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哈利·波特與阿方索·卡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最先出現在鏡頭裡的是一雙黑色的龍皮靴, 匆匆的腳步與翻滾的黑袍帶出壓抑的氣氛,視角慢慢上移, 黑皮手套緊握著的純銀蛇頭手杖露出了大半個仗身,淡金色長髮披散在黑色長袍上, 單單一個背影,也散發著不可一世和生人勿進的氣勢。

然後一張冷酷傲慢的蒼白側臉就突然闖進了鏡頭,冰冷無機質的淺灰色眼睛瞥了前方百貨大樓的玻璃櫥窗一眼,櫥窗裡的一個玩偶立刻點點了頭,並揮舞了下連在一起的手指,大門自動開啟。

百貨大樓內部又是另外一種喧鬧而忙碌的場景,像是醫院急診室與問詢處的綜合體, 牆上有一閃而過的相交叉的骨頭和魔杖圖案, 這是聖芒戈魔法傷病醫院的標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些穿著病號服造型打扮千奇百怪的人十分搶鏡,還有另外一些穿著墨綠色巫師袍的人正手拿魔杖像模像樣的進行診治,或在大廳裡匆忙穿梭,正中的候診接待區旁人流如織, 一個胖胖的金髮女巫面帶微笑的坐在那裡, 當她看到手持蛇頭魔杖的來客時,卻嚇得立刻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翻滾的黑袍徑直掠過接待處,在掛有“生物傷害科”的標誌處轉身,穿過走廊停在一間病房門口,房間內正傳出“都是哈利·波特的錯!”這句話,來客挑了下眉毛,用蛇頭手杖推開了門。

“父親!”躺在病床上的德拉科·馬爾福立刻轉過頭來叫道, 他穿著細條紋的病號服,右手臂被繃帶紗布誇張的包扎著,一看到來人,蒼白的面孔上頓時露出委屈的表情:“你要為我出氣!”

盧修斯·馬爾福走到病床邊,皺眉檢視了一下德拉科·馬爾福被包紮的只露出手指尖的胳膊,臉上劃過明顯可見的憤怒心疼:“誰弄傷了你?”

“海格養的叫巴克比克的鷹頭馬身有翼獸差點要了我的命!”德拉科·馬爾福的臉頰激動得漲紅:“我要他們為此後悔,海格和那只醜陋的大怪物都是!”

盧修斯·馬爾福面上的冷厲突然消失,他一派平靜地把玩著手杖,輕聲細語說:“鷹頭馬身有翼獸是非常危險的兇獸,居然把xxx級的神奇生物不做任何防護的放進學校,還傷害了我的兒子,鄧布利多要為此負責。”頓了頓,“他和那名混血巨人,我要他們親眼看著這頭動物被行刑。”

……

“cut!”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看了一眼身邊的監視器,滿意的點點頭:“非常棒,這一幕過了,大家可以收工了。”

猶如一聲赦令,秩序井然的《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片場頓時熱鬧起來,剛剛還猶如一副與世隔絕的魔法世界畫卷,現在多了不少現代裝束的工作人員走來走去,立刻添了幾分科技和文明的煙火氣。

老式的英國古典建築內,照相機隨處可見,不少穿著墨綠色巫師袍的演員,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並請求路過的工作人員幫自己合個影——他們扮演的都是聖芒戈醫院的治療師,墨綠色巫師袍在原著中就是聖芒戈醫院治療師的標誌——聖芒戈醫院在《哈利·波特》書中的存在感不低,但在電影系列裡,拍到第三部,聖芒戈醫院才第一次出現。

j·k·羅琳曾在書中詳細描述過聖芒戈魔法傷病醫院的進入方法,就和對角巷的破釜酒吧一樣,聖芒戈也利用魔法將自己從麻瓜眼中隱藏了起來,在麻瓜眼裡,聖芒戈醫院是一棟名為“清浸百貨公司”,但掛著“停業裝修”牌子的廢棄百貨大樓,但在巫師眼中,只要對大門口玻璃窗裡的玩偶說話,玩偶就會動動手指放巫師進去醫院。

《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劇組為了還原出書中聖芒戈醫院外觀,特地租用了英國一棟有上百年歷史的紅磚白窗老百貨大樓,再進行精心裝飾後,外觀上就十成十的還原了。

不過如此奢侈的拍攝條件只會在第三部電影裡用這一次,之後的系列電影裡要是再出現聖芒戈醫院的場景,只能去倫敦郊區一直在建設中的哈利·波特攝影棚裡去拍——就像拍古靈閣的戲份一樣,《魔法石》還是在倫敦金融區的澳大利亞駐英國大使館取景,《密室》之後因為各種原因,就要用模型和搭建佈景來替代拍攝了。

再加上這場聖芒戈醫院的戲其實導演阿方索·卡隆另加的,未來還不知道會不會再有聖芒戈醫院的鏡頭,所以無論是群眾演員還是正式演員,紛紛在大樓內外聖芒戈的標誌下合影留念,將珍貴鏡頭保存起來。

拍攝已經結束,湯姆·費爾頓也就不再費力維持手臂受傷的假象了,實話說,在病床上躺了半天連續拍了五個鏡頭才過了的他已經迫不及待要把手上的繃帶弄掉了。

湯姆·費爾頓伸了個懶腰,長長地吐了口氣,開始拆右手上的繃帶,剛解到一半,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他慌忙抬起頭來四處尋找,當看到正與製片人交談著的威廉·布蘭德利時,嘴角向上彎了彎,眼神中有躍躍欲試,但下一秒又踟躕起來。

“布蘭德利先生,我們、不,能和我合個影嗎?”

所以當威廉結束了與製片人的談話,一轉身看到了個羞澀的德拉科·馬爾福的時候,還以為自己出現了錯覺,微怔了一下,才想起鏡頭之外的湯姆·費爾頓和馬爾福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人——銀幕上的德拉科·馬爾福驕橫不可一世,但湯姆·費爾頓卻是個性格溫和的鄰家男孩,不僅沒有傲氣還很愛幫助人,在劇組的小演員們中間人氣極高。

“當然可以。”威廉接過湯姆·費爾頓手中的相機,隨手叫來路過的工作人員,又摟著費爾頓的肩膀,請對方幫他們拍照。

“咔嚓”幾聲過後,湯姆·費爾頓把弄著相機喜不自禁,還微紅著臉對威廉道謝,又遺憾道:“可惜您馬上就要離開倫敦了,不然我還想請教您幾場戲呢,表演老師教的雖然也不錯,但太模式化了,沒您分析的那麼透徹生動。”

威廉想了想,許諾道:“如果你在演戲方面有什麼困惑,可以給我打電話或發郵件,我的私人電話和郵箱地址你都知道的。不過,更好的提議是你趁著假期來洛杉磯暫住幾周,湯米,我可以介紹你去一個非常棒的私人表演班裡進修,安東尼·霍普金斯和羅伯特·德尼羅這樣成名已久的巨星也經常會去給學生上幾節課。”

湯姆·費爾頓的眼睛很亮,他邊點頭邊露出了個靦腆的微笑:“我會好好考慮的,謝謝,布蘭德利先生。”

在《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裡,威廉只有這一場戲,當天進組拍完當天就能走人,說是來客串的也不為過。

這一部的故事講的是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上到三年級,海格成為保護神奇動物課的教授,並將鷹頭馬身有翼獸巴克比克帶進了學校,課程中德拉科·馬爾福挑釁巴克比克卻受傷,作為報復,盧修斯·馬爾福透過手段使海格丟了職位,還要處死巴克比克,當然,他的陰謀最後被哈利和赫敏聯手打破了,兩人也利用時間轉換器回到過去救下了巴克比克和小天狼星。

其實電影劇本裡一開始根本沒安排威廉出場的,因為盧修斯·馬爾福在《阿茲卡班的囚徒》的故事裡就是個隱藏在幕後的名字,比在《密室》裡聰明了不少,他策劃了整件事,但他完全用不著出現。

但是導演阿方索·卡隆卻特意修改了劇本,專門增添了一個需要盧修斯·馬爾福出場的場景,並強烈要求威廉排出檔期去客串。他的原話是:“《魔法石》你都客串了,《密室》裡戲份也不少,到了《阿茲卡班的囚徒》卻一個鏡頭都沒有,等這個訊息公開,絕對要有很多影迷感到失望的——不,我沒有誇張,威爾,影迷喜歡你,難道你忘了在前兩部電影上映時cinemascore做的票房調查麼?僅在北美,你的影迷對票房的拉動都是以千萬美元為單位計算的。”

“而且,我和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的風格完全不同,他執導的兩部電影溫暖又充滿童趣,我卻是要走截然相反的風格路線——雖然我對自己的電影很有信心,但也能夠想象,習慣了前兩部電影畫面風格的觀眾,對《阿茲卡班的囚徒》的質疑和討論絕不會少,說不定還會有大批的影迷不喜歡這部電影。所以,算是我提前為可能下滑的票房考慮吧,你一定得來客串,威爾,誰讓你是票房靈藥呢。”

這下威廉不特意來倫敦的《哈利·波特》片場跑一趟都不行了。

“威爾,過來一下!”剛想到阿方索·卡隆,對方就朝威廉呼喊揮手。

威廉與湯姆·費爾頓交換了私人手機號碼,約定了保持聯繫後告別,又和阿方索·卡隆一起去了倫敦郊區《哈利·波特》片場的放映室,看過去這一個多月裡剪輯師粗剪出來的鏡頭。

像《哈利·波特與》這樣投資較大的正規劇組,一般都會有跟組的剪輯師,把每天拍的電影膠片進行粗剪和調色,方便後期制作,當然,也不乏有的導演親自充當剪輯師——拍攝《魔法石》的時候,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就是自己動手完成的初剪,然後才把剩餘的工作交給御用剪輯師邁克爾·卡恩,讓對方按著自己思路二次剪輯,不過輪到阿方索·卡隆的時候,他就沒有那麼大的權利了,只能多跟剪輯師溝通,儘量達成意見一致,如果想法實在不同,就要製片人來拍板決定聽誰的,製片人一般都會選擇剪輯師而不是導演,因為前者能給出最利於分級和票房的大眾化剪輯。

阿方索·卡隆拍片很慢,拍了一個多月的鏡頭,粗剪之後的初成品也不多,兩人花了一會兒功夫就看完了,然後阿方索·卡隆還特意將幾個地方重放了一下,對威廉講述他的拍片思路,還有對接下來劇情的想法,並不時詢問威廉的意見。

“有什麼想法嗎,威爾?”銀幕一迴歸黑暗,阿方索·卡隆就迫不及待地問。

可能是因為在威爾洛特與他們連籤兩部的合約談判中發揮了不小作用,可能是因為和原著兼編劇的羅琳保持著良好的私交關係——至今為止威廉都還是羅琳未出版新書的試讀者之一——儘管威廉沒有在劇組掛名製片人,但無論是之前的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還是現在的阿方索·卡隆,都非常尊重他的意見。

威廉回味了一下剛剛的鏡頭,無論是畫面、意境還是細節處理都超出預期,阿方索·卡隆果然非常才華橫溢,哪怕只是初次剪輯,他的個人風格痕跡也已經很明顯了——好萊塢的系列電影總會延續相同的風格,有的續集電影換了導演來拍,但到了電影院裡觀眾完全分辨不出來,而阿方索·卡隆,他鏡頭下的《阿茲卡班的囚徒》卻對前兩部《哈利·波特》電影風格做了顛覆性的改變。

在斯皮爾伯格的鏡頭下,《魔法石》和《密室》的色調是溫暖明亮的,畫面有一種童話般的歡快,但是《阿茲卡班的囚徒》的畫面卻是整體偏藍綠色,陰暗冷清的色調,莫名就透著一種嚴肅驚悚的氣氛。

舉個例子,用作聖芒戈醫院取景地是百貨大樓,是一座老式的英國古典建築,而且近期剛剛被翻修過,紅磚白窗色彩非常鮮豔,但是在經過剪輯師粗剪和調色後的畫面裡,鮮豔的紅色變得暗沉,影片基調突然就染上了一抹黑暗的不詳。

“這部電影會讓觀眾感到非常新鮮的。”威廉判斷道:“對於書迷來說,可能會讓他們有初次看到《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結局時的震驚感。”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羅琳已經寫完正在籌備出版,目前市面上最新的《哈利·波特》書籍還是《火焰杯》,也是最讓讀者感到震驚、引起討論最多的一本,因為在這本書的開頭和結尾,一個麻瓜和一個赫奇帕奇的學生都被殘忍殺害了,很多讀者在這時才和主角哈利·波特一樣,首次正視了死亡。在這之前,他們還以為《哈利·波特》會和迪士尼童話一樣有著美好過程及結局。

說起來,阿方索·卡隆鏡頭下的《阿茲卡班的囚徒》和《火焰杯》小說帶給人的觸動倒是不謀而合的,是突然從以前迪士尼般的夢幻美好,進階到黑暗殘酷的成人世界的感覺。

“呃,我沒看過小說。”阿方索·卡隆似乎有些訕訕。

威廉:“……”

阿方索·卡隆立刻為自己辯解起來:“不過我的兒子是《哈利·波特》忠實書迷,我從他那裡瞭解到不少關於這套書的資訊,也看過斯皮爾伯格導演的前兩部電影,實話說,它們的氛圍都太童話了,哈利·波特也太像個懂事的乖孩子。在j·k·羅琳《阿茲卡班的囚徒》的劇本裡,就有被冤入獄的人得不到正義伸張,還有巫師歧視麻瓜、麻瓜恐懼巫師的情節,所以我想羅琳要塑造的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童話世界,而是現實的巫師世界,哈利·波特也該有點青春期的憤怒和衝動,以及每一個十三歲的青少年都會有的成長……我和羅琳有聊過,她似乎是準備讓赫敏和羅恩在一起,所以還要安排一些暗示愛情萌芽的細節……”

阿方索·卡隆的想法非常多,也非常有創意,或許正是因為他沒看過原著,才不受小說印象束縛,敢為電影增添更多的奇幻色彩,也敢讓每個角色在保持小說中性格的同時,有更符合他們真實年紀的性格表現。

雖然可能等電影上映後,有些觀眾並不會接受風格轉變如此之大的續集,但等羅琳將《哈利·波特》系列的後幾本小說出版,那些看過《火焰杯》及之後小說的書粉,就會明白斯皮爾伯格的風格不會永遠適合《哈利·波特》,阿方索·卡隆的及時轉型,能讓這個電影系列和後幾部小說保持同樣風格,不會出現電影和原著小說畫風迥異的尷尬狀況。

想到這裡,威廉馬上發出邀請:“有沒有興趣和威爾洛特續約,繼續執導《哈利·波特和火焰杯》?”

阿方索·卡隆呆了一下:“《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都還沒拍完……你對這部電影這麼有信心?”

還有些話阿方索·卡隆沒說完,從斯皮爾伯格手中接過導筒,還完全推翻了對方的電影風格,按照自己的想法拍了續集,連他自己都不敢自信說電影肯定能成功,萬一觀眾不喜歡口碑特別差怎麼辦?萬一票房撲街了怎麼辦?

“我對你有信心啊。你是個很棒的導演,阿方索,你不會搞砸的。”

……

阿方索·卡隆盯著威廉看了三秒鐘,才確定這句聽起來像是開玩笑的話,真的不是玩笑。對方的眼神和語氣都是認真的,他還不至於看不出來。

這份信任讓他有點受寵若驚,真的。

和威廉·布蘭德利合作過著名導演那麼多,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朗·霍華德、安·李、大衛·芬奇等等,其中不乏阿方索·卡隆也很崇拜敬仰的導演,而現在威廉稱讚他,就好像在對方眼裡他和那些名導差不多一樣,對在好萊塢還沒站穩腳跟的阿方索·卡隆來說,他真沒有得到過過哪個a-list演員如此的欣賞。——尤其對方還是剛剛拿了奧斯卡影帝的威廉·布蘭德利——實話說,b-list都沒有,好萊塢的“明星制”讓名氣不足的導演面對大明星主演時一點底氣都沒有,甚至如果雙方鬧矛盾,導演被換掉的可能性也比主演被換掉大。

而關於繼續執導《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的提議……阿方索·卡隆不由深思起來。

好萊塢是世界電影文化產業中心,每年都有不計其數的導演演員從全球各地來到好萊塢尋找機會,但好萊塢的資源卻不是無限的,機會的分配也是不均衡的,美國人得到的機會自然是最多,剩下的外籍人士中,雖然英國媒體總是在抱怨英國演員在好萊塢受到歧視,但事實上,除開本土美國人,在好萊塢混的最好的就是英國人了,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講英語的英聯邦國家,再往後才是歐洲國家、美洲國家和亞洲國家。

這不是說外國人在好萊塢不會成功,真正有能力的人在哪裡都能出頭,只是在好萊塢,非美國人的起步更難、機會更少、成名過程更艱難些,就比如阿方索·卡隆自己,91年他因處女作長片《愛在歇斯底里時》在多倫多電影節大獲成功而引起好萊塢製片人的關注,開啟了通往美國的大門,但在來到洛杉磯後,阿方索·卡隆的導演之路卻變得更加曲折,他夢想的電影拍攝計劃屢屢落空,能接觸到的只有幾個b級片合約,大製片們並沒有因為他的才華而青睞於他。

阿方索·卡隆不想在低成本的血漿片上浪費才華精力,所以他也一直得不到執導真正的電影長片的計劃,只是在洛杉磯輾轉做著助理導演的工作,中間迫於生計還拍過電視劇,就這樣一直到95年,華納終於拋來橄欖枝請他拍名著改編的《小公主》。

《小公主》票房不佳但有一些獎項提名,也給阿方索·卡隆帶去了一些名氣,這回他摩拳擦掌,覺得自己終於能接觸到更多的電影專案了,但是,沒有。製片廠們這回開始朝他丟各種名著改編劇本了,就好像他只擅長拍這個似的。阿方索·卡隆等了很久都沒等到想拍的電影專案,他自己找的劇本又沒製片廠肯拍,最終無奈之下,他只好接下二十世紀福克斯的邀請,又去拍了狄更斯小說改編的《遠大前程》。

《遠大前程》讓阿方索·卡隆拍的非常痛苦,他甚至產生過離開好萊塢的想法,等電影完成後,他也真的回了墨西哥,帶著在好萊塢打拼十年積攢的經驗,一人肩挑編劇、導演、製作人多職,拍了一部他真正想拍的電影,《你媽媽也一樣》。

這部墨西哥獨立電影的製作費只有幾百萬美元,但他拍的比幾千萬美元投資的《遠大前程》要開心得多,而這部凝聚了他心血結晶的電影也大獲成功,在威尼斯電影節一炮而紅後,摘得全球多個電影節、電影協會的超三十個獎項,還得到了奧斯卡、金球獎、英國奧斯卡的二十多個提名。

到這時,好萊塢才真正對阿方索·卡隆青睞有加,製片廠們也開始用不同型別的劇本朝他拋去橄欖枝,而在這眾多的邀約裡,阿方索·卡隆一眼就看中了自史蒂文·斯皮爾伯格辭導後,還沒找到接替導演的《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阿方索·卡隆想拍《哈利·波特》的目的很簡單,這種在電影拍攝期間就關注度極高、投資上億美元、擁有大量視覺特效的a級大製作,好萊塢一年也沒有多少個,拍好了,就能成為絕佳的跳板,一舉進入整個好萊塢上層的視野,從此與大製片廠們交涉,也就有了分量,到那時說不定他再發現了好劇本,想拍什麼獨立電影,就能很輕而易舉的組建劇組了。

是的,和一般單純追求名氣和金錢的導演不一樣,阿方索·卡隆更有理想有追求一點,比起能撈金的商業片,他始終更偏愛獨立電影,也夢想著有一天經典從自己手中誕生。

而且,在洛杉磯打拼的十年教會了阿方索·卡隆一個道理——空有才華沒有代表作的新人導演在大製片廠那裡,最好的結局也是一個拍片工具,要想成為一流導演,就得有代表作,要想有話語權,也要先拿出成績來。

既然他是想把《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當做跳板,這個系列的電影拍一部就行了,多了就顯得雞肋——他又不是斯皮爾伯格,功成名就後可以隨興趣拍片,之前的十年裡他已經蹉跎了不少歲月,現在恨不能是每拍一部電影都是不同的型別風格,在導演生涯有限的黃金創作期內將所有想拍的型別片都拍個遍。

不過,威廉的邀請盛情難卻,肯像威爾洛特這樣在a級大製作中也給與導演很高創作自由度的公司也不多,再加上豐厚的片酬,繼續為威爾洛特拍電影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謝謝,威爾,拍完《阿茲卡班的囚徒》之後我確實還沒什麼新的電影計劃,你的提議我會認真考慮的。”深思熟慮後,阿方索·卡隆回答說。

之所以沒有一口答應下來,是因為他拍電影是慢工出細活的型別,忙完這部《阿茲卡班的囚徒》至少還要一年多,這一年多裡,如果再遇到了喜歡的不得了的劇本,那麼再多的片酬,都阻止不了他去爭取自己想拍的電影立項。

威廉也看出來阿方索·卡隆有自己的想法,他點點頭,沒有太過在意,有才華有個性的導演本來就不是能用片酬簡單拉攏的。“保持合作。如果有合適的劇本,也可以推薦給威爾洛特,預算費用不高的話,你可以保留影片的終剪權。”

阿方索·卡隆呼吸一窒,又被口水嗆的咳嗽了兩聲。

終剪權,這個詞這麼輕易的被威廉說出口,但它背後代表的,是每個導演都夢寐以求的權利——如果不是現在正為《阿茲卡班的囚徒》忙碌,距離影片上映還要一年多,關於下一部電影的構想還是未知數,他簡直想現在就和威爾洛特簽約了。

原來業內那些關於威爾洛特的傳言都是真的。阿方索·卡隆對未來繼續與威爾洛特合作已經抱有很高的興趣和嚮往,對威廉也又多了幾分熱情:“說起來,威爾,奧斯卡結束也有幾個月了,你下一部電影要拍什麼?那個你的經紀人奧斯卡後收到的劇本快把辦公室淹沒的訊息是不是真的?這麼誇張,應該不會是真——”

威廉無奈地捏了捏眉頭。不少電影公司大概是想搶先把他的檔期敲定下來,各種題材、各種角色的劇本都朝亞蒙·高夫曼的辦公室寄,劇本堆積最多的時候,僱十個人來看,大概也要幾個星期才能看完,還有的公司不寄劇本,而是開出了鉅額片酬,並直言會為威廉量身打造劇本,對於這樣的公司,iaa一般都是拒絕了事。

阿方索·卡隆看到威廉臉上的表情,他“噢”了一聲,恍然大悟說:“是真的。”然後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小心翼翼的問:“那麼那些關於片酬的傳聞也……”

今年的奧斯卡結束後,除了獲獎者們下一部電影成為媒體影帝關注的焦點外,影帝影后迅速飆高的片酬也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據說哈利·貝瑞的經紀人已經將她的片酬叫到了兩千萬美元,而威廉的片酬漲的就更誇張了,商業電影統統報價兩千萬美元起,要靠他的號召力打入全球票房市場的要再加分紅協議——而且這個分紅協議,不是盈餘分紅,而是前期分紅。

a-list的電影明星們,現在多半都能在商業電影裡拿到盈餘分紅協議,也就是電影票房扣掉製作費用、市場營銷費用後,再去給演員分成,如果影片收支持平或者票房不佳,那麼就沒有分紅了。顧名思義,前期分紅就是直接對票房收入進行分成,現在的好萊塢,只有湯姆·克魯斯、梅爾·吉普森等寥寥幾人能和電影公司談前期分紅。

只是這些都是小道消息,明星們沒有白紙黑字跟製片廠簽下合約,那關於片酬的一切議論都是亂猜,至少阿方索·卡隆知道的一件事是,雖然哈利·貝瑞的片酬漲到了兩千萬,但是目前並沒有哪家製片廠真的以兩千萬的價格和哈利·貝瑞談合約,算是有價無市。

不過眾所周知,威廉·布蘭德利和哈利·貝瑞的片酬是不可能一樣的——雖然好萊塢的確存在各種歧視,但這個真不是性別歧視——而是威廉的代表作多,在商業電影和獨立電影領域都極為出彩,但哈利·貝瑞在成為奧斯卡影后前,代表作只有一部傳記電影《紅顏血淚》,部商業票房不錯的《x戰警》,還是群像戲的配角之一,沒有在a級大製作裡當主角獨挑大樑過,這個奧斯卡影后的聲勢越大,真實地位就越尷尬。

所以,儘管同為奧斯卡得主,哈利·貝瑞的片酬報價比威廉的水分多,也是很正常的事。

阿方索·卡隆一般不會這麼八卦,不過如果傳言為真的話,那好萊塢第一高片酬就要換人來做了,他還是個普通人,普通人多多少少都是有點好奇心的,他現在就特別好奇這個傳言的真相。

面對阿方索·卡隆難以掩飾的好奇目光,威廉點點承認:“是有一些公司給出了帶前期分紅條款的協議,但是劇本都不行,有的甚至沒有劇本,這樣的合約我可不敢籤。”

“幸虧《哈利·波特》是威爾洛特的系列電影,不然現在要請你來客串都請不起了吧。”阿方索·卡隆開了個玩笑。

“那可不一定,遇上好劇本的話,我願意學習茱莉亞·羅伯茨和喬治·克魯尼合作時的豪爽,哪怕只有十美元的片酬也要出演。”

阿方索·卡隆立刻說道:“有機會未來一起合作?”

“沒問題。”威廉爽快答應。

“所以你現在還沒有遇到合適的劇本。”阿方索·卡隆說:“不過從洛杉磯傳來的小道消息裡,可是說有好幾部大製作的男主角都確定是你了,估計應該只是片方炒作?還有說你要去演蝙蝠俠或是美國隊長之類的超級英雄的,哈,聽起來不靠譜。”

“這還真不是謠言。不完全是。”威廉聳肩說:“漫威想讓我演鋼鐵俠,讓萊昂納多演美國隊長——”

阿方索·卡隆:“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搖曳菡萏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