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 115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另一邊, 西巖先生也把準備收個新學生的事給盛景意和穆鈞講了。

這年代的師生關系十分緊密,一旦進了師門, 很多東西都是綁在一起的,所以西巖先生決定再收個學生時會提前和他們說一聲。

“老師,你準備收誰當徒弟啊?”盛景意好奇地問。

盛景意在長輩面前一向又軟又甜, 格外討人喜歡, 西巖先生也沒瞞著, 把李縣令的請託告訴盛景意。

主要是, 這事還是盛景意的鍋,她在縣衙的表現好得過分,弄得人家把三個孫女都給喊來讓她挑一個娶了。

人家李縣令想的是他的學生也算知根知底,誰知道她竟是個女紅妝!

聽說是李陽華, 盛景意想到瑤池會那日的事,覺得這個準師弟脾氣有點衝動,又好面子,遇事容易慌,再好的口才都發揮不出來。

書不知道讀得怎麼樣,人的話, 感覺沒有寇承平他們機靈。

具體如何, 還是得多相處相處才曉得。

盛景意麻溜地攛掇西巖先生把李婉娘也收了:“婉娘算術天賦特別高, 要是您將來想學那黃山長辦個書院什麼的,婉娘絕對能去開算術課!”

一想到以後要和兩個師兄弟一起上課,盛景意就想積極給自己謀福利,想要個可可愛愛的師妹作陪。

西巖先生笑罵:“就你想法多, 我什麼時候說要辦書院了?有你們幾個學生就夠我頭疼的了,我又不是那黃元微,一心想著要開宗立派。”

他所學的不過是些經世致用之學,在士林之中這種學問少了幾分清高,多了幾分俗氣,平日裡便鮮少有人擺在臺面上討論。

不過連盛景意都誇天賦高的女孩兒,西巖先生聽了有些動心。他說道:“倒是我忘了問,你們都讀過《九章算術》了嗎?”

“讀過了。”盛景意答得很利索,她不僅讀過,甚至還學過九年義務教育數學兼高中數學。

穆鈞抿了抿唇,說道:“沒讀過。”他於算術一道上天賦不高,《九章算術》他幼時也拿起來過,只是當時看不太懂,便先擱置了。

西巖先生並不意外,分別給他們佈置了新功課,盛景意拿到的是算術進階書單,穆鈞拿到的是算術入門書單。

考慮到穆鈞沒法和盛景意討論進階書單,西巖先生決定把李縣令的二孫女也收入門下,好叫盛景意也有個伴。

至於穆鈞,雖然進度稍微落後一些,但帶帶師弟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收徒之事就這樣決定下來了。

第二日一早,李縣令就把四個孫子孫女一併帶過來見西巖先生。

聽西巖先生說要把他二孫女也收入門下,李縣令想想盛景意平時怎麼混在紈絝堆裡,心裡有點猶豫。不過李婉娘沒有半分遲疑,上前便朝西巖先生鄭重其事地行了拜師禮,叫李縣令想反對都來不及了!

西巖先生見李婉娘行事利落,眼神堅定,心中不由得便多喜愛了幾分。他又考校了李陽華幾個問題,發現他基礎還挺紮實,便把李陽華和李婉娘的拜師禮給受了。

西巖先生說道:“你們後入門,學問上也略差些,往後師門之中陽華行三,婉娘行四。既為同門,日後便要相互幫扶。”

接下來原本屬於盛景意和穆鈞兩個人的自習時間,就多了李陽華和李婉娘。

李陽華雖然成了老三,也沒太沮喪,抱著西巖先生給他列的書單與盛景意他們一起聚眾讀書。

他不知道的是,這是他噩夢的開始。

李陽華在準備鄉試,讀的都是經義之類的,每天都勤奮地破題解題。結果每次他被難得抓耳撓腮,一問穆鈞,穆鈞想也不想便把題給破了。

李陽華偷偷看了眼穆鈞在寫的文章,發現那竟是針對上元縣治安問題的策論!

這人已經對經義那麼有信心,直接跳到策論上了嗎!

李陽華這個大齡師弟收了點小打擊,又湊過去旁聽盛景意和自家妹妹的討論。

結果小打擊變成了大打擊。

這都什麼和什麼啊,他一個字都聽不懂!

她們前些天不是還在討論《九章算術》嗎?為什麼現在突然開始算什麼直線運動曲線運動速度位移摩擦力?

李陽華開始懷疑人生。

盛景意對李婉娘的理科天賦歎為觀止。

她和李婉娘嘀嘀咕咕了幾天,李婉娘接下來上課就不說話了,專注在圖紙上寫寫畫畫。

李婉娘用的是在金陵城帶來的鉛筆,現在它已經是金陵城中許多人畫圖和寫草稿必備的工具,很多人都會隨身帶上一支備用。

李婉娘搗鼓了幾天,又和盛景意一起跑城外的鐵匠作坊裡監工。在鐵匠的巧手之下,一個個符合她們要求的小玩意逐漸出爐了,東西雖小,要求的精度卻很高,要不是寇承平早把作坊買下了,給鐵匠的薪酬還十分優渥,說不準鐵匠就該甩手不幹了!

鐵匠忙活完了,還給盛景意兩人說:“你們要的這東西,叫那些做首飾的人來做還差不多。”

盛景意甜甜地笑道:“辛苦您啦!”

瞧著盛景意花兒一樣的笑顏,鐵匠便不說什麼了。一個男孩子長這麼好看,性子還這麼軟乎,真是造孽喲,這小子要怎麼挑媳婦!

盛景意拉著李婉娘動手把幾樣配件組裝了一下,做成了一支賣相醜到不行的,按壓鉛筆!

李婉娘面露驚喜。

齒輪和彈簧,真的有用!

李婉娘從前足不出戶,沒什麼機會去觀察有這些機關的地方,這支小小的按壓鉛筆卻給了她信心。她不敢置信地說道:“真的可以把水運儀象臺做成銅錢那麼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水運渾象儀是北朝廷集朝野上下的能工巧匠之力打造出來的計時儀器,原理是利用水力推動齒輪,讓一百多個小人到點就輪流出來報數,它龐大而精巧,自帶全自動動力系統,可以經年累月地自動報時!

盛景意在書上讀到的時候都感覺它是不是在吹牛逼。

尋常人家沒機會擁有這樣精準的計時儀器,大多時候只能聽打更人每天辛勤地邊敲更鑼邊喊著“天高物燥,小心火燭”來瞭解目前是什麼時辰。

盛景意說道:“我前些天已經寫信問王姐姐,看她能不能跟韓府君要份水運渾象儀的圖紙,她說會幫我問問,到時你可以參考著試試,可以先看看能不能縮成座鐘大小,到時候配上精緻的外殼可以擺到客廳去。”

李婉娘點頭。

兩人剛說完王氏,回到縣衙後便收到王氏命人送來的一本厚厚的書冊,裡頭是北朝廷宮廷奇器的圖冊,一般人是沒法拿到的,也就韓端這個和皇室連親帶故的外戚兼能臣才能輕鬆送出手。

李婉娘覺得這圖冊有點燙手,忍不住說:“這會不會太貴重了些?”

盛景意說道:“書得交到看得懂它的人手上才有價值,有的人家裡藏書萬卷也還是草包一個,那才該為那些書委屈呢!何況我們只是借來看看,又不是不還。”

話是這麼說,盛景意還是給王氏寫了幾個菜譜與香方,說是特別適合勞神的人吃用,有安神靜氣的效果。她平時也沒少和王氏分享這些,這次寫好送去也不顯突兀。

人情往來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時就得費心維繫。

八月九月節日都挺多,秦淮河畔的姑娘們一到節日便不得空,盛景意便沒纏著盛娘她們,只與穆鈞他們埋頭搞學習。

轉眼來到十月,李婉娘琢磨的鐘錶構造圖終於有眉目了,盛景意便把寇承平喊過來,問他要不要合作研發鐘錶。

合作方式很簡單,李婉娘出圖紙,寇承平找人照著圖紙做出來,把控量產和銷售過程,到時候真要出了成品,盈利她們兩個五五分。

寇承平聽了有點心動。

李婉娘卻道:“這不是我一個人琢磨出來的,師姐也得有一份。”她是個實誠人,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這份圖紙雖是她畫出來的,可大半時間都是盛景意在出主意,所有資料也都是盛景意賣力找來給她參考的,她怎麼都不好意思把盛景意撇在一邊自己拿五成利。

寇承平聞言不由高看了這姑娘一眼。他說道:“那不如這樣,你們各拿三成,我拿四成就好。”

盛景意難得良心發現地問了一句:“這樣你會不會太吃虧?”

這不比前面那些小打小鬧的文創產品,鐘錶的精度要求很高,非能工巧匠做不了。

眾所周知,好的東西總是貴的,好的工匠更是貴不可言,沒有門路的話根本請不著!

寇承平睨了她一眼,輕飄飄地說了一句:“你當初和我簽下一九分成的寄賣契書時,有覺得我吃虧嗎?”

現在太平書坊每個月的流水裡頭,有很大一部分份額是被送到盛景意手裡去的,罪魁禍首就是當初那份寄賣合同!

誰會想到,小小一本《桃花扇》,能賣的周邊產品居然源源不斷!

今年七夕節的時候,她們《桃花扇》的文創團隊出了桃花扇陶娃娃擺件;到了中秋,她們又聯合金玉樓推出聯名月餅,書坊裡賣月餅,這誰想得到?

就說吧,這有誰能想得到?!

盛景意有點心虛。

那不是當時和寇承平不太熟,本著狗大戶不宰白不宰,她才在徐昭明的推波助瀾下坑了寇承平一把嗎?

心虛歸心虛,契書還是要籤的,由於現在是三方合作,契書便一式四份,他們三人各留一份,官府那邊留檔一份。

李縣令得知二孫女搗鼓出份圖紙和寇承平合作,還透過縣衙簽了合作契書,有些驚疑不定,找來二孫女詢問是什麼情況。

李婉娘說道:“我們畫著玩的,不一定能做出來。師姐說不管成不成,契書還是要先簽好的,免得到時候鬧出糾紛就不好。”

李縣令本來還要細問,聽到“師姐”二字心裡又梗得厲害,擺擺手讓李婉娘忙自己的事去。

李婉娘前腳剛走,李陽華又跑來探頭探腦。

李縣令沒好氣地罵道:“有什麼事就進來說!”

李陽華便進了屋,他還左看右看,見沒人過來才帶上門,鬼鬼祟祟地跑到李縣令身邊,壓低聲音說道:“二妹妹他們處得那麼好,又志趣相投,兩個人一坐到一起就說個沒完,怎麼謝,哦不,二師兄還不來向您提親啊?他不會玩弄二妹妹的感情吧?”

李縣令耐著性子聽孫子說話,聽完以後只想暴打他一頓。

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

李縣令罵道:“你瞎嗎?你都拜入師門兩個月了,還看不出那不是師兄是師姐?!”那要是個男孩子,他難道會天天放任孫女沒名沒分地和她膩在一起?

他怎麼會有這麼個憨貨孫子?!

他妹妹一眼就看出不對來,他倒好,拜師後傻乎乎地喊了盛景意那麼久的“師兄”?

李陽華徹底懵了。

師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春溪笛曉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