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節:二聖一統天山外,彎刀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浪子江湖笑狂沙】

第五部:泰山除魔

第一百三十八章節:二聖一統天山外,彎刀東征衣血染。

話復前言,書歸正傳。話說魏忠賢逆黨王永光、高捷、袁弘勳、史褷等人想趁著天啟帝盛夏到武夷山避暑之時,以擅自與後金國主努氏?耳赫赤議和、並勾結皇太極手下謀臣范文程、大將多爾袞,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定袁崇煥死罪,並意圖一併殺死大將軍袁崇煥的摯友江南名士盧忠肅、錢龍錫、洪承疇三人。

可惜,當時江南名士錢龍錫正與天啟帝巡幸福建武夷仙山,在雲遊峰的行宮紫陽宮中斟酒吟詩、觀舞歡歌呢。因為,每一年的深秋到隆冬臘月,大明王朝天啟帝都會巡幸福建武夷仙山以及太姥山的行宮居住。這也就是為什麼從萬曆七年開始,在福建十萬大山裡邊大興土木興建了避寒行宮“仙都宮”“紫陽宮”“雲陽宮”“仙粵海天”等等大型行宮休閒之地。

魏忠賢逆黨王永光、高捷、袁弘勳、史褷等人暗中發現盧忠肅糾集錢龍錫、洪承疇等眾人暗查大內東廠與西廠,同時還發現錦衣衛總管與西域的韃靼土默特、葉爾羌、吐蕃、和碩特有勾搭,同時還暗中發現大內錦衣衛左副都尉呂方,還在私下為九千歲魏忠賢製造黃蠎龍袍、金龍冠,以及自制國之重器玉璽等蹤跡———

那位要問了這盧忠肅、錢龍錫、洪承疇三人是幹什麼的?

咱們先說說盧忠肅:盧忠肅、字“嘯翁”江西人士。其兄弟三人,忠肅為長、次弟忠臣,長年久居福州府長樂“雅蘭山莊”,曾經是大明王朝武林前盟主伊翔鋒的大舅子,因其師名出於嵩山少林大松陽手淨源禪師,習得一手褝門的絕功秘傳“大力金鋼掌”與“羅漢拳”,從而稱雄八閩一方地域素以“江南大俠”威名以貫東南一隅。然,三弟盧忠文久居浙江台州為“台州總兵”,素與俞大佑、戚繼光、蕭焉齊名,均為地方總督兵頭。這兩兄弟相距一千多裡地,然而因為是血脈嫡親常有書信往來,其兄忠臣也曾年年去浙江台州小住一、兩個月,因長兄盧忠肅常年久居京都與皇帝在一起,所以兄弟三人唯獨長兄盧忠肅遠隔萬里之外,來往甚少。

天啟二年,考中進士,初任戶部主事,升任員外郎,累遷為大名知府。天命十二年十月,皇太極率軍避開了袁崇煥堅守的寧錦(寧遠-錦州)防線,借道內蒙,從喜峰口突入關內,京師戒嚴,史稱"己巳之變"。盧象升招募了一萬兵馬,進京協助防衛。天命十三年,盧象升升任右參政兼副使,外出整頓大名、廣平、順德三府的兵備,號稱"天雄軍"。天命十年,因政績、品行突出受到推舉,升任按察使,巡查江蘇、江西、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地方政工。

咱們再說洪彥演,字洪亨九,號洪文襄,萬曆二十一年,洪承疇出生於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他童年入溪益館讀書。因家境貧寒,十一歲輟學,在家幫母做豆幹,每日清晨還要到英圩埔走街串巷叫賣豆乾。當時西軒長房的才子洪啟胤在水溝館辦村學,洪承疇叫賣豆乾之餘,常在學館外聽課,偶爾也幫學生做對子。洪啟胤發現洪承疇極有天份且胸懷不凡,免費收洪承疇為徒,重返校門。 洪承疇學

習用功,博覽群書。洪啟胤的《史記》、《資治通鑑》、《三國志》、《孫子兵法》等書都被他借來認真研讀,從小就表現了治國平天下的願望,甚得洪啟胤賞識。洪啟胤曾在洪承疇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駒千里,國石萬鈞"的評語。洪承疇在水溝館讀了五年書後,又到泉州城北學館讀書。

萬曆四十三年,二十三歲的洪承疇赴省參加鄉試,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舉人。萬曆四十四年,洪承疇赴京會試,連捷登科,為丙辰科殿試二甲第十四名,賜進士出身。洪承疇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歷員外郎、郎中等職,在刑部任事六年。天啟二年 擢升浙江提學僉事,以才高識士,所選人才皆俊奇,為朝廷所器重,兩年後升遷兩浙承宣佈政左參議。天啟六年,洪承疇升陝西督糧參政。

天命初年七月,陝北地區爆發農民大起義。明廷令三邊總督楊鶴"剿撫兼施、以撫為主"。二年,農民軍王左掛、苗美率兵進攻韓城。陝西總督楊鶴手中無將,情急之下,令當時還是參政的洪承疇領兵出戰。洪承疇斬殺敵兵三百人,解了韓城之圍,頓時名聲大噪。三年六月,洪承疇被任為延綏巡撫。王左掛降而復叛,被洪承疇誅殺。作為楊鶴手下干將,本該支援上司的招撫政策,可是洪承疇反而大力剿匪。而且不僅剿匪,且並殺降。當時被其殺掉的投降流寇多達數萬。其實如果讀過明末"賊軍"史就不難發現,李自成、張獻忠曾多次詐降,養精蓄銳一段時間後再反。明朝多次對"賊軍"剿而不死,就是因為這種詐降。由此可見,洪承疇在這方面是頗有先見之明的。明廷無力養活大批饑民,已就撫者,紛紛再起。

天命四年,三邊總督楊鶴為此被罷官入獄,洪承疇繼任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改楊鶴的"邊剿邊撫(誘降)"為"全力清剿"、"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方針,集中兵力進攻陝西農民軍。五年春,一股農民軍由於頂不住官軍的壓力,向慶陽突圍。洪承疇親赴慶陽,指揮會戰,與總兵曹文詔、賀虎臣一起圍剿農民軍。雙方在西澳激戰數十次,農民軍損失慘重,首領可天飛被斬殺,部將白廣恩投降。曹文詔又剿賊於耀州錐子山,賊殺獨行狼等後投降,洪承疇命令屠殺四百人,剩下的皆遣散。

農民軍轉進至明軍力量薄弱的豫西楚北,以鄖陽為中心,分部來往穿插於豫楚川陝之間,進行遊擊性質的流動作戰。洪承疇為改變被動局面,以重兵包圍起義中心地區,實施重點進攻,高迎祥義軍接連敗於確山、朱仙鎮(今河南開封市西南)等地,被迫轉入西部山區。明廷為改變"事權不一、相互觀望"被動局面,改用"集中兵力,全面圍剿"方針。崇禎十一年九月,清軍兩路南下,京師戒嚴。兩面受敵的明朝不得不從西線把主帥洪承疇調來,與孫傳庭率軍入衛。是年秋,皇太極領兵攻佔義州,以此為基地,展開對錦州的圍攻戰。崇禎帝也極力加強對山海關和錦州的防守。

洪承疇調任薊遼總督,領陝西兵東來,與山海關馬科、寧遠吳三桂兩鎮合兵。錦州有松山、杏山、塔山三城,相為犄角。清軍攻錦州及寧遠,洪承疇派兵出援,敗於塔山、杏山。為挽救遼東危局,明廷遣洪承疇率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密雲總

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玉田總兵曹變蛟、山海關總兵馬科、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寧遠總兵吳三桂等所謂八總兵兵馬,領精銳十三萬、馬四萬來援,集結寧遠,因為政治不和素與魏忠賢相抵,互為死敵。範龍錫禮部尚書、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李標為首輔,龍錫與劉鴻訓協心輔理,朝政稍清。審理魏忠賢逆案多半由他主持,奸黨分子對他恨之入骨。

錢龍錫極力舉薦袁崇煥為東北關寧(今山海關,寧遠)軍統帥,鞏固邊防。等到袁崇煥殺毛文龍,他被彈劾為與袁崇煥同謀越權擅殺大臣等多罪。遂託病辭官歸鄉。當時的魏忠賢餘黨聚謀汙衊袁崇煥為逆首,錢龍錫等為逆黨,天命十十三年袁崇煥被殺害後,錢龍錫因袁案受到牽連被判為死罪,經一些大臣極力向明思宗崇禎帝陳述求情,才免其死罪,但也被關押。結果錢龍錫被長期關押在獄。後發配戌守定海衛。福王時復官歸裡。不久病逝。其胞弟,錢文臣,錢玉彰此刻正在甘肅蘭州、川陝、寧幾省練兵與駐守,不一月餘得知京師胞兄錢龍錫業已病逝,於是痛苦憤怒、不出七日糾集自己手下十萬“精兵”準備進京“問責皇命”。

天命十三年秋八月,鎮守山海關的總兵兼都督袁崇煥被一場“政治陰謀”而凌遲處死,家中二百餘口人全部被流徙三千裡,並抄沒家產,實則家中已經無一兩金銀財產了。最後,那個神秘人物在施展開一系列的“政治陰謀”之後,即除掉了“心腹大患”這才松了一口氣。

此時,天命十四年四月,後金國主努氏?耳赫赤已經笠時半年的北伐與西征,已經將蒙古高原的喀爾喀征服了,並且由蒙古高原的喀爾喀盟主親自受降。可是,葉爾羌汗國的阿克蘇臺賽依德拉亞克親王王府舉行了誓師大會,興兵三萬直接衝著青海與吐蕃殺去……

天命十年五月,毛文龍率領一萬餘眾進攻鞍山,此刻努氏?耳赫赤卻搬回師回到了盛京老城。同時,在皇太極的內宮府邸一批黑衣武林中人悄悄然潛伏而出,分成了五人一夥九個組一直奔赴了西域天山、滄州、杭州、武夷山、太姥山、泰山、嵩山和京師皇宮,以及四川白帝城與峨嵋山等等,至於這一批批武林神秘人物幹什麼、為什麼去這些地方無人知曉。

天命十年七月,赤火炎炎,努氏?耳赫赤卻身患毒疽。天命十年七月十三日——努氏?耳赫赤前往清河湯泉療養。同年 八月七日——努氏?耳赫赤大漸。然而,就在阿克蘇臺賽依德拉亞克親王率兵討伐青海與吐蕃,天山草原的武林聖人金獨異霍行仲、銀獨異姚子騏二人統一了天山各部。

同時,地處葉爾羌汗國的阿克蘇臺地域與古樓蘭王國的古商道上卻來了一支神秘的駝隊,而帶隊的卻是迦膩色伽子孫貴霜王朝的後人。一場遍佈大明王朝全國武林的陰謀正在悄悄地展開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正是:

蒙古諸部各分爭,關外大金統一時。

西域各族內亂生,唯獨大明奇葩事。

怪誕連連錦衣衛,天啟皇帝無道君。

明爭暗鬥生內鬥,已無忠臣立朝綱。

要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