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佔據高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經過上一次張士誠投靠元廷一事,文瑄已經看清了他不是個心志堅定之人,所以當得知高郵知府李齊打算親自來勸降的時候,立即決定對其痛下殺手,斷了張士誠的退路!

因為此事不容有失,所以由文瑄親自帶人動手,以至於李齊剛帶隊出了高郵不久,就被遭到了提前設伏的沐衝和韓凌玥的阻擊。

李齊是打算去招安的,所以身邊只帶了百餘名元兵,這點人哪裡能夠攔得下沐衝和韓凌玥帶來的好手,李齊大驚失色之下慌忙逃竄。

沐衝和韓凌玥見狀也不深追,只顧著將眼前的元兵趕盡殺絕。

李齊帶著兩名親衛撒腿就跑,本以為撿回了一條性命,剛停下腳步打算歇息一會,文瑄手中的徐夫人匕首就抹上了他的脖子。

李齊連文瑄的容貌都沒看清就倒在了血泊之中,帶著的兩名親衛也都文瑄親手解決。

為了讓張士誠沒有任何退路,文瑄早就準備了一封以張士誠之名書寫的用來挑釁元廷的信件,然後將李齊的首級割下,與書信一同裝到一個包袱裡面,派人丟到高郵的府衙裡面。

在高郵城中,除了知府李齊以外,官位最大的就是行省左丞偰哲篤。偰哲篤本以為頗有自信的李齊會馬到成功,再次說服張士誠等人投降,可半天的時間不到,居然收到了李齊的項上人頭和那封戰書一般的挑釁信,氣得他大發雷霆,立刻派兵去攻擊張士誠。

待張士誠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大為吃驚,雖然懷疑是沈富暗中所為,但又沒有證據,不好輕易責怪沈富這個送上門的財主,於是只能硬著頭皮迎戰元兵。

張士誠本來對麾下召集來的這些人馬沒有多大的信心,但一經戰鬥才發現元兵居然如此不堪,有許多人未等開打就已經當了逃兵,更有甚者直接倒戈投降,導致這一戰張士誠幾乎是不戰而勝。

這場與元兵的正面較量給了張士誠等人很大的信心,無論如何殺害李齊的事情已經無法再想元廷解釋了,那反了也就反了,大不了一死而已。

張士誠就以泰州和興化為據點,在德勝湖駐兵,與偰哲篤展開了較量。

起先偰哲篤是以派兵出城進攻為主,可幾場仗打下來發現己方損失非常慘重,便開始龜縮不出,開始據城防守。

雙方這一僵持就是三個月的時間,轉眼就到了五月份。

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文瑄等人自不會閒著,既然他們決定暗中幫張士誠起勢,那麼幫他拿下高郵就成了眼下最重要的目標。

沈富雖然為張士誠率領的起義軍提供了軍糧補給,但大型的攻城器械卻沒法弄到,所以按照文瑄的意思,高郵只可智取,不宜強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雙方剛交戰之後,文瑄一行人就都偽裝成百姓的樣子混入了高郵,高郵之內雖然沒有明教的據點,但是這一次卻有韓凌玥這個明教的聖女親自出手幫忙。

文瑄這一次有沈富的雄厚財力作為支援,更有沐衝和韓凌玥全力輔佐,所以三個月的時間內已經在城中拉攏了不少百姓和義士,更是收買了不少元兵的低階軍官。

這一日,文瑄等人已經做好了十足的準備,正準備與張士誠裡應外合奪下高郵的時候,濠州突然傳來了一條訊息:“元中書左丞賈魯病死,元兵一時無帥,濠州之圍已解。濠州城中的彭大和趙均用當即自稱為魯淮王和永義王,共同統領郭子興和孫德崖等五名大帥。”

這個訊息對於各地的反元義軍來說無疑是一條喜訊,文瑄也將此看作了攻取高郵的契機,於是立刻開始了行動。

沈富暗中成為張士誠的幕僚以後,自然而然地成為了他的心腹,所以當沈富說到城中接應的兄弟已經準備就緒之後,張士誠毫不猶豫地下令對高郵展開進攻。

偰哲篤本就是一介文官,對領兵作戰的事情完全不懂,城中的防務也都放手交給麾下的武官,所以直到文瑄等人突然在城中四處放火,裡應外合開啟了城門以後,偰哲篤才知道大事不好。

危急關頭,偰哲篤已經顧不得其他事,倉皇帶著家眷逃命,張士誠所部雖然經歷了一番與元兵的激戰,但還是順利地奪下了城池,一舉佔據了高郵。

張士誠的突然起義,令當地的行省大員大為吃驚,好在他們已經對農民起義造反的事情見的多了,所以應對的也較為從容,從高郵附近立即調集人馬鎮壓張士誠。

張士誠等人如今已經沒有了退路,也就齊心協力據守城池,令元兵一時之間也不能奈何他們,而且像高郵、泰州、興化這些地方總體來說較比中原一帶更為富庶一些,張士誠又在沈富的建議下控制了周圍的許多個鹽場和糧倉,所以高郵的這支起義軍根本不愁補給,絲毫不懼元兵的圍困。

這是的高郵府隸屬於揚州路,被劃在河南江北行省之內,且與濠州離得非常近,連濠州的紅巾軍元兵都沒有辦法鎮壓,更不必說張士誠這支後起之秀,所以地方上的元兵根本就不夠用,行省的官員也都無暇顧及張士誠,因此給了張士誠在高郵足夠的發展時間。

遠在大都的蘇生接到了文瑄等人暗中幫助張士誠起事的訊息以後立刻展開了行動,他向哈麻建議是時候向至正帝建言立太子一事了。

哈麻報仇心切,於是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奇皇后和樸不花,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此事涉及到奇皇后日後的利益,自然獲得了她的全力支持,樸不花也非常贊同,於是他們三個在瞞著脫脫的情況下找到機會向至正帝提出了此事。

皇子愛猷識理達臘深受至正帝的喜愛,再加上哈麻等人選在了皇帝將仙庭宮漏這件藝術品大功告成之際,心中正高興的至正帝當場准許了他們所請,親自下令將自己的皇子愛猷識理達臘封為皇太子,命令中書省和禮部立刻籌劃這件大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