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天上大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金秋時節,張祖華送張小強去省城上大學。兩人坐上長途客車,經過四個多小時的跋涉到達省城。下車後,站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面對著一座高高的立交橋,父子倆陷入了困境。一方面因踏足外地這片希望的熱土而自豪,一方面因迷失方向而困惑。

見父親睜著雙眼望著立交橋上來來往往的大車小輛,彷彿陷入了夢境一般,張小強想起鄉巴佬進城,想起劉姥姥入大觀園的慌張感慨,於是開口道:“我娘常說‘鼻子底下有嘴’,不知道咱就問問,總會有人知道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父子兩人四處張望著,望著身邊幾個穿著入時的男女青年過去,望望自己身上的淘汰品類,卻無勇氣上前問詢。終於,一個退休模樣的老頭經過身邊,張祖華近身上前,躬著腰身,擠出笑容問:“這位大哥,我問個路,這附近有座叫‘冶金工業學院’的大學在哪?”

老頭聞聽止步,抬頭望天想了半天才說:“沒聽說過這個學校……這附近倒是有好幾座學校,但沒有叫這個名兒的。”

張小強想,這老頭要麼孤陋寡聞,要麼是老糊塗了。錄取通知書上明明寫著,這所“冶金工業大學”輝煌一時,盛期曾與清華、北大進行技術交流,相互學習,當然至少是馳名於省城的。老頭步履蹣跚、老態龍鍾,也難怪。

張祖華失望地搖搖頭,老頭慢慢行遠了。

張小強環顧四周,發現了另一位散步的老頭。看起來,這位老頭穿得乾乾淨淨,鬚髮皆白,應該是個有見識的人。張小強嫌棄自己的父親運氣不好,便跨出一步,先於父親來到老頭旁邊。

“老爺爺您好!”張小強用生硬的普通話高聲喊道,倉促中幾乎下意識地敬一個少先隊禮,老頭嚇了一跳,茫然地張望著他,混沌的眼神仿如被幾條小魚兒攪混的溝底水窪。

“你說什麼?”老頭斜過耳朵問。

“老爺爺您好!”張小強加大了聲音,生硬的普通話變了調,彷彿磨刀石上不和諧的擦音,當然張小強已經覺得夠好了,倘若不說普通話的話,根本配不上這遙遠省城的繁華,“我想問一下,‘治金工業學院’在哪塊兒?您知道麼?”

“啥?野雞供養分院?”老頭眯著眼睛,露出門牙上的缺口道,“這個我還真沒聽說過?那是養雞的?”

張小強幾乎崩潰。但他不甘心,加大聲音重複道:“不是‘野雞供養分院’,而是‘治金工業學院’,‘冶金’就是鍊鋼鍊鐵的意思!”

“沒聽說過,”老頭搖頭道,“養雞廠郊區就有,野雞就不知道了,再說,大煉鋼鐵是五八年的事情,早就不煉了……”

張小強忽然覺得老頭是個壞人,在跟他瞎扯蛋,於是擺擺手為老頭放行。老頭邊走邊嘟囔:“省城的高校多如牛毛,還真沒聽說過野雞分院……”

問了半個小時,張小強爺倆終於打聽到“三園路”在哪,兩人提著行李向南走去。八月底的天氣依然溽熱無比,不一會兒,兩人的額上、頸上掛滿了亮晶晶的汗珠。好不容易找到了三園路,順著這條路向東行去,行出大約一公里,在路的盡頭處,朝北洞開一處大門,便是“大名鼎鼎”的“冶金工業學院”。

張小強向東望去,東北處矗著一片樓區,正東則是一大片玉米地。難道,這就是在冶金技術方面曾與清華北大齊名的“治金工業學院”所在地?張小強不安地想。父子倆交換了眼神,彷徨走進門去,茫然四顧。一大片樓區出現在學校最北側,應是辦公室和教室。中間有一片高出地面一米左右的偌大操場。操場南側應是學生宿舍,後面則是教職工的住宅樓。

一人走上前來詢問:“你們是來報道的?”父子倆點頭稱是。

“隨我來。”那人道。父子倆慌忙提了行李,跟在那人後面,進入北側這幢大樓,沿著樓梯上了二樓,在那人地引領下,進入一個辦公室。幾人老師起身相迎,要求張小強取出相關證件和材料進行登記。登記完畢並交了學費後,老師安排另一個人帶著張小強去宿舍領被褥、墊子和臉盆。

張小強走後,張祖華涎臉靠近一位女老師道:“老師,我另外給孩子帶了倆錢兒……請問附近有沒有銀行,我幫他存上去。”

之前,張祖華從沒有在銀行存過錢,這次存錢是遠在家鄉的張九泰給他的建議。一個學期的生活費對他而言是筆鉅款,張小強帶在身邊終不方便,還是存在銀行隨取隨用才好。

當全部安排妥當並存好錢後,天已黃昏,張祖華不能當天返回,只能在省城暫住一晚。張祖華問老師何處能住宿,老師為其指了一處招待所。那晚,是張祖華第一次住招待所,複雜的情緒令他輾轉反側,幾乎一夜未眠。

那晚,是張小強第一次睡在異地他鄉的學校宿舍內。那一晚熄燈後,張小強想著陌生的室友,想著之後獨自一人的生活,感覺到自己彷彿一顆被扔入太空的孤星,倘若自己身無分文,又舉目無親,自己能不能在陌生的地方活下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