頭滾落,其所在族系,更會因此受到牽連,不被殺個人頭滾滾,決不罷休。

所以對於王仙芝等人而言,販賣私鹽無非就是混口飯吃,若是舉旗……性命可就難保了。

但對於這封心遠,王仙芝還是較為器重,聞言雖是吃驚,卻未在第一時間反駁,而是問起了詳細。

封心遠來回慢踱幾步,迎著屋內眾人的目光,緩緩言道:

“封某為諸位開鹽道走買賣,要說私心,自然是有;然鹽道一途,即今日起便是絕了。諸位身懷紫氣,有天道大運之相,若也隨著長垣百姓四處逃難,豈不是白白浪費了這一番機緣?”

有沒有天道大運之相……王仙芝等人哪會得知?但對他這番言語,當下卻是無人不信——

封先生的本事,在長垣這半年來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便說他是半個神仙,也沒人不相信。

一群人聽罷全都緘默不語。

沉默如同毒蛇,在這昏暗方寸之地來回遊弋,良久良久,桌前一精壯漢子才甕聲甕氣開口打破沉默,他望向王仙芝,毅然決然道。

“大哥,事已至此,官家既然不給我等活路,不如就聽封先生的,榮華富貴,天道大運,我們兄弟共圖之!”

“沒錯!”

“反了!”

“共圖之!共圖之!”

這氣氛一旦被點燃,群體中的個體便會變得不再理智,如病毒蔓延一般,將所有人悉數感染。王仙芝望著屋內一幹熱血沸騰的兄弟,聽著被錘得轟轟作響的桌面,眼一紅牙一咬,也猛然起身,一拳砸下,怒然出聲道。

“就這麼辦!反他娘的!”

“大哥威武!”

“大哥英明!”

“反他娘的!”

反手關上房門,封心遠緩緩踱出屋外,月光如水,盡撒周身。

他回頭望了眼身後那一燈如豆的聒噪房間,轉而走入院中,衝著夜空中高懸的明月,緩緩稽首,深深一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沒人知道他在做什麼,夜幕之下,只見他勾起嘴角,笑意盎然。

大唐王朝的喪鐘,便自這一刻,轟然敲響。

長垣縣並不大,除了個縣令衙門也沒什麼算得上有抵抗的地方,王仙芝等人拿定主意,當夜便直接殺進府衙,將崔縣令從被窩裡拖了出來,可憐崔縣令還沒弄明白發生何事就被無辜斬首祭了旗,天光大亮的時候,整個長垣縣便已在王仙芝的掌控之下。

為了能壯大聲勢,王仙芝等人聽從封心遠的建議,將整座長垣府庫裡的存糧全發放給了百姓,待到日落,從者甚眾,已是有了千餘人之多。

“先生,現下當如何?”

望著熱情高漲的父老鄉親,王仙芝心中甚是激動,走了半輩子鹽,這還是頭一遭如此揚眉吐氣,斬下崔縣令那狗官項上人頭時帶給他的快感,比在山中連斃數匪還要暢快。

他難掩心中快意,快步自糧倉步出,直接來到封心遠身側,拱手見禮道。

“王兄以為當如何?”

沖天的火光現下正被點亮,火光之中,人人手中都有武器,人人兜裡俱有糧食,推翻舊制的狂熱更是激盪不止,響徹內外。

火光映照在封心遠的臉頰之上,他微微側目,悠悠反問道。

“當一鼓作氣,直搗黃龍,將匡、卞、衛南及濮陽一併拿下!”

王仙芝豪氣沖天,當即一揮大手,彷彿眼前的火光之中,隱隱正有把鑄金龍椅等著他。

封心遠搖搖頭,打斷了王仙芝,“匡、卞、衛南及濮陽……自是要拿下,且定能拿下,然不急於一時。”

“先生何意?”

王仙芝聞言不解,當下來投者不計其數,舉旗隊伍不斷壯大,若想擴大戰果,定然是得一鼓作氣,豈有半途停歇之理?

“非是停歇,而是準備。”

封心遠笑笑,凡人終歸就是凡人,做人做事全無章法,既然要舉旗,那必須得有個好名分,如若不然,何以服萬眾?何以聚人心?

“先生所言極是,是王某愚鈍。”

一語點醒夢中人,王仙芝反應過來,既要舉旗,那定然是得名正言順。

所謂順天應道,這其中的道理就得先說道說道。

“王兄稍安,此事封某自有計較,這幾日招呼兄弟們繼續放糧收攏周邊民眾,此外還需要嚴防死守,萬不可走漏風聲。切記切記。”

說起順天應道一事,難免要涉及反唐檄文、起義口號一類的文書工作,王仙芝等人從小便只知舞槍弄棒,鹽販出身也無幾人善通文墨。

見王仙芝一臉尬色,封心遠笑笑,便將此事承應下來。

另外根據封心遠的意思,除了要發反唐檄文、羅織起義口號外,他這兩日還得趕往百里之外的某個山村,那裡有一隊人馬需要他親自籠絡,這隊人馬為數不多,但卻能委以重任。

“如此,王某便謝過先生了!待到他日事成,先生必然是王某殿前宰府!”王仙芝聞言一抱拳,甚為激動。

封心遠哈哈一笑:“那封某便先謝過陛下了。”

話畢兩人會心一笑,身影逐漸淹沒在沖天的火光之中。

三日後。

陳遙剛起床,便聽到了急促的敲門聲。不知來者是誰,但有過一次魚凡信的前例,自那以後,開門迎客的活計便落到了陳遙一人身上。

聞聽有人扣門,他起身快速穿戴整齊,步出小院拉開了院門。

很意外,門外居然是梁晃。

“……梁大哥?你怎麼來了?”

一見梁晃陳遙多少有些不解,他記得昨日該交代的都已是交代過了,而且說得淺顯易懂,梁大哥斷不應該這時候出現,莫非……

念頭一轉,再看梁晃一臉怪異神情,陳遙心裡一咯噔,當即便想到了些什麼。

“陳、陳老弟!出事了!”

梁晃神情有些急促,而在他身後連個貼身家將都沒有,看來應是直接策馬趕至。

“梁大哥你慢點說,來。”

將梁大哥讓入院中,看了茶水,陳遙這才一蹙眉頭率先問道,“派出去的斥候……有訊息了?”

“然!”

將果兒姑娘遞過來的茶水一飲而盡,梁晃當即摔杯怒然喜道,“昨日辭別老弟,大哥便排出七十二路斥候,照老弟所劃地界一一打探,老弟你猜怎的?”

“怎的?”

“昨夜寅時,便有四路斥候回報,根據線報,濮州地界果有賊人作反,其中三路已然舉旗,只有一路遭當地官府圍剿,未釀成禍!”

梁晃說得甚是激動,目中雖有怒意,然口中之言卻不甚歡喜,在他看來,這份情報的意義之重大,儼然已是超過了反賊舉旗本身。

陳遙點點頭,心中卻是微微一凜,四路反賊?自己好像沒在史書上聽過這麼一段,莫非披上神魔外衣,當下這個世界連通關難度都上調了?

“大哥你且稍安,煩勞細細說於小弟知道。”

根據昨日派出斥候打探所知,濮州地界共有四處發生叛亂。

一則是為濮陽以裡鄉,賊寇舉旗為大同。首領乃是一說書先生,起因當是自家小女被官府所害,申訴無門,便聚集千人殺入府衙,當下已是佔據以裡鄉;

二則是為承匡城,賊寇舉旗為順民。首領乃是一城中牙將,屬正規出身,因不滿上司排程,拔劍怒斬守將,封城固步,當下正與聞詢趕至的義成節度使李大人短兵相接,戰於匡城城下,戰況激烈,暫不知結果;

三則是為滑州官道之上。

聽說是一群山中賊寇,在奪了官家糧草之後便就地扯旗,為首將領名號不知。根據探子回報,只知這一路反賊當下正朝著匡城方向而去,當是準備與城中叛軍匯合,裡應外合,將李大人的義成軍一網打盡。

說書先生?

守城牙將?

山中賊寇?

這都什麼跟什麼?

陳遙聽了半晌只覺疑竇滿腹,其上所述各路反賊都和王仙芝相去甚遠,甚至連黃巢的影子都沒有。

這二人可都是鹽販,特別是黃巢,還是家底殷實文武雙全的鹽販,和什麼說書先生守城牙將甚至山裡賊寇有什麼關係?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