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撫蘇州賈母交後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蘇州府是個民豐物阜的地方,也是人文集萃之地,是天下公認的肥缺,只是賈環從三品侍郎任五品的同知,說不上是一種貶斥,還是一種政治策略。蘇州知府不敢輕視這位前狀元,親自妥善安排下處,天知道哪天風向轉了,這傢伙又重新得寵了。

沒過幾天,知府調任,騰出正印官的位子給賈環。

賈環接印後入駐府衙,放出告示允許民眾上告,可以不用訴狀,一時間告狀申冤的人不計其數,都想看看這位前狀元的理政能力,一天之內接狀高達數百。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案子,一是的確有冤情,大家相信這位有神探狄仁傑轉世之稱的前狀元能還民公道。二是一些鄉紳大戶想看看這位新父母官的斤兩,如果理政清楚,以後還存個敬畏之心,如果不中用,那就對不起,以後三年內他們根本不會把他放眼裡。所以大戶們故意找了些根本理不清的陳年舊案來看新官上任這三把火怎麼燒。

接了無數訴狀,還有好多是無頭案,幕僚們叫起苦來,這些案子有許多都是多年前的陳案,如果理得清?

賈環指示:“如果證據確鑿,該是什麼就是什麼,不許冤屈好人,也不許巴結權貴。”

幕僚說:“如果是證據清楚自然沒問題,問題是好多案子證據不清,雙方各執一詞,於是這麼拖下來,一拖就拖成了疑案,根本沒法斷。”

賈環自有辦法,定下三大原則:“在證據不明,也不可能找到給力證據的情況下。

如果是爭財產,則偏向處於弱勢一方的貧困小民。

如果是爭面子,則偏向那些愛面子的有地位威望的強勢一方。

如果是什麼也不爭,比如那年我斷的一樁撞人案,說不清那個扶人的有沒有撞人,象這種說不清的案子,則偏向輿論,怎麼判對社會影響好就怎麼判,不必管證據。”

定下三大原則,處理那些沒法說得清的疑案就好辦了。很快,積累的舊案清理完畢,又有力打擊了一些訟棍。許多以告狀為業的刁民也老實了許多,整個蘇州風氣一變,大家都安生度日,那些準備看新知府笑話的人也服貼了。

皇帝接到御史的報告感嘆:“果然是個能幹的,你和景兒沒有那扯不清的關係該多好,將來做一對明君賢相萬古流芳,可惜……”

林彬前來視察,同一科的進士,他的官位反而跑到賈環上面了,也是難料的事,林彬擺出上司架勢指責道:“有不少鄉紳指責你斷案不依律法,你有何說法?”

賈環無所謂道:“想讓我依法斷案也行,拿出證據來,那些證據不清的陳年舊案,怎麼依法來斷?”

“可是你偏向那些平民。”

“只有在爭財產的案件中,我才偏向弱勢的平民,他們本來就窮,再被奪了財產就沒法活了。那些爭面子的案子,我不是也偏向那些愛面子的鄉紳了嗎?”

“不得不說你這樣斷案有你的道理,放心,我會支援你。”林彬也不再說了,又說另一件事:“巴加里要回國,邀請朝廷官員隨行出海,你去不去?如果你不去我就去,我的位置可能由你接任,咱們要提早交接哦。”

賈環很心動,他也想出海長長見識,可是這樣做的後果很嚴重,蕭景對這事的反應很可能是堅決反對他去,或是鬧著和他一起去,到頭來又是一場風波。

賈環還是搖搖頭:“算了吧,我答應要等他,就要說話算數。如果幾年後他淡忘了我,我再出海不遲。”

正如林彬所料,朝廷很快下了命令,任命林彬為外交大臣出訪不列顛佛朗機五國,他的江蘇巡撫位子則由賈環接任。一個月內,賈環從三品侍郎降到五品知府,又恢復到三品。其間榮辱沉浮不足為外人道也,對風雨飄搖的賈家來說倒是個利好訊息,那些躲避唯恐不及的親戚們也敢來往了。

賈環與林彬交接完公務去碼頭接家眷,見寶釵把芝兒也帶來了,有些意外,很快明白了蕭景的苦心,蕭景很想和芝兒培養感情,卻還是忍痛把芝兒送到他身邊,只是為了保他安全,萬一皇帝起了殺心,有芝兒在手也會有所顧忌。這番苦心可能除了他再沒人能體會得到了。

回到府衙,寶釵接手內宅家務,開始忙碌起來。第二天聽得差役報告說有一美貌婦人抱著孩子來,說是和大人有舊。賈環趕緊說:“我在這裡不認識什麼美貌婦人。”

寶釵笑道:“你不用急著辨解,我不是那種掂酸吃醋的人。她要見你,你就見見好了。”

賈環覺得不見好象自己心虛,便去見那婦人,意外發現這婦人居然是香菱。看她荊釵布裙,抱著一個小孩子,看上去還算幸福。

“沒想到居然是你?”賈環很驚訝。

“是啊。”香菱笑道,“我家祖籍就在姑蘇,大人忘了麼?我和母親回鄉後,母親把我嫁了一個相識的人家,那家也是書香之家,相公也知道上進。瞧,這是去年生的閨女。”

說著,遞上手裡的孩子,一個粉妝玉琢的可愛寶寶露出無齒笑容,奇的是眉尖也有一顆胭脂記。

“真是小美女啊,長大肯定跟你一樣。”賈環讚美著,叫寶釵找個金鐲子什麼的當見面禮。

寶釵也很歡喜,取了一塊金鎖,一對金鐲做見面禮。見香菱穿著布衣想必家境一般,再添四匹綢緞。又噓寒問暖幾句。

香菱謝過,說:“本來聽說大人外任,我就想來拜見的,可是大人家眷不在,我一個婦人家也不好上門。我能有今天,都是靠大人救了我,大恩大德一直銘記在心。”

聽她說起當年救她的事,賈環不大好意思,當時救她確是存著利用的心思,實在不敢以恩人自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實……嗯……當年的事不提也罷,只要你過得好我就放心了。”

香菱也明白他是利用自己,可是她並不介意。又對寶釵說:“這輩子我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寶姑娘給我的,如果不是你帶我住進大觀園,我哪能這麼快樂地在園裡學詩還入詩社呢,現在想起來真懷念那種無憂無慮的日子。”

寶釵笑道:“還提學詩,你學詩學的都魔怔了,連覺也不睡。我們女子還是要以針工紡績為要,那些移性情的東西要不得。”

香菱笑了:“寶姑娘還是這麼口是心非,你嘴上如此說,可是並沒有阻止我學詩,還給我指點和鼓勵呢。”

寶釵低頭含笑,她憐惜香菱身世可憐,所以想法滿足她的要求,帶她進園來住,助她學詩,不忍心潑她冷水,並不是贊成學詩是女子該做的事。

兩個女人久別重逢,有許多話說。孩子由僕人帶下去玩,賈芝看見一個比自己要小的寶寶,看上去很可愛的樣子,去外面抓了條毛毛蟲逗她玩耍。

香菱用過晚飯離去。寶釵卸了釵環準備歇下,對賈環說:“看香菱穿著布衣,估計日子不是很好過,她在薛家素來錦衣玉食,哪裡能過這種苦日子。爺想法幫她男人找個好差使吧。”

賈環答應了:“我會幫她的。不過你說她過的是苦日子,這個我不能贊同,日子是好是壞,不能看吃穿好不好,她現在有個疼她的丈夫,有個可愛的寶寶,就算穿不上綢緞衣服,也是很幸福的。”

賈芝在一旁插嘴說:“可是寶寶好可憐,是個殘疾。”

“天哪!”寶釵和賈環都驚呼一聲,沒想到這麼可愛的寶寶是個殘疾,老天爺怎麼這麼狠心,香菱好不容易苦盡甘來,能過個舒心日子,卻生下殘疾孩子,以後可怎麼辦呢?

“好苦命的香菱。”晴雯忍不住抹起眼睛,說:“爺不是認識太醫院的名醫,不如請個高手來看,說不定能治好。”

賈芝又說:“寶寶木有雞雞,太醫能給接上嗎?”

晴雯臉黑了下來,眉毛豎起,拎著賈芝往外走,罵道:“臭小子,你存心搗蛋是不是,睡覺去。”

賈芝掙扎:“我沒有搗蛋,寶寶沒有雞雞,好可憐,連尿尿都困難,叫太醫給接一個嘛。”

“寶寶是妹妹,當然沒有了,這不是殘疾。,。”

“為什麼妹妹會沒有雞雞?如果我有兩個的話,我會給她一個哦……”

“趕快上床睡覺,再羅嗦打你屁股。”晴雯氣得哇哇叫。

留在屋裡的兩個人相視一笑。提起孩子,寶釵觸動心絃,有些難過,道:“你說得對,有個愛她的丈夫,有個可愛的寶寶,對於女子來說,這樣的生活才叫幸福。相比之下,我雖然錦衣玉食,也有誥命夫人的頭銜,最重要的東西卻一樣沒有,你說這是幸?還是不幸?”

賈環沉默了。

寶釵大著膽子拉住他的手,柔情萬分地說:“爺是最負責任的人,既然娶了妻,就會盡到自己的義務,絕不會讓妻子不幸福,對不對?

我要的不多,只想要個孩子,我不敢奢求你的心,也不敢干涉你的自由,只求你施捨給我一點溫情,讓我在以後的漫漫人生有個寄託,有個能讓我活下去的希望。”

賈環是個吃軟不吃硬的,見她楚楚可憐,又見她白天裡十分的羨慕香菱的可愛寶寶,不由得心裡升起一股歉疚感,覺得寶釵也很可憐,有才幹有志向,偏偏身為女子,婚姻不能自主,只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還要為整個家族犧牲。婚後受到丈夫不冷不熱的對待,她毫無怨言,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是一個稱職的賢妻良母,她有權利得到應該得到的東西。

想到自己的責任,再想到與蕭景渺茫的未來,賈環愈發動搖了。

接下來的日子平淡如水,賈環盡到丈夫的責任,寶釵也努力做個賢妻良母,兩人看上去很是和諧。沒多久,寶釵身上有了喜訊,接著收到京城的家書說賈母病重,想要見他最後一面。

“我都和賈家沒關係了,見我做什麼?”賈環有些為難,想和賈家斷絕關系,可是在重視孝道的社會,拒絕一個八十老人的臨終請求肯定被人罵死,良心上也過不去。

寶釵念著賈母的好處,勸道;“老太太怕是不行了,見你可能有話要說,就算她不是你祖母,只是路邊一個不認識的老人,這麼大把年紀了,想見你一面,你好意思說不?”

賈環聽了勸,帶著寶釵和賈芝趕回京城,祿兒隨行保護。

昔日見證賈氏榮光的寧榮街如今車馬冷清,石牌坊已經沒了往日的威風,變得無比暗淡。大觀園已經關鎖交還內務府,榮府只留了賈母的幾進院子供全家過活。

賈環進西角門直入賈母上房,只見賈母鬢髮全白,臉色灰敗,全無往日富態精明,只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一旁的賈政王夫人和邢夫人各個神情悽惶,象看救星一樣看著他。

到這份上,賈環對賈家有再大不滿也沒什麼可計較的了,顧不上休息,關切地問了老人的身體和家裡的日子。

賈母見他回來,心裡一高興,居然能坐起來吃了半碗粥,精神也好了許多。

賈政說自賈府被抄之後,有許多人落井下石,揭發了更多的不法之事,親戚們也生怕沾了晦氣,也不再來往,也虧了薛蝌還幫著打聽訊息。賈家所有爵位被削,有賈母這個一品夫人在,仍然還能暫時住在榮國府裡,等賈母不在,他們這些人就沒資格再住國公府,就要搬出去了。

淳王對老太太很照顧,定時派太醫來請平安脈,還送了許多人參靈藥及家常日用。探春隨夫去浙江上任,迎春還不時回家來安慰父母,眼下就這麼過日子。

“也多虧幾年前整頓家務,多置了一些祭田,如今守著祖田度日,只要儉省些,也能過得去。”賈政又感慨又後悔,覺得自己整個一支沒用的廢柴,如果當年他能留心家務,也不至於這樣。

賈環表示懷疑,賈家上下安富尊榮慣了,只知享受不知營生,天知道賈母不在會弄成什麼樣子。

賈母自知時日無多,想抓緊時間辦了後事,叫來一家大小,對賈環說:“如今寧府完了,這賈家還得靠你維持。”

賈環有些不自在,道:“我現在已經和賈家沒有關係了,之所以來此,也只是為了看望老太太。”

賈母老淚縱橫,道:“當初將你除宗,也是迫不得已,如果換上你,想必你也會以大局為重的。你何必還要懷恨呢。”

“我不是懷恨。”賈環趕緊搖手,“就算我和賈家有關係,也輪不到我維持。珍大哥璉二哥雖然被流放,不是還有寶玉嘛,論理,他應該撐起這個家來。”

賈母帶著懇求的口氣,道:“寶玉身體弱,恐怕不行,這個家還得靠你。”

賈環笑道:“老太太這個算盤打的不好。從小到大,寶玉是您心尖上的,什麼好東西都給他,可曾對我正眼瞧過。權利和義務應該對等,他享受了多少,就應該付出多少。你們讓他受盡寵愛,卻不讓他盡點責任,這可不好。”

賈母如今也後悔對寶玉寵愛過度,沒有把他培養成能撐家立業的男人,可是現在把復興家業的重擔壓到他肩上,準把他柔嫩的身軀壓垮了。放眼整個家族,能撐起這個家的只有這個庶子,偏偏他對以前不受寵的事還心有芥蒂。這如何是好?真是悔不當初。

賈母為了整個家族是什麼事也做得出來,老臉一豁,道:“算我求你了。我給你跪下了。”

賈環嚇得趕緊跪倒,苦笑道:“《禮記》有云:年八十者,天子不召。就連皇帝都不能輕易受您的禮,老太太這樣豈不是折我的壽嘛。”

“你答應了?”

“家裡這個樣子,你想讓我怎麼維持?”賈環還是不大樂意,養老太太那是應該的,其它人憑什麼也要他管?

寶釵在旁勸道:“爺讀過蘇秦的故事,說他是真正男子漢,當初他遊說失敗,回家時萬分落魄,父母不與言,妻不下紉,嫂不為炊,他在家飽受冷眼和屈辱。後來說君成功身佩六國相印回家,父母郊迎二十裡,妻不敢平視,嫂匍匐蛇行。蘇秦也沒有跟家人計較當年自己受慢待之事。爺贊他是山海器量,丈夫胸懷。

如今,自己遇上同樣的事,怎麼不以他為法,反而計較多年前冷遇,畢竟家裡人也沒有不跟你說話不給你飯吃啊。趨利避害,人之常情,古今聖賢,多不會計較這個。

如今家裡遭難,爺展現海量寬宏,援之以手,世人誰不說你宰相肚量,恢宏大器?”

寶釵這一番說古道今,讓賈環無話可說。不由得暗自佩服,不愧是與林黛玉齊名的才女,說服力一流,先是說服他饒過薛蟠,後又說服他要孩子,現在又說服他接掌賈家,真是不服不行,如果她是男的,輔佐君王也是個宰相之才。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