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第 384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朱載垕來的時候比較好, 他爹嘉靖皇帝剛好砍完了所有搭建腳手架需要的竹子料,不需要他幹什麼。他本人雖然在後宮中沉迷女色,上朝不多,更是很少私下召見朝臣, 可是朝政偏偏沒什麼大毛病,一片平穩。雖然還不符合朱元璋的要求, 但也沒糟糕到他得捱揍的程度。

父子二人當年見面時的奇景, 被引為笑談。

朱厚熜當時見了他,猶猶豫豫, 不是很確定:“你是我兒子?”

朱載垕的樣貌三十多歲, 面相上看不出腎虛, 只是有些空虛的樣子。“你是……先帝?”

圍觀群眾:???這其中有什麼問題嗎?要是認不出別人還情有可原,連自己親爹都不認識?你可是三十歲時才死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然後想起來當初二龍不得相見的傳聞, 哦, 這父子倆見面的頻率和朱載垕見朝臣的頻率差不多,都是零。

朱祐樘當時正習慣性的把兒子抱在懷裡, 不論厚照幾歲,他都是心頭肉。看到這父子倆的關係非比尋常的疏遠, 不由得感慨連連。

到現在,過去了九年。這父子倆比生前沒親近多少, 反而更添尷尬, 見了面無話可說,偏偏每天都會見面。朱元璋對此深感欣慰,顯然父子抱團對抗祖宗的事沒有發生, 朱載垕巴不得有人開口免了他的晨昏問訊,又保留下自己的體面。

張居正都從內閣首輔、託孤大臣到病逝——被攫奪榮耀,抄家,差點滅門。

事情發生的太快,他的頭七全都停留在人間,想看看自己死後七天會發生什麼事。

太后對此不發一言,皇帝急於消去張居正的影響力和積壓了整個青春期的壓力,以及太后每逢他犯錯就說的‘使張先生聞,奈何?’帶來的壓力,要消除這份壓力,必須消除張居正的存在感。

朝臣們急於奪回自己的話語權、消除明確的法治和禁止抱團。

各地儒生最恨他,張居正整頓學風,杜絕了考試舞弊、教員貪汙受賄,杜絕學生在上學期間先學會結黨營私和貪汙受賄、禁止私人開辦學院,並制定了規則。

天下誰不恨他?

張居正知道,但他相信皇帝。沒想到最令人失望的就是皇帝變化如此之快,不幸中的萬幸,他現在還很勤政,從小勤勉讀書,知道宮中內外的大事小情,馮保雖然有私心卻僅限於貪財,對他很忠誠。

張居正痛心不已:“不修吏治,不遏黨爭,不懲豪強。一條鞭法就和過去那些改革一樣,會漸漸淪為貪官汙吏漁利的工具。”

王安石嘆氣,他原本有一點羨慕張居正,他的阻礙比自己小。之前只是想來探討一下改革問題,第一天聊到了人們對於激進改革的看法——只要利益受損就是激進;所有讀書人都知道兼併土地是國家大患,但有機會兼併土地的人,九成九都在幹;國家鼎盛將衰時,那裡是一潭死水,分明是流沙陷坑,根本拔不出來;李春芳的智慧不負責任;自古以來認真做事的人都難以善始善終。

他們倆在一起談話的內容,被旁邊人抄錄下來,不用整理就夠出書的。就像之前,唐宋八大家的稱呼剛剛被定下來時,他們特意聚會聊天,據流傳出來的幾首詩和八篇散文來看,那真是異常完美。

文人都感慨,可惜王世貞還沒死,作為現在古文運動的發起者,真希望他能和前朝這些古文運動的發起者一起好好聊聊。

張居正現在的心情介於‘執手相看竟無語凝噎’和‘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之間。

一條鞭法沒有被廢,朱翊鈞承認這是個相當優秀的政策,迅速填滿的國庫,越來越清爽的朝政證明了這一點,他可以考慮開始動武。

“張太嶽,你也要隱居?”

張居正搖搖頭:“我不隱居,又能如何。”

“閻君愛惜你的才學膽略,請你相見。”

……

帝鎮中,劉邦剛和眾人蹴鞠了一整天,期間和朱棣打了一架,互相錘了幾拳。意猶未盡:“八八啊,你給定下字輩,又制定了金木水火土的輪迴,你就不怕字不夠用嗎?”

朱元璋皺著眉,知道不要把他說的話當回事,也不能不當回事:“什麼意思?”

“帶火字邊的字沒多少,你就不怕有人叫朱厚炮?”

朱元璋和朱棣為此一驚,這……燕王系的都用‘厚’,所有系都得用火字邊,這命名確實叫人為難,可能還有不少重名的。幸好藩王不得出城、二王不得見面,重名也沒甚麼大不了的。

只是這種事,沒想起來的時候不覺得有什麼,一想起來……就開始心思霞飛,相處各種奇怪的名字。

洪武年間,明朝宗室總共五十八人,永樂年間,宗室翻了一倍,有了120人。

朱棣:“現在宗室多少人?”

朱載垕想了半天,含含糊糊,不是很確定的說:“五萬多人,將近六萬人了。”

燕王一系的人雖然不是很多,也得有幾千人,這名字……

朱厚照正在旁邊吃瓜解渴,他在球場上左突右奔,可累得夠嗆:“那也有可能叫烤、燙、炒、燴,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要是厚燒……聽起來……還挺好吃!”

厚厚實實的燒一碗肉,東坡肘子啊。

本來嚴肅而尷尬的氣氛消失無蹤,差點開始準備烤肉大會。

劉邦:“你小子倒是很有智慧啊。”

朱厚照微微揚起頭:“大慶法王西天覺道圓明自在大定慧佛名不虛傳。博覽群書,對世出世間法盡數通曉。所以我瞧不起儒生呢,井底之蛙,懂得還沒有我多。”

劉徹心說:真可惜成吉思汗不住在這裡,倘若他也在這裡,你們的生活會比現在精彩的多。再不然,把忽必烈送來嘛,他是第一個入駐中原的皇帝。到那時候或許我沒法靜坐釣魚臺,看你們爭鬥,也可以給這裡增添幾分活力,被朱元璋管的死氣沉沉,他倒是知道每個孫子都很欠打,偶爾也以切磋的名義揍朱棣,可惜啊。

朱元璋惆悵的問子孫們:“當初對藩王管束嚴格,他們生前不得擅動,但是該學的知識都學了,一定也懂得練兵,不知道現在地府之中是否團結,有多少成就。”其實他寄希望於在外的子孫後代先打下一點基礎,他們生前蒙恩,超越了歷朝歷代,死後就應該竭盡全力回報祖先。

懂得知恩圖報和孝道是做人的基礎吧?

朱棣往後的皇帝們對此表示不是很有信心,永樂年之後防範的很嚴格,雖然到後期允許郡王子孫量才取士,但要放棄爵位。所以基本上沒什麼人願意。憑藉他們記憶中的片段,宗室在天文、曆法、文學、音樂、繪畫方面有些成就,別的部分就差了。

朱元璋原本以為到現在宗室也就幾百人,你看每一代皇帝的孩子都不算多,又禁止進京,皇帝和他們不會熟,以前也就沒問。怎麼這麼快就到了五萬了,這養著得花多少錢啊:“每年花多少錢?”

皇帝們被猛地一問,誰也沒能答出準確的數字,含含糊糊的說:“骨肉親情,不談錢。”

“再多也是宗室至親。”

朱元璋思來想去,人少時可以大方,人多再大方,那就要出事了。想當年大漢時,力挽狂瀾靠的是在家耕讀的漢光武兄弟二人,後來傳承漢室靠的是織蓆販履的劉備,漢朝宗親到沒見有什麼作用。

“唉,早知如此,當年應該規定他們各自種兩畝地,以備不時之需。”

朱厚熜:“現在宗室侵佔土地的事就不少。”

朱棣拍桌:“你為什麼不管!禮儀方面的事,你爭的最熟練。”

嘉靖:這都能怪我?有完沒完了?“我要是能重活一次,一定再來一次大禮儀之爭。”你還得是成祖。

馬秀英斷喝一聲:“都住口!有多餘的力氣,去剁肉餡。別用刀毀案板,拿兩根鐵棍打。”

聽說這樣打出來的肉丸很好吃。

……

劉邦想起幾次跑去逗嬴政,要麼是他不在,要麼是有別的事吸引了注意力。逗嬴政雖然好玩,可好玩的事還有不少。

調整心態,該換了面貌,溜溜達達去閻君殿。

中途聽說張居正死了,略表傷感。

嬴政也等了他九年,左等不來,又等也不來。

隔三差五還得回憶一下他長什麼樣,以免認錯了。來這裡的外國鬼也不少。

今天終於來了。

劉邦頂著黑捲髮棕眸、高鼻深目大鬍子的臉:“我聽說中國地府的閻君都是真正的神仙。有一件寶貝想要賣給閻君。如果你們能猜到我是誰,就免費奉贈。”

嬴政忍著笑意:“劉邦。好玩嗎?”

劉邦跳了起來:“( ‵o′)凸你怎麼知道!也罷。我這就回去把烤全駱駝給你搬過來。”

閻君們紛紛拒絕:“不必了。”

“太油膩”

“我喜歡活的駱駝。”

“要的要的,送不送在我,吃不吃在你。哎呀,政哥,想不到你這麼想我,一眼就能認出來。行,不錯。保持住。”

嬴政突然拍案而起:“且慢!你怎麼能去投胎?”我特意讓負責往生、轉生的判官們格外注意你的訊息,完全沒有你去投胎的訊息。這不合理。難道你是去外國地府投胎?他們那裡花錢就能辦 ,但你又怎麼回得來?

劉邦微微一笑,對他眨眨眼:“猜出來我再送你一樣寶貝。提前說一句,我可沒犯法。”

還有一筐椰棗呢。

……

武將之間的關係不算團結融洽,他們不僅會打打鬧鬧,還會真刀真槍的打起來。經常賭命玩,生前能被殺掉的時候都敢賭命,現在不會被徹底殺死,互拼的時候更兇猛。

能導致他們打起來的原因如下:到底誰的主公更好?誰的武功更好?誰更善於統兵?這次禁軍統領的位置推薦誰?***是不是不要臉?

也有團結的時候。譬如團結起來要求擴大募兵,或者團結起來針對司馬光——對外割地的丞相不少,還留在這裡並且時常出風頭、名聲不壞、被人推崇的只有司馬光一個。

……

近年來在古文運動和新文運動中一直在爭論,給了很多人消遣的時間。

武曌看著新招募進來的翰林庶士,問院使:“她是我老家的故人,你怎麼把她招進來了?”

院使心中暗暗嘆氣:我有什麼辦法,我利用她,她威脅我。看了這麼多小說,我就沒記住給人寫紙條時要用左手寫。“學士,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您看看她寫的東西。”

武曌拿過來一看,果然驚詫:“甚好。可以。”

吳瑜福了福身:“多謝學士。”

武曌:“想不到你有這樣的大材。” 奇怪,字是你的字,卻沒聽說你在創作方面有什麼才華。

吳瑜雖然寫的一手好字,的確不善於編故事。但這不難,花錢買來他人的稿件,自己在此基礎上重新寫一遍,脫胎其中,改動了很多地方。“以前藏拙,不肯示人。”

作者有話要說:  _(:3∠)_我是真的真的想不出來……

感謝在2020-04-28 17:47:36~2020-04-29 17:53:2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亞依、茶·蝶、miki8866 10瓶;宇文黑獺?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