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還有其他事要做。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第二日陳遙便獨自來到城門處,找到了正在操練士兵的梁晃。

“這麼早,陳老弟!”

梁晃還是那副打扮,身披明光鎧,未著兜鍪,仍是以黑巾裹發,見陳遙早早來了,梁晃顯得很是高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啊,梁大哥早。”

陳遙拱手見禮,一番客套過後,梁晃便將他拉到自己帳中,未等陳遙開口詢問,這樸實的大漢便率先給了他肩膀一拳。

“可以啊!陳老弟!真有你的!這才數日不到,你小子便要一步踏過金龍門,扶搖直上入青天了啊!”

這話著實嚇了陳遙一跳,也不知這梁大哥是不是文化底子不夠,他想說的是陳遙你小子運氣賊好,不想一開口卻是說得跟馬上要魂歸故里一般。

弄清楚梁大哥所指,陳遙也是哭笑不得,他可從未想過要去招惹那魚家大小姐,這純屬意外,還運氣賊好呢,豪門裡面可沒什麼愛情故事,說不定這就是一顆雷,什麼時候轟隆一聲還不知道呢。

兩人揶揄了片刻,梁晃這才說起正事,他很好奇為何陳遙身負大才卻婉絕了魚大人送學的好意,反倒跑來自己這軍營裡搞什麼強身健體?

梁晃腦子粗性子急,但不代表他是個智障,強身健體這種稀爛的說辭他是不信的。

“誒,小弟這不也是為了躲那魚姑娘嘛。”

陳遙聳聳肩,吐了個半真半假的實情,也不是說要刻意誆騙這梁大哥,他是個好人,何況躲避魚寒酥也不算瞎說,只不過其中更為重要的,還是陳遙的好奇心。

他來自現代,現代哪有什麼高超武藝和問道修行?這些可都是稀罕貨,穿越到西遊世界,哪怕和那些滿天神佛沒什麼交集,但道衍大師也說了呀,人間有修行法門,只要有兩個鼻孔一對眼睛,世間萬物俱可修行,比起搖頭晃腦苦讀聖賢,以武入道難道不香?

“哈哈哈哈,果然是陳老弟,以文入道最終不過就是個老窮酸,以武入道方為正解!以老弟的資質,不出數載,當是能與那謫仙太白齊平!它山之石可攻玉,屆時文武皆通,世間便又能再出一破開天門之大才也!”

“破開天門……作何解?”

陳遙似乎聽道衍大師說過這個詞,只是當時想問的事情太多,沒顧上這一茬,當下又聽梁大哥說起,他便介面問道。

“誒?陳老弟連這個都不知曉?”

陳遙隨口一問,梁晃卻是頗為不解,見他茫然搖頭,梁晃便拎過憑几上的酒葫,衝陳遙晃了晃。

“晨時不宜飲酒,梁大哥請自便。”陳遙擺擺手,這春雪不符合歷史走向,沒事萬不可再隨意痛飲,鬼知道下次喝醉自己又會幹出什麼事來。

“這破開天門啊,其實也不難理解。”見他婉拒梁晃也沒在意,拍開泥封,自顧自地飲了一口,神情卻是變得有些落寞起來。

酒入愁腸,他繼續說道:“說白了,就是天道不容咱們這些粗鄙的習武之人吶。”

哈?

話題莫名變得有些沉重,聽了半天陳遙可算是聽明白了幾分,原來世間眾生俱可修行是不假,但修行這事兒放在當下這個世界……居然他娘的也存在階級劃分。

簡單來說,修行修行,修得無非就是修於行止,以證大道。佛修暫且不論,他們證的是步步解脫,只求涅槃;除此之外,道修儒修武修雖路數不同,然證的無外乎皆是長生與飛昇,求得俱是長生久視,位列仙班。

但其中不同在於,道修與儒修在修為觸頂之時,只需歷劫便可飛昇,一旦扛過天劫,立馬便有天仙奏樂奉旨前來接應,直接帶入天庭冊封;但武修不一樣,天劫同樣扛,扛過了還得經受天上更高一級仙人的考驗,也就是打上一場。

贏了,開天門受封,輸了從哪來滾哪去——說是這麼說,但聽梁大哥的意思,開不了天門的武修劍仙們,在面對仙人考驗之時大多十不存一,身死殞命者比比皆是。

這他娘就有點過份了啊,這情況陳遙還是第一次聽說,簡直聞所未聞。

“何故如此?莫非武夫證道……入了天門能封賞更好的官銜?”付出多少收穫多少,這是能量守恆定律,天庭如此為難這群人,怕不是另有深意。

“屁!”

梁晃啐了一口,神情很是惱怒,他反問陳遙道:“老弟你可知那天庭有個南天門。”

“自然知道,怎的?”

“自打七百年前那猴子破開南天門,往後的歲月裡不知又有多少俠義之士如法炮製,前仆後繼,大哥曾聽老一輩人說起,說那南天門現下已是被人闖得稀爛,玉帝不勝其煩,大手一揮,便有了這麼一出。”

這不是閒得麼?

陳遙一聽當即便明白了幾分,沒得說,闖南天門的從孫悟空開始,到梁大哥說起這些,無一例外,肯定都他娘是些以武證道的莽夫,胸中只有濃郁不化的正義與熱血,一言不發撩起袖子就幹,哪會管什麼天上地下?

但玉帝是什麼人?玉帝就是天道,權衡三界,統御六合,言出法隨,主掌四海八荒,不整你們整誰啊?但凡學學道家的清靜無為或是儒家的知書達理,也不至於混到扛了天雷還得再破天門不是?

聽明白緣由之後陳遙簡直是哭笑不得,自己要是玉皇大帝,估計早幾次也這麼幹了,該。

忍著吐槽和笑意,又陪著梁大哥長吁短嘆了一盞茶的工夫,陳遙突然想起個事,當即笑眯眯地問道。

“梁大哥如此不耐,莫不是也是到了那地仙巔峰的修為?擔心自己扛過天雷而破不開那天門?說起來把守天門的都是些什麼神仙啊?”

聽他發問,梁晃麵皮頓時漲得血紅,一口春雪差點沒嗆在喉間,連咳數聲方大笑著擺手道。

“嗐!陳老弟你這是拿我開涮呢!我梁某人哪有這等資質機緣,雖也入了武道,然幾十年間連人仙瓶頸都摸瞧不見,還地仙巔峰呢,瘋魔還有得說!”

“哦?!如此說來,梁大哥也有修為在身?”

是吧,邊上放著倆地仙修為的大神不去琢磨,反倒打起了初窺門庭的梁大哥的主意,陳遙這波操作看起來確實不怎麼樣,但他其實心裡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道衍大師是什麼修為他豈會不知?小李道長都入了紫氣巔峰就等天劫了他怎會忘記?

但問題是……

陳遙目前完全沒想過要出家啊。

在陳遙的認知裡,所謂入道修行,無論是走哪一條道,都講究資質與機緣,資質這個不好說,看不見摸不著,高人說你有你就有,說你沒有你就沒有,半點不由人;但機緣不一樣,機緣機緣,無非就是看運氣好不好,看是否有高人願意指點一二,是否有奇遇臨降己身。

道衍大師和小李道長無疑就是自己的機緣,但這種事陳遙也不能主動要求,主動要求便是心不誠意不夠,雖說這倆位高人都曾說遞來過橄欖枝,無奈事情後續發展得……卻不是很理想。

道衍大師上次現身也沒再提及此事,那小李道長更是自城北一遇便不見蹤跡,到頭來這些事陳遙只得是向梁大哥請教了。

“啊,修為是有點,不過梁大哥資質不行,武修數十載,也只堪堪衝破三吉門罷了,離人仙境界還早得很吶!”

“三吉門?”

“啊,是啊。”

武修經絡文修風骨,道存靈氣僧平心境,這點常識陳遙還是有的,但梁大哥口中所言這三吉門……他倒是頭一次聽說。

“人仙乃世間生靈修行第一門檻,能入得此境界便算是小有所成了,雖不悟大道,但可保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壽數遠超常人。”

見陳遙對這些常識性問題一無所知,梁晃起初是有些不解,不過很快他便想起果兒那丫頭曾說起過,說陳老弟走失那些天曾於山中遇險,導致腦部受創,如此想來,多半是留下了什麼後遺症。

一念及此,梁晃便也不多想,將自己所知全一股腦抖了出來。

“啊,世間修行不類鬼魅,鬼仙不入正統,故不在修道一途。世人若想證道飛昇,便只有入人仙境界再衝頂地仙巔峰。但芸芸眾生,能達此境界者屈指可數,大部分都被攔在人境之下。”

梁晃軍旅出身,打小便在軍中為國效力,對江湖及仙界之事所知甚少,不過這種事想也便知,修行之苦他感同身受。

“各門各派道統不同,方法自是有別,但這些事說起來也不複雜,無外乎八部九言四境三垢也。”

這是一套比較復雜的修煉體系,不過好在陳遙多少有點底子,梁大哥解說得也比較詳細——

所謂八部九言四境三垢,說得便是武、道、儒、僧各自進階人仙境界的入門關卡。

八部,又稱極道八龍,分指乾、兌、震、巽、離、坎、艮、坤八龍,這一概念最初來自八卦陣法。前人將這八龍對應人體八部,世人若以武入道修行,那麼首先便要衝破這八部,打破禁錮,突破自身。此八部一破,修行者便可一步踏入俠客(人仙)境界。

九言,又稱六甲秘祝,指臨、兵、鬥、者、皆、列、陣、在、前九術,這九字典出《抱朴子》,屬道家秘術。世人若以三清弟子身份入道修行,若想突破黃氣(人仙)修為,這九字秘術每一字都得運用嫻熟,直至最後可一氣呵出,達到搬山填海,役鬼請神之極限——

有意思的是,道門修行若是入了黃氣修為,在登頂紫氣(地仙)巔峰之時,這九字真言便形同雞肋無人再用,取而代之的則是需唱誦“福生無量天尊”這一尊號,而紫氣修為入與不入,也正是看其人能否完整唱誦這六字尊號。

比如之前那小李道長,一句“福生無量天尊”便表明了自己的修為,小小年紀,果然不負斜月三星洞之威名。

再來是四境,又稱風骨四態,乃是儒家文人所循修道法門。以文入道者,若想踏入聖手(人仙)境地,修、養、明、傲四態缺一不可,另外儒道至聖者,也是所有修行法門裡唯一直至大成都無法以力施為者——說白了就是如果不藉助各類法寶神器,那儒聖修為也不過是只會使用極為單調的幾類法術的意思。

當然,讀書人表示對此毫不在意。

最後是三垢,又稱三火劫,乃是佛門僧人修行之根本。與其餘三者處處求突破不同,佛門修行者認為,此三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若想證得步步解脫入金剛果(人仙),此三不善根當一一戒除,每除一垢,修為精進一分,三垢皆除,便可證金剛果位,一步入人仙境界。

以上便是人間眾生修行法門之根本,不過梁晃到底修為粗淺,只略懂皮毛和一些大致基礎,更為高深的精妙所在便全然不知了,至於混跡人間的各種妖獸異類,它們所走修行之道,更是無從得知。

“依梁大哥的意思……也就是說,若我這等類凡夫俗子,若有資質機緣入道修行,所能選擇的便只有這儒釋道與武夫四途而已?”陳遙在心中略做整理,蹙眉問道。

梁晃兀自牛飲不止,說了半天說得他口乾舌燥,聽陳遙問起方堪堪答道:“正是。其餘法門皆是沽名釣譽誤人子弟之輩,無法精進不說,搞不好還會心境大損誤入歧途,到最後走火入魔,永墮魔道,萬世也難翻身。”

“哦……”

聽梁大哥的意思,除了正統法門,這世間還有諸多旁門左道甚至是歪門邪道,這倒挺符合常理,要不然也無法達成配套理論。

“好了,陳老弟啊,四項法門的修行理論基礎大哥都說與你聽了,武者以力證道,道家凝聚天地靈氣,儒者憑才氣登頂,僧人彰顯萬丈佛光,以你的資質,當是走才氣一途,如此,你還要繼續求大哥教你強身健體之術麼?”

人生於天地之間,其身蘊含五行之氣,無論走哪一途,都需調運轉自身體內這五運,或化為力,或凝結成氣,梁大哥的意思是說,如陳遙這般年齡資質,天賦當屬儒道至聖一途,以儒家修行法門為入門基礎,則可達事半功倍之效果,其身五運化作昭昭才氣,筆走龍蛇,詩成風雨。

妙啊。

聽他這麼一說陳遙也有些飄飄然了——

想那有朝一日,自己頭戴皂羅折上巾,身著如雪白衣,巾帶遊風,衣袂飄揚,巍然負手立於城頭。若是再有把摺扇或是書卷在手,更如那潘安降生,宋玉現世。面對百萬大軍,眉目流轉,銀齒輕闔,淡淡一句,便叫那天地變色,鬼走神驚,彈指之間,更是懶懶揮毫伏屍三百裡!

妙啊……

啊,就是不知道……專門靠剽竊前人詩作能不能凝聚起這什麼昭昭才氣……

“梁大哥的好意小弟心領了,若是做學問,小弟自當入學讀書,但以文入道,若無名師指引……”

陳遙想了想,覺得梁晃說得都對,唯獨他自己確定不了——當文抄公能不能走儒聖一途。

“嗐!你看我這記性!”

梁晃聞言一拍腦門,這才醒悟過來——這小子說得沒錯,四途入道,文者最難,若無名師引路,想要以文載道不亞於徒手登天,這也是四途之中,唯儒聖十不存一最主要原因。

“那個……你鬥酒疊牆詩如洪,這麼大陣仗,那儒聖呂公……沒去找找你?”

又灌下幾口春雪,梁晃面色發燙,酒勁開始上頭,他捋了捋舌頭,躊躇半晌,方才小心翼翼地問道。

“嗯?沒有啊,他應該來找我嗎?”陳遙對他這話有些不解。

梁晃聞言頓時便如洩了氣的皮球一般,臉上堆起一片失望神態,耷拉著腦袋沒接話茬。

“呂公乃當今儒聖,按修為境界一說,當是入了神仙境,不去天上做神仙,留在這小小濮州城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小弟也不過就是寫了幾首歪詩罷了,豈能如此簡單就入了老神仙的眼?梁大哥,你嘆氣作甚?”

像梁大哥這種性子,喜怒哀樂從不懂藏,陳遙也知他心情低落,見他如此,反倒是陳遙安慰起他來。

“也罷!既然呂公看不上你……那咱也不高攀!從今日起,陳老弟你就跟著我梁某人好了!以你的資質,梁、梁大哥保證!不出三載,就叫你入劍仙境界,和那老、老窮酸,平起平坐!”

看得出梁大哥當下已是有了幾分醉意,他說這話聲調不覺都拉高了幾分,惹得賬外巡邏的兵卒頻頻探頭來望,陳遙怕他也犯酒瘋,忙將他手中的酒葫接下,放回憑幾之上。

“那梁大哥,小弟是不是還要整個什麼拜師儀式之類的?”

“使那勞什子作甚!你隨我出來!”

梁晃是真有點醉了,陳遙也不好吐槽一統兵將領大清早便醉成這樣好不好,不過見他驟然起身朝帳外走去,便沒多想,三兩步也跟了出去。

“來人!”

行至帳外一寬敞之處,梁晃穩了穩身形,爾後深呼吸一口,衝不遠處的一隊士兵喊道,不多時,便見兩兵丁共捧一物堪堪趕至,陳遙打眼一瞅,卻是杆泛著寒芒的鐵質銀槍。

“兵器乃手足之延伸,兵者共分九長九短,兵中之王便是這奪命長槍,也是你梁大哥我的武道所長,陳老弟,你且看仔細了!”

話音方落,陳遙便見識到了這個世界所謂的修行根本——

只見梁大哥抓過長槍,槍頭慣性下襬,方要觸地,便被他一腳蹬起,與此同時,梁大哥周身肌肉更是陡然暴漲,整個人登時鼓脹起來,旋即左手一抬右手一送,銀槍槍頭便如閃電一般直刺而出,帶起的破風之音甚至比穿雲利箭還要響上三分。

梁大哥身法俊逸灑脫,目沉手穩,衣不沾塵,甲不散亂,一套槍法舞得虎虎生風,水潑不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