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九九數完魔滅盡(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與望舒第一次來到崑崙山洞天的情況相彷彿,這一次也是有著一眾陌生的高人大能們站在了玉階頂端,玉虛宮前的廣場上迎接他。只不過,上一次是因為他來到此間,引動了西王母的關注,降臨異象,震驚了一眾道門高人;這一次,則是他自己成為了浩劫之中的關鍵,憑藉自身實力,才有了古老祖師們的相迎。

見得領頭那人,正是自己向前見過的乾明老道士,望舒便也不多拘束客套,直接上前與一眾古老祖師們交換了禮數。

與近千年來成為規範的道門信仰不同,一眾古老祖師們,大多都是先秦時候的煉氣士出身,對於月御望舒、西王母和青鳥一類的信仰,還是著實虔誠,而不是像如今的道士那樣,供奉著太陰星君、瑤池金母和灶王神。望舒本人的存在,對如今的道士來說,是個飄渺的神話;而對於這些遠古煉氣士來說,則是真實不虛的神祈。

一時間,一眾古老祖師也是紛紛上前與望舒見禮,又是一一自我介紹,卻是聽在望舒的耳中,這些古老祖師的道號大多是以一個“乾”字開頭,一問之下也才得知,原是始皇帝焚書坑儒,諸子百家歸於儒道,這些古老祖師們原本有的諸多名號,都統一歸入了道門一支,有了同一個輩分的道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時說了會兒話,望舒也不願多做耽擱,始終此間乃是西王母的道場所在,西王母陷入沉睡之後,維持崑崙山洞天也需要花費不少力量,越多的生靈活躍在其中,就要消耗西王母越多的神力,卻是不美,便也開口道:“我不敢冒犯太上玉清聖人,元始天尊的尊嚴,卻是將虛空同道,開闢在了這玉階之下。如今多事之秋,還請諸位前輩與我同行,先往終南,再議其他!”

一眾古老祖師,倒也個個都是好說話的,聞得望舒這般話語,便也個個點頭稱是,毫無二話,一一跟著他走下了玉階,來到了虛空通道之處,又是見那虛空通道深邃而穩定,扭曲了相隔數千裡的兩處洞天,便也有一位祖師開口,讚歎道:“如今道法,遠比千年前進步許多。我等雖是掌握虛空奧妙,卻沒有這等精妙的道理支撐。不錯!”

眾人都是隨聲附和,也的確是千餘年前成道的他們,雖是大多都掌握了虛空和宙光兩種法門,但是其運用之法,還是十分粗獷而大略,比不得如今這般精細而又巧妙的諸多法門,自是要叫他們稱讚。望舒看在眼裡,也只是笑笑,好生解釋道:“原是法理變化,人間勢微,再沒有諸位前輩這般強橫高人存在,自是要在細微處多下功夫。此通道是靠兩處洞天權柄開啟,穩固非常,諸位前輩請放心進入就是。”

的確也是像望舒所說的那般,卻是三千年前,封神戰中,大羅金仙遍地都是,浩瀚神力如海一般,仙人們隨便揮揮手就能貫穿千里虛空,自是用不著這般精細操作法力才能打通通道的法門。的確是這些年來,人間的修士修行困難,手段一輩不如一輩,法力上比不得前人雄厚,自然也只能在細微處多用心鑽研,研究出了不少以少量法力,實現浩大神通的法門。

三十六位古老祖師,一個個緩步踏入那虛空通道之中,個個收斂自身強悍法力,生怕因著自己法力的擾動,使得這通道不能維持穩定存在。卻也不過是片刻光景,眾人便都離開了崑崙山洞天,進入了終南山洞天,留下望舒最後一人,深深看了一眼藏於虛空某處的西王母神域,無聲告別之後,這才一步踏出,同時封閉了虛空通道。

在望舒離開,虛空通道封閉的瞬間,整個玉虛宮遺蹟都是微微震顫起來,一時玉清清光瀰漫,隨即就見那幾里長的通天玉階,一層層消弭在了虛空之中,凝結玉階的力量,重新迴歸了崑崙山洞天的本質之中,在加強洞天本質的同時,也是滋養了沉睡之中的西王母。

崑崙山洞天,整體有聖人法理庇護,普通修士不得飛行,卻是這玉階一消失,常人再想進入玉虛宮遺蹟之中,便是難如登天,不可能了。而玉虛宮遺蹟本身,也是在一片玉清光華之中,逐漸變得透明,一時虛無縹緲,再不似之前那般凝固穩定,而是成為了一種氣息一般的存在,更難把握琢磨。

為這一次的末法浩劫,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三位混元大羅聖人,分別為人間留下了諸多機緣因果。元始天尊在崑崙山洞天留下道場遺蹟和道統傳承,更是留下闡教聖物三寶玉如意的氣息,最終被望舒所得,化入玉刀之中;而靈寶天尊則是傳下誅仙劍陣法門,連帶著四柄神劍和一張陣圖留存人間,更是降下大師兄與望舒嘉月一起入世,又自分化出青萍劍的氣息給望舒融入玉刀;至於道德天尊,則是傳下女媧陵外的宙光法門,更有道德五千言存世,化胡為佛,做了準備。

一旦比較起來,似乎是三清天尊之中,靈寶天尊,也就是封神戰中的通天教主,為著這一次的浩劫,所付出的道理、寶物和心力最多。這原不是三清之間有所偏頗,而是原始開天,靈寶渡劫,道德教化,三清天尊各司其職;靈寶天尊作為橫渡劫數的代表,在大劫之中,出力自然最多,也是無可厚非,並沒有什麼高低多少之分的。

如今浩劫將至,一切準備都已經落在了實處,玉虛宮遺蹟與崑崙山洞天之內的投影,便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是故逐漸變得虛無縹緲,介乎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再沒有之前那般實體,原是功德圓滿的關係。從今往後,崑崙山洞天之內,玉虛宮遺蹟的投影便只是作為鎮守此間只用,卻是不能長久被凡俗修士佔據使用了。

事實上,崑崙山洞天的使命,到得此時此刻,便已經算是完成。

望舒與一眾古老祖師,一時出現在了終南山洞天之內,便有一眾後輩道門中人,紛紛上前,頂禮膜拜,與三十六位古老祖師一一見禮,感謝這些古老祖師,為著道門道統,乃至於天下人道,捨棄證道飛昇,隱匿行蹤千年,蟄伏於西王母神域之中,到此時出山,為道門提供幫助。

三十六位祖師級別修為,天仙級別法力的高人,道門這近千年以來,最鼎盛的時候也是湊不齊的。如今這三十六位古老祖師出山降臨,便是將道門的實力和氣數推到了千年來的一個巔峰,饒是之前失卻了三分之一的福地洞天所在,卻也足夠彌補了。這原也是天地定數,卻是浩劫真正降臨之時,一眾教門的氣數都將到達一個巔峰,所謂盛極而衰,只有氣數到頂,浩劫才能順利降臨,清算因果。

一時相見之後,眾人便也帶著這些古老祖師,來到虛無夢境的實體神像面前,請諸位古老祖師留下精神印記,從而能夠順利顯化在虛無夢境之中,與一眾道門中人相見,大家一起商議面對浩劫之法。

見得那一尊通透琉璃,面容與望舒別無二致的神像,乾明老道士也是一時感慨非常,道:“先前藉助西王母的神力,才得以進入其中;如今見了本尊神像,卻是別有一番韻味。看樣子,是月御神立下了浩大宏願,才開闢出這一方虛無夢境出來,卻是大功德,大智慧,大勇氣,令人佩服!”

望舒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也不方便多說什麼,只是留在一旁嘿嘿直笑,看著一位位古老祖師上前,留下了自己的精神印記之後,才開口道:“諸位前輩,我之前已經分化精神,邀請了各位洞天福地掌教在虛無夢境之中等候。如今諸位齊聚,便請前輩進入此間,與一眾掌教相見,也叫各位掌教們曉得,我道門尚有大能者支撐!”

眾人皆言“善”,隨即便是紛紛盤坐在地,一時進入了虛無夢境之中。

此時的虛無夢境之中,依舊是演化了三清觀的場景所在,卻是搭起了法臺,由望舒引領著三十六位古老祖師列局期間,一眾六七十位福地洞天掌教,則是坐在法臺之下的蒲團上。這原是上古的禮數,是傳道授業之時的排場,如今古老祖師出山,一眾掌教盡皆是他們的晚輩,受其指點,倒也合適動用這等排場出來。

見得自家陣營這邊,突然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這麼多的高人大能,一眾掌教的心中,自然是歡喜非常,幾乎要有天降正義的錯覺,卻是有這幾位古老祖師在,單純面對人間浩劫,便不再是難以企及的奢望了。然而眾人始終是得道的高人,又是不敢在古老祖師的面前放肆,故而雖是歡喜,大家臉上倒也多少維持著淡定。

一時間,便見得望舒走上前來,朗聲言說,與諸位前輩高人,將從羅浮山之事開始的一切種種,盡皆說得分明,一應細節,毫無遺漏之處。

眾人先前便已經感覺到這一兩日間,風起雲湧,異象頻出,卻是苦於不能離開自家洞天福地,難以探聽訊息,雖是四下討論眾多,在這虛無夢境之中也已經聚會幾回,始終還是比不得望舒此時將一切說得清楚分明,再無疑惑,又是叫他們個個神情各異,場面十分精彩。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