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聯合商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由檢四人乘著馬車回了風行別院,才下馬車,就見三個人在別院門口伸著腦袋朝門裡面看,這三人正是之前在麵館外面賣給朱由檢票券的劉有田、範滿倉和於得水三人。

這三人回家取了藏著的票券急急忙忙的就趕了過來,生怕來得晚了好處被別人撈了去。

朱由檢來到三人身後,伸手拍了拍還在伸頭朝裡看的劉有田,劉有田頭也不回的將朱由檢的手開啟,嘴裡不滿的嘟噥一聲,“別鬧。”

朱由檢也學著劉有田的樣子將頭湊到他的旁邊,“看什麼呢?有什麼熱鬧嗎?”

劉有田聽著耳邊的聲音有點熟悉卻又不像範滿倉和於得水二人,他回過頭一看,見是朱由檢,腳下頓時被別院的門檻絆了一個踉蹌,身子就朝著門裡面跌了出去。

“不是說了嗎?朱公子不在府裡,讓你們在門外候著怎麼又進來了?”

劉有田剛進入府門的過道,就聽過道屋內傳出了門房不滿的聲音,接著就見門房睡眼惺忪的走了出來。

朱由檢一看門房那樣子,心裡直嘀咕,著門房看上去剛才好像是在睡覺,怎麼這劉有田剛進去他就知道了,難道這是做了多年門房練出來的本事?

門房一出了他那看門的小屋就看到了站在門口的朱由檢幾人,他也不再理會進入門內的劉有田,直奔朱由檢這邊過來,“公子你們回來了?快進來歇一會,吃幾塊西瓜。”

朱由檢朝著門房笑了笑,“不用了,我還有些事情,你去告訴錢財一聲,讓他到我房中找我。”,說完,朱由檢便朝府裡走去。

才走了兩步那門房再次開口道:“公子,這三人說是您讓他們過來的,要怎麼處理?”

朱由檢差點把這事給忘了,聽見門房的話,他回頭對著劉有田三人道:“你們現在這裡等候片刻,我身上帶的銀子花完了,稍後我讓賬房過來與你們結算。”

劉有田笑嘻嘻的道:“雖然今天日頭有點大,不過既然公子吩咐,我們在門外等著就是。”,他雖嘴上這麼說著,心裡想著怎麼也要讓我們進裡面坐坐吃塊西瓜才是。

然而朱由檢就真的只是點了點頭便朝裡面走去。

張之極走過三人身旁時,張牙舞爪的對著三人嚇唬道:“你們真以為他身上沒銀子?以他的身份像是缺銀子的人嗎?我五哥外號可是五閻王,你們還不趕緊跑,一會他出來小心吃的你們連骨頭都不剩。”,說完,張之極頭也不回的走了。

只是他這一番話說的劉有田三人心裡有些惴惴,那位公子出手闊綽,確實不像缺銀子的樣子,但是這人看起來也不像個惡人,怎會無緣無故特意將他們叫到府上找他們的麻煩?倒是後來這公子一直面色不善,那什麼五閻王的名號定是那人杜撰的。

三人權衡了一番,他們不斷的找各種理由說服自己那位公子叫自己來就是為了買券的,最後還是白花花的銀子佔了上風,三人依舊頂著日頭在門外候著。

朱由檢的房中,錦繡、張之極和陪同三人逛街的萬裕泰掌櫃都在,錦繡給三人倒了茶,徐掌櫃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朱由檢就朝著他道:“還要勞煩徐掌櫃的辛苦走一趟,去萬裕泰請幾個賬房過來,我們今日開始,在府門外大事收券。”

徐允道:“公子這就是捨近求遠了,若說賬房,還

有比我這萬裕泰掌櫃更好的賬房嗎?這事交給我就是。”

朱由檢道:“我是怕收券這種小事,讓徐掌櫃來做有些大材小用了,既然徐掌櫃不嫌委屈,那這事就交給徐掌櫃了。只是收券一事,此時雖然沒什麼人,我想過上不久,風行別院外的路上就會人滿為患,只是徐掌櫃一人只怕應付不過來,還是要多找幾個人才是。”

“只要是公子的事,那就不是小事,不過也用不著去萬裕泰找賬房了,這風行別院裡最不缺的就是賬房,我這就去找人幫忙一起收券。”,說完,徐允連茶也不喝起身便走,剛到門口,便遇上了被門房找來的錢財。

朱由檢朝著徐允背後道:“找人再外面搭幾個棚子,寫上幾個布幡,再多擺幾張臺子,將聲勢造的大一些。”

徐允回頭笑道:“公子放心。”,說完,他與進來的錢財打了聲招呼便離開了。

“公子您找我?”

朱由檢點了點頭,然後起身走到內室將張之極曾看過的那兩個賬本拿了出來,然後對錢財道:“本公子一看這密密麻麻的數字就想睡覺,你直接跟我說說吧,現在各種票券存下多少了?”

張之極聽聞朱由檢的話,在一旁跳起大叫道:“哦!原來是你這個傢伙在中飽私囊。”

朱由檢看著張之極那樣子,連忙安撫道:“子瑜,別打岔,我們在說正事。”

“兩個白痴!”

“乖,別鬧,自己到邊上玩去,秀兒,給子瑜拿快泥巴來讓他捏著玩。”

“你才是玩泥巴的孩子。”

朱由檢不過是說笑,錦繡自不會當真,朱由檢與錢財再不理會張之極,開始說起了賬本。

“自我來到蘇州後,依著公子的意思一直在收購各種票券,在暗中收購各種票券的情況下完全不動米券也不太可能,我們只能做到不去干涉米價,幾個月下來,米券也入手了有近八萬張,均價在三兩銀子左右。”

張之極雖然被朱由檢調侃了幾句看似老老實實的坐在那裡喝茶,實際一直支稜著耳朵聽著二人談話,此時一聽錢財說買進八萬張米券,而且只有三兩銀子的均價,他再次跳了起來,“你胡扯,欺負五哥看不懂賬本嗎?那賬本我看過,許多米券都是四兩買進三兩九錢賣出,五兩買進四兩八錢賣出,你竟敢胡說八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由檢捂著眼睛道:“我看不懂賬本的事,以後不許再提。”

錢財也道:“小公爺,這個經商之事門道繁多,我就算說與你聽你一時也肯定聽不懂,還是不說了吧。”

“為什麼不說了?你說啊,你說啊,有能耐你使勁說,看我聽不聽得懂?”

錢財不會去與張之極糾纏,但朱由檢卻是收購了張之極此時的一驚一乍,他向著張之極問道:“子瑜你知道浮盈和浮虧是什麼意思嗎?”

“這個……這個難道也算經商之事嗎?這個茶味道不錯……嗯,下次可以去進一些來賣。”

錢財讚道:“好一個浮盈與浮虧,公子這浮盈與浮虧總結的實在是妙極。便是浸淫商海幾十年的人也不見得能從票券中悟出這四字真諦,公子真是商道奇才。”

“拍馬屁的話就不用說了,本公子又不是子瑜,被人吹捧幾句就忘乎所以,還是說回正事吧。”,其實朱由檢被吹捧的也很開心,只是

這四字實在不是他總結出來的,所以被拍的有愧啊。

“對對對,說票券的事,之前所說的八萬張米券,對比起蘇州所發行的票券實在是九牛一毛,這八萬張裡一石的米券至少在五萬之數,餘下的有五石的,十石的,百石的,不過加一起也不超過二十五萬石,蘇州發行的米券遍佈南直隸和浙江,除了百姓手裡有近三成外,其餘的全部在幾家大的錢莊、印子局手裡。”

朱由檢想了想,此前在京城時錢財提到過,目前市面上的米券至少達到三億石,如此看來,二十五萬石的米券砸下去確實連個水花都翻不起來,好在他開始就沒把米券計劃進去。

“再說說其他的票券情況吧。”

“除了米券外,肉券、布券、菜券、餅券、麥券、面券、茶券等等,加一起差不多有八百萬張,耗銀三百萬兩,因為這些東西流通量不如米券,因此發行的數量沒那麼誇張,那幾家大的錢莊印子局盯得也沒那麼緊,我們手裡的券佔了總量的至少三成,萬裕泰之前的東家就是因為大肆往外放肉券的印子,才被我們抓到了漏洞,使了些手段最後才給盤下來的。之前的萬裕泰只是日常流水就有近萬兩,最後被擠兌的竟是連一千兩的現銀都拿不出來,我們只用了三萬兩銀子便將萬裕泰盤了下來。”

朱由檢問道:“現在蘇州大的商號除了囤積米券操縱米價外,手裡大量囤積其他票券的有沒有?”

“目前蘇州府除了米券外的其他票券,我們手裡有三成,發行的商號手裡有兩成,而八家聯合商號手裡有近三成,餘下的兩成都在百姓手裡。”

朱由檢疑惑的道:“八家聯合商號?這是什麼物種?”

“公子這物種的說法當真是……新鮮。”,錢財憋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出一個詞來形容朱由檢的另一個詞,然後繼續道:“所謂八家聯合商號即是日升隆、福達、四明、匯眾四家錢莊,通聯、金喜來、大盛海三家印子局和康旺糧油行,這八家商號任何一家都無法獨自操控南直隸和浙江一帶的米價,但這八家聯合起來便有了這個能力,而且市場上再也無人能夠撼動他們分毫,一旦有人在米價和米券上面做手腳,這八家商行便會聯合起來打壓。至於米券外的其他種類票券,這幾家商號如何分配我便不得而知了,也許是某一家商號在獨自操作,也有可能是幾家操作八家兜底。”

朱由檢有些疑惑的問道:“日升隆的名號我聽過,那不是山西的商號嗎?為何會在與蘇州操縱市場?”

“豈止是日升隆,福達是福建的商號,四明是浙江的商號,大盛海是北方的商號,金喜來是兩湖的商號,若不是集半個大明的資源,他們如何敢操縱米市?只是蘇州一地年產糧就是八千萬石,兩湖、浙江縱然少些也差不到哪裡去,若是蘇州米價飛漲,其餘的商號從浙江和兩湖調運糧食過來,那麼他們所做之事就成了笑話,所以只要蘇州府的米價有所變動,那就是全國的米價都會隨之變動。”

朱由檢點了點頭,道:“那我們從今日起,便試一試蘇州府這趟渾水的深淺,走,出去看看。”

PS:2020年1月1日元旦,也是豆豆農曆生日,快二十年沒過過生日了,老婆孩子都不在身邊,明天就碼字和書友們一起過節吧,本書在縱橫中文網首發,請支援正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