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五) 做工裝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人靠衣裳馬靠鞍,教學工作不平凡;

筆挺工裝教師穿,氣宇軒昂不簡單。

“服裝往往可以表現人品和性格。”

雖然“穿衣戴帽,各有所好”,但是,衣服樣式的選擇,衣料的遴選,款式的型別,和顏色的不同,都多多少少彰顯了主人的性格、氣質、文化的層次、生活的品味和對於未來的態度。

“人靠衣裳馬靠鞍”。

一個人得體的衣著,文雅的氣質,博學的知識,優雅的言行,優美的談吐,儒雅的風度和得當的舉止,不僅是個人價值連城的財富,完全能夠憑藉這幾把刷子走遍世界,行走江湖,然後創出一片輝煌的天地;而且這些優質天賦和秉性給與其他人的也是明媚得如春季陽光一般的亮光,清澈得如喜馬拉雅山頂上的白雪一樣的一塵不染,還有高尚得如同精神高地上和道德嶺地上的淨土。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人都有一顆愛美心,人人都有對於好東西的需求和追求。既然好東西能夠給人如此多的好處和益處,那麼,創造機會得到這些美好東西就是來自於自身的不間斷的前進動力和不竭源泉了。

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結合自身情況,就要努力滿足自己愛美的需要,又要滿足“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精神需求,那就要開始整改,那就要進行改正不足與彌補缺陷,努力實現把不好的變好,把好的變得更好的目的。

教師這個職業之所以很受人尊敬,原因就是教師有知識、有涵養、有風度,為人謙虛謹慎,雖然有時因為收入低廉而略顯小氣不大方的不足之處,除此以外,人民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形象還是非常深入人心的,人民教師“春蠶至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奮鬥形象也被人稱頌,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價值更加深入人心,科技競爭程度的加劇,教師的社會價值和地位應該是與日俱增。

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改變社會,知識改變世界,沒有知識,就沒有人類的發展,就沒有知識,也就沒有改變世界的工具,當然也不會創造人類的幸福。

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偉大職責,在世界各國都是受人尊敬和愛戴的,當然是自古以來受到人們的尊敬的。

在我國,自古以來有尊師重教的好傳統。早就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又有“名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的教誨,還有“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的誠勉。

由此可見,在我們這個社會,從來不乏明智之士,也不缺少深諳世事的仁人志士,真是因為這些尊重知識和尊重教師的人們,這才有了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源遠流長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國智慧的發明創造。

古代教師身穿長衫是“先生”身份的標誌,先生們的修長身材穿上長衫,先生們精神抖擻,目光矍鑠,臉色紅潤,容光煥發,乾乾淨淨的臉龐下面有著白灰相間的鬍鬚,短短的頭髮,滿臉的慈祥,充滿敬意的眼神裡不斷閃現著睿智,滿心滿意的仁慈和關愛溢滿心扉,然後飄躍在對後人溫馨鼓勵的言辭裡。

教師職業十分神聖,但是,現在的老師們並沒有享受到和“人類靈魂工程師”匹配的福利待遇,也沒有和“從事著太陽底下最美的職業”相符的美好外表形象,因此,對於有思想、有抱負、有能力又能作為的才子佳人是有必要有所建樹的,然後就要努力去改變現狀,雖然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但是能夠改變一點就是不平凡,能夠多改變就是巨人,就是一個偉大的人。

張文學雖然只是一個鄉村小學的校長,但是張文學的心胸寬廣,思想靈動,格局很高,有那種“江湖之遠憂其君,廟堂之上憂其民”的正人君子思想觀念,憂國憂民意識表現的淋漓盡致,而且毫不含糊。更難能可貴的是,張文學不只是想想,而且努力做到,並且努力做好。

張文學發現老師們工資少,難以養好家人,並沒有多少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所以,張文學實行了“超課時補貼”,實行了績效獎勵工資制度,結果老師們在收入這一塊得到了大大提升,小河小學老師們的收入在銅家灣鄉,乃至銅鑼縣都是屈指可數的,也都是讓其它地方的老師們羨慕不已和嘖嘖稱歎的。

還有,在小河小學,無論早餐、午餐還是晚餐,只要老師們願意在校吃飯,就可以免費在校內餐廳就餐,前提是學校食堂只提供原料,還需要自己或者合夥做飯才能吃飯,但是這個待遇也不是一般學校有財力支援的,所以其它學校的老師也是對此津津樂道和羨慕不已的。

不過,張文學認為小河小學付出的這點錢相對於老師們的付出和成就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這點錢幾乎可以說是忽略不計,不值一提。

張文學深知水漲船高的道理,也甚至老師們的精心付出對於張文學自己的成功是多麼的重要,所以知恩圖報的張文學就要想方設法去創造條件用以回報小河小學的老師們的莫默默支援和滿心滿意的深情厚愛。

“一個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現在張文學已經在經濟方面和飲食方面為小河小學老師們創造了優厚的條件,但是作為一校之長的張文學也決不滿足於這一點小恩小惠的,張文學下一步要徹底改變小河小學老師們的外在形象,提高一下老師們的士氣,讓老師們身為教師而自豪和驕傲,要讓社會尊師重教,要讓老師們帶著光榮和自豪的神態去快樂施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於是,張文學決定用小河小學這兩年積攢的小金庫裡公用資金在一九九七年底為每一個老師做兩身工裝和一件冬季防寒服,讓老師們穿的光鮮亮麗一點,讓老師們自信一些,也讓老師們無論在教室上課,還是走在大街上都贏得教師應有的尊嚴,向社會展示知識的力量,和有知識就有底氣、有形象和努力拼搏就能活得瀟灑的價值觀。

決定經過教代會透過以後,張文學就立即著手考察做工裝的企業。在張文學經過對幾個做工裝的幾個大的企業考察以後,張文學和張主任經過“同等價格比質量”和“同等質量比價格”的細緻對比以後,決定和“銀河市天星”服裝有限公司合作,為小河小學十二名老師每人定做三身工裝,分別是每人兩身黑色西裝加一件防寒服,外加一件襯衣和領帶。每人花費大約一千八百元錢。

當然,等待的時間還是略顯漫長的,但是小河小學的老師們當然是非常高興並期待著。

歷經二十多天以後,在一九九七年臘月十三那天,銀河市天星服裝公司就送來了衣服,並讓老師們當場在校園裡試穿,然後接著如數發放給小河小學的老師們。

老師們高興地試呀,穿呀,等穿上了新工裝,紮上了領帶,老師們彼此欣賞著,評判著,誇獎著,打趣著,一個個老師臉上堆滿了久違的笑容,一個個老師臉上溢滿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不知是誰提議,要穿著新衣服照張相,張文學聽到了,立即給鄉上照相的師傅打了電話,不到半小時,人家照相師傅就趕了過來。

於是,全體小河小學老師就一起照了一張全家福照片。

照片上,張文學坐在前排中間,兩邊是張主任、田老師、教籃球的教練以及剛調過來的音樂和美術老師,後排站立的是六個年輕教師。

照片中,小河小學的老師們身穿正式西裝,裡邊是白色襯衣,一律繫著紅色領帶,顯得非常正式和莊重,但是在每一個老師的臉上都露著微笑,自然而堅定,幸福而愜意,老師們的腰桿都筆直而挺立,他們昂首挺立的形象,就代表了他們不畏艱難險阻並且勇於知難而進的堅強決心和鋼鐵般的意志。

這些老師,這些園丁,這些功臣就是小河小學孩子們的希望,就是小河村民的希望,就是托起孩子未來的力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