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異(1)石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個故事:詩】

清乾隆年間,淮南一書生進京趕考。入夜,車行至山間。因馬伕不慎,車馬人皆墜落懸崖。書生本自覺一命嗚呼,僥倖為崖底兩棵矮樹所救,僅受皮外傷。奈何馬伕書童遭此不測,氣息全無,魂歸西天。

天色已暗,書生在崖底四顧,發現一座寺廟。常言道:古寺佛佑,夜遇而住。他草草收斂兩人屍身,跪拜一番,便前往寺廟。

寺廟已然荒廢許久,破敗不堪。門板早已腐蝕,斜靠著牆壁。正中的佛像亦歪斜在蓮花佛臺之上。書生見狀,敲了敲佛像,內裡中空,應該並不沉重。他拜了拜,爬上佛臺,用盡力氣,幫佛像坐正。

月上枝頭,書生燃著一根蠟燭,倚靠著佛臺啃起乾糧,想這一路顛簸,將要入京卻突然遭此橫禍。馬伕書童橫屍荒嶺,自己也跌落懸崖不知出路。他不禁悲從中來,留下兩行清淚。一陣微風吹過,燭火閃動,書生餘光瞥見佛臺旁的牆壁上刻著兩行小字。他湊過去,見是兩行小詩“青山路途遠,不見雲與天”。書生嘆息感慨,莫不是佛陀已經預言了他的遭遇,題詩於其上?可這後兩句該是什麼?是佛陀一時忘記,還是天機不可洩露,而只是首殘詩?

書生動情處,拾起一片紅磚在詩的後面寫道“路遇浮屠語,轉瞬即洞開”書寫完畢的一瞬間,整個寺廟開始搖晃起來。書生緊靠著牆壁,才不至摔倒佛前。半柱香的時間過去,晃動停止,書生發現題詩之處竟現出半人高的洞穴。他大喜,知是佛家顯靈,忙跪下,對著佛像磕了三個響頭,就彎身走入洞穴。也不知是走了多久,他終於看到了前方有一絲亮光。走出洞穴,他隨即失去意識。

是書童喚醒了他,說:“少爺夢中驚叫,怕是發了什麼噩魘。馬上就要到京城了,前面是山路,會有些顛簸。”

書生坐起身,輕咳兩聲,書童忙遞上水,說:“少爺莫要著了涼,還有幾日進京,身體垮了可不行。如若少爺能高中,讓我日日害病都成。”

書生責怪道:“莫要說胡話。”說罷他喝了口水,頭隱隱作痛,似乎方才有事發生,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第二個故事:失】

清乾隆年間,淮南一書生進京趕考。入夜,車行至山間。因馬伕不慎,車馬人皆墜落懸崖。書生本自覺一命嗚呼,僥倖為崖底兩棵矮樹所救,僅受皮外傷。奈何馬伕書童遭此不測,氣息全無,魂歸西天。

天色已暗,書生在崖底四顧,發現一座寺廟。常言道:古寺佛佑,夜遇而住。他草草收斂兩人屍身,跪拜一番,便前往寺廟。

書生恍惚間,覺得寺廟甚是熟悉,卻想不起幾時到過此地。或許天底下的寺廟都大同小異。走進寺廟,他見蓮花佛臺上的佛像身子歪斜,便放下行李,要去把它扶正。只走出三四步,書生就聽見身後傳來一陣窸窸窣窣的異響。他回頭,藉著月光,看到一隻狸貓正咬著他的行李,子墨一般的眼睛望著他,怕是聞到了裡面乾糧的氣味。狸貓後退兩步,然後就倏地轉身跑掉了。

書生顧不得佛像,忙回身去追。他的經卷乾糧盤纏都在行李之中,若能走出這懸崖,還要趕去京城赴試;他還想著等到歸程,定要回此地好好安葬書童馬伕。

那狸貓似乎有意戲弄書生,停在寺廟外不遠處。書生跑,它就跑;書生累了停下,它也停在前方踱步。約摸跑一柱香的功夫,狸貓叼著行李鑽進了的草叢中。書生見前方已無路,就撥開草叢。狸貓不見了蹤影,後面倒是藏著一個洞穴,大小剛好容一人匍匐透過。書生的行李好好躺在洞口。書生恍然大悟,此乃山中精怪,助他走出絕境。他彎腰拾起行李,爬進洞穴。也不知是過了多久,他終於看到了前方有一絲亮光。走出洞穴,他隨即失去意識。

是書童喚醒了他,說:“少爺夢中驚叫,怕是發了什麼噩魘。馬上就要到京城了,前面是山路,會有些顛簸。”

書生坐起身,輕咳兩聲,書童忙遞上水,說:“少爺莫要著了涼,還有幾日進京,身體垮了可不行。如若少爺能高中,讓我日日害病都成。”

書生責怪道:“莫要說胡話。”說罷他喝了口水,頭隱隱作痛,似乎方才有事發生,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第三個故事:屍】

清乾隆年間,淮南一書生進京趕考。入夜,車行至山間。因馬伕不慎,車馬人皆墜落懸崖。書生本自覺一命嗚呼,僥倖為崖底兩棵矮樹所救,僅受皮外傷。奈何馬伕書童遭此不測,氣息全無,魂歸西天。

天色已暗,書生在崖底四顧,發現一座寺廟。常言道:古寺佛佑,夜遇而住。他草草收斂兩人屍身,跪拜一番,便前往寺廟。

書生頭痛的厲害,心知適才摔下來時碰到了頭。莫不是有那兩顆矮樹,又恰好落在書童的屍身上,此時他怕早已沒命。他念起書童屍身的摸樣,甚是駭人,自覺心中有愧,希望書童不會怪罪於他才好。

他點起蠟燭,環顧寺廟,雖殘破不堪,倒也能遮風擋雨。佛像傾倒在蓮花佛臺上,他望著上面生出的一塊塊黴斑,出了神。似乎有什麼奇怪,又看不出什麼端倪。

書生收回目光,藉著燭光,想找些柴草生火,發現角落裡堆著一堆乾草。他走過去,拾起一把,卻赫然發現下面埋藏著什麼人。他又撥開一層,發現是方才收斂好的書童屍身。他驚得後退數步,心中默唸阿彌陀佛,想該不會是屍變。半晌,也毫無動靜。他望著書童,忽然發現他手中握著什麼東西。他小心地走過去,用力掰開書童已經僵硬的手指。

手中乃是一塊透明的卵石,純淨地沒有一點雜質。書生記得,這一卵石書童一直帶在身上。他曾問書童這塊卵石有何用處,書童說這是父母給他的保命符。書生打趣地說:“如何保命?令死者復生?”

書童有些生氣:“這塊石頭很靈,少爺莫要不相信。”

書生想起了書童的音容笑貌,不由得又悲從中來。保命符終究沒有保了他的命。

他將卵石放在眼前端詳,驚訝的發現這石頭正發著微弱的光芒。也是在剎那間,天旋地轉。

【最後一個故事:石】

馬車一個顛簸,書生醒來。他坐起身,望向外面,街市繁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他問車伕此乃何處,車伕回答已至京城。

他轉頭說:“書童,我有些渴了,拿點水來。”

車伕說:“少爺,一路就你我二人,何來書童?”

又是一個顛簸,從個書生的衣衫裡滾落了一塊圓潤的卵石。書生拾起,對著陽光。那是一塊透明的石頭,只是,中間生了一塊白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