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第 70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黃山長的笑容都沒了, 還有人不識趣地問:“黃山長,甘先生是回到金陵了嗎?”

黃山長好歹也是已經大有成就的人, 表情管理還是很到位的,他很快恢復雲淡風輕的模樣,說道:“甘兄說他有事, 這次文會來不了了。”

至於對方要去哪, 黃山長卻是只字未提。

其他人見吹錯了方向, 都有些訕訕然, 不過這甘先生一向特立獨行,等閒不會給別人面子,不應邀也不是什麼稀奇事。他們紛紛轉了別的話題,改為誇起旁邊的黃山長愛徒來, 爭取消除吹捧失誤帶來的淡淡尷尬。

侍立在一旁的學生正是邱文敬,他感覺黃山長情緒不對,馬上發揮自己作為弟子的用途,代替黃山長與其他人吹來捧去。

見黃山長興致不高,明顯不會出面去噴國子監搞的新式文會,眾人便也識趣地不再多留。

人都走了, 邱文敬才關心地詢問黃山長:“老師, 甘先生那邊可是出了什麼事?”

黃山長說道:“哪裡是出了什麼事, 是張鴻羽那邊截了胡。”

這就是黃山長剛才差點失態的原因。

國子監祭酒姓張,自號鴻羽,張鴻羽指的便是這位張祭酒了。

黃山長在學生面前連姓帶號地喊,著實是被氣到了。

黃山長在文壇雖然聲名顯赫, 仕途卻不甚如意,只能尋機辦了個書院擴大自己在士林中的影響力,偏這張鴻羽樣樣不如他,卻到哪都很吃得開。

同樣是校長,張鴻羽是有編制的,往來的都是官宦人家;他是私立的,什麼學生都得捏著鼻子收,難得遇到個家世好的,人家家裡還不一定樂意孩子跟你學,你說氣人不氣人?

這次湖山書院要辦文會時早就已經廣而告之的,他就不信張鴻羽不知道,張鴻羽就是故意搞這一出來和他們湖山書院唱對臺戲。

邱文敬也看過國子監文會的宣傳單,同樣覺得對方是衝著湖山書院的文會來的。

要是尋尋常常辦文會,國子監肯定沒法和他們比,現在國子監是耍詐!

邱文敬說道:“學生覺得國子監這次的文會,與那《桃花扇》選角有些相像。”

從賽制來看,兩者自然大不相同,只不過那種“我一般不搞事,一搞我就搞大事”的勢頭總讓人忍不住把它們聯絡到一起!

黃山長擰眉略一思索,說道:“聽說那《桃花扇》選角是定國公那小孫子搞的,那小孩確實是國子監的生員,難道這主意是他出的?”

邱文敬心咯噔一跳。

他忽然想到那天在東郊與徐昭明一行人不期而遇,他故意邀請那群不學無術的小紈絝來文會,難道那天他把他們刺激大了,弄得他們憋出了這麼個文會來?

想到國子監文會的宣傳單是太平書坊派發出來的,邱文敬更加確定自己的推斷。

不過在自家老師面前,邱文敬當然不能主動把鍋背了。

他不動聲色地說道:“這可能要怪學生,學生與徐賢弟他們不太對付,他們許是聽家裡人提起我們湖山書院要開文會才會去攛掇張祭酒跟著開。”

黃山長冷笑說道:“這怎麼能怪你?要是張鴻羽自己沒那個心思,誰攛掇得了他?”

師生倆同仇敵愾地罵完國子監一干人等,又開始琢磨起請誰來替補,最後敲定一個不錯的人選:黃山長剛出喪期的好友楊誠修。

這位誠修先生寫詩一流,早些年就出了不少佳作,與黃山長相交甚深,兩人志同道合,時常書信往來,請他來救場也算是幫他打響出喪期後的第一炮,好叫上頭想起有他這個人。

這年頭當文官,可不能光靠埋頭辦事,還得會經營自己!

黃山長師生倆的打算暫且不提,整個金陵城早已因為國子監這場文會熱鬧起來。

這百人團選拔就在這幾天了,據說下至三歲、上至八十歲都能去參選,只要過了面試就能成為文會的百人團成員之一,接下來有機會成為擂主!

國子監對自己的學生可真狠,從整個金陵城裡選一百個精擅詩文的人可不難,哪怕有很多人不願意給國子監捧臭腳,還是會有許多真正的能人對這種挑戰賽感興趣。

要是到時候選手們統統慘輸給百人團,那他們國子監可就丟大臉了!

有人想去湊個熱鬧,有人想去打國子監學生的臉,反正甭管存著什麼心思,國子監文會的熱度算是徹底炒起來了,每天拿著報名表直奔國子監文會面試地點的人絡繹不絕。

國子監內也開始在課堂上選拔另外四名挑戰者。

求學生涯枯燥乏味,不僅國子監的學生們厭煩,負責教學的老師們也覺得沒搞頭,難得有這麼個活動來緩解一下夏天的燥熱與煩悶,大夥都積極相應張祭酒的呼籲,紛紛摩拳擦掌準備應對挑戰。

作為始作俑者的盛景意一行人仍在聚眾讀書。

定國公等大家長陸續注意到孩子的逃課行為,他們派人去國子監那邊一問,才曉得他們逃課是過了明路的,因為他們要一起搞特訓去參加這次文會。

而且,這個新鮮的文會還是他們幾個搗鼓出來的!

包括定國公在內的家長們不放心,又在徐昭明他們身邊放了眼線,等確定他們確實在聚眾讀書,這群小學渣不僅勤勤懇懇背書,還有謝謹行這個博學多才的人替他們講講歷史講講文辭。

這可真是老天開眼啊!

這群臭小子天天湊一塊吃喝玩樂,他們都拿自家孩子沒辦法,現在他們居然主動讀書了!

這不是老天開眼,就是祖宗保佑!

知曉他們沒有打著讀書的幌子逃課胡鬧,定國公等人也就不管了,還私底下給謝謹行送了不少謝禮,感激他把自家臭小子帶回正路上。

在定國公這些大家長眼裡,謝謹行就是典型的“別人家的孩子”,他一來金陵,自家臭小子就長進了,不是謝謹行的功能是什麼?

謝謹行對這些謝禮欣然笑納,等送謝禮過來的人走了,才叫人把東西搬去充實盛景意的小庫房。

明面上的功勞他可以認下,實際上的好處當然還是給真正的小功臣。

都說臨陣磨槍不亮也光,經過幾天的折騰,寇承平這群以不學無術為榮的小紈絝,現在竟也能接住幾句飛花令了!

寇承平等人都覺得不敢置信,他們不僅記住了詩句,還能張口就來地說出不少詩句背後的故事!因為知道了詩句的含義以及詩人寫它時的背景,他們想把它甩出腦海外都做不到!

學詩文原來這麼容易的嗎?

寇承平回家後私底下偷偷看了幾頁書,想看看自己是不是打通了任督二脈,要從學渣進化成學霸了。

可惜結果殘酷得很,他自己拿著書一看,發現還是和書上的詩文相看兩不識!

寇承平確定了,是人謝家兄妹倆教得好,和他們自己的讀書天賦沒關係。

寇承平等人勤勤懇懇地跟著徐昭明去找盛景意兄妹倆。

這日一早,謝謹行給他們主持了一場模擬賽,徐昭明挑戰包括盛景意在內的小紈絝“百人團”,提前熟悉熟悉文會流程。

他們拿到了盛景意提供的新式炭筆,和平時他們作畫時打底用的炭筆不太一樣,這種炭筆不是單純地把石墨條磨圓削尖,而是用木頭做殼石墨做芯,拿在手裡不會把手弄得黑乎乎,寫畫起來也非常方便。

由於比賽過程中挑戰者和百人團都要展示書寫結果,這次盛景意給他們的新式炭筆芯子比較粗,寫出來的字能叫負責評定對錯的人一眼看清。

這種需要即時展示答案的賽制,用傳統筆墨總不那麼方便,直接上炭筆雖然可以,不過辛辛苦苦組織了大型活動而不上廣告對盛景意來說是可恥的,所以她叫人摸索出了這種新式炭筆。

其實就是鉛筆。

盛景意現在可是有家底的人了,手裡不僅有鋪子,還有作坊和工匠,她出個主意,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就發揮自己的智慧開始把石墨折騰來折騰去,花了小半個月便折騰出了鉛筆的量產方法。

盛景意見效率這麼高,又有了大膽的想法,叫他們往石墨裡頭摻進不同顏色的粘土,好好研究石墨和粘土的適宜配比,繼續把彩鉛也給搗鼓出來。

當然,這次的主要廣告物件是普通鉛筆,看到它,大夥就會想起這次緊張刺激的文會以及選手們快速流暢的搶答!

有什麼比這種限時比賽更能展現鉛筆方便好用的優點?

沒有!

找不到的!

這麼好的廣告植入機會,不能錯過!

謝謹行雖不下場比賽,卻也拿到了盛景意叫人搗鼓出來的鉛筆。比起徐昭明他們一拿到手就好奇試用不同,他只拿在手裡來回地看,琢磨它是怎麼做出來的。

這玩意不難搞,工序簡單,原料便宜,謝謹行很快明白是怎麼回事。他看徐昭明等人下筆如飛,眉頭動了動,沒想到盛景意還能弄出這麼個新鮮玩意。

想到盛景意還藉著《桃花扇》選角活動讓金陵城流行起線香,還有人把它當做禮物送到臨京去,誇得天上有地下無,謝謹行對自己這個妹妹的搞事能力有了基本的瞭解。

謝謹行問坐在自己不遠處的盛景意:“這鉛筆造價幾何?”

都是自家人,盛景意也不隱瞞,連成本帶人工給謝謹行報了個數。

比起筆墨,鉛筆不僅攜帶方便,造價也低,用來抄書雖也有缺點,但遠比用毛筆要節省,再把石墨芯子做小點,連紙怕都能省下不少。

盛景意說道:“等產量穩定下來,我們就往便宜裡賣,薄利多銷賺點小錢之餘也幫謝家在士林裡賺點好名聲。”

她既然認回了謝家,就不能光佔謝家的好處,凡事都得有來有往,才能讓一家人一直和和美美,單方面的索取或付出都是不可能長久的!

謝謹行看著盛景意認真的小臉,忍不住抬手摸了摸她的腦袋,笑著說道:“隨你高興。”

徐昭明等人沒關心他們兄妹倆的對話,等試用完鉛筆之後徐昭明便興致勃勃地說道:“開始了嗎?謹行哥你快點出題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謝謹行微微一笑,走到兩撥人中間坐下,從他們這些天合力搗鼓出來的題庫裡隨機抽了題念了起來。

雙方開始飛快在紙上刷刷刷地寫了起來,沒一會就有人陸陸續續舉牌向站在後方展示答案。

由於沒有現代裝置,需要計時和判斷正誤的活就得用人工代替,但這時代最不缺的就是人手,只要準備充足一切都不是問題。

至少這次試玩就非常順利,小紈絝們玩得十分投入,不是狠狠嘲笑答得最慢的,就是湊過去圍觀別人寫的白字,還表示這次他們不選擂主,他們選“白字大王”。

隨著太陽高高升起,樹上的知了聒噪地叫了起來,彷彿要和笑成一團的小紈絝們比比誰鬧得更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春溪笛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