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憶妻(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步氏離去之後,步婉心裡對於姐姐感到大為心疼。

步婉看著姐姐這樣言行凌厲的樣子,心中不禁想到,姐姐不知受了多少苦,才形成了現在的這個性格。以前姐姐也是溫柔的性子。

從姐姐的話中,步婉感受到姐姐對於現在的家庭生活似乎很滿意。那自己是不是應該像姐姐說的那樣,給夫君一個相敬如賓的感覺呢?

不過步婉覺得,自己理想中的夫君就應該關心自己,照顧自己。自己為什麼就不能依賴夫君呢?讓夫君在家裡陪伴自己,那有什麼錯呢?

步婉心裡一直在糾結這個問題,不由陷入了長久的思考之中。

步氏回到家裡後,將黃尋給臭罵了一通。讓黃尋別把自己在軍營裡的脾氣撒到妹妹的身上,要知道妻子跟你的部下是不同的。

黃尋當然接受了步氏的說教,並感謝步氏勸和了婉兒。步氏接著就命黃尋趕快回家給婉兒陪個不是,說點體己話,這事也就過去了。黃尋於是向呂隆和步氏告辭,返回府邸。

黃尋回到家裡後,婉兒說道:“夫君,妾剛才失態了。讓夫君擔心,真是對不起”。

“不,婉兒,該是我的錯,我不該這樣。婉兒,你放心,我以後都不會跟你爭論這些了。只要我們生活安寧就是最好的。

婉兒,日後在出征之時,我會時刻將你和孩兒記掛在心上。畢竟你和孩兒就是我的心肝寶貝啊”。

“夫君,什麼心肝寶貝啊,你淨胡說”。

“嘿嘿!婉兒,天色已經晚了,我們還是就寢吧”。

婉兒聽到黃尋說這話時的語氣不一樣,會意了。急忙說道:“夫君,我有身子呢”。

“嘿嘿!婉兒,不妨事,等會你就知道了”。

月亮漸明,黃府卻有別樣的夜色。讓月光下的花草都矇住了眼睛。

過了三日,黃尋前往廬陵赴任的日子到了。

步婉知道這是夫君的大事,也明白了黃尋身為軍人的職責和抱負。所以也是給黃尋整理甲冑,將自己這兩日趕製的香囊送給黃尋當做護身符。

接過妻子的香囊之後,黃尋感受到了家的感覺,從來沒有一次赴任有過這種感受。

步婉目送著黃尋離開府邸,揮手向黃尋告別。

黃尋回首看著妻子,妻子邊揮手邊留下了眼淚。看著妻子的眼淚,這時的黃尋終於明白了婉兒所說的,有她在自己身後,為自己默默擔心的感情。這一種不捨的感情,讓一直孤身作戰的黃尋認識到自己不一樣了,自己有家了。

以前黃尋初到這個三國世界時,因為所有的親屬都沒有了。讓黃尋覺得自己的性命只需為自己的遠大抱負而行動,即使為此抱負而死,也沒有什麼遺憾的。

因為在黃尋看來,這本就是一場夢。夢中身死,不必恐懼。但是現在黃尋卻突然明白了,舅舅為何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初衷。原來有家人的掛念,是這麼一種難捨的感情。

難怪舅舅雖然知道這只不過是夢魘空間下轄的一個三國世界而已。卻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照看舅舅留在這個世界的妻兒。還動用珍貴的道具,封絕了這個三國世界同夢魘空間的聯絡。

這都是因為這個世界有著舅舅的家人,其牽掛的妻子,不捨的兒子。即使在夢魘空間裡舅舅經歷過許多世界,也沒有這個世界能讓舅舅如此的刻骨銘心。

皆因為這個世界是舅舅的初始世界,還留有舅舅珍視的家人活著啊!

黃尋突然感到自己的性命不再是自己一個人的了,有擔心自己的妻子,還有即將出世的孩子。家庭的出現,讓黃尋覺得這不再僅僅是一場夢而已了。

黃尋覺得,自己的抱負的確重要,這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生存奮鬥的目標。可有了家庭之後,讓黃尋對這一個目標突然有了不一樣的界定。

也許黃尋慢慢往上爬之後,能讓表弟孫秀成為吳國的一大權臣,而自己則出鎮一方,統軍荊州。

孫秀在朝廷之內,成為如諸葛恪一樣的權臣在內輔政,自己則成為大都督駐軍荊州。自己和孫秀聯合制霸吳國,這樣是否就算達成了舅舅的大志呢?

黃尋在這樣的思緒之下,啟程前往廬陵上任。

婉兒則在家裡為夫君禱告,希望夫君一切平安,而且能在孩兒出生之前接自己過去。

“主公、主公!你怎麼了?”

黃尋還沉浸在過往的回憶之中時,李開大喝數聲,將黃尋從回憶里拉了出來。

黃尋回過神來,見李開一臉擔憂之色的望著自己。黃尋立知自己沉浸於回憶之中太過投入,連李開剛才說了什麼都沒聽見。

黃尋遂收拾心情,說道:“興業,我剛才想起了與婉兒的一些往事。你剛才說的什麼,我根本沒有聽見。你再說一遍吧!”

李開聞言,回道:“主公既然思念主母心切,那何不馬上出發,前往番禺迎回主母。屬下就是在說這個事情”。

黃尋聽到這個建議之後,心想自己如今已經壓制住了北三縣之豪族,而且雩都也成了自己施政其餘各縣的大本營。

現在自己的確可以騰出手來,回返番禺接妻子步婉前來一起生活。不過接妻子步婉過來這件事情,必須得在完全將平固洪氏給擊敗招降之後,再去辦理,畢竟政事還是要排在第一位的。

黃尋如今已經將洪氏給打壓到了這個地步,就差最後的收尾工作,讓洪氏如寇家一般降服就行了。這個最後的收尾工作,黃尋肯定是要做完的。

黃尋想好這兩件事的先後順序之後,遂對李開說道。

“興業,待將平固洪氏降伏之後,我就回返番禺,接婉兒來此。現在你隨我前去見洪放,必須說服他歸降。只要洪放願意歸降,則平固洪氏之田產亦能收歸官府所有矣!”

黃尋說完這番話之後,遂與李開前去勸降洪放。

黃尋和李開在大牢見到洪放之後,李開首先說道:

“洪放,你起兵對抗官府,按律應處以叛逆之大罪,株連全族。

不過都尉大人對你生有憐憫之心,也不願誅滅你洪氏全族。所以都尉大人決定饒了你一族之性命,只沒收你洪家的田產為官田。

洪放,你撿回了一條性命,還不快向都尉大人道謝!”

洪放聞言,憤怒的咆哮道:“要取我之性命可以,但想抄沒我洪家的祖傳田產,你那是做夢。我寧死也不會同意的!”

李開聞言,大喝道:“放肆!洪放,你這逆賊竟然還敢對都尉大人無禮!我現在是命令你洪家交出田產,不然你洪家全族都要受株連而亡!”

洪放見李開威脅自己,遂大罵道:“李開,你算是個什麼東西。你不過是黃尋手下的一條狗而已。要是沒有你主子黃尋,你連給我當奴僕,我都不會要你!

你這條家犬休要拿死來威脅我,我寧死也不會辱沒了祖宗傳下來的家業”。

李開聽到洪放罵自己是一條狗,當即氣得肺都要爆炸了,遂直接對黃尋說道:“主公,此人太過頑逆。我請求動用大刑,讓此人知道官府的手段!”

黃尋見洪放如此頑固不化,遂答應了李開的請求。對付這種頑固的人,是該讓他知道什麼叫生不如死才行。

李開見黃尋答應了,遂開始對洪放動用大刑,而黃尋則回到了府衙裡辦公。

黃尋回到府衙之後,拿起關於平固縣的縣誌翻閱了起來。

正在黃尋圈出縣誌裡的重要資訊之時,手下來報:“府君,王縣令和張縣尉回來了”。

黃尋聽到這個訊息,回道:“我知道了。讓王縣令過來見我”。

“是,府君”。

黃尋剛來雩都之時,就

向縣令王買打聽寇家的情報,並向王買說了打壓寇家的事情。

王買聽後,覺得黃尋剛剛前來赴任就想跟寇家鬥,這不是老壽星上吊—活得不耐煩了嗎?遂馬上與黃尋劃清了界限。

黃尋見王買和自己不是一條心,就以巡查各縣的職事將王買和縣尉張升一併給打發走了。免得王買和張升在雩都礙自己的事。

如今王買回返雩都,定是得知寇家被黃尋給降伏的事情了。所以王買就急忙趕回雩都,想抱黃尋的大腿。

黃尋心裡是這麼想的,所以就召王買來見。想看看王買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態度。

王買見到黃尋的第一句話就是。

“都尉大人,屬下得知您已經降伏了寇家,又擊敗了北三縣的豪族聯軍。所以屬下巡查完南康縣之後,就急忙趕了回來。希圖為都尉大人之施政分憂啊!”

果然如此!黃尋就猜到王買必是得知自己如今已成大勢,所以就急忙趕回來抱自己的大腿了。

雖然對於王買這種投機取巧的人比較厭煩,但是現在黃尋手下也是急缺王買這種文吏來辦事。

所以黃尋還是溫言勉勵了王買一番,並將平固縣的田產賬簿交給了王買。讓王買清算到底能從洪氏這裡取得多少田畝。

王買得了這個清算田畝的差事之後,遂立刻開始辦理了起來。

就這樣過了三日,李開雖然對洪放動用了大刑,但是洪放也是硬氣,死不鬆口。並且還是對黃尋和李開各種謾罵。

不過黃尋也不著急,人總是有一個承受極限的。黃尋就不相信,洪放真能扛住十幾日的連續大刑。

洪放受刑的第五日,手下來報:“府君,平固縣令楊真要求進見”。

黃尋聽到這個訊息,眉頭一皺。平固縣令?這可真是個透明人啊!

自黃尋處理平固洪氏的事以來,還是第一次聽到平固有縣令呢?

既然平固縣令要見自己,那就見見吧,看看他所來何意。黃尋於是命令手下,召楊真來見。

楊真見到黃尋,行禮之後說道:“下官平固縣令楊真,見過都尉大人”。

黃尋聞言回道:“楊真,本官率領大軍攻打平固之時,你在何處?”

“下官自然是在自己的府中”。

黃尋聽到這番話之後,嘲笑道:“哈哈哈哈!楊真,你身為平固縣令,外不能助本官壓制洪氏,內不能為百姓謀取福祉。而受洪氏籠絡為女婿,甘願成為洪氏之爪牙。你自己說說,你還有何面目擔任縣令之職!”

楊真聽到黃尋的質問,不慌不忙的回道:“都尉大人,請恕下官將原委道來。

下官初臨平固之時,那時陛下還未登極稱尊,我朝還是曹魏之藩屬。彼時整個廬陵郡山越遍佈,時常以劫掠漢人之資財為業。

下官得任命為平固縣令之後,只帶了僕從六人隨行,前來平固赴任。

當是時,路有山越劫道,下官亮出縣令之任命狀依然不能免禍,被劫至山寨關押起來。其後洪氏聞知此訊息,為了施恩於下官,這才派人從山寨裡將下官給保了出來。

下官這條命為洪氏施恩所救,自然是只能向洪氏報恩。而且下官當時無權無勢,只能仰仗洪氏之威權生活。故而才甘願娶了洪氏之女,成為洪氏的女婿。

此後十數年,下官順應洪氏之意而行事,這才能苟全下來。不過如今都尉大人奮揚施政,蕩清山越之患。降伏寇氏,殲滅洪氏之軍。

下官見都尉大人之施政甚是激昂,故費力說服了如今平固洪氏的當家之人洪貴,向都尉大人獻城降伏。還請都尉大人接納”。

黃尋聽到楊真是來獻降的,遂大喜道:“楊真,你所言當真?平固洪氏真的願意投降了嗎?”

楊真聞言回道:“都尉大人,下官所言,句句是實,千真萬確。只要都尉大人接納洪氏之投降,下官就馬上回去讓洪貴前來向都尉大人謝罪”。

“好!楊真,那本官就信你一次!事不宜遲,你頭前帶路。本官馬上率軍前往平固納降”。

黃尋做下決定之後,遂命冷全、趙達督領本部軍,隨自己前去平固受降。

黃尋於是率軍,在楊真的引領之下,再次前往平固城。

正在黃尋率軍去往平固的路途之中時,在廬陵郡府西昌,葛明與鄭清見面了。

鄭清見到葛明之後,遂問道:“葛明,你我有十數年未見矣!今日來此,是有何事啊!”

葛明笑著回道:“鄭大人,多年不見,你已升任至倉曹從事之高官顯職。我這草民今特來拜會鄭大人,以瞻仰您之風采呀!”

鄭清聞言之後卻說道:“葛明,當年你可是勇武雄壯,與我一起跟隨徐夫人誅殺叛逆賊臣之時,還擊殺了數名賊軍啊!

如今年紀較長,怎麼還說起阿臾之詞了呢?說吧,你今日前來見我,到底有何事?”

葛明見鄭清要自己直接道明來意,遂正襟說道。

“鄭大人,草民之家族如今在陽都縣也是世家豪族之屬。前些時日,朝廷新劃出了一個廬陵南部都尉的職官。我陽都縣也在這廬陵南部都尉的轄境之內,自然是要受新任都尉之管轄的。

可是新任都尉黃尋,卻要轄境內之世家豪族繳納數倍於俸糧的糧食,還要獻出祖傳之田產。

這當然激起了士民之仇怨。於是平固洪氏、坡陽童家前來遊說於我葛家,要我葛家加入豪族聯軍,共同反抗黃尋之酷政。

草民當時以為我等三家同在南部都尉的轄境之內,理應共同進退,遂答應了加入豪族聯軍之要求。

最後卻沒想到豪族聯軍被黃尋給打得潰不成軍,我葛家更是損失了五百餘名族兵。

現如今我葛家面臨黃尋問罪追責之禍患,所以才來拜求鄭大人。請鄭大人看在以往你我同職任事的情分之上,助我葛家渡過這次劫難”。

鄭清聽葛明述說完前因後果之後,遂出言說道。

“葛明,你當年也曾親眼目睹過媯覽和戴員叛弒將軍之事,理應知道這以下犯上的罪責有多嚴重。你怎麼敢加入那所謂的豪族聯軍,去與新任的南部都尉爭鬥呢?

你難道不知道你這種行為是叛亂大罪,按律是要株連全族的嗎!”

葛明聞言,惶恐地跪下說道:“草民就是知道事情之嚴重性,所以才來找鄭大人,請您來想辦法解救我葛家的啊!”

鄭清聞言,扶起葛明說道:“葛明,看在你我當年同職任事的份上,我給你出個主意。

如今新興縣山越大帥勃景聚眾為寇,時常劫掠沿途商旅,更是出兵圍攻過新興縣城。

太守大人命令郡尉卓榮率兵剿滅勃景,但是卓榮卻苦於兵力不足而難以入山徵剿勃景。

黃尋雖是朝廷任命的廬陵南部都尉,管轄廬陵南部七縣而自成一府。但是從官職上來說,還得接受廬陵太守府之管束。從職權上來說,卓榮就是黃尋的上官,有權徵調黃尋去新興縣剿伐勃景。

故而葛明,我可以居中為你引見卓榮。你見到卓榮之後,先送資財以通人情,然後再說以黃尋之事。

如此一來,卓榮定會下令調黃尋來新興縣助師徵剿勃景。而那時,你跟隨在卓榮的身邊,讓卓榮來為你和黃尋調解恩怨。

以我想來,黃尋看在卓榮這個上官的面子上,應該就不會再追究你了”。

葛明聽到鄭清的這個方法之後,大為高興。有了卓榮這個廬陵郡尉做自己的靠山,黃尋就不敢再追究自己了。

葛明於是馬上答應此計,讓鄭清速去找卓榮通情。鄭清見葛明答應,遂開始辦理此事。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葛明見到卓榮之後,立

馬送上資財以拉近關係。卓榮收下資財之後,遂問葛明所求何事。

葛明於是說道:“郡尉大人,事情是這樣的····”。

且說黃尋率軍到達平固城之後,楊真先來至城下喊道:“內弟,都尉大人已經接受我等之降伏。你快開門,出來向都尉大人伏罪吧”。

城頭上的洪貴見姐夫楊真領著官軍在城下,又聽到了楊真的喊聲之後。本著完全相信姐夫楊真的想法,洪貴遂開門出來,直接來到黃尋腳下,跪著說道。

“罪民洪貴拜見都尉大人。謝都尉大人接受我洪氏之降伏”。

黃尋聞言,扶起洪貴說道:“洪貴,如今你既然前來向本官請罪,那本官自然會接受你洪氏之降伏。不過你洪氏起兵對抗官府,這卻要以田產來抵罪了,你要有此準備”。

洪貴聞言,心中一突。不過楊真早就說了捨棄田產之事,所以洪貴也只能應道。

“罪民之父兄不識律法,強要頑抗都尉大人。這是我洪氏頑抗都尉大人之下場,我洪氏願意接受都尉大人的所有處罰”。

黃尋見洪貴承認了分割田產之事,遂高興的入駐了平固城。

進入平固城之後,黃尋對楊真和洪貴說道。

“洪貴,本官曾招降過你父親,但是你父親執意頑抗於本官,所以本官對你父親動用了刑罰。

你父親現在下地走路是不行了,不過本官動用的刑罰都是外傷,你接你父親回去休養三、四個月就能恢復。洪貴,你現在就派人去雩都接你父親回來吧”。

洪貴聽到這番話之後,也不敢對黃尋表示不滿,只能應允下來。

將洪放的事情說了之後,黃尋接下來就要處理重頭戲,如何分割洪氏的田產了。黃尋於是說道。

“洪貴,雩都寇家起初也是興兵頑抗於本官。後來本官降伏寇家之後,只給寇家留下了幾十畝田產為私用。

如今看在你洪家獻城納降,態度恭謹的份上,本官可以保留你洪氏的一百畝田地為私用,至於其餘的田畝都要被官府徵用為官田。

洪貴,本官這個決議,你可願答應?”

洪貴聽到黃尋只給自己家留下百畝田產,當即心頭巨痛。正待出言爭取再多留些田地之時,楊真卻直接說道。

“都尉大人對洪家真是寬宥仁慈啊!想寇家在雩都經營一百餘年,擁有數百畝糧田,但卻不識時務,強要違抗都尉大人之令。而今卻落得個人丁凋零,祖產失守的下場。相比較而言,洪家可謂寬濟矣!”

楊真邊說此言,邊以目光警示洪貴,讓其不要亂說話。洪貴看到姐夫的示意之後,只得無奈應道:“罪民一切謹遵都尉大人之命令,願意獻上田畝予官府”。

黃尋見洪貴沒有討價還價而是直接答應下來,不禁對洪貴的識時務感到滿意。而這時楊真趁機說道:“都尉大人,下官還有一事要稟報”。

“楊真,你要稟報何事?”

“都尉大人,洪貴之兄長洪進還是不服都尉大人。洪進自豪族聯軍兵敗之後,曾回到平固。聲言要去贛縣尋求毛氏的援助,好一起來對付都尉大人。洪進若真與毛氏聯結,則對都尉大人恐有大不利呀!”

黃尋聽到這個情報之後,笑道:“哈哈哈,毛氏之名,本官亦早有耳聞。不過本官現如今的施政要點,在於北三縣之地。

待本官將北三縣平靖之後,才有時間來處理南三縣。現在就先任由洪進去聯結毛氏吧”。

楊真見黃尋對洪進不屑一顧,遂進一步說道。

“都尉大人,洪進居然還想頑抗都尉大人,這是真正的叛逆行為啊!下官請都尉大人釋出告示,在轄境內通緝洪進,以免此人再做出對都尉大人不利之事”。

黃尋聽到這番話之後,先看了看楊真,接著又看了看洪貴。洪貴也以緊張的目光看著黃尋。

黃尋與洪貴的目光對視之後,洪貴就馬上低頭不敢正視黃尋的目光。

黃尋看到洪貴不敢正視自己,遂馬上明白了其中之深意。想通之後,黃尋直接說道:“洪貴,你姐夫言稱要通緝你大哥。你之意若何?”

洪貴見黃尋詢問自己的意見,遂立馬回道:“大哥不識時務,現如今還妄想聯結毛氏來頑抗都尉大人。我洪家出了這等逆賊,絕不姑息。罪民情願不認這個大哥,也要遵紀守法,一切聽從都尉大人之命令行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黃尋聽到洪貴的這番話之後,遂大笑道:“洪貴,你之意,本官知曉了。既然如此,那本官就釋出告示,通緝洪進吧”。

洪貴聽到黃尋終於通緝了洪進,心內大喜。這下洪進就是徹頭徹尾的叛賊了。

洪進成為叛賊,則嫡系繼承人的名分盡失。這洪家的家主之位就必然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正在洪貴竊喜之時,黃尋又說道:“洪貴,如今你父親受傷,不能任事。這分割田產之事就由你來辦理吧。

本官現在回返雩都,過幾日就派人前來清算田畝。到時候,你要配合好官府之人,勿要讓本官失望啊!”

洪貴見黃尋指名自己來辦理分割田產之事,遂馬上應道:“是!請都尉大人放心,罪民定一分不少的將田畝給分割清楚”。

“洪貴,本官已經納你之降。你以後不用再自稱罪民了。你只要將田畝之事清算清楚,別給本官耍花招。那以後洪家之事,本官就交由你去處理。

只要勿犯本官之法度,你便是將洪家之人都遷居回山,本官也不管你”。

洪貴聽到黃尋警告自己別耍花招,當即跪下說道。

“都尉大人,草民絕對不敢耍任何花招。從今以後,都尉大人吩咐什麼,草民就去做什麼”。

黃尋見洪貴如此謙卑的態度,遂大為滿意。接著又告誡了楊真幾句,然後就率軍返回雩都了。

黃尋走後,楊真對洪貴說道:“內弟,黃尋剛才所說的話,你可聽懂其中之意否?”

洪貴聞言,回道:“姐夫,黃尋話裡的意思不就是,許可我成為洪家的家主嗎?”

楊真聞言,搖頭說道:“那只是其中的一層意思。黃尋不是說讓你將族人遷居回山嗎?”

“啊,姐夫,恕弟愚鈍。這句話黃尋不是說的戲言嗎?”

“內弟,黃尋說的可不是戲言!你得將一部分族人遷回山中居住。其中之深意,你且聽姐夫為你細說。

如今黃尋得到了你洪家分割出來的大部分田產,而這些田產是交由官府打理的官田。

既然是官田,就必須攤派給租農耕種。租農從何而來?還不是黃尋徵發轄境內的無地流民來充任租農。

租農若來耕作官田,則必須在平固城內落戶。而如今平固城中你洪氏族人眾多,到時候租農進駐平固城,則勢必引起爭端。

所以黃尋專門說了這句話,讓你將部分族人遷回山中居住”。

洪貴聽完楊真的解釋之後,這才明白了黃尋臨走之前說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黃尋說了兩條規矩。第一,勿犯法度。第二,管好族人。只要做到這兩條,洪貴在平固城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洪貴明白黃尋給自己劃的底線在哪之後,遂馬上下令,將那些親近大哥洪進的族人,打發回洪氏的發源之地,業居山裡去生活。

得到這條命令的洪氏族人立刻分成了兩個陣營,洪進的嫡系人馬和洪貴的嫡系人馬。

不過如今洪貴掌權,洪進的嫡系人馬自然是敵不過洪貴的嫡系人馬,被驅趕出了平固城。

這些人無奈之下,只得返回業居山。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