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第 162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回應自然是沒有及時回的, 商景行忙著做實驗, 哪有那麼多時間看手機。

李琴和莫建國在倫敦大學附近租了一套公寓,價格有些小貴, 不過他們就住一個多月,這點錢還是夠的。

不上課的時候,莫長安就會來李琴和莫建國他們租的公寓吃飯,以至於傑力弗和馬克十分幽怨。特別是在莫長安帶他這倆室友去見了父母之後,嘗到了李琴比莫長安好了不止一百倍的手藝,就更幽怨了。

雖然國外不過春節, 但是對國外的華人來說,春節是十分重要的節日。

唐人街從春節前就已經進入了即將過年的狀態,每家每戶掛上了燈籠, 貼上了對聯, 還留出了專門點鞭炮的空地。

充滿了年味, 許多外國人為了感受華國的新年,會在這段時間前來參觀。

這是莫長安第一個在國外過的年,也是莫家第一次不在家裡過的年。身邊都是帶著異域口音的外籍華人,卻帶給了遠在他鄉的人們一絲絲溫馨。

“行了,你回去吧, 我和你媽上飛機了。”

莫建國用力地揉了揉莫長安的頭, 莫長安有些不舒服地把腦袋扭到了一邊:“我都這麼大了, 不要隨便摸我的頭。”

“嘖,兒大不由娘啊!”

“拜託,我媽還在旁邊呢!”

聽到這裡, 李琴反應也是極快的。抽出包裡的絲巾,裝模作樣地在臉上擦了擦,道:“哎!兒大不由娘啊!”

莫長安聽著眼角直抽抽:“你們快走吧,飛機馬上就要檢票了,到時候該趕不上飛機了。”

“早點回來。”

“知道了~”

到過完年為止,《木匠》在《故事》上已經連載了三個月了,還剩最後一個部分沒有在雜誌上放出來,在英國境內也獲得不小的名氣。最直接的證據就是,他們在上課的時候,被一個教授拿來舉例了。

宗教學涉及到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其中有一門選修就與華國的傳統文化有關。

華國,在西方人眼裡一向是個神秘的國度,這本小說帶著大家走進了華國傳統手藝人的生活。

小皮特病好了之後,王皮特為了讓他能夠繼承自己的手藝,從小就對他的要求非常嚴格。最初,他連刻刀都沒辦法連續使用超過一個小時,每天的基本功練習下來,手腕紅腫,還多了許多傷口。

他們不需要使用尺子量尺寸,他們的眼睛就是最好的尺子,可以將榫卯閉合得嚴嚴實實,一絲縫隙都沒有。

“那段時間,華國人在我們這裡生活確實很困難。”

“我知道,小時候我家裡就有一個華國人保姆,她是我曾曾祖父聘請的華國工人的後代,她做飯非常好吃,現在她們一家人都在給我家工作。”

“皮特·王能有現在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我就想不通,他這麼好的手藝為什麼在國內混不下去?”

“我來回答樓上的話,華國在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王朝的時候,幹了一件叫閉關鎖國的事,他們禁制百姓與我們通商,所以落後了我們好多。等開通外貿了之後,被我們的先進產品吸引了,覺得自己的東西都不好,所以才會這樣的。”

“其實我覺得吧,如果不是那個朝代這麼做,現在他們也不會這麼重視這些東西。”

“要我說,這些手藝就應該在我們英國的,我們大不列顛一定會好好地保護這些珍貴的手藝傳人。”

“這裡邊出現的好幾種工藝品我都很喜歡,請問如果不去華國的話可以在哪裡買呢?”

“我建議還是不要在唐人街買,他們那裡賣的都是用機器加工做成的工藝品,如果想要買真正手工的工藝品的話,還是找代購吧。”

“這個我知道,你們可以關注一個叫文華工作室的微博,還有一個叫莫長安的華國人,他會介紹一些這方面的華國特色小鎮,我去過一次,確實不錯。在那邊能夠買到正品,但是你得去有資格證的店裡買。”

“等等,你說的莫長安是這篇小說的作者莫長安嗎?他好像很久沒有更新微博了。”

“看這個作品的內容,應該是吧?他好像寫了什麼書被華國禁了,然後就沒有訊息了。”

“我知道,他寫了一本《諸神黃昏》,網上有這本書的內容,挺好看的。”

“是嗎?那我也去看看。”

“他還拍了兩部電影,感覺也不錯,在奇奇網上可以看。”

“……”

——國內——

“首長,莫長安又寫新書了。”秘書拿了四本雜誌放在了老首長的面前。

“哦?他在國外還有時間回來寫小說?”

“不是,這是在英國的一本文學雜誌《故事》上發表的。”

“寫了什麼內容?”

“大概就是民國時期一些傳統手藝人因為在國內混不下去,漂洋過海去外國謀生的故事。”

“這小子,似乎對國內有很大不滿啊。”首長無奈地笑了笑,把秘書拿過來的小說隨意看了起來。

他們坐到這個位置,經常會與外國人打交道,會一口流利的英文已經可以說是必修課了。

“那……要不要提醒一下他……”

“不用管他,我們華國要的就是這種敢想敢寫的作者,只要他的大方向沒有錯誤,那就沒有問題。如果所有的作者寫的都是一家之言,那我們還算什麼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好的。”

反正根據大使館那人的彙報,莫長安暫時對華國沒有產生太大的牴觸心理。至於他寫的那些小說,就由他寫去吧。

——

四月,傑力弗給莫長安帶來了一個讓他猶豫的訊息,有一個志願活動正在報名。

目的地是一個瀰漫著硝煙的國家,他們國家因為政治的原因一分為二,一方是政府,而另一方則是反對這個政府統治的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他們這些志願者則是去給受傷的平民送去物資的。

這個時候,戰爭已經告了一段落,雙方正在談判,即將進入半年時間的休戰期,這個時候應該是比較安全的。而且,據說志願者組織為他們聘請了一隊國際僱傭兵來保護他們的安全,只不過,報名的人數太少。

從上次遇到恐怖襲擊之後,莫長安就對這些槍、彈藥心有餘悸。

據統計,恐怖襲擊之後,已經確定的死亡人數達到了一百一十五人,其中八十七人是在車上被炸死的。或許這還不是真正的人數,因為有些人可能在爆炸中被燒了個乾淨。

英國姑且還算是比較和平的國家了,這一點恐怖分子就造成了這麼慘重的傷亡,那一直處於戰爭的國家呢?莫長安不敢想象。

前世,網上有這麼一句話,叫做“你能擁有現在的和平生活,是因為有人在你們不知道的地方替你們負重而行”,這句話說的就是華國的士兵們。

華國和平,僅是看起來和平而已,實際上邊境上與別的國家有不小的摩擦。

就如同幾年前鼎鼎有名的瀾滄江慘案,如果不是事情鬧得太大,我們根本就不會知道曾經發生了這麼一件事。

新聞上播放的內容,僅是上面的人想要大家知道的,但還有更多大家不知道的呢?。他們這麼做,有個理由是為了讓大家生活得更安心,不會在漆黑的夜晚,準備入睡之時,還要擔心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

這種做法也有不利的一面。

升米恩,鬥米仇。

舒適的生活過得太好了,就會忘記曾經的苦痛。逐漸發展出一些沒事找事,不嫌事大的人出來。

他們對保護著自己的國家沒有絲毫敬畏之心,也從沒想到過,國家在他們不知道的地方做了這麼多事。

許多士兵死在了邊界線的摩擦中,他們的家人再也見不到自己的兒子、丈夫。而這一切的一切,別人都不知道,國家也不敢公佈。

甚至他們的墓碑上,都不敢放上他們的照片,生怕那些喪心病狂的人尋找到他們的家人實施報復。

生為國家而戰,死後卻無法告訴大家他們的貢獻,這就是軍人。

而莫長安在聽到這個訊息之後,心中就有那麼一種衝動。他想去看看,長時間處於戰亂的國家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戰亂的國家,雖然處於休戰期,卻也不是完全的安全。雙方可能會派出殺手來刺殺對方的領導人,而提前修養好的一方,隨時就能夠掀開之前簽訂好的停戰的合約。

他們心裡都知道,已經發展到這種情況,和平解決已經是不可能的事。除非把對方全滅,不然國家依舊會處於這個樣子。

這是莫長安跟吳悅銘要了他那個在國外留學的同學的聯繫方式之後瞭解到的資訊,這也是莫長安糾結著到底要不要去的原因。

這樣的機會很難得,也是那個國際志願者組織第一次組織這樣的活動,還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

去了,如果遇到危險,他可能會後悔,但不去,他一定會後悔。

這種事他也不敢跟商景行和父母商量,用腳指頭想他們都不會同意的。

沒有人可以商量的莫長安,最終找上了史密斯女士。

“這個國家我知道,過去的話大概是什麼時間?”

“應該就是六七月份吧,暑假期間,那時候他們的休戰協議應該也差不多下來了。”

“那個國家有華國大使館嗎?”

“有的。”

這個莫長安查過,如果沒有的話,他是絕對不會去的。不然真遇到問題了,求助都不知道找誰。

“現在華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很高,而且華國也很重視自己的公民,那些武裝分子不會想招惹一個這麼強大的華國的。”

史密斯女士雖然沒有直接給出自己的意見,但是莫長安能夠聽出,她是支援自己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