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幽州牧劉虞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沽水、巨馬水、泒水如同銀白色的玉帶,將原本分開的幽冀大地連為一體,又如束腰將冰肌玉膚的地面勒出道道凹跡。

巨馬水北岸河灘處,數萬人正準備渡河南下。

“嘿嘿,巨馬水終於凍結實了!”

張舉高興的像一個800斤的孩子,手舞足蹈,如同球形閃電。沒錯就是800斤,但是漢斤。

“還是要小心些。”一旁的張純緊緊盯著東面下游,那個方向是靜海的堡塢。劉備有數千軍隊一直屯兵在靜海,關鍵是還有一支水軍,擁有各類船隻上百,前幾個月,張舉、張純數次派遣部將嘗試渡過拒馬水,都被擊敗,以至於長期限制在拒馬水以北。

幽州地處邊疆,民風彪悍,男女多熟弓馬,豪族大姓多堡塢。叛軍每打下一個縣城或裡聚,將糧食搶光,婦孺扣押,逼迫壯丁為前部,目前早已將容易打的裡聚全數打了下來,因此聚集流民一、二十萬人,其中壯丁數萬。

人多了,糧食就成了問題,張舉、張純不想再侷限在難以發展的幽州之地,進入冀州就成為必然。

張舉:“哈哈,這次靜海劉家的水軍終於無用武之地!”

叛軍士卒渡過拒馬水,正在繼續渡過泒水時,卻聽見上下游傳來聲音,張舉頓時為之色變,叛軍士卒變得更加混亂。

“難道半渡而擊?”張純想到當前為河流冰封,“不可能吧?!”

。。。

無數箭矢、火箭自天上不斷傾瀉而下。冬天本就穿得厚實,叛軍頓時被點燃一片,四散亂竄,由於在冰面上,腳步打滑,無數人摔到在地,亂成一團。

“剛才是第一招,火箭弓箭之拋射、齊射!”夏侯博等率領涿郡兵、督亢流民軍等站在一塊冰上,大笑。

“第二招,冰塊戰車、戰士!”

一個個冰塊,從拒馬水上下游冰面上傾瀉而出,尤其是上游,竟然有數百冰塊,將叛軍分割成一塊一塊的。

更令人吃驚的是,一些冰塊上面、後面出現官軍士卒,人借冰勢,如同坦克,衝突而下,分割、收割原本就混亂的叛軍。

關羽則利用類似方法,在下游發動進攻。

冰面上的叛軍,急忙放棄過河,牽著馬,向南北逃竄。

有數萬叛軍逃回岸邊,

岸邊,等待他們的是趕赴戰場的公孫瓚、公孫越、田楷等數千騎兵,以逸待勞的張飛、祁濟、牽招、吳嶽等率領的大批騎兵來往衝殺。

。。。

拒馬水、泒水之戰,一戰而斬殺叛軍六千餘,俘虜壯丁、家眷三萬餘。此外,丘力居逃入泒水之南,進入冀州,而張舉、張純逃回幽州,叛軍也因此分成了南北兩支,各不足十萬。

。。。

中平三年,春

劉虞獨立居庸關頭,凝目遠望思春野,不見農耕但見荒蕪:“當此國家危困之時,宗室子弟,絕無逃避惜身之理,我雖不善於軍事,當獨立燕山,任憑風吹雨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虞是地地道道的光武帝劉秀之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郭聖通是被廢的皇后,劉強則郭皇後嫡長子,被廢之太子。郭皇後一脈被廢之後,表面恭敬,不敢叛亂,不敢有怨言,而心實不服,憋著一口氣世世代代振奮精神,學習文藝,到劉虞之時,竟然已成了有名學者。

皇帝劉宏認為劉虞血脈已遠,不可能再做皇帝美夢,遂重用劉虞為清河相,處理安平王投黃巾、甘陵王被俘虜之事。

劉虞秉承上意,將二王成功贖回,並成功收集到大量安平王投靠黃巾之證據,使人揭發安平王。皇帝劉宏果然大怒,以大不敬之罪,下令廢掉安平王爵位並處死。

皇帝劉宏認為劉虞處事穩健,忠誠可靠,因此更加重視,任命劉虞為宗正,主持、管理皇室後裔各項事務,相當於光武帝皇室一族副族長。

張舉張純之亂,從中平二年持續到中平三年,不僅一直不能平定,反倒是幷州黑山、白波軍起,西羌人打到關中,國家越來越亂。

國難思良將,皇帝任命公孫瓚、劉備為將,結果兩人倒是打了勝仗,亂軍卻四散出擊,趁冬天從幽州發展趕到冀州去了,北面鮮卑人也南下,因此幽州在此陷入困境。

皇帝思考良久,想起了劉虞曾經擔任過幽州刺史,決定再此任命劉虞為幽州刺史。只是刺史六百石,宗正兩千石,無異於貶斥,皇帝一時猶豫難決。

張讓想了個辦法:“不就是俸祿麼,只要能治理好幽州,就能節省數十億,陛下何惜二千石俸祿,給他就是!”

皇帝劉宏為之氣結:“以輕馭重、輕重倒置向來是東漢的國策,豈能說改就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尚書令千石,幾部尚書秩600石,論職務卻相當於內相,皇帝之大腦,帝國中樞;各州刺史秩600石,卻監察、督促、協調二千石的郡守國相;御史中丞秩千石,確是最大的監察官,監察、檢舉、詰問萬石的三公,中二千石的九卿,二千石的郡守國相;使匈奴中郎將、護羌校尉、護烏桓校尉秩比二千石,卻掌握著數千邊軍常備軍,時常擔負戰區司令職責,遠比普通郡守國相來的重要。

趙忠:“劉虞即使有兩千石俸祿,陛下只要不給他持節和任命地方管理的權力,就依然是刺史,一時從權罷了,陛下可懼之有?”

劉虞以中兩千石之位,擔任幽州刺史,就這樣定下來,雖只是一時從權,卻開啟了一個地方官員權力過大,力壓中央的苗頭。

。。。

劉虞到達薊縣,即有著感慨:“公孫瓚急攻叛軍,不思考退路,勝敗難料;劉備不急著剿滅烏桓,雖戰而多勝,卻是養寇自重!”

劉虞於是向朝中上書批評劉備,說:“‘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劉備以財貨土地為本,以道德為末,是外本內末,本末倒置,與民爭利啊。”

這句話出自於禮記大學,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養德行,有德行才會有人擁護,有人擁護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會有財富,有財富才能供給使用,德是根本,財是枝末,假如把根本當成了外在的東西,卻把枝末當成了內在的根本,那就會和老百姓爭奪利益。

有幽州牧之實的劉虞,給予“與民爭利”、不重德而重田、土、財富的評語,對比劉備的身價過巨億,可謂一針見血指責劉備財富來路不正,無異於把劉備放在火上烤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