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粉雕玉琢小糰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秋高氣爽,微風和煦。

這正是豐收的季節。

雪白的棉花在枝頭咧嘴直笑,金燦燦的玉米棒子正壓在枝幹上頭,沉甸甸的,長得極高的高粱,紅紅的穗,遠遠便能瞧得見。

各家各戶都在田間忙碌著,將花費一個季度辛苦換來的各種糧食,都收到自家的糧倉裡頭。

宋家此時,到是不曾去地裡頭忙碌。

宋樂山的生意越做越紅火,謝依楠的收益也是漸漸增多,兩個人體諒家中的宋成有與曹氏辛苦,已是給家中翻蓋了新的宅院,連田地都又多置了幾十畝。

那麼多的田地,已經不是一家幾口人能夠忙的過來侍弄的,索性也都租了出來,只等著每季的時候,讓租戶交上一些糧食為好。

交上來的糧食,除夠家裡頭吃用的,備用的,拿出來一部分捐給附近的廟宇,剩下的那些,大多被宋成有和曹氏賣了換成現銀,留著給自己的孫子,孫女們買些零嘴玩意兒的。

宋樂順的木匠活手藝越發精湛,在宋成有的引薦下,做了許多的大單,現在的日子可謂亦是過得十分富足。

給宋成有與曹氏的孝敬錢,也不比宋樂山與謝依楠少到哪裡去。

總之,這日子過得是富裕紅火,羨煞旁人。

八月中秋節。

宋樂山與謝依楠交代了縣城裡頭各個鋪子裡的生意,帶著兩個還不會走路的小糰子,回老家過節。

是的,兩個。

謝依楠在去年年底之時,生下了龍鳳胎。

一兒一女,是哥哥和妹妹,這會子正是幾近九個月大,雖不會走路,卻是能坐能笑能鬧,正是好玩的時候。

兩個粉雕玉琢的小娃娃,皆是隨了謝依楠的長相,皮膚白皙,眼睛大而有神,睫毛更是長長的。

大眼睛忽閃忽閃的似能說話一般,又是愛笑的,咧嘴笑的時候,露出來上面兩顆兔子牙,越發的是惹人喜愛的緊。

只惹的曹氏與宋成有是愛不釋手的,抱著兩個小糰子是親來親去的,都不捨得放下來。

連宋康平都稀罕的不得了,只圍著兩個小糰子打轉。

尤其是圍著妹妹宋紫欣,始終都不肯離開,更是將自己珍藏的撥浪鼓啊,竹球,沙包等玩具來哄她開心,連自己的親弟弟都拋到了一邊去。

郭氏比謝依楠早上個把月生產,也是個男孩子,宋成有給取了名叫做宋康仁。

宋康仁比宋紫欣和哥哥宋康鴻要大上一些,也更有思想一些,眼瞧著平日裡陪著自己玩的哥哥,這會子甩下自己陪旁人去了,這心裡頭是既失落又不高興,小嘴一撇,咿呀呀的哭了起來。

哭的是上氣不接下氣,鼻涕都吹出來一個好大的泡泡,人雖坐在宋樂順特地打製的搖椅上頭不能動彈,兩隻小手卻是不停的像宋康平揮舞著,儼然是求抱抱的模樣。

可宋康平這會子只想陪著宋紫欣玩,對那哭的哇哇的宋康仁是絲毫不做理會。

郭氏也是無法,只能不停的哄著宋康仁。

偏生那宋康仁也是個脾氣拗的,任憑郭氏怎麼哄,怎麼都不行,只一心的想去尋宋康平去。

曹氏看不下去,只伸手瞧了瞧圍著宋紫欣打轉的宋康平的小腦袋瓜:“你這混小子,去瞧瞧你二弟去,老在這裡黏著欣兒作甚?”

“才不去呢。”宋康平癟癟嘴,死活不肯去。

“不都是小娃娃麼,一樣的好玩好鬧好笑的,逗哪個不是逗?”宋成有也在一旁笑著問道。

“那可不一樣,妹妹多好看,長得像那年畫裡頭的娃娃似的,哪裡是那個臭小子可比的?”宋康平一邊解釋,一邊衝宋紫欣扮鬼臉。

宋紫欣看著宋康平那模樣,咯咯直笑。

宋康平見狀,越發的來了興致,恨不得使出渾身解數來,也要逗宋紫欣開心。

“你自己還不是臭小子,還好意思說你二弟?”曹氏被宋康平這個回答逗的是呵呵直笑。

“我是臭小子,不招人喜歡,得多跟招人喜歡的妹妹多待待,這樣我不就招人喜歡了麼?”宋康平一本正經的解釋道。

眾人:“……”

“敢情這成天上學堂,書沒讀出個名堂來,這嘴皮子功夫到是學的不錯,平日裡也不曉得是不是就知道在學堂裡頭和別人鬥嘴了。”

宋樂順頗為無奈:“怪不得先前先生還跟我們告狀呢,說什麼平兒這未來前途不可限量,我起先還以為是先生說他讀書有天分,現在看起來的話,估摸著是被氣得無話可說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可不是麼,教書先生年歲本來就不小了,德高望重的,滿腹的詩書,為人更是受人尊重的很,現在這先生都說出這種話來,估摸著也是氣的狠了。”

好不容易把宋康仁給哄睡了的郭氏,將宋康仁放在搖籃上頭搖著,一邊插了話道:“這才幾歲就這樣,往後當真不曉得要把先生氣成什麼樣呢。”

“這平兒嘴皮子厲害,到是足以說明他腦子活,這讀書最怕的就是死讀書,得能讀懂裡頭的意思才成,我到是瞧著平兒這機靈勁,往後是不差的。”謝依楠笑道。

“嬸嬸說的極是。”宋康平在一旁拼命的點頭:“爹孃你們也得像嬸嬸這麼想才成。”

“上回先生告狀,才不是因為我調皮搗亂呢,而是因為先生讀錯了一首詩,我給先生糾正了一下,先生心裡不高興,覺得我話多不沉穩。”

“娘,我瞧著這個先生不誠實,心胸又狹窄,難以為人師表,不如往後幫我換一個學堂讀書如何?”

“你這才讀多久的書,字都沒認識多少個呢,便想著換學堂了?”郭氏是又氣又好笑的看著宋康平。

“古有孟母三遷,後才成就孟子的學問,爹孃為何就不能幫我尋個好一些的學堂?先生學問如何到還是其次,關鍵是這人品,若是人品壞了,豈非也要帶壞了學生?若是人品不好,那讀再多的書豈非也是無用?”

“且這先生,成天的也不好好的給我們講其中的釋義和解釋什麼的,只曉得讓我們每天讀書讀書的,還說什麼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