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糟糠入粥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汝南

突如其的大雪幫助袁術逃出生天,卻也使得淮河流域百姓凍閉無數

江淮間多處可見人食人的慘劇

不待劉備下令,張飛、魯肅、劉繇的部下就開場施粥,救濟災民。

沛相舒邵,亦將10萬石軍糧散予饑民。

“糧都被草民吃了,軍隊吃甚?你怎麼不去死!”袁術大怒,將斬之。

舒邵說:“我知道一定要死,我情願以一人的性命,救災中百姓之命。”

楊弘附在袁術耳邊小聲嘀咕:“糧食如今既已散去大半,如覆地之水,豈復再回?不如……”

“仲應,只想自己享有天下美名,而不願意與我共享嗎?”袁術臉上顯出感動來,下馬用右手死死拽住舒邵肩膀,“嗚嗚,真是令人感動!”

“共享?”舒邵被捏得痛楚,更奇怪袁術無慼慼之色,反而一臉猙獰,直到一旁的楊弘不斷使眼色,才明白,“諸君,我放糧草,都是受袁公指使…喔,不,命令。

諸君莫要謝我,需感袁公救命之恩…袁公就是冬日暖陽”

百姓多跪伏於地:“袁公,大善人啊!”

“謝袁公救命之恩!”

“冬日暖陽”

袁術好名,大喜

然而饑民多而粥少,糧食始終不足。每日災民裡三層、外三層圍住,不時竟發生踩踏,衝搶

袁術遂從中挑選精壯為卒,使之劫掠不服從的富戶、山寨,以補充糧草。

……

“呸,什麼玩意?!這是豬吃糟糠,豈能給人吃?”

“新任府君,良心大大的壞!”

“豈只壞,爛得豬狗不如!豬狗不吃!”

“豬不吃!”

“狗不理!”

“沒天理!”

一些漢子,三三兩兩聚在九江郡佈施點旁,舔著碗裡稀粥,放下碗,口中汙言穢語不斷,眼中滿是怨恨

只是被安東軍強健士卒,刀劍強弩震懾,不敢亂動

九江太守魯肅往賑災的米粥中加糟糠,很快這事就傳的沸沸揚揚

還編成了順口溜“魯府君,加糟糠,豬不吃,狗不理,沒天理”

有人反饋到劉備耳中

“把魯肅綁來!”

劉備大怒,俄而又令士卒停下,他親自率隊前往合肥問罪。

雪風一吹,劉備倒是逐漸冷靜下來。他向來愛重魯肅人品才華,知道其中必有蹊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直奔施粥點,現場品粥,見的確加有糟糠,卻不見魯肅,才消下去的氣又起來:“你等士卒隱瞞上級欺壓百姓,私自加糟糠入粥,以次充好,該當何罪?

說,誰讓你們加糟糠?”

“大王,是府君讓加。”負責施粥的隊帥以頭搶地,急忙解釋

“胡說,魯肅寧可將自己家糧食散給百姓,絕非貪贓之人!”劉備哪裡肯信

旁邊幾個官吏、士卒也都說糧食不足,魯肅讓加糟糠、野菜,以救百姓

“那也不能加糟糠,是人吃的麼?”劉備面沉如水:“魯肅幹什麼去了?招他過來!”

小半個時辰後,魯肅騎馬從工地上急弛而來,臉色凍得青紫,額頭上卻微微露汗,褲腿上土黃一片。

“拿下!”劉備呵斥,“賑災,豈能把糟糠給百姓吃?”

魯肅還沒來得及解釋,旁邊乞食的老弱婦孺,一窩蜂圍住劉備儀仗:

“大王,可不能懲罰魯府君”

“在袁公治下,糟糠沒得吃”

“魯府君是清官”

……

好一陣,劉備才明白,糧食是真不夠,魯肅是真有辦法

原來袁術救災,每日糧食總量限定,搶到前面吃粥的都是人口多的宗族,或有力氣的青壯,人口單薄的或老弱基本上在後面喝西北風。

袁術又組織青壯為兵,四處劫掠不服者,勒索糧多者。

上行下效,袁術部下四處劫掠,汝南亂成一鍋粥

一些災民,一些不親近袁術的家族,一些力量弱的家族,無法生存,只好向安東境內逃亡,故一路上餓殍滿地,九江郡接手的災民比預想中多一倍以上,而且老弱頗多。

魯肅深感袁術賑災方案有誤,於是在粥中加糠、加野菜、樹葉,或者將稻穀帶殼熬煮,以便救援更多百姓,尤其是救援老弱。

此外,安東軍歷來歷來極擅長規劃和修建水利設施,魯肅的賑災工程,遠比袁術、舒仲應的被動救災規模大的多

首先,之前對汝南用兵,江東之糧,大多從廣陵入江淮運河,經淮安逆流而上到壽春,不僅多繞行1000裡,繞行的還都是逆流,得多花上十到二十天時間

淮河冰封後,丹陽郡、新都郡之糧船,不得不改在濡須口(裕溪口),換成小船,經巢湖入合肥

當前的合肥城透過施水與巢湖交接,每張漲水,巢湖擴充套件到合肥邊上,冬季則遠離巢湖。施水經過巢湖、濡須口流入長江,並不與淝水、淠河、史河、芍陂等淮河水系相連。

故而合肥往西,需經陸路運達前線,這條路雖近,陸路卻費時費力,並時刻面臨袁術餘部、周邊匪徒的騷擾。

魯肅在施水上游建設水庫,將施水與東淝水連線,開春積了雨水,不僅方便灌溉,還能透過水庫蓄水以調節施水淝水水量。更重要的是,將長江、淮河、芍陂、巢湖交接起來,以便運糧船隊透過,以便水軍調動

下一步,魯肅還計劃修建霍山龍口水庫,拓寬、連線原有的小河,建設霍山縣與巢湖連線的灌溉渠,將山中躲避的百姓引出,在沿岸建設軍屯、民屯,更徹底地將汝南與廬江隔開,山中物產也能順流而東…

以工代賑,從劉備在幽州、青州時就開始推廣,乃是安東的傳統。

魯肅抓住冬季這個枯水期,以糧食調動青壯,運輸江東來的糧食,興修水利,有事半功倍之效

給不付出勞動的人,與付出勞動則相同的糧食配給,吃大鍋飯,毫無疑問會導致效率嚴重下降。

九江郡是前線!

從袁術統領的汝南逃來大批老弱婦孺和一些家族,如果聚集在前線賑災,不光對後勤是非常大的壓力,其中也極可能存在不少間諜,隨時可能造成災民騷亂,到時候會無疑意味著更多的死亡

安土重遷,國人傳統。

背離祖墳,遠去他鄉,往往只是一時不得已的權變。非要強制將災民前往地廣人稀的江東,或開發相對成熟的廣陵,沿路會造成多少死傷,又有多少逃亡?

天災無情,人有情

適當用飢餓感和優惠政策,從外因變成內因,來驅使災民們繼續一路向東,向南遷移,即便要適當分散,也容易的多。

……

袁術擴大軍隊,四處搶劫,無異於食虎狼藥,飲鴆止渴

各部之間的聯絡本就鬆散,袁術本人失去了錢糧這個手段,對諸部的控制就大大下降:

呂布南下侵佔大量土地

南廬江郡劉勳不斷給劉備、劉表拋媚眼

豫章太守朱皓倒向了荊州牧劉表

陳蘭在其族弟陳到建議下投靠了劉備…

袁術幾乎分崩離

從前的江淮霸主,淪為只擁有汝南、陳國、潁川等不到一個州的小勢力,衰敗已難逆轉

……

正當安東軍上下摩拳擦掌,準備再接再厲攻打豫州,攻打廬江、豫章時

蟄伏已久的劉表、黃祖,動用十萬大軍,直撲廬江、新都郡,同時袁紹對公孫瓚發動了接連不斷的進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