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八) 感動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週勤按摩,病人已甦醒;

校長按摩情,感動眾醫生。

經過張文學和老陳妻子的精心照顧,尤其是經過兩人日日夜夜堅持不懈的對陳師傅進行的全身性的按摩,陳師傅的身體然破天荒地徹底恢復了。

這個好消息真是令人深感意外,讓人震驚。

即便是醫生們也是“一萬個沒想到”的表情,即使他們知道張文學這個校長幫助家屬進行按摩這個事情,那也預計得要進行個一個月或者兩個月才有點效果,萬萬沒有想到奇蹟來的這樣快。當然,作為醫生,職責就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所以,對於陳師傅康復這個事情當然是“把高興放到小車子上——忒高興了”,畢竟沒有什麼比看到自己救治的病人康復再高興的了。

說實話,當醫生這個職業,大家都認為身著白大褂的外表光鮮,救死扶傷的職業高尚。

但是,對於醫生這個職業,還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醫生這個職業的真正蘇甜苦辣恐怕也只有以本人才能體會的全面而深刻,真實不離譜。

首先,世界在改變,人們的世界觀、知識和觀念也在變化。

過去篤信的東西現在開始疑惑,過去認為崇高而深奧的職業隨著科普知識的普及已經不再神秘,各種職業之間神秘感和等級觀念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而隨著時代的變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漸開始懷疑相互之間的經濟關係,甚至產生供求之間不平衡的深層次的矛盾。醫患關係當然也不再是相互信任的和諧關係,而是兩者短暫的互相利用關係。

這種關係說白了,就是醫生治療病人的病是為了醫院能夠多賺點病人的錢,當然對於醫生也就是保住了工資,甚至有點獎金什麼的。而對於病人呢,他就想既然你賺著我的錢,就要把病給我治好,否則我就花了冤枉錢,你醫生或者醫院就是坑了我的錢,我就要投訴你,就要你醫院賠償我的錢。

按說,醫生和醫院,病人和家屬,他們的道理也淺顯易懂,也不是無理取鬧,也並非強人所難。

但是,畢竟去醫院治病和去商店買東西有著天壤之別,甚至不能相提並論。

到商店裡買東西幾乎就是等價交換,雙方互利,價值均等,互惠互利,你情我願,互無怨言。

但是,病人去醫院,都是有了大病才來,病人的病已經或者將要發展得非常厲害了,不要說讓醫生治癒,甚至能夠維持現狀都是很難的。

這個疾病正如人的年齡,一旦有病,很難扭轉乾坤,徹底治癒。

原因嘛,當然是生命從誕生那天起,生命的過程其實一直在走下坡路,逐漸發展到高峰,而後再慢慢下降,然後到了後半期再急劇下降,在這個由強勢變弱勢的過程中,由於身體的好細胞逐漸衰落,從而壞細胞又不斷佔上風,所以人的肌體於是出現病變。

而醫生要做的就是延緩肌體的病變,促進好細胞的再生和減少壞細胞的破壞,以便讓生命體活得健康而且長久。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雖然,醫學界人士和科學家一直沒有停下過探索的腳步,但是,由於科學知識的局限性以及病毒發展的不確定性,再加上生命之不可逆轉的特殊性,醫學面對疾病和死亡這個話題還真是如履薄冰,誠惶誠恐,對這方面成效還這不是十分明顯。

即便科技發展到今天,人們面多幾千種疾病,真正能夠治癒的也就是像感冒或者腹瀉這些的小病,總共也就是一百多種疾病,對於其它疾病,醫生也就是盡最大努力去減緩疾病的發展,減輕病人的痛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所以,醫生們坦言,對於病人,醫生總是在一路陪伴,偶爾能治癒幾個,更多的是進行人為關懷和心理安慰。

這下明白了了吧。對於陳師傅康復這個奇蹟,銅鑼縣人民醫院的醫生有多高興了吧。

其實,掙錢只是遊戲,挽救生命才是真真切切的硬道理。

當然,醫院的醫生們也沒有忘記張文學這個小學校長對於陳師傅康復所做的巨大貢獻。

說實話,當銅鑼縣人民醫院的醫生們還沒有見到張文學的時候,就已經領略了這位小學校長的厲害。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在120救護車一開始把陳師傅接過來的時候,救護車上的急診大夫就誇講了這個姓張的小學校長,都能夠親自搶救病人,居然有模有樣,而且還馬到成功,受傷者從死神的邊緣硬是給拉了回來。

作為一個老師,能把搶救病人的這種硬功夫掌握到如此爐火純青的地步,那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這種按壓胸部喚醒呼吸的搶救手段,可不是一般人就進行得了的。進行這種救命手段,按道理必須要由專門的醫生才能夠操作才能夠得心應手,挽救生命的。

如果只是懂得皮毛的搶救知識,不僅不能救命,反而能夠一下斃命的。這期間的嚴重後果恐怕也只有醫生完全曉得,這期間的利害也只有經過這樣事情而吃過虧的才心知肚明。

換言之,張文學校長其實就是不知輕重,不知利害的懵懵懂懂的人,只是懷著一腔救人的熱血而進行的搶救活動。

其實,張文學是在上師範的時候,體育老師在上體育課的時候教過的一節搶救知識課,也並不是真正從醫學人員那裡系統學習過的。

只不過,憑藉著自己“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膽量,十分榮幸地憑藉這些陳穀子爛芝麻的技能,搶救了一個學生和一個工人師傅。

所以,與其說是張文學技能超人,不如說是運氣過人。

但是,人們主要重視的是事情的結果。而不是事情的經過,不管是偶然還是必然,不管是無意還是有意,只要結果好就一切都好,只要結果不好,任你有再美麗的過程,再堂而皇之的藉口,人家都沒有人聽你這一套,當然也沒有人可憐你,人家只不過把你當作祥林嫂式的人物,而且即使那樣,還是依然沒人對你有一絲絲的憐憫之情。

“不管白貓黑貓,能逮住老鼠就是好貓。”

其實,大部分人,大部分單位也是這樣注重結果的。也就是“以結果論英雄”的道理。這種道理,其實也是讓絕大部分人理解和執行的。

因為因果比較,原因只是起因而不是結果,只是起點而不是終點,所以,原因不收重視也是正常的。而結果就大相徑庭了,結果的好決定事態的好壞性質,決定當事人的幸福與悲哀,決定執行者的命運和未來。

而張文學就是那些幸運者當中的一個,雖然不是偶然,當然也不是“天上掉餡餅”,但是,畢竟憑藉他那“三腳貓”的救人技能就能夠在不長的時間裡救下兩條人命,而且都非常成功。

尤其這一次張文學救助陳師傅這一次樂於助人的行為,更是讓醫生們看到了張文學那冰清玉潔不帶一絲雜質的純潔內心,以及他那像夏天一般助人為樂的火熱激情。

每逢醫生或者護士們走進病房,總是看到張文學在火急火燎地認真細致地給陳師傅推拿,他那一絲不苟認真的樣子彷彿在救助自己的父母,那虔誠執著的神態簡直感天動地,那渴望生命迴歸的眼神簡直勝過醫者仁心,價值勝過人間無價的稀世珍寶。

無論醫生還是護士都認為這位英俊後生一定是病人的兄弟,至少也是有著“血濃於水”的有血緣關係的親戚。

但是,透過張文學和傷者妻子的談話聊天,以及後來透過護士向患者愛人的打聽才知曉人家張文學只是陳師傅幹活所在的校長。和陳師傅也只是萍水相逢,並無任何的半點血緣關係

而且張文學在這件事情上人家一點責任都沒有。論責任的話,也只是建築隊是有責任的,人家校方並沒有前來照顧傷者的義務和責任。

道理說到這裡,那就更讓醫生們佩服了。

素不相識、萍水相逢,卻能堅持一週多的時間來對傷者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

身為校長,放下架子,卻能夠把民工當作自己的至親親人來對待,這種校長就是人民的好校長!

感天動地容易;其實,感動整天面對痛苦病人的醫生不容易;感動經常拿著手術刀勇敢做手術的外科醫生就更加難上加難。

但是,張文學的真情卻令醫生們動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