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二一)無慾無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分辛苦一分才,沒有辛苦財不來;

無欲無求好狀態,不給錢財贏世界。

“帶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在世界上,最聰明的當然是人類。在人類中能夠善待他人,尊敬別人和樂於助人的人當然是最最聰明的人。

因為一個人只有先尊敬別人,才能然後獲得別人的尊敬, 一個人只有尊敬別人,人們也才能永遠尊敬這個人。

一個人能夠尊敬和善待他人是一種美好的德行,表明這個人心中有愛,心中有別人,想為別人想,做為別人做,這樣的人處處為別人著想, 處處為他人考慮, 當然也會受到別人的尊敬了,當然別人也會給這個人創造條件和提供機會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一個人能夠為別人考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既是對別人好,也是為自己鋪下道路,也是為自己的成功創造條件,這樣的人不但人緣好,而且在關鍵時候也有人幫助,在危急時刻有人救助,在遭遇困難時候有人能夠雪中送炭,從這個角度說,為別人其實也是為自己,今天幫助一個人,明天也許會受到很多人的幫助,你幫助了一個人,可能很多人都已經瞭解到你的善心,那些向上向善的人們或許能夠給你巨大的幫助, 可能給你更多的實惠,畢竟“眾人拾材火焰高”, 到時候,一個人的些許付出可能換來滿世界全人類慷慨給與的恩惠和福祉。

有人說,不求回報的給與最真,不求利益的付出最美,不計報酬的勞動最善,這應該指的就是心靈美的表現,只是人性真善美的流露,這是人本質的歸宿和落腳點。

不求回報、不求利益和報酬,這樣做起事情來才沒有壓力,只有動力,做事情的時候才會樂呵呵,才會有快樂,更何況在這個世界並沒有傻子,羊羔跪乳的事例告訴我們即便是在動物界也是有著感謝和感恩的情懷的,更何況有知識又有學問的人呢?

“該在井裡死,河裡淹不著。”

即便不說宿命論的輪迴原理和報應法則,即使在人們骨子裡的意識裡,還是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基本法則的, 大千世界的執行並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那都是星空日月的自然運轉和人類行為有計劃或者無意識的行動, 很多事情都在人們的努力牽引中有秩序進行,但是陰陽差錯和奇妙怪誕的結果也比比皆是,當然有的令人驚愕萬分,有的讓人扼腕嘆息,有的讓人欣喜不已,有的讓人啼笑皆非,反正情形五花八樣,結果也反覆無常。

但是,大多情況還是有因有果的,基本還是遵循因果效應的,也都是行善有益,作惡遭殃的基本法則的。

所以,即使一個人不求回報和不計報酬,到頭來從結果上看,也是有所得的,有所回報的。

有的時候,有人想要一棵樹,人類卻給了他一個大森林;

還有的人想要一碗水,大自然卻給了他一整個海洋。

而有的人在給人類世界做好事的時候啥都不要,而且在做完好事以後還隱姓埋名。

上帝一定十分敬重和佩服這樣的高人,於是把整個世界都給了他。

你看,當初做好事的時候啥都不要,那麼只要最後給那麼一丁點回報都是多麼地驚喜萬分;

在一無所求的心理狀態下,要是有人給了自己整個世界,那樣收穫滿滿的狀態何等讓人歡樂不已,讓人多麼歡喜?

由此可見,無欲無求是一種崇高的境界,之於心靈快樂,之於大腦愜意,之於身體舒服,是對於自己的身心最高褒獎的心理狀態,也是對於自己最實惠的獎勵基礎。

由此可見,一般人在柴米油鹽上面精打細算,上等人在付出回報之間斤斤計較,而最最聰明的人雖然無欲無求但卻滿懷激情地從事著造福人類的偉大事業,然後收穫讓身心永遠健康的幸福和快樂。

人們終於明白:無欲無求才能夠真的擁有自己的身心健康,無欲無求才讓生命之樹鬱鬱蔥蔥,無欲無求才讓人生質量歷久彌長,無欲無求才讓人生意義大放光芒。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