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第 87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金陵城就那麼大, 雖然人還挺多,可各處產業都屬於哪家人, 叫人相互一打聽便知曉了。

這一查,還真查出邱家的各種產業來。

比較氣人的是,邱家最來錢的產業不是實業, 而是賣鹽引、茶引和酒引!

眾所周知, 所有產業之中壟斷產業是最賺錢的, 鹽鐵茶酒就是朝廷壟斷的生意, 但鹽茶酒又有一點活動餘地,畢竟朝廷沒空管這麼瑣碎的生意,所以就搞出這種叫“引”的憑條來。

所謂的鹽引、酒引、茶引,實際上就是朝廷開個憑條, 你想做這門生意的人自己拿著去產地提貨。誰手上要是沒有這憑條,那是不許染指這些生意的,坐了犯法,要蹲大牢。

邱家朝中有人,手裡便有不少鹽引酒引茶引,再加上他們信譽挺好, 又吸引了不少手裡有這些資源的人放在他們那寄售, 所以他們就在金陵開了個交易所, 專門向有需要的商賈售賣鹽引酒引茶引。

這事就有點棘手了,主要是寇承平他們在家裡的話語權有限,他們可以拿出一兩個鋪子或者自己的私房錢來砸著玩,卻沒法和這種根深葉茂的交易所抗衡。

就想想吧, 金陵城大半商賈都要去邱家交易所搞經營資格,你要是砸了這交易所就等於砸了不少人的飯碗,會犯眾怒的。

更叫人氣悶的是,連好幾個小紈絝家裡都有圖省事把這些酒引茶引擱邱家那邊寄賣!

寇承平等人已經回家叫家裡以後把這些玩意都收回來,別讓邱家再佔這個好處。

雖說邱家抽成不高,可放在邱家那裡買不是憑白增加了邱家的影響力嗎?

真是氣死人了。

盛景意聽寇承平把情況一說,倒是明白韓端為什麼暗示她要搞邱家了。

邱家這是把金陵城的經濟捏自己手裡呢!韓端既然想把金陵經營成大本營,好把朝廷那群主和派搞下去,怎麼可能允許邱家繼續掌握金陵的經濟命脈?

邱家這個相當於利益聯盟的交易所必須早日瓦解掉。

韓端雖然是金陵的一把手,卻也不能把朝廷賜給各家的酒引茶引回收,那是朝廷發的福利,要是強行收回去後果會很嚴重。

對朝廷公務員來說最重要的兩樣東西就是編制和福利。

動人編制猶如殺人父母,比如當年范仲淹主持慶曆新政,搞了個年終考核把不合格的官員全部踢出朝廷公務員行列,這可就捅了馬蜂窩了,沒幾天新政就灰溜溜地收了尾,自己也被安排去地方上輪轉,沒法再待在中/央。

福利雖沒編制重要,可那都是白花花的錢,換了你辛辛苦苦升官,回頭告訴你福利沒了,以後請開始吃土,誰樂意?韓端真要敢動這個,滿朝文武都要和他拼命。

所以說,韓端不能動這一塊。

既然是塊韓端都不能動的硬骨頭,盛景意自然不打算從它下手。她說道:“這個不急,我們可以慢慢來,你們家裡的酒引茶引鹽引都別往外賣了,到時我們自己用。”

寇承平點頭。

盛景意開始翻起了其他資料,邱家除了靠交易所聚攏了金陵城大半商賈之外,其他產業也很不少,酒樓茶肆花樓都有好幾家,有開在城裡的,也有開在縣城的,光這餐飲業和娛樂業影響力就很不少,還有許多被他拿捏著經營資格的“盟友”。

其他店鋪都是零零散散開著的,沒餐飲業和娛樂業這麼突出。

細算起來早前她在秦淮河畔結交其他花樓排擠如意樓,似乎已經在無形之中和邱家對上了?

那如意樓換了當家以後非常有骨氣,別家花樓都沉不住氣派人來學《桃花扇》,如意樓愣是一個人都沒派來,甚至連水磨腔都不唱!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邱家這些產業合該栽在她手裡,新仇舊怨合該她自己來報!

《桃花扇》一時半會排不出來,摺子戲她倒是知道還有不少。摺子戲可都是每個故事衝突矛盾最鮮明的部分,就像後世很多人愛看精彩片段剪輯一樣,摺子戲自面世以來便廣受各大階層喜愛!

在這個娛樂匱乏的時代,一出摺子戲就能捧紅一個人。

盛景意的優勢在於,她記性好,擁有一個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曲庫”,可以為不同型別的美人量身訂造適合她們的戲,比如楊二孃這種型別的美人,就是和武打戲精彩、適合刺殺旦的“三刺”。

所謂的“三刺”是《漁家樂·刺梁》、《一捧雪·刺湯》、《鐵冠圖·刺虎》,分別是為父報仇的鄔飛霞、為夫報仇的雪豔娘、為國殺賊寇的費貞娥,都是有名的女刺客故事,這些刺殺旦均是性格突出、愛憎分明、智勇雙全的女性角色,很適合圈粉!

至於這些戲教給誰去演,那自然是那些與邱家沒有關係,又經常照顧千金樓生意、甚至派了種子選手來學《桃花扇》的花樓姑娘。

正好千金樓辦了場選角活動,那些姑娘們基礎如何、適合演什麼樣的角色,盛景意心裡基本是有數的,只需要列個名單交給盛娘她們,讓她們私底下安排好便是。

最好雨露均沾,各個花樓都安排一出新戲,好叫如意樓以及那些與邱家有關聯的花樓明年花朝節上顆粒無收——最好連登臺的資格都拿不到。

盛景意心裡有了計較,便把秦淮河畔那邊的安排放到一邊,目光轉到餐飲業上。

都說民以食為天,餐飲業在許多時代都能體現一所城市發展程度,比如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要是有家麥當勞之類的國外連鎖餐飲企業,那絕對是大城市了!

吃這一行大酒樓有大酒樓的賺法,小攤位有小攤位的賺法,入行門檻低,可要賺錢還得費些心思。

盛景意說道:“這段時間我們都別在家裡吃了,你們一年到頭在金陵城吃喝玩樂,肯定知道每家店都有哪些招牌菜,都帶我去嚐嚐。”

既然要搞死競爭對手,當然是要先做好市場調查,貿然出手的話很可能賠得血本無歸。

寇承平對這件事自然沒意見,吃吃喝喝什麼的,他們這群小紈絝最擅長了!

兩邊人約定好了,第二天國子監一下課,寇承平這群分散在國子監各個角落的小紈絝就呼朋喚友去下館子。

盛景意不是一個人出的門,還帶了個新面孔,穆鈞。

她與寇承平等人介紹了一番,只說這個和她一樣帶著口罩的人是穆大郎弟弟,以後會時不時參加一下他們的集體活動。

徐昭明還在一邊添油加醋地給穆鈞賣慘,說穆鈞超可憐的,以前因為身體原因都出不了門,他二姑姑只是春天來了見風就病,他是一年四季都這樣。現在戴著口罩出門,總算可以到外頭看看了!

盛景意聽著徐昭明真情實意的同情,一時有些無語。

穆鈞的身份當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盛景意也沒說什麼,只點頭應和徐昭明的話,證明徐昭明所言不虛。

相比徐昭明這個聽著人家嗓兒好聽就欣然接納的傢伙,寇承平對新成員的防心要重一些。

隔著口罩還好,等進了包廂、摘了口罩,寇承平就酸了,大家都是兩隻眼睛一張嘴,怎麼人家就長得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自己攬鏡照一照,總覺得不是眼睛不夠大就是鼻樑不夠挺!

老天爺真是太不公平了!

等看到穆鈞自發地在盛景意身邊落座,寇承平免不了往徐昭明那邊看了一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傻子是個沒開竅的,對盛景意顯然還沒那個意思,照這樣下去他估計也不會對別的女人有意識,難道他這好友真的要像那姓沈的一樣單身一輩子?

算了算了,大不了以後他多生幾個兒子,打發他們去給徐昭明盡孝,好叫徐昭明不娶妻不生子也能享受到兒孫滿堂的天倫之樂。

徐昭明不知道寇承平已經把他的一生安排得明明白白,他點了幾樣招牌菜,又讓寇承平他們輪流點。

盛景意和穆鈞出來得少,對外面的吃食不太瞭解,拒絕參與點菜活動,只準備出張嘴巴負責吃。

就這樣,盛景意每天聚眾下館子吃吃喝喝,不時還掏出本小本本寫寫畫畫。

寇承平等人吃得還挺開心的,就是很好奇盛景意怎麼搞垮邱家分佈在餐飲業裡的各處產業。

盛景意不懂廚藝,不過她是理論高手,還有一根好舌頭,除了酒她沒怎麼喝過之外,別的她都可以嘗出點門道來。她把金陵城各大酒樓吃了一圈,又去逛了早市夜市的小吃攤,最後發現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事實:金陵城!居然沒有!主打鴨子的酒樓!

金陵城周圍養的鴨子,居然還有機會銷往別處!

這不科學!

這怎麼可以!

要知道後世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離開金陵!

現在倒不是沒人吃鴨子,只是鴨子總是作為配角出現,很少有主打鴨子做菜的店。

至於鴨腸、鴨血這些玩意,自然是遭人嫌棄的,路邊的小吃攤根本見不到烤鴨腸!路邊的小吃店也吃不到鴨血粉絲湯!

鹽水鴨也是不多見的,烤鴨倒是有,只是做法和後世有點差別,名字也不一樣,叫燠鴨或者炙鴨,做法大多有自己的特色,就是品控很一般,不同的店做出來口味各不相同,只適合走量少的精品路線,不適合走進千家萬戶。

又是吃飽喝足的一天,盛景意舒舒服服地喝了口幫助消化用的冰鎮飲子,終於拍板定案:“我們先開幾家鴨店!”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春溪笛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