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大佬葉小樓有話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是的,我就是明敬亭女士口裡所說的那個奶油小生,葉小樓。

我的名字是母親給起的,母親出身書香門第,我的岳父是民國時期相當有名的學者,翻譯過很多外國名著。大概是母上大人特別鍾愛“小樓一夜聽春雨”這句話吧,我不清楚,但這個名字我喜歡,總比我父親給起的那些“建國”、“抗美”、“愛軍”之類的,好聽太多了。

父親是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遺書上有一段話,是留給我的:小樓我兒,好好和祖國一起強大起來,做我的眼睛,祖國再無人欺負的時候,家祭無忘告乃翁,和我說一下,免得我心不安。

母親的家教很嚴格,為了培養我成才,給我請了很多當代名師學者,其中就包括父親生前的亦師亦友齊老先生。

齊老先生也是位老革命,而且參加革命比我父親還早上那麼幾年,當時是紅四方面軍的宣傳骨幹,從驅逐腳盆雞、到打禿子,都為革命軍隊的宣傳組織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老先生的藝術造詣很高,無師自通,京評彈唱,無一不會,無一不精,是業內首屈一指的巨佬大宗師,走到哪裡,都得給老人家三分薄面,桃李滿天下,德高望重的主兒。

有著父親這層關係,我又是革命烈士後代,老先生對我這位戰友遺孤,顯得特別青睞,幾乎是手把手。一個活一個活,一個腔調一個腔調地西行教導我,這可羨煞旁人,不知讓多少同行各種嫉妒羨慕很呢!

得到老先生的精心指點傾囊而授,加上我自己本身也是勤勉上進,刻苦努力,很快,短短幾年內,我的業務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有了快速的提高。

父輩就是搞文化宣傳這一塊的,子承父業,我也就順理成章地進入了國家曲藝團工作,但由於我主攻的京劇這一門,在曲園這個大家庭裡,並不是太受當時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喜歡,所以節目安排的也少,沒機會多上臺,我自然起來的也慢,眼瞅著其他小夥伴一個個大紅大紫成角成腕了,我還是一個僅僅盯著齊老關門弟子的光環,寂寂無名的小輩。

改革開放了,不少團裡的成員,都開始瞞著單位,偷偷組隊出去各地走穴賺外快,看他們都轉了不少小錢錢,我的心,也開始蠢蠢欲動了。

這種大事,我自然不敢擅作主張,需要回家跟母上大人商議,畢竟,我當時是體制內的人,如果走出去,能不能有碗飯吃飽肚子都難說。

還好母上大人並沒有反對我的意思,但也沒說有多支援,只是交待了一句,在外面如果混不下去了,痛快滾回來安心上班,別在外面給你爹丟那個人。

我痛快的回一句,好嘞!

第二個我去徵求意見的,就是我的老恩師齊老。

老先生對我單幹的想法,給予了很大支援,並不單單是精神上的鼓勵,還在實際行動上,挪給了我兩外塊錢,託關系找朋友,幫我在大興找了家小劇場,作為我創業的開始。

有了場所,我馬上拉上一幫有野心開創一個新局面的朋友,j呼朋喚友,,開始大張旗鼓幹了起來。

這一幹,才知道,萬事開頭難啊!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港臺流行歌曲四大天王電影唱片充斥著京都,京劇幾乎失去了立錐之地,我的小園子,在最初的幾個月裡,除了幾位老人,幾乎是無人問津,門口羅雀,冷清極了。

最慘的一次,臺底下就一個觀眾,是個京都的老炮老爺子提著鳥籠子。滿臺下就一個觀眾,我們臺上那一出演的是《定軍山》,十好幾個演員呢,場面相當尷尬。有個兄弟問我,就一人,咱們演不演?我毫不猶豫說,演!觀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就算是一個觀眾,我們也得把他侍候好了。

演到一半,觀眾的手機還響了,臺上扮黃總的我尷尬,臺下的觀眾也覺著不好意思,還衝我們道歉,對不住啊,接個電話,馬上就好。我跟那爺們開玩笑,接完電話消停坐那看戲,今兒您別想跑,我們後臺可比您人多,打起來保準您吃虧。

那段日子太難熬了,我帶著大夥,站在園子門口,賣力吆喝賣票,就是沒多大起色。每場能賣出去十張票去,我和夥伴們都鉚足了勁頭晃膀子給大夥演,要是偶爾能賣出去二十張票,大家高興地後臺抱在一起又蹦又跳又哭又笑,不容易啊!

頭兩年,根本開不出工資,演完了一場,交了場地租金,剩下的票錢最多買個西瓜,切開大家一分,我給大夥鞠躬說聲辛苦,吃完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苦日子不好過,最初的始創夥伴,有很多熬不住這清苦,先後退出了,我不願他們,畢竟,他們有一大家子老小要穿衣吃飯,也要養家餬口啊!

總不能坐以待斃等死吧,轍是人想出來的。我慢慢的放下架子身段,放下自尊和驕傲,出去接零活,劇組跑過龍套演過路人甲,電視臺做過兩小時插不上一句話的綜藝節目主持副咖,甚至給一些鄉鎮小企業開張剪綵站國臺……反正,只要給小錢錢,我什麼活都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外面風裡來雨裡去的辛苦賺來的錢,都給我用到了劇場的週轉運營上,京劇不能倒,這些跟著我堅守國粹陣地的兄弟姐妹也要吃飽肚子。

在那段最艱苦的日子裡,在一次家裡安排的相親機會上,我認識了我現在的太太明敬亭,當時紅透了半天天的名角兒明敬亭。

太太婚後很支援我的事業,甚至為了全身心照顧我後勤,為我免除後顧之憂,不惜放棄了自己的優越工作和大好錦繡前程,跟我一起奮鬥,甚至為了籌錢幫我交房租,把老岳父給她的生日禮物小汽車給賣了。

現在總算好了,我的“聽雨樓”走上了正軌,接著發達網路的東風,徹底火了起來,上座率爆滿,每一場都滿坑滿谷,國粹之火,生生不息。

能有今天,我不但要感謝母親的培養和夫人的襄助,更要感謝一隻鼎力支持我的恩師,齊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