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劉雲遠航要收賬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899章劉雲遠航要收賬

……………………………………

先前安東尼還活著的時候,把羅馬的自由人都賦予了“公民”的權利,當時看來,是安東尼拉攏人心的一種手段。

可其實呢?

當大家都變成羅馬公民之時,這個“權”也就沒了啥“利”可圖,反倒是還得按照“公民的身價”交納各種稅賦。

元老院的“勞鰂梅斯”不是說,起徵點太高就剝奪了低收入者作為納稅人的榮譽麼?

所以咱把這份榮譽先塞給羅馬公民,然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向有榮譽的他們收稅了。

因此,在安東尼還活著的時候,已經埋下了禍根,只不過當時安東尼手中有強大的羅馬軍團,沒人敢跳出來說“不想要這份榮譽”的話罷了。

現在的羅馬雖然有些混亂,但是也並不耽誤豪門貴族們享受美好的生活,唯一有些遺憾的就是“公民”太多,可以隨意欺壓盤剝的人就少了。

所以……所以就算“老塞運河”修通了,既便宜又乖巧的“南二奴隸”,在羅馬仍有廣大市場。

雖然孫權現在是國王了,不用再親自跑運輸,但是能賺錢的事兒,誰不願意幹呀?

再說劉善這邊,以前的“南二國”還能夠當個中間商,賺賺薩珊的差價,現在因為“世界聯合會”的成立,大漢對別國的貿易都可以點對點直接銷售了,所以改成“南渡國”之後,劉善也缺少來錢道。

再所以,把“南二賤民”弄出去不是問題,還可以順理成章地形成一套完整的產運銷服務鏈。問題是,“非孽派”這個玩意不好弄。自從笮融死後,能夠還留在漢南二島上的“禮佛小弟”,可真的都成了小弟弟,一改往日囂張的風格,走起了低調而樸實的線路。

面對這麼一群“老實巴交”的“禮佛小弟弟”,劉善如果繼續下令清剿,似乎也顯得自己這個新國王寡恩薄義,太過殘暴。再者說,即便是在南渡國國內徹底清剿了“非孽派”,另外還有釋教,還有破鑼門,還有象雄、罽賓,甚至是安息那邊傳來的那麼多鬼神。即便劉善手中仍有武力強橫的大軍,可是要想把這麼多的鬼神都徹底清剿的話,恐怕南渡國也就剩不下幾個人了。

於是乎,劉善充分發揮出了良善仁慈的一面,試圖讓這麼多鬼神都能夠在南渡國諧和共存下來……

…………

劉漢少私下裡以拉家常的方式,與劉雲遠航討論著世界各國的優劣之勢,而後總結出可能危害國家,造成動盪,乃至分崩的幾點因素。

一是分封,孩子多了分家產,必然越分越小。

二是鬼神,鬼神多了要作妖,必然引發爭鬥。

三是地域,如果地盤太大,隔著千山萬水,而國家自身又沒有足夠的掌控能力,最終難免也要分崩。

四是……

劉雲遠航驚訝地發現,好像能夠引發國家混亂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國王或皇帝!

一個國王或皇帝,如果腦子好使,辦事靠譜,興許百姓們還能過幾天寬鬆日子,可是“這個玩意”如果不靠譜,或是行事乖張殘暴,那百姓們可就倒了大黴了。並且,“這個玩意”無論好壞,死的時候都極其容易引發國家動盪混亂,因為總有一些野心勃勃之人也想要親自當一當“這個玩意”!

於是劉雲遠航愁眉苦臉地向劉漢少抱怨著說:“打小我就不願意當皇帝,可是你們非要讓我當。將來我要是真當上了這個玩意,甭管做的是好是壞,最後

不是都得變成咱們大漢的禍害?”

劉漢少直接踹過去一腳。

粗話的,什麼“這個玩意”、“那個玩意”的,你老爸不是玩意兒!

“娃呀,其實當了皇帝,要想少操心、少犯錯,還可以向你老爸學學怎麼偷懶。”

“哦?還有這好事?”

一個人的能力、精力總歸是有限的,將一個國家的命運交託在一個人手上實在是件很危險的事,即便這個人是所謂的“聖主明君”,能夠讓國家暫時獲得一段平寧的時間,那麼在他之後呢?難道後來的皇帝們還能各個聖明?所以這樣的國家無論初時有多麼強大,最終也難免會走向敗落。

與其如此,不如讓皇帝將治理國家的權力交出來,由首相帶領著朝中的愛愛卿卿們一起去為國家努力奮鬥。而皇帝,則作為國家的代言人,做一個安安靜靜的美男子就好。

劉雲遠航思索著劉漢少的話,卻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萬一皇帝不理朝政,而首相卻好像王莽之輩,謀朝篡位,那該如何?再者,就好像咱們的前任首相法孝直那樣,上臺之後對與自己有嫌隙的朝臣多有報復,引起朝中上下不滿,又該如何?”

“所以,咱們要制定更加明細的律法,用來保障君相之間的平衡,使得彼此可以約束卻又不得侵害。”

比如說,每一屆的首相不能由皇帝根據個人的好惡進行任免,而是由“國務閣”推薦二到三人作為候選,之後再開大朝會進行投票選舉,勝出者方可由皇帝授權為相。

倘若首相在任期內,治政出現重大錯誤,或是個人犯下嚴重罪行,可由御府或政議院提議召開大朝會,投票罷免首相。一旦投票透過,皇帝便可當朝宣佈罷免,而後交由三司進行調查、審判。

這也就是說,在首相的任用與罷免的過程中,皇帝實際上只是起到一個監督與象徵的意義,以此來證明首相任用與罷免的合法性。

與此同時,律法還要明確規定,國家常態下,皇帝無權干涉首相治政,但是,凡遇到危急狀態,比如國家遭到入侵,或是遇到重大災害,國家宣佈進入緊急狀態,皇帝便可以最高統帥的名義釋出緊急動員令,調動指揮軍隊對抗入侵,或者組織百姓積極抗害減災。

如此一來,再加上咱們先前那一套繼承與廢黜皇帝的“神律”,使得皇帝與首相都可以得到律法上的支援,也得到律法上的約束,而後各司其職,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齊心協力地為咱們大漢做貢獻。

另外咱們還有“國務閣”與“大朝會”,御府與政議院,這麼多人一起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便可以在國家遇到問題的時候,儘早的、及時的修正錯誤,彌補不足

雖然這個世上沒有絕對完美的制度,但是只要我們的大漢能夠堅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也許便會一直保持著年輕的活力,朝氣蓬勃地走下去。

…………

有些事情不是劉漢少不想做,而是怕步子邁的太大,容易扯著愛愛卿卿。比如他剛當皇帝那會兒,如果直接把曹操調上來當首相,會比楊彪做的差嗎?

可能會,也可能不會。

或許曹操會以一種排山倒海的姿態,將各方勢力,諸多叛逆一路推平,凡是膽敢跳出來跟朝廷炸毛的,全都得被“五色大棒”活活打死。真要是那樣做的話,大漢也許會受傷很大,但是也能更快更早的取得勝利。

可是接下來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劉漢少還能保住小命嗎?曹操還能耐著性子為大漢修一輩子的路嗎?

荀彧積勞成疾,因病而退,之後法正接任首相之位。其實這一次就不是劉漢少點名任命的,而是讓愛愛卿卿們暢所欲言,舉薦賢才。而後法正因為之前敢於把“皇家實業集團”從皇室手中搶過來,不僅利好了國家,也等於變相的為愛愛卿卿們出了一口氣,所以法正便擊敗了諸葛瑾,獲得大多數朝臣的支援。

其實劉漢少知道法正的性格有缺陷,這娃上臺之後收拾了很多從前看不順眼的人,但是以法正的智慧,肯定不會明著“公報私仇”,而是在為國效力的同時,順手就把那些人給摘出去了。當然了,這也可以從側面反應出那些人,要麼能力不行,要麼底子不淨,否則是不會給法孝直找到藉口的。

所以當許多舊臣找劉漢少求情,甚至是狀告法正之時,劉漢少都忍著性子沒有出手干預,畢竟大漢利益未受損傷,在國事面前,法正還是相當忠直的。

只不過,法正只幹了一屆首相,沒能得到連任,而後愛愛卿卿們便又選了一個相對溫和的首相,正是當年跑去與羅馬做生意的大漢的商務代表,蔣琬。

…………

漢元235年。

劉漢少以年滿六十,到了退休年齡為由,宣佈退位,同時宣佈太子劉雲遠航繼任大漢皇帝之位。

新皇登基,推行新政,於是大漢開啟了“首相治政”的時代。

但是,蔣琬擊敗了“國務閣”推薦的候選人,在“大朝會”的選舉中勝出,成功取得了連任。這是因為如今大漢的工商業相當繁榮,而蔣琬也因為先前的工作經驗,不僅鼓勵、重視工商,還能夠帶著大家一起賺小錢錢。

三年後,劉漢少再次宣佈,卸任最高統帥與北邙、津門兩所軍校校長之職,也由劉雲遠航接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起先劉雲遠航覺得,自己雖然被套上了“皇帝”這個緊箍咒,但是可以偷懶不幹活,還有一份“國家收入的萬分之一”的薪俸可以拿,也挺不錯的。平時沒事的時候就去各個部隊,與兄弟們在一起樂呵樂呵,或者是與皇后一起看望老弱孤殘,參加一些社會活動。

當然了,劉雲遠航沒能實現兒時的願望,沒能讓小橋幫他生孩子,他的皇后是後來調任兵武部的辛毗之女辛憲英。

然而大漢如今已經與羅馬成為了鄰居,不僅打通了“水歐洲”東部的水道,正式成立了“西方艦隊”,還在西邊“德州”的海岸附近建造了一座宏偉堅固的“漢堡”。

於是劉雲遠航又想實現一下兒時的另一個願望,當大將軍,帶著兄弟們征戰沙場!

“老蔣啊,你是知道我的。哥當了四十多年的太子,打小就時刻準備著為咱們大漢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是現在,哥要是再不活動活動筋骨,就老了!”

“陛下啥意思?你想去打仗啊?”

而後蔣琬便開始了“巴拉巴拉巴拉拉”的模式。

“陛下呀,臣得勸諫您,國雖大,好戰必亡!就為了您想活動活動筋骨,就讓漢正軍的兄弟們去拋頭顱、灑熱血?實話告訴您,只要我還在首相這個位置上,就不會讓大漢輕易陷入戰亂之中的!”

緊接著,蔣琬又是一通“巴拉巴拉巴拉拉”,嘮叨的劉雲遠航都想躥了,然而蔣琬卻又說:“陛下,您要是實在閒的無聊,要不……就去幫咱大漢收一筆賬吧。”

“收賬?”

劉雲遠航很是費解,難道還有人敢欠咱們大漢的賬?

那啥……當年啊,羅馬為了修長城,欠了咱們大漢一粒麥子……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