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 27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國子監那邊既然送書過來, 自然說明了事情原委。

韓端特地把徐昭明、寇承平請過來,是想讓徐昭明兩人發揮一下他們的專長, 配合著把《桃花扇》做出來。

既然《桃花扇》講的是金陵故事,大可以在它的基礎上打造一條文化產業鏈,全方位向臨京以及其他地方輸出, 把更多人吸引到金陵來。

至於把人來了有什麼用, 那自然是不用說的, 有人就有經濟, 有人就有文教,北地收復不收復另說,至少這金陵不能再丟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要是能讓大部分人意識到丟了金陵就是在割肉,而且還是割在每一個人身上, 才不至於讓上頭隨隨便便割地求和,把金陵城這種戰略要地也扔了出去!

韓端邀徐昭明落座,與他說起自己的看法:“以《桃花扇》的篇幅,光憑千金樓應該無法演出全本吧?”

徐昭明聽了點頭,說道:“這個盛姑娘和我提到過,她說花朝節後可能會邀其他樓的姑娘一起排戲。”既然韓端起了頭, 徐昭明立刻打蛇隨棍上, 替盛景意提出要求, “要是教坊那邊願意分撥樂師和伎人給她們的話自然更好,那就不用她們自己去找人了!”

這是韓端第二次聽徐昭明提起“盛姑娘”。

聽到徐昭明說盛景意還真打算排全本戲,韓端覺得這小姑娘很不一般,一般人想到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肯定都會知難而退,這小姑娘卻決定迎難而上。

韓端說道:“戲是由她排的嗎?那我倒是少邀了一個人。”

寇承平插嘴:“韓世兄若是想見那小姑娘,不如叫人去把她請來。”他睨了眼旁邊的徐昭明,和韓端訴起苦來,“我上回被這傢伙誆去千金樓,明明是我和那位盛姑娘籤的契書,他還把人藏著不讓我見,捂得可嚴實了!我們太平書坊現在天天給那位盛姑娘送錢,我卻連她長什麼樣都不曉得。”

韓端說道:“沒有提前相邀,臨時把人請來怕是太唐突,下回我再單獨請盛姑娘過府一敘便是。”

他有官職在身,可以在宴請客人時邀請伎人登門助興,自己去花樓卻是要遭彈劾的,所以他要見盛景意的話只能找個由頭下帖子把人邀來。

寇承平可以和徐昭明瞎鬧,卻不敢鬧韓端,只能應和:“韓世兄說得有理。”

不知道為什麼,韓端這人明明帶人很和氣,偏就是給他一種他們不是一輩人的感覺。

他們這些紈絝子弟,在長輩面前還是不敢造次的,畢竟有長輩庇佑他們才可以肆無忌憚地在外頭胡作非為!

既然寇承平開了口,韓端便又與他詢問起《桃花扇》的刊印事宜。

得知太平書坊那邊已經著手準備雕版,萬事俱備,就差個府衙的批覆,韓端說道:“那你過兩天就可以下印了,國子監那邊明天會給你批文。”

寇承平喜道:“多謝韓世兄。”

雖然要分五成利潤給那位盛姑娘,但以這《桃花扇》的質量,寇承平覺得接下來金陵城的紙要漲價了!

寇家自己就有造紙作坊,紙價漲了印書成本也不會漲,說不準到時候他們的造紙作坊還能趁著這股東風賺上一筆賣紙錢,這部分可不用給別人分!

韓端見寇承平兩人皆是喜形於色的直率人,心中對他們多了幾分好感。他笑著說道:“不必謝我,我也很喜歡這本《桃花扇》。若非那位東塘先生把書託付給千金樓的人後便不知所蹤,我定要和他見上一面。”

韓端又和徐昭明商量著讓他跟進排戲的事,他不方便往秦淮河畔跑,往後怕是得勞煩徐昭明遞訊息。

韓端還讓徐昭明放心,定國公那邊他會去說通的。

徐昭明兩眼一亮,一口應承下來,表示自己一定會多往千金樓跑,遞個訊息根本不是事兒!

寇承平和徐昭明離開時都很歡喜,因為他們這兩個整天被罵的小紈絝,居然和韓端喜歡一樣的東西!

四捨五入,那就是他們得到了韓端的認可,往後他們可以以韓端的同好自居!

徐昭明腦子一熱,家也不急著回了,徑直往千金樓奔去。

寇承平見機不可失,當下也死皮賴臉跟上,一定要看看那位盛姑娘到底長什麼樣。

人這種生物,本來就是你越不讓他見他就越想見,男人尤其如此!

徐昭明心情好得不得了,也沒有趕寇承平走,於是兩個穿得同樣騷包的人搖著摺扇再度踏入秦淮河畔。

好在最近拿著摺扇出來騷的公子哥兒不算少,大夥勉強也接受了“初春用扇子很正常”的奇葩現象,忍著沒往這兩個小紈絝身上投以怪異的目光。

徐昭明到了千金樓,叫人上樓去尋盛景意下來說話。

他還特別跟負責上樓通報的小丫鬟強調說有寇承平在,說是盛景意不願意的話他可以把人趕走再請她下樓。

在徐昭明心裡,盛景意已經是他的朋友了,他對朋友一向都是想見就登門,沒那麼多虛來虛去的講究。

寇承平的話,不僅是朋友,還是損友,損友之間呼來喝去完全不是事!

盛景意聽說徐昭明和寇承平來了,喚上立夏一起下樓。

寇承平現在算是她的合夥人,上回沒簽契書,她依著徐昭明的意思沒有露臉,這回契書都籤了,她覺得還是見一面更好。

朋友的朋友,總不如自己的朋友來得可靠,認認人還是必要的。

盛景意下樓時沒戴面紗,她一踏入雅間,正和徐昭明嬉笑的寇承平便靜了下來。

他曾聽說當年盛景意的親孃一登臺便豔壓全場,輕輕鬆鬆拿下花神之位,當時他還覺得誇張,現在見了當年那位花神的女兒,突然覺得那些傳言十分可靠。

要是他看到這樣的美人站在臺上,他也會給她砸錢讓她當上花神啊!

世上皮囊好的人不計其數,能長久地吸引住別人的目光,還是得有足夠好的儀態和氣質。

至於世上有沒有皮囊好、儀態氣質也好的美人,當然也是有的,只是很少,說是萬里挑一都不為過。

眼前這個還沒長開的小美人,約莫便是那萬里挑一的“一”。

盛景意落落大方地應邀落座。

她身上瞧不出半點卑微怯弱,渾身上下都透著股彷彿與生俱來的從容,彷彿她面對的不是兩個身份懸殊的公子哥兒,而是兩個偶然來造訪她的友人。

寇承平有點明白徐昭明提起這小姑娘時為什麼總是誇了。

“盛姑娘?”寇承平開口喊道。

盛景意朝他一笑,喊了一聲“寇公子”。

她的態度雖不至於拒人於千里之外,卻沒有許多姑娘看到他時的熱情和親近,寇承平一聽便知道這不是那些他可以隨便可以找個宅子安置起來的女孩兒。

想到徐昭明對盛景意頗為上心,寇承平心裡那點小心思也歇了,兩人相互認了人,話題便轉到韓端今日的邀約上。

盛景意沒想到韓端會這麼重視《桃花扇》。

她對這個時代的局勢還沒有太清晰的瞭解,只能從上回的賞雪宴推斷出這位韓府君和定國公都是立志要北伐的。

對盛景意來說,收復中原這麼大的命題她沒辦法做評議。

哪怕她比別人多一段經歷,算起來也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小女孩,要她考慮這些事實在太為難她了。

誰都知道收復北地好,朝廷的地多些,能養活的百姓多了,說不定還有地方可以養牛養馬,往後她們出行至少能乘上牛車。

可要收復北地,那肯定是要打仗的,而打仗必然伴隨著流血犧牲,伴隨著無數家庭的支離破碎。

真打起來,說不準金陵城又會陷落敵手,她們這些無力自保的普通百姓面臨的就是李香君那樣的命運:不是被敵軍擄走就是流離失所,幸運的話可以苟活下來,不幸的話自然是命喪黃泉!

打還是不打,連她們這些說不上話的人心裡都有桿秤,時而往左偏時而往右偏,更何況是朝中那些真正有決定權的人!

那位韓府君特意過問《桃花扇》的事,是想利用它做點什麼嗎?盛景意心裡有點打鼓。

其實若不是徐昭明有寇承平這個朋友,她根本沒想過把《桃花扇》刊印成書。

雖然都說“富貴險中求”,可捲入這樣的大勢裡面也太危險了,她拿出《桃花扇》,只是想給自己和三個娘找個目標。

要知道前世《桃花扇》的全本戲早已失傳,哪怕後來有人費心改編過青春版《桃花扇》,那也不算真正的全本戲。

當初她認識的那位前輩一直十分遺憾,後來病重時仍念念不忘說“好多東西都失傳了”。

盛景意是想著,哪怕她排出來的全本戲和歷史上曾名盛一時的全本戲不太一樣,至少她們可以有許多時間耗在這上面,慢慢把它完善起來,慢慢讓它變得完美。

如果人死後真的還有機會在別處相見,她也可以告訴那位前輩她與許多人嘗試過去復原她念念不忘的《桃花扇》全本戲。

雖然這個身份在旁人看來十分低賤,對盛景意來說卻不算什麼。

有這樣的身份在,她其實是幸運的,至少現在她能兼顧愛好與賺錢,把每一天都過得有滋有味。

真要投生成足不出戶的大家閨秀,她可能會覺得那是一種煎熬!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春溪笛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