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三國 第八十五章 戰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會兒後,桓吉方開口說道:“李東,如今呂岱大軍到哪了”?

“大人放心,呂岱未攻安定。或者這麼說,呂岱根本沒將安定放在眼裡,已經率軍前去鬱林郡作戰了。現在龍編交給黃尋鎮守”。

“李東,你給我說實話。既然族長已經被害,你為何還回安定”?

“大人想必已經猜到了吧。我回來就是勸大人投降吳軍的。我已經歸降吳軍了”。

“果然如此。李東你來勸我歸降,我自然甚喜之。但是桓臨與吳軍有殺子滅孫之仇,其手下尚有五百親衛軍。我要歸降吳軍,得先將這個障礙剷除啊”。

“大人,我麾下有千人,再加上你手下的軍隊,難道還怕區區五百人嗎?我們直接發兵攻殺桓臨就行,然後將桓臨的首級獻給吳軍,以贖大人抵抗吳軍之罪也”。

“啊,這樣會不會太魯莽了。桓臨的親衛軍戰力可不低啊”。

“當初我在安定城下與吳軍作戰之時,這些狗賊只會殺戮己軍同袍,未殺一名敵軍。後來桓臨還想派這些狗賊來殺我,被我直接斬殺,將其狗頭送給桓臨。

然後我將這些狗賊按跪在地上一連斬殺十餘人,他們都沒血性反抗。由此可見,這些狗賊全是欺軟怕硬之徒。只要我軍全力攻殺,必可徹底覆滅桓臨”。

聽完李東的壯語豪言,桓吉終於下定決心,直接發兵攻殺桓臨。李東得到桓吉的支援後,馬上對麾下下令,開戰擊殺桓臨和其親衛軍。

李東麾下安定出身之人聽到要殺桓臨,皆踴躍興奮。他們的父親或兒子都是被桓臨當初強徵上戰場而死,可以說是被桓臨害死的。

李東帶著麾下軍兵直接前去攻打桓臨府邸,桓吉也讓桓深帶領守軍加入。

桓臨的親衛軍根本沒有想到安定城中有人敢攻擊自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李東麾下軍兵為了報仇,士氣如虹。在高昂的士氣激勵下很快就斬殺了百餘親衛軍。剩下的親衛軍見抵抗不住,直接潰逃。李東命手下分散追擊,必要斬盡殺絕,不留活口。

這時乞奕幹向李東請命,求讓其手刃桓臨,為父親報仇。李東準之。

桓臨自兒子桓真、孫子桓諭死後,就一直臥床靜養。上次又被李東氣得差點昇天,但這條老命還是苟了下來。

乞奕幹率軍攻入府內,見到正臥床的桓臨。乞奕幹二話不說,直接上前一刀,桓臨一條老命,終歸冥府。隨著桓臨被殺,桓吉投降。桓家本族附逆桓衝的餘孽除桓竭外被徹底靖清。

李東見到桓臨的首級後,將之交給桓吉,讓桓吉跟隨自己回龍編向黃尋獻降。

桓吉為防萬一,還是讓兒子桓深駐紮安定,沒有讓其跟隨。

李東見到桓吉的佈置,也沒說什麼。

二人離開安定後,經過三日回到龍編。

黃尋見到桓臨的首級後,對桓吉說道:“桓吉,既然你擊殺桓臨以贖前罪,我便接受你的投降。不過如今桓業已經繼承桓家家主之位,你如何自處”?

“黃大人,我與桓業雖非同胞兄弟,但恩厚日久,自當竭力輔佐,穩泰桓家”。

這時李開說道:“桓吉,你可知桓業繼承家主之位是我家主公傾力相助,方能成其事”。

“啊,小人實不知此事”。

黃尋說道:“桓吉,桓業答應分給我其麾下一半兵力,我才答應助其為桓家家主。其中還有些周折,也便不與你細說了。

今日是想告訴你一件事,我能扶桓業繼承桓家家主,自然也能讓桓業從這位置下來。我的意思,你明白嗎”?

桓吉聽完黃尋的話,身體一個激靈,試探著問道:“黃大人的意思是,讓我監視桓業”?

“你可以這麼理解。桓業父子竟敢設計我,讓我損兵去征討冉家,為其父子當槍使。現在桓業父子答應給我的一半兵力還在戴良麾下,要是戴良直接徵其為直屬軍隊,那就沒我什麼事了。所以我決定支援你回桓家掌權”。

“多謝黃大人給我這個機會。我回桓家後,定為大人監視桓業,一旦有何異事,必告知大人知曉”。

“好,就這樣吧。李東何在”。

“主將,李東在此”。

“你勸降桓吉,攻破安定,是為大功。現在我還有一樁大事要交給你去做。你辦完之後,我自會向刺史大人為你請功。你休辭勞苦”。

“主將請說,李東必遵照而行之”。

“現今九真太守戴良還在圍攻都龐冉家,一時不能速下。刺史大人出征鬱林時,曾讓我發兵相援。我欲命你率本部軍和桓吉一起前去都龐相助戴太守。你可願意”?

“主將既有所命,李東自當遵行”。

“好,桓吉”。

“小人在”。

“你直接率領你麾下本部和李東一起去都龐相援,可行乎”?

“是,小人遵命”。

黃尋指派李東、桓吉兩人去援助戴良後,就算完成了呂岱臨行之前的吩咐。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李東、桓吉即刻出發,先去安定會合了桓深的軍隊,然後直接朝都龐行去。

這時呂岱已經率軍進入鬱林境內。盤踞在鬱林郡府布山的費揚、黃亂和桓竭等桓衝餘黨得知桓衝被殺,龍編城破的訊息後,個個如喪考妣。及至又聞呂岱親自前來征伐。

費揚當即說道:“今桓將軍已亡,我等勢孤力薄,難以抵抗呂岱,不如歸降”。

桓竭卻反對道:“我等皆為桓將軍舊黨,若一旦歸降,必受斧刃加身。費大人難道忘了士徽之事乎”?

費揚聽到桓竭提起士徽,不禁沉默起來。

黃亂卻說道:“二位且聽我一言。布山經上次一戰,雖迫退呂岱,但城防已大受損害。若憑此城堅守,不足侍也。我意率領大軍棄布山,退守潭中。

潭中乃是費大帥本據之地,足可為依。我等退軍途中,沿途抄掠各縣,獲得糧草,全部往潭中集運。只要準備充足糧草,定可堅守譚中一月以上。

呂岱圍攻龍編已歷百餘日,若再圍潭中一月而

不能下,其麾下士卒必生疲怠之心。到時我等乘機奉書請降,呂岱只能接受。此為以戰迫和之計也”。

聽到黃亂以戰迫和之策,桓竭喜道:“黃大人之策甚妙。若我軍現在歸降呂岱,彼趁攻破龍編之勝勢,必不容我等。要以我等首級為其功勞。而若讓呂岱知我等不能輕取,其只能退而納我等之降矣”。

費揚聽到黃亂、桓竭二人都說此計最好,遂依計行事。率領大軍棄布山,退守潭中。

呂岱進軍至布山後,看到無軍守城,問於百姓。才知叛軍已經退走,而百姓也不知退向何地。呂岱只能先駐軍布山,派出手下斥候前去打探叛軍動向。

黃尋鎮守龍編的日子就比較安逸了。連日征戰九真、交趾,黃尋軍終於得到了長久的休息時間。趁著這個休養時間,黃尋又開始在龍編募兵,補充戰損營建編制。

龍編作為交趾郡府,這人口還是挺多的。不然士徽、桓衝也不會以此為本據地起兵叛亂,欲割據稱王了。

這時派出去的探子回報呂岱,叛軍已經退守潭中。呂岱知道這個訊息後,率領麾下大軍進軍潭中。到達潭中後,呂岱馬上命令呂光、徵雄各率本部軍攻城。潭中攻防戰正式開始。

李東和桓吉到達都龐,戴良得知二人是黃尋派來支援的,心中大喜。有此生力軍加入必可攻破都龐,而這就是我戴良的大功了。

戴良立刻命李東攻南門,桓吉攻西門,桓業攻北門。戴良自攻東門,四面合圍,不放一路。

連續攻戰三個時辰後,李東斬殺城頭指揮官冉述之子冉嚴,首先攻佔了南門。隨著李東攻佔南門,冉家堅守不墜的士氣如開閘洩洪一般瞬間奔洩而盡。南門的冉家族兵開始潰逃。

南門的惡耗傳到其餘三門,連鎖效應之下,其餘三門守兵也紛紛抵擋不住吳軍的進攻,潰散而逃。

戴良見終於攻破了都龐城門,命全軍直接進攻冉家宗府。要將冉家族人悉數斬殺,成為自己功勞簿上的數字。

命令傳到李東、桓業、桓吉三人耳中,三人馬上遵令而行。反正冉家跟桓家沒有關係了。桓家已經棄暗投明,為朝廷王師一員。

冉述聞府外吳軍攻殺之聲愈來愈大,知道城池已經被破。冉述也是挺有骨氣,沒有想著投降。而是命家中奴僕放火,燒燬冉府。自己則自盡以全名聲。

放火也是為了將冉述遺體燒燬,免得被戴良割了首級拿去請功。冉述全家七十一口人盡皆投入祝融氏的懷抱。

戴良見冉述府邸燃起大火,命手下不必理會,去擊殺其餘的冉家族人。

這一日,冉家全族三百四十八人被殺。算上都龐守兵以及戴良指認的一些亂民,戴良終於湊足了千人之數。

都龐冉家除冉彬和一些縋城而出,想著為冉家尋找靠山,而後消災的族人外,全族覆沒。

戴良馬上向孫權寫報捷奏表,奏中提到自己已經平定九真,斬獲以千計。九真靖清,叛賊絕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