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行 第一百四十九章 勸教(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聽完黃尋的講述後,呂壹說道。

“黃尋,你今日前來向本官通報這個訊息,那本官自會派人前去核查。一旦查獲隱蕃當真乃是曹魏奸細,你此次告發之功,本官自不會忘懷。

但是若隱蕃無有任何問題,那你就是謗毀朝廷大臣之罪,本官亦會按朝廷律令收治於你。此中之牽連,你可明白了?”

“呂大人,屬下明白了”。

“好!若無他事,你就先退下吧!”

“呂大人且慢!屬下斗膽請問,屬下舅母離京之事如何了?”

“黃尋!你這是在催本官辦事嗎?”

黃尋聽到呂壹震問,馬上下跪磕頭道。

“屬下絕無此意!只是心憂此事,不自覺出言相問而已。若有得罪呂大人之處,還請呂大人暫熄雷霆之怒,屬下必有補償”。

呂壹聞言說道。

“哦!你且起來。你舅母畢竟乃是宗室眷屬,離京之事得慢慢謀劃,此事不可操之過急。

不過你放心,本官自會將此事放在心上,你也不要過於心憂”。

“屬下多謝呂大人之恩典。回府之後,屬下自會派人將‘補償’送來”。

“好!那你就先退下吧!”

“是,屬下告退“。

黃尋出得呂壹府邸之後,對李開說道。

“興業,回府之後,你再派人送錢財給呂通”。

“啊!主公,又要送錢嗎?”

“呂壹此等猾徒,本就只能以利相結之。我等要想與呂壹打好關係,這錢就絕不能斷。只有這樣,日後我等求託呂壹辦事,方能無往而不利”。

“是,主公。開回府之後,就去辦理此事”。

黃尋回到府邸之後,府中管家孫民前來通報:“表少爺,少主有請表少爺前去書房敘話”。

黃尋聞言回道:“哦,我知道了。我這就去”。

黃尋於是來到書房。這時孫秀正在練字,見到黃尋,孫秀擱筆說道。

“弟聞表兄今日前去呂壹府,不知是有何事?”

黃尋聽孫秀語氣不善,於是回道。

“表弟,非是為兄主動前去呂壹府。而是呂大人相召,為兄不得不去”。

孫秀聞聽此言,又問道:“表兄,那你這次被呂壹召見,是為了何事?”

“為兄得到隱蕃乃是曹魏奸細之密信,故去向呂壹揭發隱蕃之罪行”。

孫秀聞言說道。

“表兄送禮求呂壹辦事也就罷了,此乃人事之常也。為何還去向呂壹通風報信,禍害士人。弟請表兄速速脫離呂壹,萬勿助惡為逆啊!”

“表弟此言差矣。呂壹為中書典校郎,奉陛下之命,監察官吏行範與文書。今隱蕃事發,確認其為曹魏之奸細。為兄向呂壹出首相告,又有何不可?

表弟啊,為兄父母俱逝,出身貧寒。在此時節為呂壹辦事,正可得呂壹之看重。若能親近呂壹,則日後為兄之仕途必將一帆風順。此即為兄之打算,今全告知於表弟,願表弟理解”。

“表兄竟然欲投靠呂壹,甘願為其爪牙!

請恕小弟直言,表兄年少之時進見外祖,得外祖賜予表字,給予

薦舉,而後方得投軍報國。

當是之時,表兄所言:‘無華服之表,卻可治事顯華,明效於人’。此言弟猶記於心。

為何表兄現在卻有違當年之言,去攀附呂壹此等倖進小人?表兄之行為,實在是讓小弟不齒也”。

“表弟既然認為呂壹是倖進小人。那表弟又是如何看待陛下的呢?”

“陛下據守江東,挫滅曹操數十萬大軍。而後取荊州,敗劉備。終為一國之主,肇建大吳之基業,實乃雄才大略之帝王也!”

“既然表弟認為陛下乃是雄才大略之主,那為何對於陛下信任之呂壹卻持否定態度,斥其為倖進小人?

呂壹可是陛下擢選任之,託之以典校之事,行監察之責。若表弟否定呂壹,則說明陛下識人不明,這還是雄才大略之主乎”?

“表兄慎言啊,你這可是在謗毀陛下!”

“表弟,你讀儒家經典雖盛,但還未解其中之精義。所謂‘愛屋及烏’。既然表弟稱讚陛下之賢明,那便要認可陛下選用之呂壹。不然便是表裡不一,內外不實了”。

“表兄之言乃是詭辯也。陛下是陛下,呂壹是呂壹,豈可視之為一乎?

自呂壹任校事以來,專司害人奪官,逼良為賊。朝堂之上,諸位大人無不對其切齒,只因呂壹有陛下之迴護,故不敢發言耳。

我等士人避之唯恐不及,而表兄卻反倒前去攀附呂壹。今卻又用詭辯來為呂壹說話,表兄之行為,實在讓弟失望矣!”

“表弟你從未參與政事,如何得知呂壹害人奪官之事?恐又是你在太學讀書之時,聽來的閒言碎語吧”。

“這是我老師親口所說。表兄休要屈汙了老師之言!”

“哼,此人教人讀書,卻摻雜自己之私論,妄談朝政。實在是德不配位。讀書便讀書,豈能談政事?真是枉為人師啊!”

“表兄你太過分了!你必須將你剛才說過的話收回,向我老師道歉!”

黃尋見到孫秀激動的樣子,知道孫秀從小深受儒家教育。這思想已經被禁錮住了,必須要用振聾發聵的事實和道理讓其醒悟才行。

想到這裡,黃尋突然大聲說道:“表弟,你可知道暨豔之事否?”

孫秀見黃尋突然大喝,有點懵住了。被黃尋將話題帶跑,不再糾結於讓黃尋向其老師道歉,而是下意識說道:“此事弟當然知曉”。

黃尋見孫秀知道此事,遂繼續說道。

“表弟你既然明了此事,那便當知曉暨豔掌權之時,彈射百僚,核選三署。官吏任免,皆遂其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是之時,張溫為其友黨。後暨豔事敗,溫隨之受其牽連。張溫為一代大儒,腹有才華,不可量計。何坐廢為庶人,一生不得見人乎?”

孫秀答道:“張溫與暨豔朋黨為伍。暨豔既敗,張溫自難倖免”。

“表弟你既然知曉此理,那你可知,你現在已經與教你讀書之老師為黨徒矣!

若你老師重蹈暨豔之覆轍,坐致事敗,為陛下所治。那時你會為了你的老師,而去找陛下理論乎?”

“表兄,你怎麼扯到這事上來了。我老師豈會如暨豔之下場?”

“表弟,這

就是為兄要告訴你的最關鍵之道理。你讀那麼多儒家經典,其實為兄告訴你,只要做到四個字,你這一輩子就不會走彎路。

那就是‘忠君奉命’。只要忠誠於陛下,按陛下之意行事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沒用。

如今陛下信任呂壹,讓呂壹監察百官。那為兄為呂壹辦事就是‘忠君奉命’。至於其他的人怎麼說,為兄根本不用理會。

為兄只要為呂壹辦事,按照陛下的意思來行事就足以。所以表弟,你懂為兄現在為什麼要投靠呂壹了嗎?”

孫秀聽完黃尋的話,覺得與自己多年所學之儒家經典衝突巨大,於是反擊說道。

“表兄之所言,弟不同意!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順應陛下之意難道就是好的嗎?

夏桀有亡國之事,周幽有殞身之危。若真如表兄所言,天下人皆順應君王之意。那夏桀、周幽豈會有亡國殞命之下場?”

“表弟你方才說為兄謗毀陛下,那你現在引用夏桀、周幽之事又算什麼?”

“這是我在與表兄辯談。私下無人,為何不能說?”

“表弟你可真是‘雙重標準’啊。為兄剛才也是在與你辯談,而表弟卻說為兄是在謗毀陛下。但如今表弟你自己又說是私下辯談,無關大事”。

“表兄,何謂‘雙重標準’?”

“簡單一點說,就是你自己做一件事可以,但別人做就不行。完全利己,不顧他人。表弟你說說,你剛才是不是這樣?”

“表兄,我哪有這樣!”

“好了,不說這個了。表弟你還年輕,容易被人誤導。你也讀過‘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的道理。為兄將之精煉為‘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表弟現在還在太學讀書,你老師所說的話也不全是對的。表弟如今受其影響越深,日後就會被人所利用。表弟,你現在明白這個道理了嗎?”

“嗯,表兄說的也有一些道理。但弟覺得老師所言,並無差錯”。

“表弟,你還是沒有明白啊!那為兄再給你說個例子。

昔日齊桓公任用管仲而制霸天下。管仲亡故,齊桓公不聽管仲遺言,寵信易牙、豎刁、開方三人,後三人果然使齊國大亂。今之呂壹較上訴三人如何,可有大錯?”

“表兄,呂壹肆意貶損大臣,這還不是大錯嗎?”

“貶損大臣真是呂壹所為乎?若無陛下之同意,呂壹真有此膽子,敢肆意貶損大臣?”

“表兄,你的意思是,呂壹所為皆是陛下之授意?”

“表弟你終於說到問題的關鍵了。為兄與你辯談許久,就是想要告訴你這個道理。

為兄開始就告訴你愛屋及烏,呂壹和陛下要視之為一體的道理。

表弟,你休要被太學老師誤導了。你的老師看不慣呂壹,是因為呂壹遵奉陛下之令,將你老師的家族子弟貶損。所以你的老師對呂壹不滿。

但呂壹是陛下用來對付江東大族,最好的工具手段之一。說到這裡,為兄就得對表弟你,說說我吳國的政局了。免得表弟你,又被你老師所誤導”。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