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禍水罪名6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月二十七,萬里無雲。

王府後院那十來株桃花盛開,一片粉色。芳華讓人把東南枝條上的桃花摘了下來,釀成一罈子的桃花酒。她封上酒罈的口,交給素錦,讓她把酒放到地窖去。等過一段時間釀好之後,給遠在千里之外的春兒送去,算是她的賀禮。春兒好福氣,前幾天來信跟她說生了一個女兒,取名叫拓拔婉儀。

本來,芳華想送她一罈女兒紅的,等拓拔婉儀長大成人出嫁時,好掘酒宴客,但大漠不適宜埋酒,加上這不過是中原風俗罷了,就算了,改送桃花酒,一來,讓春兒記住大齊的桃花酒是個什麼滋味,二來,也祝賀她的女兒如同桃花一般美。

提到兒女,芳華難免想到了榮涵的。可能榮涵以後成親會在都城,而那個時候,她跟趙灼然會在千里外的江南。說起給鎮南王挑女婿一事,趙灼然千挑萬選,給戚如意物色好了一個如意郎君,定國公的二兒子,她狡猾得很,先在定國公的耳邊吹一下風,說這鎮南王是如何的好,哪個男子有福氣娶了其中的一個的郡主,前途無可限量,後又嘆息地說,自己已經娶妻了,沒這個福氣,畢竟芳華在京城的名氣大,納妾還不弄翻天。定國公沒表態,附和道:還真是一頭不錯的親事。

“王妃。”素錦從外面匆匆走進來,似乎有什麼急事似的。芳華往盥洗盆洗了一把手,接過小丫頭遞過來的綢緞擦了擦,問:“出了什麼事,走得這麼急?”

“榮太妃沒了。”

芳華愣了一愣,隨即問:“好好的怎麼沒了”素錦說:“這個我也不太清楚,聽宮裡的人說,今兒早上,婉佩姑姑見榮太妃遲遲還沒起床,就去喚她,沒想到榮太妃已經歿了,整個身體是冰冷的。”芳華想了一下:“太后那邊怎麼說?”

素錦搖了搖頭:“太后沒說什麼,倒是讓人好好操辦喪事。”芳華又問:“老九那邊呢?”素錦說:“中泰王已經進宮了。”芳華再問:“昨天有誰去看過榮太妃?”素錦說:“這個,奴婢倒沒問。奴婢這就去問問。”芳華甩了甩手:“不用了。”

到了傍晚時分,宮裡傳出訊息,說榮太妃是服鉤吻自盡的。芳華聽到這個事的時候,想到了成太妃,心想這鉤吻會不會是成太妃給榮太妃的。

榮太妃出殯那天,是個怎麼風光法,芳華沒親眼看見,倒是聽素錦說的如同身臨其境,算是皇帝給足自個兒弟弟的顏面了。而中泰王親自為榮太妃守陵,盡孝道。因為榮太妃這一事,鎮南王的事一拖再拖,不知不覺到了五月還沒個頭緒。倒是朝中不少權貴已經按捺不住,主動到驛館,打著擺放的名義,跟鎮南王套近乎之餘,更是在意那幾個郡主。一來一往,倒成了一樁親事。

先定下來的不是長女戚如蘭,而是二郡主戚如玉,嫁的是康國公的小兒子。不過想想也是,戚如蘭是嫡出的,怎麼著也得是皇族才配得上。定國公那邊有訊息了,希望趙灼然給他二兒子牽紅線,可沒說娶哪個郡主。

這一天,芳華進宮給太后請安,在長寧宮外就遇上同樣來請安的戚如意。戚如意笑靨如花,給芳華請安:“王妃千福。”芳華隨意擺了擺手,示意她犯不著如此拘謹,笑答:“郡主不必如此多禮。”

“禮多人不怪。”戚如意笑說。

“郡主是來給太后請安的吧,那就一同吧。”

戚如意跟隨在芳華後面,顯得小心翼翼的。長寧宮的姑姑見芳華來了,笑顏逐開說:“奴婢給王妃請安。”芳華說:“姑姑不必多禮,太后老人家午覺睡醒了麼?”姑姑說:“醒了,在跟太妃她們一塊說話呢。”

太后對戚如意的到來顯得很是高興,等芳華一坐下,她問芳華:“王妃,你瞧,三郡主的小模樣長得可好?”芳華看了一下戚如意:“甚好。”一旁的成太妃笑呵呵的,說:“太后,鎮南王的四個郡主哪一個不長得俊?個個都是人中鳳,這天底下,及得上的不多啊!”

芳華聽不出成太妃的話是贊還是諷,不過,鎮南王的四個郡主長得都不賴,但也沒到拔尖的地步,倘若論上家勢這一條,說得過去。她微笑:“成太妃說的沒錯,這般的美人兒,還需一個俊兒郎才好配。這定國公的二世子長得是一表人才不說,還滿腹經綸,妾身想著呢,配三郡主正好呢!太后,你覺得怎麼樣?妾身可沒亂點鴛鴦譜的。”

“這個,你得問人家三郡主了。”太后四兩撥千斤,轉過頭去看著戚如意。戚如意騷紅了臉,兩隻藕粉小手在腿上搓在一塊,頗有不好意思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敬太嬪捂嘴笑了一下:“太后,你瞧瞧,人家三郡主都讓您說得不好意思了。”成太妃也跟著打趣:“我倒聽我娘家人說,這定國公的二世子倒是不錯。現在想想,跟三郡主配得很呢!”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芳華立刻說:“可不是麼?要是榮涵再長個十歲八歲,妾身也恨不得有三郡主這個兒媳呢!”成太妃笑芳華:“王妃,榮涵這才幾歲,你就想著替她想兒媳了?柔儀比榮涵還大好幾歲,這要是榮涵都娶親了,柔儀可得趕緊找個駙馬爺了。”

一下子,滿屋子的女人笑了起來。聊了半個時辰後,長寧宮一屋子的人都散了。芳華坐上步輦,跟隨著成太妃熙太嬪等人。成太妃舒坦地坐著步輦上,對芳華說:“王妃,這天氣甚好,不如到我宮裡坐坐,聊聊。”

芳華這才坐下來,成太妃說了:“這一眨眼,大半年就過去了,王妃也不常來我這宮裡坐坐,怪冷清的。我呢,能有個人跟我說說話就夠了。”芳華說:“娘娘說笑了,只要娘娘一開口,還怕沒人跟娘娘說話麼?”成太妃說:“這宮裡,能跟我說得上體己話人又有幾個?長壽宮那邊,一個人也能吹吹彈彈的,真叫我吃驚。我還以為長壽宮的日子會比長平宮更難熬,沒料到,長平宮的倒先走了。”

李太後一個人還能自娛自樂,這不光是成太妃吃驚,連芳華聽了也不可思議。榮太妃是個有牽掛的人,卻撇下兒子先去了。

芳華問:“李太後怎麼了?”成太妃笑了一下:“聽那邊的宮女說,她有時候從半夜醒過來,就吹簫彈琴。你不知道吧,三皇子還在的時候,最喜歡搬弄樂器。如今人走了,她只能這樣子慰藉自己了。太后跟她說了好幾次,都沒什麼用,也能這樣子了。”等茶水送上來後,她對芳華說:“這就是上個月你捎進的龍井,嚐嚐,看一下我宮裡的人衝得怎麼樣?”芳華聞香,抿了一小口:“手藝不錯。對了,榮太妃好好地怎麼就走了?”

成太妃說:“我就猜著你肯定會問的。她是過量服用鉤吻才弄得這個下場的,聽婉佩說,這些鉤吻怎麼來的她也不知道。這其中是究竟怎麼一回事,我也不太清楚,不過,太貴妃跟這件事脫不了干係。”芳華皺了一下眉頭:“怎麼說?”成太妃站起來:“我雖然恨她,但還不至於逼死她。更何況,我是個沒兒子的太妃,礙不著誰。她沒了,中泰王得要為她守孝三年,期間不許娶妻納妾。三年,鎮南王的女兒可等不了。”

成太妃是一語驚醒夢中人,芳華頓時明白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了。三年,鎮南王的四郡主也十七了,戚如蘭更加是二十了。榮太妃以前想老九娶的就是戚如蘭,雖說戚如蘭比老九大,但這不打緊。她問:“以前,太皇太后不是有意讓中泰王娶戚如蘭的麼?”只要老九到梁太皇太后那裡說一下,這事,十有八九還是有機會成的,畢竟老太后這麼多個孫子中,就算老九最受寵。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敬靜太后做主。而且,這事也沒幾個人知道,加上當時先帝病重,怎麼能做算?”

芳華想也是,這件事,還真沒幾個人知道。

“她想見見你。”成太妃忽然說道,見芳華驚愕的面色,說:“上個月,是長壽宮的壽誕,不管怎麼說,她都是先帝的皇后,於情於理,我們這些妃位的還是要去一下的。你什麼時候得空了,就去一趟長壽宮。”

芳華始終想不明白李太後為什麼想見自己,但趁出宮前,她還是去了一趟長壽宮。一進去,發現這長壽宮比長平宮還冷清,連半個人影都見不著。等她到了裡面之後,才看見楚雲姑姑低著頭在縫補。聽見腳步聲了,楚雲姑姑抬起頭來。

“姑姑,別來無恙。”芳華用手指沾了沾身邊的擺設,挺乾淨的,看得出楚雲姑姑每天都有擦拭。楚雲姑姑把針線放進小竹筐裡,起身,客客氣氣給她行了一個禮:“王妃在這裡等一下,我去請太后娘娘。”

芳華四下環顧一下,發現這裡跟別的宮沒什麼差別,可見皇帝對這個嫡母還算不錯。等李太後出現在芳華跟前時,她嚇了一跳。李太後蒼老不堪,頭髮花白,額頭上的皺紋跟褶子一樣,一層疊一層,乍眼一看,還以為是六十歲的老婦。喪子之痛,對李太後的打擊不是一般的沉重。

李太後在素錦的攙扶下,慢慢地走到芳華跟前。芳華這才醒悟過來,還是按照禮數,給她行了一個禮:“太后萬福。”

李太後坐了下來:“王妃還是那麼多禮。”芳華說:“禮多人不怪。”李太後乾笑了一下:“別把自己看得那麼低,王妃現在好歹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恐怕除了長寧宮那一位,誰見了你還得給幾分面子,功高至此,應該的。”

“娘娘言重了。妾身不過是一介婦人罷了,何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之說?”芳華連問也不問一下,擅自坐了下來。“太后娘娘有什麼要對妾身說的,妾身洗耳恭聽。”

“除了那兩條人命,試問昔日哀家對王妃怎麼樣?”

芳華不知道李太後要說什麼,但回想起過去,李太後對她還算可以,沒刁難過她。但柏兆政和姨娘的死,她這輩子都忘不了。她說:“娘娘要問的就是這個麼?那妾身跟娘娘也沒什麼好說的了。素錦,我們走。”話還沒說完,她站了起來,欲走。

“哀家欠了柏家兩條人命,可你欠了哀家一個兒子。”

芳華打住腳步:“本來不屬於娘娘的東西,娘娘煞費心思去奪,甚至不惜發動政變,落得如此下場,全是娘娘一手造成的。”

李太後聞言,哭笑了起來。楚雲姑姑在一旁看得心痛,低聲說:“娘娘。”李太後笑完之後,冷眼對芳華說:“沒你柏芳華這個禍水,本宮怎麼會淪落到如斯地步?”

芳華也不是好惹的:“太后娘娘,不要將你的過錯推到本王妃身上。本王妃不曾做過什麼害人的事,更加配不上‘禍水’二字!”

“本宮還是錯估了齊悅王對你的情意,更加沒想到連先帝都受了你的迷惑,說你不是禍水,本宮還真想不到還有誰比你更加合適。本宮真恨當日沒燒死你,否則本宮今天絕不會坐在這長壽宮。”

“只怪娘娘做事手腳不乾淨,讓妾身死裡逃生了。”

“是啊,怪只怪本宮手腳不乾淨,更加怪本宮當日信錯了趙灼然。”

“敢問太后娘娘,要是當今皇上不先帝的二皇子,娘娘會怎樣對待齊悅王,怎麼對待妾身?俗話有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娘娘會容得下功高震主的齊悅王麼?”

李太後沒說話。

芳華不想再跟她耗下去,提起腳就往外面走。

“等一下。”李太後叫住芳華。

芳華站住,看看李太後還有什麼要說的。幾番哽咽,李太後終於問了出口:“我的奕兒葬在哪裡?”芳華閉著嘴好一陣子,方說:“帝陵往西五里的十里坡。”李太後流淚,問:“為什麼沒有園寢?”

“叛逆之人,不配葬在園寢,有辱皇家體面,有辱先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