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道心存處皆道場。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過到底還是吃了客場作戰的虧,按理說陳遙當是該往宅門方向逃竄,這慌不擇路的一竄,不想反倒是將自己完全置身於了險地——

他這一竄,不知怎的竟是竄進了主家宅院類似祠堂一類的地方。

陳遙對四合院並不熟悉,剛一進屋便見此處不僅供有牌位且香火繚繞,未曾細想便在心裡將此處認定為了祠堂,但祠堂一般都會擇址而建,而民間家中供奉也各有不同,有的會在家裡供奉已故的親人,以表哀思;有的會供奉自己所信仰的神明,願以虔誠的態度獲得庇佑。

而既有牌位也燃香火的房間,有時候也可能是靈堂。

第二眼陳遙便瞅到了房間正中擺放著的物什,也就是這一眼,氣得他差點沒跳腳罵娘——

和山中破廟同樣的套路,這房間正中央,也置放著一口棺材,而且還是口朱漆木棺。

上一次面對這陣仗陳遙差點沒玩完,現在好了,如法炮製再來一遍,再來一遍都還沒什麼,問題是門外庭院裡還有個鬚髮皆張的白衣女鬼,而陳遙當下已然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若面前棺材裡再跳出一具白毛殭屍,這一次恐怕就沒那麼好運了。

當前房室面積不大,開間進深皆在一丈有餘,兩人等高,估摸能容十餘人的樣子。房間格局正常,但有門無窗顯得很是怪異,不僅如此,除卻內間設有案桌牌位香爐等物之外,算上堂中棺材這房內便再無一物,若是其間佈置不對,陳遙還真會以為自己闖進了主家靈堂。

靈堂當以白色為主色調,但這房間卻截然不同,陳遙發現此處四壁之上的情況相當詭異,左右牆壁皆被人用硃砂畫了數道符咒,從梁頂至地面,畫得滿牆滿壁,鮮紅如血觸目驚心。

不僅如此,連堂中棺槨也有不同。

陳遙眼神尚可,置身黑夜也能視物,其中緣由他不是很懂,但好處卻很明顯,當下稍加辨認,他便發現堂中棺槨之上似乎被人用某種液體反覆潑澆淋染過。

棺木色澤當下已顯暗沉,一般應有的雕花刻字等花巧早已無從分辨,棺底四圍更是遍佈黑色經帛,經帛成圓形擺放,將棺槨團團圍住,其上密密麻麻撰寫著許多陳遙完全看不懂的字元,字如蠅頭色成紫黑,不問可知當是以血寫就,而在經帛周圍的地面上,還散落著無數符紙,凝神細看,這些符紙皆為靛藍色。

陳遙雖對這些東西全然不懂,但光看著架勢他也知不同尋常,此間佈局,端的怕已是隆重已極。

看清楚房內佈置,陳遙只覺渾身冰冷,汗毛倒數,這什麼鬼地方?

此時門外更傳來窸窸窣窣的腳步之聲,陳遙心下一凜,轉身回望,卻不見門外有何異樣——

白衣女鬼不見蹤跡,門外風聲簌簌,夜光匝地,房門洞開香火繚繞,風一過,帶起數道青煙盤旋而出,在庭院內捲起更加詭異的大小煙旋,一層層,一圈圈,仿若活了一般,縱情翻飛,肆無忌憚。

整個宅院靜得可怕,不知怎的,陳遙突覺身後陰風陣陣,緩緩回頭再將目光移回房內,堂中棺槨並無異常,但目力所及,卻是多了點什麼。

陳遙發現,之前空無一人的詭異靈堂,此時東北角的位置卻是多了個人,不是旁人,正是之前自西廂房外見到的白衣女鬼。

這女鬼面牆而立,整個人好似都擠進了委身的牆角,陳遙愕然望去之時,女鬼正以額抵牆,口中還飛快嘀咕著什麼,陳遙聽不清楚也沒工夫細聽,正欲轉身奔逃,不想牆角那女鬼竟的驟然回首怒目圓睜。

只見她張口如盆,吐舌如練,飄忽不定的身影頃刻間便自陰暗處直刺而出。

“我(口吐芬芳)!”

陳遙大喝一聲拔腿便走,但他畢竟只有兩條腿,身後女鬼卻已然到了飛天遁地之境,這一逃一趕全無懸念,眼瞅著十根森然利指便要掐向陳遙後勃頸,說時遲那時快,危機關頭只聽得房外庭院內傳來一陣古怪低語,緊接著一物便急射而至,如流星閃電般掠過陳遙耳側,衝他身後那白衣女鬼直直射去。

陳遙都還未看清發生了何事,就聽得身後厲鬼淒厲慘嚎一聲便沒了動靜,回頭再看,但見其已然倒地不起,渾身痙攣,似是受到了某種巨大傷害,痛苦不已。

這一幕似曾相識,陳遙心中有疑,回頭再看,想看看此番救自己於水火的是否又是那道衍大師,但一望之下卻發覺不是。

門外庭院中此時站有一人,身形消瘦其貌不揚,觀之當在四十上下。

此人身著一襲亮色青布直裰,頭戴芙蓉冠,腳踏十方履,左手持一柄桃木劍,右手攥一疊黃色紙符,儀態超絕,氣度灑然,隱隱有入世仙人之感。

道士?

初見此人陳遙微微一怔,他莫名想起了日前在城南市集上遇到的那位小李道長,雖說面前這人衣著光鮮派頭十足,但兩相比較,陳遙總覺這人比起那小道長似乎缺了點什麼,細細想來……大概是後者在氣質上更俱仙家氣息些。

當然了,那小道長仙氣再足說起來也曾對自己拔劍相向,而面前老道雖衣著略有浮誇,好歹當下是出手救了自己,有一說一,陳遙也拎得清其中關係。

見女鬼被這人制服,陳遙心下大呼僥倖,當即快步出門拱手見禮,恭敬開口:“小子多謝道長出手相救。”

“無量天尊。驅鬼降妖本就是道爺份內之事,善人不必多禮。”門外老道嘿嘿兩聲,將手中桃木劍一收,訕笑應道。

他這模樣多少讓陳遙有些不舒服,不過高人行事都有自己的風格,可能面前這老道個人風格比較強烈,這倒也沒什麼,頓了頓陳遙繼續拱手問道。

“敬問道長尊號?”

如果沒猜錯的話,這處宅邸應該已是被原主家遺棄,可能是出城逃難,也可能正是因為有女鬼作祟,反正不管是何種原因,自己運氣不好剛好挑中了此地,而面前道長多半是聞風而至,專為收服這女鬼而來,只不過陰差陽錯剛好救了自己,如此機緣,自是要問一下人家道號為何,也不算失了禮數。

面前道人聞言又是嘿嘿兩聲,捻著唇上兩條細細髭胡漫不經心地答道:“道爺天玄子,善人如何稱呼啊?”

出家人也會問別人名號?

陳遙不是太清楚,不過聽天玄道長問起,他忙再次恭敬拱手:“小子姓陳名遙,見過天玄道長。”

“陳遙……”

天玄子聞言點點頭,手上動作未停,陳遙見他眯起一雙細眼仔細打量了自己片刻,隨後乾笑兩聲。

“好名字。陳小友,你可知道爺是何許人也?”

“小子不知。”

“道爺自天柱山而來,乃太清座下第一大弟子,雲遊四海只為廣結善緣。多日前曾聽聞這濮州城內有妖邪作祟,道爺本著救世濟民、拯救蒼生之責,三日疾行八百裡堪堪趕至,如今妖邪已除,大勢已去,當雲遊別處。”

這話說的,陳遙又不是小孩子,自然聽出這天玄子一番話裡不免有吹噓之意,但他也未曾在意,拱拱手也客套了幾句,但剛想說上句恭送道長什麼的,不想面前老道突地話鋒一轉,開口便道。

“如今道爺此間雖已事了,然這濮州城內除了有妖氣,還隱隱可見有一縷仙氣繚繞,陳小友,你可知這是何故?”

有妖氣那肯定了,這不,身後還躺倒著個女鬼、不遠處的山裡還躺著個吃人的怪人和撲人的白毛呢,這沒什麼,但仙氣繚繞是什麼意思?莫非這濮州城內還有仙家高人?

這倒是個傻問題,念頭剛起,陳遙便想到了道衍大師和小李道長,想來面前老道所言便是指他二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於仙氣繚繞?陳遙略一琢磨,覺得道衍大師與小李道長倒是確有幾分仙氣,至於到底有幾分,他自己就一凡人,那自是無從知曉了。

念及此處陳遙當即點頭稱是,但也沒將道衍大師和小李道長和盤托出,他只表示自己對這些仙家高人之事並不知曉。

“陳小友謙虛了,道爺所言之仙氣,指的正是小友你。”天玄子眉梢微動,笑意盈盈地如是說道。

“啊?”陳遙沒聽太懂。

“本道爺遍尋這濮州城也未找到這仙氣之本源,如今一見小友,心下便已是明了,小友根骨不俗,靈根純淨,若善加指點定有登仙之望。”

面前這人說得言之鑿鑿,陳遙差點……啊不,他其實根本不信,這跟走在大街上有人突然拉住你並對你說“我看你骨骼清奇,是個什麼什麼的好苗子,我這裡有本什麼什麼”是差不多一樣的套路,這……

面前道長這番話說得陳遙哭笑不得,這穿越千年,怎麼還是跳不出這個怪圈,這也太無力了,不過這人確實救了自己,而且見他面對院內女鬼竟能一招制敵,想來當是有些本事,嗯……

要不先聽聽他說什麼好了,反正陳遙自忖也沒啥好讓人騙的,聽聽再說也無妨。

“道長折煞小子了,小子不過一介布衣,當今世道混口飯吃尚且不能,又何來根骨清奇一說?道長此間怕是看走了眼。”

“誒,此言差矣,本道爺縱橫江湖十數載,堪輿相面推演占卜無不精通,爾等尚未開悟入道,怎會知自己身負神通大潛?如今機緣已到,小友當拜我為師,為師保證,不出三載,定叫你飛天遁地無所不能,到那時,今夜這等妖邪鬼魅再萬難欺身,小友意下如何?”

陳遙聞言心頭一凜,感情這人是看上自己想收自己為徒了。

雖說三年之期很是讓他心動,但陳遙心裡很清楚,且先不論這人口中所言真假有幾分,然自古便有“法不輕授,道不輕傳”之說,而且道門收徒那也不是你情我願看對眼就成。

在陳遙的印象裡,似乎無論是道家哪一派,對於收徒入門這種事都異常嚴苛,這人怎麼才一照面就要將自己收入門下?

難不成自己真像他說的那樣……骨骼清奇,身負神通大潛?

不對,事情太過順利往往就有貓膩。陳遙心下琢磨,今夜之事當下細細想來處處都透著古怪,但古怪在哪他又一時無法瞰破,想了想,陳遙便再度恭敬答道。

“不是,道長這話真就折煞小子了,小子何德何能,能入了道長法眼?入道拜師……這……”

好吧,就算自己真真如面前道長所言是骨骼清奇身負神通大潛,那也不能說想收就收吧?廟裡果兒和一群孩子還在等著自己找吃的回去續命,食物沒找到自己就先出家當了道士,這不扯淡麼,塵世未了心境不到怎麼出家?那好歹也得安置好果兒他們再做計較不是?

如此一想,陳遙便婉絕了面前道長的盛情邀約,他心裡雖對那三年之期很是在意,但果兒始終是自己的牽絆,若有取捨,還是當護果兒周全為要。

人一旦有了執念,什麼事情就都不太好說了,陳遙當下便是如此。

“誒,小友莫妄自菲薄,道爺知你難處,知你此番出現在此所為何事,也知你是為了廟裡那群孩子。要不這樣吧,若你答應拜我為師,為師便同意讓你帶上那群孩子與為師一同趕回天柱山,為師雖只願收你一人為徒,但他們若能與你長住天柱山,想必也總好過窩在這濮州境內風雨飄搖,小友意下如何啊?”

陳遙心中有所牽掛,不想面前道長三言兩語間便看破了他的心事,這讓陳遙很是愕然,但愕然歸愕然,道長這一番話說得甚合陳遙心意,若是能帶上果兒他們一同離開此地,而且還是以拜師學藝為前提,那豈不是諸事皆定?

自己潛心學道,果兒他們不僅能遠離紛爭,而且還能過上好日子,雖不說能有多富足,至少後顧之憂至此全無,等那三年之期一到,自己學藝大成,天下之大何處不能任逍遙?

想到此處陳遙心念大動,再沒了一絲顧慮,當即一拱手:“若真如此,小子便謝過道長了,等一切安排妥當,趕回天柱山之時,小子便拜入道長門下!”

你看,誰說人會一直倒黴?穿越之後定然會有奇遇,這就叫配套配置。

“甚好甚好!”

“道心存處皆道場,修行何堪覓它處?哼,好一個天玄子,好一個太清座下第一大弟子!”

—————————————————

時間回到薛崇瑞開倉放糧之前。

這天一大早陳遙便從蒿草堆裡起了身,小廟不算殘破,遮風擋雨倒也不在話下,一群孩子撿了許多蒿草作被,又拾了些柴火取暖,哪怕春雨連綿,孩子們窩在廟裡倒還算湊合。

不過畢竟衣食住行衣食住行,“食”在“住”之前,所以外出尋找吃食這種事陳遙也沒辦法迴避,這不,廟外晨曦未至,天光未亮,他便起身開始準備。

見陳遙起了身,一旁的果兒也迷迷糊糊睜開了眼,這些時日這小妮子都是拽著陳遙的衣角入眠,就好像怕他再次消失一般,當下醒來,人還懵懵懂懂,嘴裡便嘟囔著陳哥哥你要去哪了。

陳遙咧嘴一笑,拍了拍小丫頭的腦袋,柔聲道:“梁大哥不也說了,今日薛大人要開倉放糧嗎?我得準備準備,要不到時候失了先機,什麼都領不到可就糟糕了。”

一聽這話果兒登時清醒過來,她忙也起身不停揉搓著雙眼,表示要跟著一道前去領糧,模樣乖巧又慎重,好似這領糧之事堪比帝王登基,全然馬虎不得。

馬虎肯定是不能馬虎,不過果兒這小模樣讓陳遙既心疼又好笑,他忙將果兒小手拉下握住,替她抹了抹臉頰眼角,而後將其重新按回溫暖的蒿草堆內,想了想,很認真地說道。

“果兒,陳哥哥知道你是想幫忙,陳哥哥知道你也很能幹,不過這一次陳哥哥不能帶著你一起去,你要聽話,好不好?”

這哪是同齡人之間說話的語氣,陳遙這語氣簡直仿若慈祥老父親一般,可他的確又不知該用何種態度去對待面前這小妮子,大家既非同齡人,他又從未與小孩子打過交道,更別說面前小妮子還和自己前世所愛之人長得極為相像,這……

不開玩笑,陳遙有那麼一時半刻還真是不知該如何與之相處。

但這些說起來也還都是小事,開倉放糧對薛崇瑞而言是一樁善舉,對逃難至此的難民們來說同樣也是天大的好事,可這種事往往容易引發連鎖反應,人越多場面越是難以控制,能不能順利領到吃食暫且不說,陳遙就怕到時候會有什麼意外發生,譬如哄搶踩踏之類的,若真如此,帶著果兒他們一併前去可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安慰勸阻了好半天,果兒這才堪堪答應留下來守著小廟不到處亂跑,不過末了她又要求陳遙帶上狗兒一同前往,理由很簡單。

“陳哥哥你一個人去果兒不放心,到時候若是領的糧食多了,不也需要多個人幫忙嗎?陳哥哥就帶上狗兒一起吧。”

狗兒本名蘇滿庭,也是當前小廟七人中除陳遙外年紀最大的孩子,今年當有十三。

聽果兒的意思,蘇滿庭淪落為乞之前祖居關內,家中世代以經商為業,多年前家道中落,家中三十餘口死的死逃的逃,等走到這濮州地界時,當初偌大的蘇家便只剩下他一人,也是個可憐的孩子。

陳遙想了想便也同意了果兒的提議,有個年紀差不多的幫手也不壞,而且這些時日他觀察廟中這些孩子,也覺這蘇滿庭品行不錯,做起事來手腳也還算麻利,比起其餘幾人倒算是個得力幫手。

收拾妥當又和果兒說了會話,遙見天光大亮旭日東昇,陳遙這便帶著蘇滿庭出了小廟,兩人抓著破布袋徑直便朝濮州城外趕去。

陳遙想得很清楚,今天怎麼也得趁著這難得的放糧之機好好撈上一把,最好撈個盆滿缽滿,到時候回到小廟饕餮一番睡個好覺,次日便帶著眾人啟程離開這濮州地界。

想法是挺好,不過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陳遙和蘇滿庭前腳剛走,果兒便也起了身,剛才一番談話早將她的睡意驅散,見當下已是白日,她便起身拾柴添火,日間沒什麼事要做,昨日自山中找回的吃食還餘下不少,果兒當即架鍋燉煮,想著等陳哥哥他們回來也能有口熱飯。

破罐裡溢位的香味很快便將還在酣睡中的孩子們饞醒,眾孩童揉著眼睛從蒿草堆各處先後鑽出,一個兩個紛紛圍到柴火堆前,緊著果兒坐下,眼巴巴望著火架上冒著騰騰熱氣的破罐發愣。

果兒的精神好了許多,在火光的映照下愈發顯得紅潤可人,她讓其他孩子將一沓破碗碟找來,開始小心分配吃食。

這一頓得吃到陳哥哥他們回來,又怕燙到這些相依為命的孩子,所以果兒分配得極為小心謹慎,將湯菜打出盛入碗碟之時還不忘先吹吹,吹罷這才依次遞到大家手中。

一群孩子年紀不大,倒也乖巧懂事,接過碗碟紛紛低頭開吃,小廟內溫暖異常,氣氛更是溫馨平和。

正當果兒小心翼翼打出一小勺湯菜想盛入自己碗內,廟門外突然傳來悠悠腳步聲,果兒心中一喜,忙放下碟碗起身,她以為是陳哥哥和狗兒又回來了,果然陳哥哥還是想帶著自己一起去的。

不過還未等她起身出門,門外的腳步聲便已是行至近前,緊接著,一抹清瘦飄逸的身影便出現在眾孩童眼前。

來人是個道士。

果兒一愣,但很快反應過來,一見來人她忙施了個萬福,而後歡喜道:“果兒見過道長~”

“嘿嘿,姑娘無需多禮~”

來人正是那天玄道人天玄子,他前腳剛邁進小廟,火堆前的孩子們便齊齊放下碗筷圍將上來,他們當然認識這天玄道長,每次陳遙出門尋找吃食,這道長便會登門造訪,來了已不下三五次,每次前來都會給他們帶來些許吃食。

今天一大早便見道長前來,想必此番又是前來佈施。

一群孩子認知自是有限,他們自不會去考慮其中緣由因果,只知不知從何時起,總有和尚或道士來給他們送這送那,但細說起來,出家人都以慈悲為懷,能得到他們的救濟,孩子們自是感激不盡。

果兒也是如此,她感激道衍大師,同樣也感激面前這天玄道長,雖然天玄道長每次前來都會讓他們保守秘密,甚至連陳哥哥都不能透露分毫。

“道爺我雲遊四方,廣結善緣,所行之事不過舉手之勞又何足掛齒?諸位小友不必多言,道爺也不願露了形藏,若非如此,倒讓世人以為本道爺行善只為貪圖這無謂聲名了。”

他是這麼說的,一群孩子自然也未多想,對他們來說,有吃的就已是天大的好事,當下見道長又來,紛紛拱手見禮,歡呼雀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