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接踵而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我和小淼在保護好現場的同時,第一時間聯絡了當地警方。

雖然我們也是刑警,可現在我們正在休假階段,這裡也不是我們的職責範圍。因此我們不能如同電視裡那樣看到案件就撲上去,甚至於哪怕對方邀請我們協助,也必須透過我們的在職單位,也就是刑警二大隊。貿然插手其他地方的工作,不但違反相關規定,還會給基層單位造成很不好的影響。試想一下如果省城刑警可以隨意插手下面市區或者縣份的刑事案件,那麼將造成多麼巨大的混亂,激化多少尖銳的矛盾。

趕來現場的就是今天接待我們的那位副局長,他看到我們也在現場之後也吃了一驚。我們簡要的把之前的情況說了一下,副局長對於我們的報案表示感謝,帶領其他幹警在現場展開了調查,而我和小淼則被帶回局裡去做了筆錄。

等我們做完筆錄,副局長他們的初步調查也完成了。儘管他們並沒有向我們報告的義務,但出於禮貌他還是跟我們說了大致的情況。

從初步屍檢的情況上來看,趙主任的死亡時間在兩到三天之前,死亡原因是機械性窒息,也就是被人活活勒死的。

捆綁趙主任的繩子以及他勃頸上的繩索都是那種很普通的繩子,在任意一家勞保用品店都能買得到。警方在現場進行了初步採集,並沒有發現任何指紋和腳印,甚至連趙主任本人的也沒有,這說明行兇者仔細清理過現場。

趙主任家的門窗都沒有暴力破壞的痕跡,由此判斷行兇者是從門口直接進入其家中的。不過並不能就此判斷趙主任與行兇者認識,因為現在任何一個快遞小哥或者物業經理都能敲開業主的門,哪怕是趙主任隨意的衣著也是如此。

警方試圖從小區的監控中調閱案發時間的監控錄影,然而就如同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樣,這個小區的監控完全如同擺設,半個月之前就壞了,至今沒有修好。

“大概的情況就是這樣,接下來我們的調查情況也會隨時和你們進行溝通。”副局長這話有兩層含義,既表明會隨時告知我們調查進展,也暗示我們要做好隨時配合調查的準備。

我們當然表示這樣最好不過,並保證一定會全力配合當地警方的調查。

走出化成縣公安局,我和小淼的心情都非常的複雜。不用憑藉什麼多年的刑警直覺,我們也知道這個案子明顯有問題。儘管我們沒有貿然插手當地警方的案件,但在當地警方到來之前,我們還是在不破壞現場完整性的情況下,簡單的觀察了一下現場。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趙主任被反綁在身後的手腳。我仔細的看了一眼困住他手腳的繩結,發現和我們在檔案上看到的那些當年現場拍到的照片一模一樣!

一個二十多年前的案子,我們剛開始關注,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這說明什麼?

說明有人不想讓我們繼續調查這個案子,更說明我們的調查方向是正確的,有人害怕我們查到些什麼!

我們來學校瞭解情況的決定是臨時做出的,而趙主任兩三天之前就被人殺了,那個時候我們還在後臺系統上查閱這個案子的相關情況,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已經有人知道我們在關注這個案子,並決定不讓我們繼續查下去了。

這個人是怎麼知道我們在關注一起二十多年前的案子的?他是在醫院裡看過吳師傅的信嗎,還是在辦公室裡看過吳師傅的日記,又或者他也可以登入我們的內部系統……

無論是哪種情況,這個人一定是我們身邊的人,他可以清晰的掌握我們的行蹤。

目前我們還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但是他的目的我們是可以推測出來的。

他不希望我們繼續追查當年的那個案子,為此不惜殺掉一個知情人,用當年一樣的手法。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矛盾的地方。

如果這個人不希望我們繼續追查當年的那個案子,為什麼要使用和當年一樣的作案手法?這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另外他殺掉趙主任有什麼用呢,趙主任雖然是當年的政教處主任,可他能知道些什麼呢,如果他知道什麼,當年為什麼不說出來。

除非他知道的事情雖然與那個案子有關,但他自己又不知道。只有當我們這樣的外人知道他所知道的事情之後,才有可能推測出那個有人不想我們知道的事情。

這個推測有些複雜,總而言之就是張主任掌握一個可能與當年那個案子密切相關的線索,只是他本人不知道而已。

趙主任作為縣高中的政教處主任,和當年那個連環殺人案唯一的聯絡,就是縣高中裡的一名音樂教師當年曾被當做嫌疑犯這一點。如此想來,也許趙主任知道關於崔老師的某一些情況,而某人不希望我們知道這個情況,因此才對趙主任痛下殺手。

這個人是誰我們目前無從得知,只能把推理的方向放在趙主任這邊,設想他能夠知道一些什麼情況。

作為一個學校的政教處主任,如果不是出於某些特殊原因,他對一個教師的瞭解應該來自工作和生活兩個方面。工作的自不必說,至於生活嘛……

“當時這件事情鬧得挺大的。”張局長的這句話再次出現在我的腦海裡。

就目前我們所掌握的情況來看,趙主任有可能知道的與那個案子沾邊的事情,就是那個崔老師與那名女學生的私生活了。這個事情在現任政教處主任那裡也得到了證實,二十多年過去了,這所學校早已物似人非,現在只有趙主任這個曾經的政教處主任瞭解當年的事情了。

難道有人就是不想讓我們知道當年那個崔老師和女學生的事情?

一想到這裡,我整個人就抑制不住的亢奮起來,因為我發現自己看到了一條隱沒於常人視野之外的線索。

沒錯,現在知道當年那件事情的人確實不好找了,但是這並不代表只有找到特定的人才能瞭解到當年的資訊,我們還可以透過別的方法。

那就是學校的檔案室。

那個崔老師無論是進入學校,還是離開學校,應該都有相關的檔案記錄。趙主任當年不是業管人事方面的工作麼,當年崔老師的檔案很有可能就是經他的手。

另外還有那個不知名的女生,鬧出了老師和女學生私奔的事情,學校方面應該會竭力掩蓋才對。然而有一樣東西是沒有辦法掩蓋的,那就是學生的學籍。每一個學生都有其相應的學籍,什麼時候入的學,什麼時候畢的業,是轉學了還是輟學了,得過獎或者受過處分等等,都有詳細的記錄。

既然那個女學生和崔老師的事情鬧得這麼大,那麼她很有可能被學校以退學甚至是開除學籍的方式進行了處理。當然校方為了維護自身的形象,也有可能說她轉學了,無論是做出那種處理方式,這個女生肯定沒有完成三年的學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九十年代的時候,在化城縣這樣的小地方,學生大多來自附近的農村和本縣,被退學或者中途轉學的女學生一定不會很多,我們只要找到這個女學生的資訊,就可以聯絡到她的家裡,甚至知道她的去向。

更有甚者,我們可能會因此直接找到那個崔老師也說不定。

那個隱藏在黑暗中的人不就是不想讓我們知道那個崔老師的下落麼,我們偏偏要找到他!

我把自己的推測跟小淼以說,她也表示認同。無論如何因為我們的調查,造成了一條生命的消逝,於情於理我們作為刑警都應該繼續追查下去,給當年的那些冤魂,包括趙主任在內一個交代。

哪怕只是為了告慰吳師傅的在天之靈我們也必須這樣做!

然而當我們再次趕到學校的時候,卻看到了令我們血涼到腳底的一幕。

此時的縣高中內正燃起熊熊的大火,那幢政教處所在的教學樓已經被火舌所吞沒!

此時學校周圍已經聚集了一大圈人,眾人正在議論紛紛。

有人說“萬幸啊,學生們都放學了,住校的學生也不住在那棟樓。”

又有人介面“聽說了嗎?學校裡有幾個人跑去滅火,結果都沒出來。”

“你說的是那幾個門衛和內勤嗎?一個都沒跑出來?”

我和小淼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種憤怒的意味。

我們又被對方搶先了一步。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