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第 161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莫長安想了想, 還是把這件事告訴了商景行。至於李琴和莫建國, 這種事告訴他們只是徒增他們的擔心而已。

“你說你遇到恐怖分子襲擊了?”

“嗯……就在議會大廈附近。我不是故意過去的,我的室友請我去一家餐廳吃飯, 那家餐廳就在泰晤士河邊上,我只是在這一站下車而已。”

“沒什麼事吧?”

“沒有,他們看我是華國公民,就讓我走了。我就是想起之前你提醒過我的那件事……”

“……議會大廈是恐怖襲擊高發地點,我只是隨便舉個例子而已。”商景行沉默了一會兒,說道。

莫長安見她不想說消息來源, 便也沒再追問。

這或許就是國與國之間的灰色區域吧。

就算兩國交好,華國收到這樣的訊息的時候,並不會提醒對方的。不然還得解釋消息來源, 那是更麻煩的事。

商景行又交代了莫長安幾句, 便去做實驗去了。如果進展得快的話, 不要多久她就能去英國看莫長安了。

沒過幾天,莫長安就從網上看到那天在銀行裡遇到的那名議員,因為私生活混亂的原因被擼了位置。

正如大使館的人說的那樣,又過了沒多久,英國政府的人就聯絡到了莫長安。他們不僅給莫長安兩萬英鎊的獎勵, 還許諾, 如果莫長安願意留在英國, 他們將很快給莫長安一個英國公民的身份。

在請莫長安來之前,英國政府已經把莫長安的情況摸了個乾乾淨淨。

莫長安不僅是燕京大學的高材生,從他中學時期的表現來看, 無疑是個天才。更重要的是,莫長安來到英國當交換生的原因,他是因為華國政治而來的。

而英國,正需要這樣的人才。

莫長安謝絕了英國政府的邀請,英國政府也沒有強求。莫長安只是一名文學創作者,而非科研人員,他同意了,算是意外之喜,不同意,那也不算是多大的損失。

國外和國內的情況相似,隨著網路的發展,大家的關注點漸漸轉移到了網上,但他們的實體雜誌卻沒有國內下滑得那麼厲害。

莫長安寫的《木匠》在第一次登上《故事》的時候,就獲得了不錯的反響,還有人特意給雜誌社寫郵件,是關於閱讀了這篇小說的感想的。

這些留言,被雜誌社放在了他們官方網站上《木匠》這篇小說的下面。經常購買《故事》的讀者,可以透過網站,與喜歡這篇故事的其他的讀者進行交流。

國外的大學放假時間與國內的不一樣,聖誕節會放三週的假期,而國內春節的時候,是不放假的。三週的時間太短,也就沒必要回國內了。

放假期間,莫長安他們宗教學專業不需要做實驗,也就只有一些老師佈置的作業,寫讀後感或者論文之類的。所以大部分時間被莫長安用來寫《木匠》了。

莫長安似乎很喜歡快樂結局中參雜悲劇,他的許多小說都是這麼寫的。

木匠在經歷了英國人的歧視、不屑等等困難之後,與同為華國來的小夥伴一起,將他們帶來的手藝在倫敦發揚光大,並且獲得了不小的名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們不再像剛過來那樣,只能在碼頭當等級最低的苦力工。他們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事業,王皮特還遇到了一名美麗大方不介意小皮特的英國姑娘。

當年,他們為了生存而來,現在,已經能夠讓自己過得很好。

有人問王皮特,以他現在的財富,回到國內,肯定會比在英國生活的地位高,他為什麼不回國呢?

王皮特只是對他笑了笑,說了一句話:“在國內,僅是憑藉手藝,我永遠沒辦法達到這樣的高度。”

處於那個時代的華國,許多傳統的技藝都在戰亂中遺失了。他們學習西方人使用鋼筆寫字,摒棄原有的毛筆字。就算有許多像王皮特這樣的手藝人,頂多能混個溫飽而已。

王皮特其實並不在意他身份的高低,但比起帶著這些錢回去過有錢人的生活,他更願意在英國,成為一名藝術家,將自己所學習的藝術發揚光大。

藝術是不分國界的,只要能把手中的手藝傳承下去,那在哪裡留下傳承又有什麼區別呢?

只是那個人並不懂王皮特所想,與王皮特分開之後,搖了搖頭,嘆了口氣,扭頭與別人感嘆又多了個崇洋媚外的有錢人去了。

《木匠》算是長篇小說裡較短的了,除了下一個月要給雜誌社的稿子,莫長安把所有的故事寫出來之後,又修改了兩遍,才把所有的稿子發給了雜誌社那邊。

這時候,倫敦大學已經恢復上課一段時間了。

英國的冬天與國內南方的冬天類似,因為經常下雨,所以有些溼冷。但是與國內的南方相比,這邊又好太多了,因為有暖氣。暖氣是可以自己開關的,可以由住宿的人隨意調節。

元旦過去沒多久,莫長安又接到了李琴和莫建國的電話。

“喂?媽?”

“猜猜我們在哪?”

“你們又去哪玩去了?夏威夷?”上過一次當的莫長安表示絕對不上第二次當,結果又輸了。

“我和你爸已經到倫敦了,現在正在機場附近的一家咖啡廳,你看你什麼時候有空來帶我們去玩玩?”

“現在?”

“不然呢?下飛機有一會兒了,這裡挺冷的。”

“你們來的話為什麼不跟我說一聲啊,我下午還有課,不然你們再坐一會兒,然後作計程車來倫敦大學?”

“那你先上課,我和你爸自己逛逛。”

“你們又不會英語,逛什麼啊,到時候迷路了我都沒法找到你們。”

“誰說我們不會英語的?之前我和你爸把公司的職務辭了之後,就一起報了個英語培訓班,有外教的那種,花了五萬塊錢呢,現在已經可以跟外國人進行簡單交流了。”李琴非常自豪地說道。

這又是莫長安不知道的……

“好吧,那你們可以去牛津街看看,可以買點想買的東西。手機少用一些,天氣太冷了容易掉電,等我上完課就去找你們。”

“知道了,你上課去吧,掛了啊。”

於是,莫長安又被李琴把電話掛了,他連莫建國的聲音都沒聽到。

下午的課只有一個半小時,莫長安上完課之後跟傑力弗和馬克說了一聲,就叫了個計程車往牛津街去了。

他到的時候,李琴和莫建國已經逛了好一會兒,此時正在一家餐廳裡吃著牛排。

李琴和莫建國坐在櫥窗邊上,莫建國穿著一件加絨的夾克,給李琴切著牛排。而李琴則穿了一件鵝黃色的羽絨服,託著一杯紅酒,正跟莫建國笑著說些什麼。

家裡有錢之後,李琴就開始重視保養起來,現在看著也就三十出頭的模樣,莫建國一向看著年輕,兩人看起來都不像莫長安的父母,更像是他年長的兄長和嫂子。

他們這樣的形象,怎麼也想不到兩人最高的學歷只是初中畢業。而幾年前,他們兩人,一個人還躺在醫院不省人事,一個人推著小車,走街串巷只為了多賺一些錢。

“咔嚓!”一聲快門的響聲從旁邊傳來,那是一個穿著休閒服的年輕人,手上拿了個相機。

“我觀察那對情侶好一會兒了,我很少能見到這麼有氣質的華國人,而且用餐規則一點都挑不出錯,他們一定與哪位貴族是朋友。”年輕人衝莫長安笑了笑,露出了一口大白牙。

莫長安失笑,他們的西餐禮儀應該是在生意場上練起來的。而李琴跟莫建國更是第一次來英國,說不定連英國人的樣貌都分不清,更別提認識哪位貴族了。

“他們是我的父母。”莫長安說道。

“啊!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有意冒犯他們的肖像權的,我只是覺得這個場景,應該被留下來。”

“沒關係,不過你回去之後,能夠把照片發給我一份嗎?”

“沒問題!我可以洗好了之後給你寄過去。”

“這個不用,你把檔案發到我的郵箱就可以了。”

“好的,好的。”

跟年輕人交換完聯繫方式之後,莫長安才走進餐廳,往李琴和莫建國他們所在的卡座走去:“爸,媽。”

“嗯?來了?想吃什麼去點。”

莫長安也不客氣,點了個能填飽肚子的食物。

“你們找好住的地方了嗎?”

“還沒呢,今晚隨便找個地方住一晚上,明天我們準備去找個短租的房子,等過完年我和你爸再走。”

本以為李琴和莫建國只是來英國旅遊順便看看他,沒想到他們是想來這裡陪他一起過年的,莫長安感覺自己的眼睛酸酸的,瞬間溼潤起來。

“嘖,多大了,還哭鼻子?”李琴一臉嫌棄。

“別這麼說他,雖然都二十好幾了,但還不是我們的兒子?”莫建國雖然表面上是在幫莫長安說話,但是莫長安聽了之後卻並不覺得感動呢。

“我二十一都沒滿,什麼叫二十好幾了?”

“什麼叫二十一沒滿?七月份的時候你就滿二十上二十一了,馬上就要上二十二了,國家規定都能結婚登記了。”

“那也不能說是二十好幾吧?”

“都二十三了,怎麼就不叫二十好幾了?”

莫長安:……

行吧,一會兒又大了一歲,你們愛咋算咋算,你們開心就好。莫長安毫不懷疑,他再回幾句嘴,他就要變成老光棍了。

晚上,莫長安送李琴和莫建國去了酒店,自己回到公寓,收到了年輕人給他發過來的照片,馬上給商景行轉發了過去。

長安:看,我爸媽!好看吧!o(*≧▽≦)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