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行 第一百二十一章 救援 (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於鑑聞言回道:“賀公子言重了。我得傳書之後趕來上虞,就是為了替賀公子分憂出力。此事就交給我了!我必會救出賀大人,保賀大人萬無一失”。

聽到於鑑攬下此事,丁固問道:“不知於公子用何方法救出賀大人”?

“丁先生,好久不見。既然先生問起方法,我先請問丁先生。這次總共帶了多少軍兵,前來討伐潘平”?

丁固聽到此問,於是回道:“現在只有賀家千餘私兵,前來討伐潘平”。

“什麼!為何人數如此少?山陰可是會稽郡府啊,駐守之軍怎麼沒調來”?

賀茂聽到此言,馬上回道:“太守大人一月以前得陛下之命,前去侯官督辦遠航樓船之事。以渡海去遼東,宣撫公孫淵。故而山陰所有駐軍,都護衛太守大人前去侯官了”。

於鑑聽到此言,皺眉說道:“那此事就難辦了啊。我本想於公子率領大軍直接兵臨餘姚,而我則借大軍威勢,前去勸說我父反正。擊殺潘達,救出賀大人。

但是現在只有賀家的千餘私軍,與潘達之兵力難分多寡。那我就不能用此策了”。

這時黃尋聽完於鑑之言,出言說道:“於公子,我乃建忠校尉黃尋是也。我想到了一個辦法。你回餘姚之後,設法保護賀大人。然後找機會直接在夜晚之時開啟城門,放我軍入城。這樣我軍襲入城中之後,潘達覆手可滅也”。

於鑑聽到這話之後,輕笑道:“黃校尉說得簡單,但此計我卻無法施行”。

黃尋問道:“於公子,你於家在餘姚可謂是頂級豪族。隨便讓幾個城門守兵歸附你於家,放我等進城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於鑑回道:“黃校尉是不知道我於家族內的形勢,所以才這麼說啊。潘達之所以能說服我於家為其助力造船,是因為答應我了大哥。若乘船渡海投魏,便會向魏國舉薦我大哥為官。

我大哥於乾早就不想再做商人,但因在吳國沒有入仕之途,所以一直隱忍不發。如今潘平得到機會,想脫身投魏,故而派遣潘達來說服我大哥。

我大哥早有為官之心,想著投魏之後能得官位,故以我於家少主的身份答應了潘達。我父親早就將家族諸事交給我大哥打理,現在也無法改變我大哥的心意了。

黃校尉,如今於家有我大哥當家做主,我這於家次子也不過就是一夥計而已。根本無法號令於家多數人,讓他們聽我的話”。

黃尋聽完了於鑑的解釋後,才知道為什麼於家要幫助潘平渡海投魏。

原來於家少主,於鑑的大哥於乾是個官迷,但是在吳國當不了官。所以於乾接觸到潘平後,欲跟潘平一起渡海投魏,以此得獲官途。

畢竟對於魏國來說,潘平作為吳國名將潘璋之子,遠道來投。不管其能力如何,至少這是個挺有面子的事情。那跟潘平一起投順的於乾自然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能在魏國混個官當當。

黃尋知道了於家幫助潘平的原因後,開口說道:“於公子,既然你將你於家的形勢都告訴了我。那我

問你,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於鑑回道:“我既然跟黃校尉說這原因,那當然有我自己的考慮。如果不出其他的問題,我大哥繼任於家家主,那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事情。

不過如今我大哥勾結潘平準備渡海投魏,這就是叛國之大罪。我大哥若是失敗,那就是我繼承於家家主之位了。

而且我於家販鹽為業已經三十餘年,若是真將所有家產都遷到魏國去。那我於家家業將瞬間傾倒,我絕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

所謂人離鄉賤。若真到了魏國,我於家想重新依靠販鹽崛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我大哥只想著當官,卻為了當官將我於家數十年的家業傾覆。我說什麼也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在我眼前”。

黃尋得知了於鑑的真實想法後,心內不由想著。於鑑只是想趁機謀求家主之位罷了,還把話說得如此光明正大。一副我是為了家族基業著想,所以才要跟我大哥為敵。

這些世家豪族子弟,為什麼都是這麼一副嘴臉。嘴上說得挺明正,但幹的卻是把人趕盡殺絕的事情。以前的桓季是這樣,現在的於鑑也是這樣。

不過黃尋也就是心裡想想而已,這要救出賀景還得依靠於鑑才行。想到這裡,黃尋說道。

“於公子,我明白你的立場了。那不知你是否有辦法,讓我們混進餘姚城。只要咱們混進餘姚城,先救出二伯。那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剿滅潘達這些逆賊了”。

於鑑聞言回道:“要想混進餘姚城,我當然有辦法。我只需要用我於家次子的身份,光明正大的就可以入城。但是你們這麼多人,不可能都隨我入城。我頂多只能帶領三十人,作為我的護衛入城”。

黃尋聽到只要扮作於鑑的護衛,就可以混進餘姚城。不禁思考起來,到底該選哪些人進城。

這些人必須得是十里挑一的好手。畢竟於鑑也說了,其在於家根本調動不了多少人。要救出賀景,就只能指望這混進去的三十人了。

正在黃尋思考人選的時候,賀茂出言說道:“遠達,你怎麼一下子就跟於公子,定下了混進餘姚城的計策。難道除了這個辦法,就沒有其他的計策了嗎”?

聽到賀茂發問,於鑑首先回道:“賀公子,黃校尉之計。我想也是現在最有效的辦法了。如今我家族中大權盡在我大哥之手。我大哥死心踏地的要跟潘平渡海投魏,我父已不能管制。

現在若要救出賀大人,只有我帶領精銳之士混進餘姚。然後先找到賀大人被囚禁之地,慢慢設法救出賀大人。然後將賀大人隱匿起來,這樣咱們才能發兵,光明正大的剿滅潘達”。

黃尋也順著於鑑的話說道:“敬先,於公子說的沒錯。要想救出二伯,保二伯安然無事,現在就只有這個辦法了”。

賀茂聽到二人都是如此說,於是答應道:“好吧。那我這就挑選麾下勇毅之人,跟隨於公子進入餘姚”。

黃尋這時直接自薦道:“敬先,此次援救行動,事關重大。需得才捷之人排程指揮方可,尋自覺能擔當此任。而

且我手下護衛,皆是隨我征戰沙場之精銳戰士。

我願帶領他們跟隨於公子潛入餘姚,相機行事,救出二伯。敬先,這事就交給我去辦吧”。

賀茂聽黃尋自薦,驚問道:“遠達,你可知如今餘姚全是附從潘達的逆黨賊徒。你若潛入餘姚,恐有性命之危啊!

到時候不僅不能救出二叔,說不定還會搭上遠達的性命。我不能讓遠達你去冒險,所以請遠達絕了此念吧”!

“敬先安心。我既然敢說此言,自有應對之法。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事就讓我去辦吧”!

賀茂聽到黃尋如此篤定的語氣,於是說道:“既然遠達有此自信。那我二叔之安危,就全仰仗遠達了”。

“敬先放心。尋必會救出二伯,安然歸來”。

賀茂答應讓黃尋去餘姚相機行事,救出賀景後。黃尋立刻將手下召集過來,挑選潛入餘姚的戰士。徐大、徐四、冷全作為主要戰力,當然是必不可少的。

黃尋將剩下的人交給李開統領,自己則帶領徐大等三人,還有二十六名摧鋒營戰士跟隨賀茂潛入餘姚。

定好人選之後,黃尋、於鑑向賀茂拜別,直接朝餘姚行去。在路途之上,於鑑對黃尋說道。

“黃校尉,我從甬東帶回來的二十幾名族人。我欲先讓他們返回餘姚,以通知我回程之訊息。這樣我回餘姚之時,才好安然入城”。

“於公子,為何要先派他們回去通報?你我合為一隊,回到餘姚不是有更多助力了嗎”?

“黃校尉,如今潘達掌控餘姚。我於家雖為潘達造船,而且我大哥全心投靠潘達,為其效力。但我這於家次子卻不被潘達信任啊。

我只有先派我心腹族人回去傳信,這樣才能讓我大哥給潘達通報。好讓我不受盤查,安然入城”。

“原來如此。於公子請行之”。

於鑑於是叫來於詮吩咐道:“於詮,你先回餘姚告訴我大哥,我要回返的訊息。這樣我就可以安心入城了”。

“是,二公子。我這就去辦”。

於詮於是帶領於家族人先行一步,趕回餘姚。黃尋則和於鑑慢慢行路,三日之後終於到達餘姚。

由於有於詮的回報傳信,所以潘達知道於鑑回返之事。但是潘達的手下還是在城門攔住於鑑,問黃尋這些人是什麼來歷。

於鑑早就編好了說辭,說黃尋一行人是自己徵募的山民,用來彌補造船人手不足的現狀。潘達的手下見於鑑將黃尋等人,說成是徵募的山越人,於是前來盤問黃尋。

黃尋跟豐騰芮並肩作戰之時,也學會了不少山越習俗。於是馬上演了起來,應付了盤問。守衛見到黃尋確實很像山越,於是便放黃尋一行人入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黃尋等人跟隨於鑑混入餘姚之後,於鑑直接帶領黃尋等人前去於家的造船之地。將黃尋一行人安排進去,暫時以造船工的身份隱藏起來。

於鑑接著自然就去見自己的大哥於乾去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