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四) 選拔賽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眾生報名游泳隊,隊伍人數要限定;

決定進行選拔賽,優秀當中選精英。

很快,張文學組建銅鑼縣第一個“游泳隊”的訊息被傳遍了縣內和縣外,於是這個“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接著就成了人們飯後茶前議論紛紛的話題和目標。

當然,對於張文學這個小學校長,人們也並不陌生,因為張文學因為“飛腳救孩子”上過縣裡的報紙,因為被家長贈送錦旗也上過銅鑼縣的電視節目,而且被銀河日報稱為“人民好校長”。所以,銅鑼縣的大部分人還是對張文學耳聞目睹過的,是有所瞭解的。

其實,越是有所瞭解,而不是完全熟悉的境界,越是能夠激發人們進一步認識、瞭解和熟悉的慾望和追求。

這可能也是一種人的本能,也可能是絕大多數生物都具有的共性。

為什麼人們喜歡霧裡看花,水中望月?因為花和月非常朦朧,人們便看不清,因為看不清,所以很好奇,因為很好奇,所以人看了又看,一遍一遍地看,直到看清這才罷休,如果一直看的都是霧中朦朧的花和月,下次還要接著看它們。

其間的道理也很明顯,雖然不是人人都是科學家,但是普通人同樣存在和科學家一樣的心裡,那就是對事物的起因緣由、前因後果、左右關聯以及上下關係充滿了好奇感的,從骨子裡講,都是希望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然後用自己的大腦分析思考,最後肯定希望搞出一個結論來的,最後誰都希望探究出結果,知道某個東西是從哪裡來,又是到哪裡去的結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想想水落石出的美好情景,回憶一下柳暗花明的境地,那絕對是思想感受當中的絕美境界,那一定是辛勤勞動以後的極大獎賞,那一定是上下穿越幾萬年以後的空前驚喜,那一定是九死一生之後的全心知足。

當然,理想總是十分豐滿,現實卻是總是很骨感。

由於知識和能力的侷限,由於時間的限定,由於沒有多少研究的機會和臺階,不是科學家的我們,在“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的不利條件下,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並沒有真正開展科學研究,也沒有一點成果,當然也沒有那麼令人豔羨的感覺。

但是,我們骨子裡的探究意識還是存在的。

所以,有所耳聞目睹但是又不熟悉張文學的人們就不斷相互打聽有關張文學的有關情況。

有人問張文學是不是想出風頭呀?

當然,回答也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有的說,人家張文學本身就是名人,出風頭也是應當的,人家搞點政治資本,然後再往前走一步,也是裡說當然的。

也有人說,人家張文學是實幹家,組建游泳隊是為了老百姓家的孩子能有個好出路,不要毀了人家“人民好校長”

的好名聲。

有人問張文學是不是想培養國家游泳健將啊?

對這個提法,不少人倒是同意。

因為不少人看到了國家重視游泳隊伍的建設的思路,要想游泳健將後繼有人,英才輩出,就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只有全民重視游泳人才的訓練和儲備,這才有利於“江山代代有才人”。

大家認為,既然小河村地處河流流經區域,那一定少不了游泳人才,因此張文學組建個“游泳隊”,正是恰逢時候,真是為國家游泳隊伍建設做了很大貢獻的。

圍觀者清醒,當事者迷糊。

其實,外面的議論對於張文學來說,張文學根本是一無所知,當然也置若罔聞。

張文學做事前深思熟慮,做起事情來就基本上我行我素了,既不會因為別人的歌功頌德而沾沾自喜,也不會因為別人的冷風熱潮而心灰意冷,更不會半途而廢、中途擱淺的。因為張文學認為既然經過論證是對的,就一定有好處,既然有困難,那就是一般人做不得的,反而更要激發勇氣和智慧勇敢去做,哪怕這一次做得不好,也要為下一次衝鋒積累下經驗和教訓,避免下一次行動再走彎路。

這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這就是奮鬥者的初心,這就是逆行者的定力,這就是奮進者的毅力,這就是成功者的心態!

其實,外面的風言風語,真正傳到張文學耳朵裡的也很少。

因為愛張文學的人不忍心把對張文學不利的冷風熱潮的話傳遞過來。

“好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傷人六月寒。”

誰不願意對奮鬥者說幾句好話呢?誰又忍心在前行者的傷口上撒鹽呢?

同樣,對於張文學誇獎的話語,瞭解張文學的人都知道,說了也沒有用,張文學甚至都沒有時間聽這些恭維的話語。

因為張文學自己內心也有一杆屬於自己的秤,那就是自己幹的事情是不是符合廣大人民的利益。

那當然不關心和不喜歡張文學的人,人家“各掃自己門前雪,顧不得他人瓦上霜”呢。

所以,張文學也就生活在外界評論之外的“真空裡”,張文學當然“身輕如燕”,張文學也就按計劃而行。

按計劃,張文學在暑假之前,要進行選拔賽,依此希望僅僅保留大約二十個男子游泳隊員,其餘的僅僅作為游泳愛好者就可以了。

於是,在一九九四年六月二十日到上午,準備在南嶺上的游泳池裡面進行比賽。

原定於六月二十日上午十點進行的比賽,不料在上午八點,張文學的南嶺上已經是人聲鼎沸了。

原因嘛,孩子們很看重這個選拔比賽。

孩子們的爭勝心其實是很強的。

雖然學習上爭勝心也是很強,但是學習好壞取決於多個方面,也不是單憑使使勁就能夠衝得上去的,所以,雖然每一個孩子都求勝心切,但是由於個體智力和能力方面的額差異,基本上是無濟於事的。

但是,對於游泳比賽這件事情那就另當別論了。

一樣生在水鄉,一樣從學習走路就學習游泳,一樣的男生,一樣的體力,誰曾經又怕過誰呢?

所以,每一個男孩子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而且要志在必得。

況且,不少家長也前來觀陣。

作為家長,一是感到稀奇,從來沒有想到游泳洗澡也能夠比賽,聽說還可以參加縣裡或者市裡的比賽;而是也想看看自己孩子的表現,也給孩子加加油什麼的,至少給他個精神鼓舞的力量,免得孩子總說自己不關心孩子的成長。

小小山嶺上第一次來這麼多人。

因為也不是農忙季節,所以家長來觀看比賽的也並不少,有爸爸來的,也有媽媽來的,也有兩個家長一塊來的,甚至也有領著奶奶和爺爺一塊來看熱鬧的。

大家本來都希望來張文學的南嶺看一看,於是借這個機會都來參觀一下張文學的南嶺和核桃樹,以及傳說當中備受誇獎的文學渠,文學樹和充當游泳池的文學池。

在人們的期待中,在報名者的摩拳擦掌中,張文學和另外六位老師也上了山嶺。

昨天早晨,游泳池中已經更換了新水,經過昨天的日照,現在已經是熱乎乎的了。

所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在上午九點,已經準備好秒錶的老師們就位。

同時報名比賽的學生開始做一些體力準備活動。

選手們在岸上做完簡單的體力準備活動以後,就可以下水試遊了。

男孩子們一聽這話,都迫不及待地脫去短褲,準備立刻赤裸裸地跳入游泳池開始訓練游泳。

張文學一看孩子們除了個別地到一邊人少的地方換上了游泳褲的,其他男孩子一律赤條條上陣,頓覺得不是個比賽的樣子。

況且,來這裡觀看比賽的也有女家長們,而且個別家長把自己的女孩也帶了過來。

於是,張文學走上前去,宣佈了幾條參賽規則:

一、手必須游泳短褲或者一般短褲參賽;

二、個人注意安全,不要透支體力參賽;

三、服從指揮、服從決定,文明參賽!

張文學宣佈規則以後,參賽選手就自覺穿上了短褲,開始了訓練,準備比賽。

比賽是按照遊一百米所用的時間來確定選手的名次的,在游泳過程中,選手從起點開始游泳,遊到泳池終點以後再折回到起點,正好是一百米的游泳距離。

六個老師每人一塊秒錶,張文學負責記錄和核算。

經過激烈的角逐,最後選拔出二十名選手作為首批游泳隊運動員。

當然,上榜者興高采烈,就像賽場上取得冠軍一樣驕傲,沒有上榜的同學也暗暗下決心苦練游泳速度,爭取下一批能夠早日進游泳隊。

張文學進行的選拔賽,掀起了在游泳比賽方面激烈競爭的一股新風。

這股風將吹出銅家灣、銅鑼縣乃至銀河市游泳比賽時候的精英強將甚至冠軍選手,吹出小河村少年的前途和希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