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悲催的諸葛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諸葛瑾用迷茫和陌生的眼神看著太守府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

真難以想象,原本郡中謙卑的屬吏們,恨不得給自己做牛做馬的下人們,忽然換了一副嘴臉,不理不睬算是稍好些的,更多人落井下石,趁亂偷走值錢的金銀銅器、錢財、書畫、漆器。

那個只比自己大幾歲的女人,平日裡也算有些頤指氣使的能耐,現在被突如其來的噩耗驚呆了,完全指揮控制不住下人,甚至在制止一名搶東西的僕人時,摔了一跤,哭泣著,無助地跌坐在地上,黃黑色的泥土,汙染了她漂亮的皮裘,顯得楚楚可憐,又無助至極。

倒是年幼的兩個妹子和二弟,大起膽子,操起杆子制止無法無天的下人。把陷入迷惘之色的諸葛瑾一下拉回了現實,他大步回屋,取回父親的長劍,手起刀落,斬向正在搶奪大妹手中銅鏡的惡僕。

一聲慘叫,那惡僕捏著斷指,驚慌失措地倒在地上。

周邊的搶劫的僕人們都驚呆了,看不懂這個平日和氣、笑嘻嘻的諸葛大郎,這個言必引經據典,之乎者也的,仁義道德的小書生,竟然敢動刀劍砍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諸葛瑾攔住大門:“背主、欺主是大罪!父親雖去,我諸葛家還有諸叔父、從父在州郡任職,還有我!

自問父親、母親平日待你等也算不薄,你等籍貫出生都在府中備案,不怕我叔父之後追究麼!都把東西給乃公放下!”

有個僕人大著膽子說:“我等的兄弟,多有隨郡丞上戰場的,大多死了,回來的沒幾個。不拿點東西,回去如何交代?”

眾僕人皆說:“對啊,給諸葛家賣命,拿點器物做買命錢沒什麼大不了!”

“老主人向來仁慈,九泉之下有知,拿點遣散費想必也不為過。”

諸葛瑾一劍刺向吼得最兇的以僕胳膊,接著輕易放倒另外兩個。那些僕人這才發現,諸葛家的大郎,已是七尺四寸的初步長成的漢子,之前生活良好,平日也舞刀弄劍,不是他們可以欺負的。

諸葛瑾仗劍立在門邊,睜著銅鈴般大眼睛,一張馬臉看起來頗有威勢,指揮繼母和弟弟妹妹,對出門的僕人仔細搜查:“你等也不要怪我嚴苛,父親不在了,我們可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諸葛亮還只有八歲,一面配合者繼母、姐姐搜查,一邊說:“大哥和母親本打算每人發點遣散費,可如今你們偷竊,搶劫,按律是要罰做服役,不送官府已是仁慈。”

。。。

僕人們的混亂,只一會就傳到前面官署。當泰山太守趕來時,發現地上雖然凌亂、有血跡,在諸葛瑾主持下諸葛家並非不可收拾,有些條理:“賢侄老成,本府犬子可沒賢侄一半懂事。不是本府催促,新任的郡丞已經上任,總要有個住的地方。你們父親的遺體已停半月,路上也太平了不少,也該返鄉歸葬了。”

諸葛瑾常常出入父親書房,整理檔案,學習為政經驗,知道大多數郡丞和郡守都不太和睦,每有急難險重之事,郡守就推給父親,要不然父親也不會倉促領二千郡兵上陣,抵擋上萬黃巾。心裡想太守也算父親死的間接原因罷,但是這些天他成熟了許多,場面話一張口就來:“要不是叔父關心,我們怕早已經被攆走。小侄今日遣散僕人,明天就走,一直以來多謝叔父關心,小侄銘記在心。”

“車準備好沒有?太守府派三輛車,兩什兵送你們。”太守見諸葛瑾上道,也很高興,新任郡丞可沒有那麼快上任,要住進官署的,乃是暫時兼任郡丞的功曹,名叫鮑信。諸葛瑾兵敗,鮑信則大勝,前者死,後者存,在太守心中自然是鮑信重要得多。

諸葛瑾也不推遲,再三拜道:“多謝叔父考慮周全,小侄卻之不恭!”

太守說:“不是叔父逼你們走,實在是黃巾肆虐,每日軍情少則數起,多則十餘。叔父要不抓緊平滅,這太守之位也不知能做多久。”

。。。

從琅琊郡治奉高(泰安、萊蕪之間)回琅琊陽都,最近的道路,當然是中道走蒙陰,沿汶水到陽都。

諸葛瑾就如其名一樣,頗為老成謹慎,繞到魯國改走南道,南道路途寬敞,而且沿路有卞縣、南武陽、華縣、費縣、臨沂、陽都等諸多縣城,每城最遠相距不到60裡,正好一天路程,諸葛瑾、諸葛亮一行每日早早起來,沒到傍晚就入城歇息,絕不貪趕路錯過宿頭。

這樣一路順利,沒遇到大股賊匪,第十天終於到達琅琊開陽。

諸葛瑾、諸葛亮一行卻被官軍攔住了:“國相有令,前方黃巾賊匪盤踞,行人不得通行!”

繼母拉開車簾,臉色卡白地問:“大郎,陽都會不會被告攻破?咱們諸葛家的莊子會不會被攻破?”

女人失去了丈夫,兒女失去了父親,本就是極大打擊,現在又如大多數流民一般,無家可歸,即使諸葛瑾涵養頗佳,亦免不了年少氣盛,一口罵出來:“賊太守,知道道路不通,卻叫我們歸葬!安得什麼鬼心思!”

車停於道路旁,繼母和諸葛家兩個女兒氣悶於胸,下車散步。

女要俏一身孝。

幾名軍官見繼母冰肌雪膚,年輕貌美,風韻熟魅,楚楚動人,兩個小姑娘青春年華,嬌俏可人,就動了心思,呵斥道:“竟敢辱罵國相,必是黃巾奸細!來人啊,把這浪蕩少年抓起來,好生整治!家屬一併扣留!”

“放開我,放開我!”

。。。

“關司馬來信,青、徐黃巾二十餘萬為陶方伯擊破後,數萬逃入泰山等諸山嶺間。尚餘眾十餘萬、其中丁約四、五萬,退回北海郡,破北海相於諸城北。關司馬補救不及,黃巾軍勢復振,再次迸入北海、齊國、樂安。

關司馬慚愧未能完成任務,請你處罰。”

“不怪關羽,他兵力劣勢,能夠守住膠水已是有功。”劉備將前線發回的信件恨恨地扔在地上:“北海相在作什麼!?好好地口袋陣被他作成破袋!”

宋佳撿起信,放入火盆化為菸灰:“北海相無能之輩,怕是做不長了。”

原來派給陶謙二千人後,劉備並未在青州等待,而是留任旐、邴原、張飛等守黃縣,鄭玄、關羽、孫邵、王修等守膠州,公沙盧守膠東(平度)。應陶謙、糜竺之邀約,續發兵三千,悄悄乘船來到東海郡,一方面協助陶謙破黃巾,另一方面談一樁影響深遠的大買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