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三章一去二三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流泉,我聽你這話裡的意思,你是非常喜歡《皇極經世》這部書的。

但你似乎又有著一種為其鳴不平的情緒,對其不受之與眾的情況,是頗有些不忿之意了?”

雍銘察覺到了謝流雲情緒上的變化,就直接的問道。

謝流雲點點頭,沒有否認雍銘的這個說法。

隨後,兩個人就此進行了一下討論,謝流雲也就明白了為何從史學角度來講,明明是《皇極經世》的成就大於《資治通鑑》,卻為何不如《資治通鑑》享有為人所廣知的盛名了。

這屬於嚴謹的史學研究方面的著作,若不是佔據了某個體裁的首部位置,是很難被後人所記住的。

而《資治通鑑》就是由於其是通史編年體的首部史學著作,自然在史學著作中是佔據了重要位置的。

《春秋》是首創編年體這個史學體例的著作,《左傳》則完善了編年體體例,《漢紀》首創斷代編年體,《史記》則是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如此種種情況,皆是證明了此理,在雍銘這樣的解說之下,謝流雲對於《皇極經世》這部史書不為人所知的情況,也就能想得通,心裡做到釋然了。

最後,在交流完這個話題之後,雍銘就說了一句讓謝流雲聽起來是有些調侃的話。

“今日我們要開展的行動,若要使其有個儀式感的話,還需要給它來命個名才是。

我想了想要起個什麼樣的名字才好呢?

剛才的這番交流給了我靈感,不如就將這個行動命名為‘一去二三裡’吧。”

說完,雍銘就笑吟吟的看著謝流雲,看他會是怎樣的一個反應。

謝流雲起初真的是以為雍銘所說的是玩笑話,但看著雍銘的眼神,謝流雲又感覺到雍銘不像是在跟自己開玩笑。

他知道這句詩是出自宋代邵雍所作的《山村詠懷》一詩,全詩內容為“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整首詩作,巧妙的將一到十的數字融入了每句詩中,將一幅山水鄉村的畫面描寫的俏皮生動,讓人絲毫不覺得呆板牽強。

“銘公,我不知行動任務的具體內容,不知這個名字是否能體現此次行動任務的主旨,其實是不好做評論的。

但如果單純的來看您說的這個行動名稱的話,我覺得是頗有新意的,而且暗合了這次的行動是只有您和我及寒煙參與的情況。

我們要開展的行動細節居然跟邵康節的詩作是完全吻合的,不知這是歷史的巧合,還是早有的定數呢?

所以,對您將今日的行動做如此的命名,我是沒有什麼意見的。”

謝流雲向雍銘表示了自己的贊同意見,但也說明了自己只是根據這個名字跟行動的一個細節是吻合的情況,來做的判定。

但他的這個判定是不牽涉別的方面的,其中的原因謝流雲也明確說了,就是因為他不知道行動任務的具體情況。

“如果你對我的行動命名是無異議的,那今日的這個行動就正式命名為‘一去二三裡’了。”

雍銘知道了謝流雲的態度之後,就直接將此次他要帶著謝流雲和黃寒涵兩人,去完成的行動任務的名稱,拍板予以了確認。

謝流雲站起來,走到教室的門口,朝灶間的方向看了看,只看見尚白風和黃寒涵兩人的身影在灶間裡晃動著,猜想八成是在開始盛裝菜品了。

於是,他轉身對雍銘說道:“銘公,我過去幫他們一下,應該是在盛菜了。”

“好!我也過去,人多力量大。多個人來端菜,也是少跑趟數的。”

雍銘說著話,就站起身來,同謝流雲一起出門,走向了灶間。

……

這頓晚飯吃的很是舒暢,黃寒涵的廚藝得到了雍銘和謝流雲的一致誇獎。

尤其是每人一大碗的豆腐圓子湯,讓雍銘在吃完之後是感覺意猶未盡的。

當他吃完了自己的這碗湯之後,表示自己還想再吃一碗,結果被黃寒涵告知已經是沒有了的時候,很是大失所望的。

為此,雍銘甚至向在座的謝流雲等人表達了自己的心中遺憾。

“這哪怕是少吃一個饅頭或是一碗飯,只要是能多喝一碗這個湯的話,那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黃寒涵聽了雍銘這個話,當然是喜不自勝的了,臉上洋溢滿是得意的笑容。

尚白風或許是之前已經吃過了黃寒涵做的這個豆腐圓子湯,雖認可其是美味的,但今日再吃之後,卻不會像雍銘一樣有如此大的反應。

所以,他的表現是很平靜的,有些習以為常的感覺。

古語云,“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

尚白風的這個情況,果真是符合這個說法的。

而謝流雲的感覺是既不相同於雍銘,也不相同於尚白風的。

他感覺黃寒涵做的這八個菜和一個湯,無一不是好吃的。

對於這些菜和湯,他沒有不喜歡的。

但你要說他特別鍾愛哪個菜吧,謝流雲自己又說不出來。

但是,在吃飯的時候,就是因為這菜餚的美味,他比起平時是多吃了兩個饅頭的。

現在,他慢慢的在教室裡走動著,以便消化著自己肚子裡的事物。

因為,這頓飯吃的有點多,他感到自己的肚子是有些脹的。

這兩日來的趕路,在外風餐露宿的,回到家裡踏實吃飯的感覺就是比在外面舒服。

所以說,今晚在吃了這頓飯之後,雍銘等人的感覺是各不相同的。

先說一下雍銘的感覺,他吃這頓飯感到的是驚喜,不管是對菜品,還是對黃寒涵,都是這樣的一個感覺。

對於這頓飯的菜品,雍銘是認可和喜歡的。

而對於黃寒涵,雍銘是欣賞的。

這兩方面的因素,就匯成了他心中那份驚喜的感覺。

接著再來說一下謝流雲的感覺,他在這頓飯中,是吃出了發自內心的舒服感的。

完全的放心,舒心的享受,不去想多餘的事情,只談關心的話題,交流最真實的感受,會讓人感到身體由內而外的放鬆。

這個舒服感只有是在家裡的時候,才會讓他生髮而有的。

謝流雲在享用這頓晚飯的時候,也在享受著這份舒服的感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