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水北岸,沈乘雲率領的北境邊軍正和左賢王部的匈奴軍激戰。接連在盾牆槍林和兩翼壕溝吃虧之後,左賢王終於放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
狂暴的犀獸衝破了宸粼軍前排的盾牆,士兵們的力量在這種猛獸面前不堪一擊,不斷有人和盾牌一起飛到天上再重重地落下。
犀獸正面的表皮如同岩石一般堅硬,無論是刀槍還是弓箭都難以對它造成有效的殺傷。犀獸衝進宸粼軍的陣地後,被周圍包圍著它不斷用刀槍砍刺的士兵們給激怒了,奔踏起來用它強力的犄角不斷掀翻成片的士兵。
沈乘雲別無辦法,只能讓第二排盾牆暫且後退,換上了準備好的刀斧手頂上前去,與第一排的士兵們一起試圖絞殺這些橫衝直撞的犀獸。
匈奴軍則趁此機會重整的陣形再次攻過來,宸粼軍的盾牆不服存在之後,他們的衝鋒又變得難以阻擋了。
望著在犀獸的攻擊下手忙腳亂死傷無數的宸粼人,左賢王露出了勝券在握的笑容,他得意地心想沈乘雲到底還是棋差一招,只要突破了宸粼軍陣的鐵壁,騎軍對步卒碾壓性的優勢將會徹底體現出來。
就在左賢王洋洋得意之時,底下的戰局忽然又發生了變化,連串爆炸的響聲傳來,犀獸隨即發出了痛苦的哀鳴。
“宸粼人使用了火雷!”
眼見刀槍攻擊無望,宸粼的士兵中出現了一些不要命的勇士,他們就像當初在王庭金帳發起襲擊的秦舒華一樣,親自帶著火雷撲向犀獸。
因為犀獸正面的表皮太過堅硬,很難造成殺傷,因此宸粼的士兵帶著火雷試圖從側面爬到犀獸的後背對那裡的弱點進行攻擊。
這樣做的士兵都抱了必死之志,他們有的人沒能爬上犀獸的背就被甩了出去摔斷了骨頭,有的人則是過早地引爆了火雷沒能成功……
在一批一批士兵的前赴後繼之下,宸粼軍隊總算將犀獸帶來的麻煩給擺平了,但他們還來不及稍作喘息恢復陣地,就被隨後衝來的匈奴騎兵給淹沒了。
“勝負已分沈乘雲,接下來該你做選擇了,是就地頑抗到底,還是嘗試逃走呢?”左賢王饒有興趣地看著即將崩潰的宸粼大軍,在心中想象著沈乘雲刺客的表情。
宸粼軍中軍高臺,沈乘雲扶著木欄神色凝重,第一道盾牆被突破之後,匈奴人幾乎全軍押上來了,側翼的火牆也已經燒盡熄滅,暴露了的壕溝無法阻擋匈奴人前進的步伐。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再也沒有可用於反擊扭轉局勢的後備力量和埋伏陷阱了。
兩軍在實力上終究還是有著難以彌補的差距,一旦戰陣被破解,戰局就會變成一邊倒……
即使現在下達撤退的命令也來不及了,他們的身後就是苕水,沒有人能在匈奴騎兵的追擊之下安全渡河。
但沈乘雲在這無法挽回的敗局之下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他決定利用仍能維持陣形的第二道盾牆防線與匈奴人死磕,至於第二道盾牆之外與匈奴人攪在一起沒法撤回的其他士兵他已經顧不上了。
這個決定等於直接放棄了近兩萬人,被犀獸衝散的第一排盾牆與頂上去的刀斧手部隊被匈奴人分割成了無數各自為戰的小股,這些人的覆滅只是時間的問題。
但沈乘雲的堅持令邊軍的大多數人還能維持自守的局面堅持下去,這陣堅持給了他們迎來翻轉的機會。
東部高地上,望著自己的大軍一點一點蠶食消滅宸粼人的左賢王原本心情愉悅,但先後兩條軍情彙報讓他不但由喜轉憂甚至有點亂了方寸。
“左賢王!斥候來報!南方發現了宸粼大軍的蹤跡!是宸粼的天南大營,距離我們還有三十裡!”
“左賢王!有不好的戰情,左大將的部隊被宸粼人消滅了,是逃回來的殘兵帶回的訊息。”
宸粼的天南大營怎麼會出現在這裡?他們是什麼時候趕到邊境的?左大將的部隊又怎麼會全滅?他們不是已經打敗了李虎臣部的騎軍了嗎?
“左賢王,如果天南大營真的來了,我們必須得立即撤退了!”一名幕僚參謀見左賢王面上仍有猶豫不決之色,忍不住出言勸道。
“如果天南大營趕到這裡,我們和宸粼的兵力對比就會處於極大的劣勢,沈乘雲陷入絕境的軍隊也會重振士氣,到那個時候這場仗就無法收場了!”另一位匈奴將領同樣勸左賢王撤軍。
確實現在撤退還能保持已到手的戰果,算是佔了便宜,再拖下去就難說了,左賢王心裡清楚這一點,但他還是不甘心,恨得直咬牙。宸粼竟然不聲不響地動員了國內最強大的軍力來迎接這一仗,而王庭和單于卻還畏首畏尾在等待機會。
“撤退,傳令全軍,立刻撤退!”尚未失去理智的左賢王果斷下達了撤軍的命令,天南大營的參戰說明這場戰爭已經完全脫離了他的掌控,落入到了對面的算盤之中。
不過現在見好就收退出戰場還來得及,只要避免與天南大營交戰,也能讓宸粼人白跑一趟無功而返。
正在向沈乘雲的最後一道防線猛攻的匈奴將軍們聽到左賢王傳達全軍撤退的命令都感到非常不理解——匈奴軍明明只差一口氣就能吃下這支已經筋疲力盡的宸粼大軍了。不甘的情緒鬱積在將軍們胸中,但軍令如山,宓金和阿圖濃最先率部撤出了戰鬥,澤靳鐸和佐納庫緊隨其後也率部撤離了戰場。
本已是強弩之末即將崩潰的宸粼軍隊見到這一幕都覺得不可思議,佔盡了上風的匈奴人竟然主動撤退了。
這場仗只要再打下去片刻,最後的盾牆就會被匈奴騎軍突破,沈乘雲也無力回天。
“敵軍為什麼突然撤走了?”沈乘雲呆呆地立在高臺上望著如潮水一般退去的匈奴大軍,感到不知所措。
南方揚起的沙塵回答了他心中的疑惑,天南大營的旗號出現在遠處的地平線上。
“援軍!是我們的援軍!”士兵們振奮了起來。
原來是己方的援軍到了,匈奴人的斥候預先探知了這個軍情,所以左賢王才會在這個時候下令撤退。明白了這一點之後沈乘雲臉上出現了羞赧之色,他要是早知道是這樣,就該下令全軍不惜代價纏住匈奴軍隊,不會讓他們這樣輕易地撤走。
天南大營的前鋒在苕水南岸停了下來,隨後很快在河上架起了浮橋,並讓成隊的驍騎軍騎兵優先透過浮橋。
驍騎軍在渡河之後並沒有停留,而是追著匈奴人逃遁的方向繼續進軍。
沈乘雲望著驍騎軍遠去的背影,在高臺上跪倒喟然長嘆。錯過了這個決戰的機會之後,他想自己可能一輩子都擺脫不了善守之名了。
如今苕水北岸的交戰之地留下了上萬具屍體,匈奴人和宸粼人間雜交錯,片刻之前還人聲鼎沸的戰場一下子沉寂了下去。
天南大營的部隊還在源源不斷地透過浮橋,除去先行追擊匈奴人的騎軍,後面還有數萬步卒,他們接管戰場意味著沈乘雲不再是這場戰爭宸粼方面的最高指揮官。
“大帥,天南大營派來了一位參謀傳令。”
沈乘雲從高臺上下來,接見了那位友軍拍過來的參謀軍官,詢問道:“天南大營如今是哪位將軍掛帥?”
“回沈帥,我軍出征突然,陛下並未拜帥,暫時由驍騎軍主將代行帥職。”那位參謀回答道,“末將此來是代替傳達陛下的軍令,沈帥與邊軍的眾將士作戰辛苦,請接上使團之後退回朔方休整,接下來的戰事由我們和禁軍負責。”
沈乘雲詫異地說道:“禁軍也出動了嗎?可是我方才未看見南岸有禁軍部隊的旗號。”
“陛下籌劃此次戰役著重打擊匈奴左賢王部,禁軍由別的將領率領已經提前迂迴到匈奴後方去了,將與驍騎軍一同夾擊逃跑的匈奴軍。”那參謀隨後又恭維地說道:“陛下用兵如神,此戰我軍必勝!”
“是,陛下用兵如神。”沈乘雲低聲附和道,心中卻並不太高興得起來。
那位天南大營的參謀隨後就返回自己軍中去了,沈乘雲和邊軍還要打掃戰場並派出部隊去迎接使團。
左賢王全軍遁走之後,邊境的威脅暫時消除了,使團也得以安全返回。沈乘雲的大軍在苕水北岸迎回了跟隨使團一同歸還的百姓,而後南渡苕水緩緩撤回朔方。
經此一役,宸粼北境邊軍由八萬人減員至五萬餘人,並且失去了整支遼東騎軍。匈奴左賢王部也在苕水北岸的戰場上留下了近萬遺屍,加上被消滅的左大將部萬騎,雙方的損失在五五之數。
在左賢王從苕水北岸飲恨北遁之後,匈奴王庭終於後知後覺地發現這場戰爭落入了宸粼皇帝的設計之中,在匈奴把視線集中在使團、百姓與沈乘雲的大軍上時,精銳的天南大營和禁軍已經悄悄抵達了戰場。
左賢王沒能得到他預想中的偉大勝利,甚至可能會身敗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