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DC漫畫與WL電視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時代華納和美國在線的“世紀合併”放到現在看, 應該叫成“世紀錯誤”才對,九十年代世界上最大的傳媒集團和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服務商的強強聯合, 只帶來了短暫的股價上升,然後隨著網際網路泡沫, 新誕生的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厄運不斷,僅在2002年的第一個季度就出現了542億美元的虧損,創造了美國公司歷史上單季度的最高虧損紀錄,股價也是一路下跌,從剛剛合併時的72美元,到合併後重新開盤的47.25美元,到今年一月的26美元, 到三月公司宣佈出現鉅額虧損跌破20美元, 市值已經縮水了一大半。

在2002年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首季度財務報告出爐的當天,原時代華納股東就有一人被氣到中風住院。這名股東也是當初積極促成兩家公司合併的主導者之一。

然而這還不是資本家們噩夢的結束。

就在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傳出鉅額虧損訊息後沒多久,受安然事件影響,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聯邦調查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開始聯合調查原美國在線公司是否存在與會計師事務所互相勾結做假賬的行為。

聯邦機構的調查是秘密進行的, 但是, 這個訊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不知怎的走漏到了華爾街。華爾街震動,股市激盪,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的股價也直線跌至10美元左右,哪怕首席執行官傑拉德·列文一再發表聲明也無法挽回頹勢。

訊息洩露後的兩個月時間裡,聯邦機構中接連傳出的都是壞消息,原美國在線公司不僅面臨多項虛報收入的指控, 甚至有媒體揭露,在和時代華納進行合併操作時,美國在線就做了假賬。

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股價在當天就跌破10美元,收報於9.64美元,沒過多久,開始有投資者將公司告上法庭,一些股東開始對公司未來前景失去信心,並偷偷賣掉手中的股票,公司裡內鬥的形勢也越發激烈——主要是時代華納的股東對美國在線非常不滿,認為自己資產大幅縮水的罪魁禍首就是後者。

還有就是,合併後的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裡握有實權的職位幾乎都被美國在線高層佔據,時代華納只保留了一個共同首席執行官和首席運營官的職位,其他股東多數都掛的虛職,如果公司發展前景好倒沒什麼,現在公司面臨重重危機,連“時代華納”這個百年老牌的名聲裡都沾上了汙點,時代華納的股東們聚在一起商討之後,終於決定發動權利鬥爭。

兩家股東在董事會上鬥的一地雞毛,因為股權近乎平分,根本誰都奈何不了誰,美國在線高層不甘心讓權,時代華納手中的股權也無法完全壓制對方達到清洗管理層的目的。

內鬥激烈的高層們沒空注意其他事,直到幾個存在感不強的小股東接連從董事會上消失,這些高層們才發現他們都將股票賣給給了同一個人,威廉·布蘭德利。

而且不止這些小股東,稍微細心的調查了一下,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高層們震驚的發現,就在不久前,副總裁兼最大個人股東的特德·特納偷偷拋售了名下約三分之一的股票,購買者也正是威廉。

特德·特納名下的三分之一股份也不是個小數字,再加上幾個小股東的股權,最後出現的是一個讓人咋舌的數字——威廉的持股在個人股東中股權將僅次於特德·特納。

這是一次足以登上《財富》雜誌,被金融師分析點評的操作。

不僅僅是因為人們會好奇在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股價動盪期間,威廉大手筆收購股份的原因和目的,還因為在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的股權分配中,較多股份的持有者基本都是大集團、投資銀行和基金會,像是貝爾斯登、美國先鋒集團、貝萊德集團和馬薩諸塞州金融基金等等,像特德·特納那樣股權較重的個人股東很少——特納也是因為曾將t/n/t有線網和n新聞網出售給華納才換來的股份,董事會裡除他之外的個人股東基本都是股權稀少到根本沒有董事會上的話語權。

現在威廉透過收購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的直接股權,成為公司的第二大個人股東,他的存在將對董事會產生什麼影響?對這家公司產生什麼影響?

特德·特納那幾天在公司裡的日子不太好過,其他股東既責難他要為董事會上出現的不穩定因素負責,又暗自惱怒他溜的夠快,還偷偷給自己的股份賣了個好價錢。

新的董事會議還未召開,特德·特納就抱著一堆問題和一個提議去見了威廉——他和其他已經損失慘重的股東們,想要知道威廉會用他手裡的股份股權做什麼,時代華納已經經不起任何壞消息的折騰了,他們現在只想聽到能讓股價上漲的利好訊息。

另一方面,原時代華納的股東們實在是受夠了現在公司管理層們的無能,他們想發動決議撤掉幾個蠢貨,換上真正能帶領公司脫離困境的人,而這需要爭取多數股東在董事會投票決議的時候站在他們那邊,威廉的股份雖然還未到5%,但在關鍵時刻,這些股份能發揮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

特德·特納和威廉的會面很愉快,他得到了肯定的回覆——威廉沒準備當投機的二道販子,找到合適賣家後再把股份拋售,他看好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的未來,準備做長久的投資者。

還有一個、兩個好消息,威廉同意在董事會決議的時候站在時代華納那邊,如果公司願意把dc漫畫公司和wb電視網賣給威爾洛特的話。

之所以說是兩個好消息,是因為在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強大的內容產業裡,dc漫畫公司和wb電視臺都屬於年年虧損的那一類。

沒辦法,九十年代是美國漫畫公司最艱難的時代,不論是dc漫威還是黑馬image,每家漫畫公司都不好過。而wb電視網在華納擁有的多家電視網裡也是個尷尬存在,它不像hbo那樣將付費電視做的有聲有色,收視率有時甚至能高過三大臺,也不像t/n/t有各種體育賽事的收視率撐著,尤其是nba總決賽和納斯卡賽車的廣告費更是不菲,wb近幾年自制的電視劇收視率都很差,廣告收入自然也不佳,之所以還沒被賣掉,純粹是因為沒人出個好價錢。

當特德·特納帶著威爾洛特律師起草的合同回到公司後,包括ceo在內的管理層心動的不在少數。

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第一季度的財報實在是太難看了,對外公佈首日就創造了史上最大的股價跌幅,也已經有投資者將公司告上法庭,下一步很可能還要面臨集體訴訟,這時候如果將幾家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的公司賣出去,第二季度的財報說不定會好看很多。

不過心動歸心動,當這兩份合同真的拿到股東會上討論的時候,wb電視網的交易還好說,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的管理層和股東們幾乎是一聽說威爾洛特要出個不錯的價格買下一直虧損的電視臺,就立刻點頭同意了,但是dc,dc的交易有些艱難。

……

“董事會為賣不賣dc漫畫,也已經吵了好幾周的架了。”特德·特納說:“威爾洛特對dc的報價是很讓人心動沒錯,但是畢竟華納已經擁有這家漫畫公司三十多年了,公司內很多高層都對dc有著深厚的感情,巴里·梅耶也在不停遊說,他和幾名股東分外堅持,他們說服了其他人——”

威廉的表情並沒有什麼變化。

雖然威爾洛特是早在不到四月份,就向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給出了購買dc漫畫的意向,但在華納曖昧的遲遲沒有回應,時間一直拖到《蜘蛛俠》上映並成為票房炸彈後,他就知道這筆交易沒戲了。

特德·特納還在不停的解釋,將美國在線-時代華納不賣dc漫畫的原因,歸作是對dc擁有割捨不下的深厚感情。

如果特德·特納沒提巴里·梅耶的名字,威廉可能還會信上七分,但知道了巴里·梅耶也參與其中,對於特納所說的這些理由,他就只信了三分。

巴里·梅耶過去數年一直是華納電視部門的負責人,是個有野心也有才幹的人,將華納旗下數十家電視臺的業務開展的有聲有色,而近幾年華納的電影業務與其他六大相比又不算很出眾,於是從去年開始,他就被提拔為了華納影業的總裁——是的,就是好萊塢七大的那個華納,坐到這個位置上,可以說是隨便跺跺腳,好萊塢都要跟著震一下了。

威廉知道巴里·梅耶,是因為他剛一上任,就推出了《黑客帝國》這樣叫好又叫座的電影,還命令華納各部門在世界各地大量收購暢銷小說、遊戲、童書的影視版權,甚至還找上了托爾金後人想要購買《霍比特人》、《精靈寶鑽》的版權,找到了喬治·馬丁表達了對《冰與火之歌》的興趣,但這些作品的版權如今已經歸屬威爾洛特,所以華納最後只能是不了了之,但華納的頻頻大動作,也是如今好萊塢購買改編權費用上漲不少的原因之一。

很明顯,巴里·梅耶上臺後,為華納影業制定的拍攝計劃,不是發展原創系列電影,而是想走ip改編,用中低成本的電影撬動高回報率的捷徑路線。

近兩年內好萊塢走此類發展模式走的最成功的是威爾洛特,《哈利·波特》《指環王》等影片的票房有多高就不用多說了,所以也不怪巴里·梅耶想要模仿,回報率實在是太高了。

如果漫畫改編電影像幾年前一樣不見起色,那華納還有可能將不賺錢的dc漫畫賣掉,現在麼,用膝蓋想,威廉都猜得出巴里·梅耶是怎麼說服華納股東們不賣dc漫畫的,肯定是“漫畫改編電影市場現在已經回暖,華納為什麼要賣了dc,而不是拍自己的超級英雄電影呢?”之類,畢竟,dc有著比漫威還要龐大的“素材庫”。

想到這裡,威廉心中就忍不住嘆息一聲。

在漫畫市場銷量逐年下滑,超級英雄改編電影一蹶不振的時候,買下漫威已經花了他全部時間精力。等漫威併入威爾洛特的事情全部處理完,時代華納的市值已經隨著不斷的併購和股市的繁榮飆升到一千多億美元,養幾家像dc那樣虧損的子公司也不在話下。現在終於等到時代華納和美國在線合作失敗,股價暴跌能夠趁虛而入了,漫改電影市場的熱度又起來了,華納這時候如果還看不到dc漫畫的價值,那肯定是管理層集體眼瞎了。

看來,威爾洛特註定是和dc漫畫無緣了。

搖搖頭將這個遺憾的想法掃出腦海,威廉打斷特德·特納的喋喋不休:“所以,wb電視網的報價董事會接受了?”

特德·特納立刻點頭:“還有一些細節條款需要再商議,不過如果雙方律師手腳夠麻利的話,後天上午這起收購案就能完成了。”

“終於有個好消息了。”威廉露出微笑。

“準備正式進軍電視產業了?”特德·特納好奇道:“威爾洛特的電影已經成為好萊塢製片廠模仿的一個標杆,不知道在電視業又能製造什麼樣的驚喜?”

威廉並不否認,只是舉了舉杯:“今年秋天,威爾洛特電視部門製作的劇集會在整合後的新電視臺播出。”

“哦,什麼樣的劇集?”

威廉想了想,最後還是言簡意賅的概括:“一個關於越獄的故事。”

越獄?難道是像《肖申克的救贖》之類的故事?特德·特納重複了一下這個名字,沒怎麼放在心上,他朝威廉舉了舉杯:“忘了說,威爾,歡迎你正式成為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董事會的一員。”

……

五月中旬,北美有三家收視率長期低迷、財務困窘的電視臺同時宣佈了停播整頓。

美國總共有約1700家左右的電視臺,其中私營商業性質的電視臺有1340家,訊號能夠覆蓋到北美絕大部分地區的有一百多家,而這一百多家電視臺,大多數歸五大財團控制。

在競爭激烈的北美市場,電視行業並不好做,公共電視網和有線電視網的幾大巨頭已經將收視率瓜分的差不多了,中小電視臺只能在夾縫中求生存,此次宣佈停播的三家電視臺,就屬於訊號差不多都能覆蓋大半個美國,但是經營狀況不佳,收視低廣告費低難以盈利的公共電視網。

其有兩家知名度頗高,一家是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旗下的wb電視臺,另一家則是派拉蒙旗下的upn電視臺。

尤其是wb電視臺,雖然18-49歲年齡段的收視率悽迷,但在18歲以下的青少年觀眾中很有影響力,特別是去年秋天的新劇《超人前傳》,在14-17歲階層青少年收視群體中的關注度很高。

因為此前的超級英雄電視劇,無論是60年代的《蝙蝠俠》還是70年代的《神奇女俠》、90年代中期的《超人新冒險》,亦或是《雷神》、《綠巨人》,超級英雄們往往是一出場,或是出場沒多久就開始懲奸除惡了,電視劇總是在講超級英雄是怎樣打擊犯罪的,頂多再講一點他們的起源,但還從未有過哪部劇集,關注的重點直奔超級英雄們的青春期。

只有《超人前傳》的故事聚焦的不是超人身披三原色的人生中最光輝燦爛時刻,而是大篇幅的描繪迷茫的、孤獨的、會暗戀小鎮最漂亮女生的少年克拉克·肯特,這就引起了同樣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觀眾的共鳴,電視劇剛剛播出一季,就獲得了土星獎的多項提名,在今年青少年選擇獎的入圍評選中人氣也很高。

wb電視臺突然宣佈停播,很多《超人前傳》的粉絲就開始擔心起了這部劇集的命運——秋天的時候還會播出第二季嗎?會不會突然被砍?如果《超人前傳》被砍,會有其他電視臺將版權買過去繼續製作播出嗎?

雖然18歲以下的青少年觀眾因為消費能力不高,一向不被主流電視臺重視,但他們無疑是最活躍最善於傳遞信息的群體,《超人前傳》有可能夭折的訊息在網際網路上傳的沸沸揚揚,等到wb電視臺的官方網頁上放出最新宣告後,又是他們將這個新聞用最快時間傳播了出去。

wb電視臺官方宣告的內容是,b電視臺並不是要永遠停播,而是已經被威爾洛特收購,並且要和其他兩家電視臺一起合併成一家新的電視臺——wl電視臺。

至於三家電視臺原來播出的節目和劇集,有的的確是要停止續約,但之前收視率不錯的,也會在秋季正式開播的wl電視臺裡重新播出,例如被很多青少年觀眾心心念念的《超人前傳》,就一口氣得到了第二季到第四季的續約合同。

《超人前傳》的粉絲們安心了也安靜了,好萊塢則正因為威爾洛特的頻頻動作而熱鬧起來。

威爾洛特新增加的電視業務引起了很大關注,因為由三家電視網合併後成立的wl電視臺,一旦開播,訊號將遍佈北美96%以上的地區,並能輻射到全球兩百個市場。

這種規模的訊號覆蓋面積,遠超hbo、fx、sni、starz等有線電視網,僅次於cbs、abc、nbc、fox、pbs這五大公共電視網。

就連賣電視網給威爾洛特的華納和派拉蒙此時都震驚於對方的大手筆,他們本以為威爾洛特就算參與電視行業也是小打小鬧,沒想到對方不參與電視行業還好,一旦涉足,就搞出了個大動作。

而且wl電視臺在今年秋季檔還會推出三部新劇集,其中一部重頭戲投資高昂,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拍攝中,但據看過試播集的業內人士評價,這部監獄題材的電視劇獨特新穎,絕對值得九分好評,wl電視臺會憑藉這部劇一炮而紅也說不定。

——還有,據說威爾洛特至少從一年前就開始籌備這部監獄題材的電視劇了,他們原先只是想為這部電視劇找個播出平臺,比如說賣給nbc、hbo或是福克斯有線臺之類的,但後來不知為何改變了主意。

對於這種自己拍的劇買電視臺也要自己播的行為,曾經輝煌過而現在年年都要為財政問題發愁的派拉蒙尤其想嘆一聲財大氣粗。

不過比起wl電視臺的成立,威廉·布蘭德利成為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第二大個人股東這件事,引起的八卦和議論更多些。

尤其是在股權更迭後,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董事會的一系列調整——原本的首席執行官傑拉德·列文被罷免,來自美國在線的董事會主席史蒂夫·凱斯也下了臺,新上任的董事會主席和首席執行官都來自前時代華納,而且在職位發生變動後次日,他們與公司最大個人股東特德·特納就一起和威廉·布蘭德利共進午餐,照片還登上了紐約小報——不禁讓人開始深思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新的管理層和威廉·布蘭德利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單是看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近期發生的所有事件,和威爾洛特的一系列動作,很多人就已經腦補了一出商場大戲。

《財富》雜誌試圖採訪威廉,想問他選擇在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股票最動盪最不被看好的時候入手股權,是不是對金融市場有著和旁人不同的解讀預測,今後他又將怎麼平衡自己的天使投資人、影業總裁、奧斯卡影帝等多種身份?

《財富》雜誌還想知道在威爾洛特收購dc漫畫失敗之後,還會繼續收購北美的其他漫畫公司,像是黑馬漫畫、image漫畫嗎?如此頻繁的和漫畫公司打交道,是威爾洛特想做大漫畫改編電影的蛋糕,還是因為威廉·布蘭德利的漫畫迷粉絲情結?

比《財富》雜誌更想知道答案的,是威爾洛特子公司漫威漫畫、漫威影業的總裁,還有斯坦·李,威爾洛特收購dc失敗的訊息剛開始在好萊塢傳播的時候,他們就紛紛給威廉打去了電話。

漫威漫畫和影業的總裁意思表達的還比較隱晦,斯坦·李則是很直接的問:“威爾,你是想一統北美漫畫界麼?”語氣裡有幾分調侃,但也不缺嚴肅。

斯坦·李會這麼說也是有原因的,在如今的北美漫畫界,dc和漫威的市場佔有率加在一起是78%,如果威爾洛特真的收購到了dc,和徹底統治美國漫畫圈也差不多了。

如果幾大漫畫公司都歸於威爾洛特旗下,那漫威今後如何發展?dc漫畫在時代華納那樣的大集團裡都發展的半死不活,反倒是漫威在威爾洛特並不豐厚的羽翼下,漫畫電影都有了很大的起色,除了選擇了正確的發展方向外,公司的全力支持和完全放權是另一個不可或缺的原因。

如果威爾洛特把dc或其他漫畫公司也收購了的話,漫威就無法獨享如今的待遇了,還要和其他漫畫公司進行內部競爭……斯坦·李現在雖然不怎麼參與漫威公司的事務管理了,但他仍然非常擔心漫威今後的發展和道路,擔心威爾洛特突然從糖爹變繼母。

“就算我想,這件事也不可能成真了。”威廉告訴斯坦·李:“華納現在將dc漫畫看做是待發掘的資源寶藏,漫改電影市場越熱,他們越不可能賣,哪怕是砸在自己手裡呢……如果換做是幾年前去談收購,倒還有可能。”

“漫威建立於三十年代,一共有八千多個英雄角色,影響了整整四代美國人,同樣是挖掘不盡的資源寶庫,威爾洛特完全沒必要去買其他替代品,漫威精彩的角色和故事恐怕幾十部電影都拍不完。”斯坦·李略帶些驕傲的說。

“其實我真正遺憾的,是沒辦法拍一部正義聯盟大戰復仇者了。”威廉開玩笑說。

斯坦·李卻沒聽出這是開玩笑,他還以為威廉是講真的,猛地在話筒那頭劇烈咳嗽起來。

現在還沒影兒的復仇者聯盟對斯坦·李來說已經是個超前構想了,正義聯盟大戰復仇者?上帝啊,現在的年輕人還真敢想。

除了斯坦·李和漫威總裁外,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給威廉打來了電話,巴里·梅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沒錯,華納影業的總裁。

這是一通意外來電,更讓人意外的是巴里·梅耶的話。

巴里·梅耶不僅表達了想和威廉拉近距離打好關係的意思,“華納影業是時代華納的子公司,而你是集團股東,我們有必要常常聯絡,威爾,有太多事情我想聽聽你的意思了。”還真的丟擲了橄欖枝,“全球電影市場的蛋糕這麼大,威爾洛特與華納完全可以加強合作、共謀發展。對了,近期我有重啟《超人》或《蝙蝠俠》電影的想法,你有什麼看法建議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搖曳菡萏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